谍网(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561

其实到了看守所之后,就意味着可以被放出来,就看关系硬不硬,到了这个地方,不会再接受刑讯,每天两顿饭,掺沙子的窝窝头就咸菜,加两碗白开水,也不让人吃饱,半死不活的耗着。
第七百八十一章
原来是这样
王真订购了两百台煤球机,虽然这时候只生产出一部分,可沪市的五家煤球厂自身也有几十台煤球机,在煤炭充分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要是二十四小时开工,最少一天能生产两万担煤球。
一个月单纯沪市就有六十万担,加上津城的三十万担输送过来,完全能满足沪市的生活燃料需求,压根不需要出售煤炭缓解困境。
可陈明翔不这么做,虽然沪市的煤球厂每天也是二十四个小时,看起来忙忙碌碌的,但超过一半的工人闲的没事干,月产量最多只有二十万担,符合他每月提供五十万担煤球的策划。
怎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很简单,煤球厂开的机器少呗!
新煤球机放在仓库里不使用,原有的煤球机只开动三分之一的数量,其余的宣称要修理,这个操作让煤炭公司的经理仼吉,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以她的智商,完全无法理解陈明翔这样做的目的。
“明翔,你的举动有点不对啊,我们所有煤球厂的月产量,完全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你为什么还要抛出直接卖煤炭这个杀手锏?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仼吉问道。
“煤炭一吨的售价是六百块钱,一斤等于三毛钱,而煤球一担售价二十五块钱,等于一斤两毛五分钱,可你不要忘记,一斤煤炭能做出一斤半的煤球,这个比例老百姓是赚便宜的。”
“我就算按照六百一吨销售煤炭,这几万吨煤炭也能赚上千万,这点差价对我来说根本无所谓,拿了会良心不安的,我不能不屈从大环境,可做点力所能及的变通,也是应该的。”
“沪市的老百姓日子够苦了,工人的月薪才六十多块钱,却要花一半来买煤球,你也知道,沪市的失业率非常高,那些没有收入的家庭怎么办?”
“说句难听点的话,我现在干的这些事,是要被乡亲父老戳脊梁骨的,再不积点德,以后到了地下,怎么去见列祖列宗?”陈明翔说道。
这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也是因为煤球这玩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他才想着让老百姓赚点便宜,要是煤球厂能够达到目的,他还怎么销售煤炭?
大家的关注点是煤球,没人关注煤炭所产生的附加值,于是,陈明翔就有了最少两个月的时间正大光明卖煤炭。
“原来你把市政府和日军驻沪机构全都耍了,真有你的,谁也没有看明白你的这步棋!”仼吉满脸的敬佩。
她算是中途加入煤炭公司,参与陈明翔的煤炭市场争夺战,陈明翔打着解决煤荒问题的旗号,不断的从日伪手里要资源,市政府和兴亚院都给了补贴,给了煤炭的采购权和运输权,给了煤球的销售权,公共租界工部局同样也有煤炭补贴。
就这样,陈明翔还嚷嚷着产能不足,每月只供应五十万担煤球,居然能算计到这个地步,真有他的!
“我的手段要是随随便便就被人看穿了,那还怎么混啊?马上就十一月了,我得到关外去一趟,该和关东军司令部结账了。”陈明翔说道。
“我还没去过关外呢,要不我陪着你去吧?”仼吉抱着他的胳膊笑着说道。
“那可不行,带着你在身边很容易出事的,你还没离婚呢,人家潘三省背了这么多年的黑锅,好歹留点面子。”陈明翔笑着说道。
“我不怕你把我怎么样!”仼吉说道。
“我怕你把我怎么样,哈哈哈!”陈明翔笑着走了。
他还真不敢带着仼吉出差,这个乱世佳人的魅力可不是吹的,而且性格独特的很,估计到了关外,他很有可能被仼吉吃了!
三家纺织厂日夜开工,超额完成了任务,截止到现在,已经生产了一万八千件龙头细布,库存有八千件,这就是两万六千件。
陈明翔打算通过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关系,从裕丰纱厂给日军的后勤物资中先调四千件棉布,自己到十一月底给日军方面补充完毕,先把人家关东军司令部的交易完成。
这毕竟是头一次做买卖,要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实力和诚意,他极其看重两边的物资交换,一方面是国统区的棉布生产,需要大量的棉纱,另一方面是军统局需要从走私物资中获取大量的经费。
“棉布的事情是小事,我给第十三军司令部说一声,你这是暂时借用,原因是为了关东军司令部的物资交换,没人会阻拦的。”
“天皇陛下的御前会议决定,十一月一日正式撤销兴亚院,新成立的大东亚省将会以各地的总领事馆为主体,接收各联络部的资产和事务,这个交接大约持续一个月时间。”
“陈君啊,到十二月初我就得返回日本述职,以后将会是军职,没有权力再为你提供帮助了,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请尽管提出来,我走之前尽量为你办好。”太田泰治笑着说道。
这时候他也知道了自己的安排,原本以为回国先担任一段时间的虚职,然后转入预备役,没想到,军令部却安排自己担任第三南遣舰队的司令官,这就是说,他在军队的日子还要继续延续下去。
“将军阁下,感谢您在华中联络部长期间为我提供的这么多资源和帮扶,我争取在十二月初,结束沪市的煤炭市场定价纷争,为您回国送一份厚礼。”
“另外,我在您走之前,把上次棉布和棉纱的分成,还有最近两个月的分成,折合四十万美元,尽快送到您这里来。”陈明翔说道。
上次军部下达给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物资交换任务,太田泰治为其中的棉布和棉纱,提供了五千万法币的补贴,换算成美元,怎么也不低于一百万。
煤炭方面每个月是六十万美元的补贴,十月和十一月两个月,那就是一百二十万美元,太田泰治拿四十万美元,的确很合理。
但这四十万美元换算成日元,那可就是将近两百万,按照日本的物价,两代人都能过非常富裕的生活,太田泰治下半辈子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
上门求合作
“陈君,这次我回国述职以后,将会在十二月一日赶到第三南谴舰队担任舰队司令官,驻地在马尼拉,未来你的远洋货轮要到菲绿宾采购商品,可以直接和我联系,我会给你提供便利的。”太田泰治对这个数字感到满意。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军令部的大佬们这是给了自己一个过渡期,估计在舰队司令的职务上顶多待个一年半载的,还会转入预备役的,但这样面子上要好看很多。
在日本海军,太田泰治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受到重用,还晋升为中将,那是因为他的根基深厚和资历深厚,东乡平八郎元帅的副官,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对马海战,这个履历可就太显赫了。
“恭喜将军阁下成为舰队司令官,以后在东南亚的买卖,少不了要麻烦您,对当地的棕榈油、烟叶、木材、蔗糖和橡胶,我可以给您足够的利益。”
“我和关东军司令部的合作主要是棉布,但是碍于棉花资源紧缺,同时想要应付第十三军本身的需求就非常吃力。”
“我希望将军阁下走之前,能从日本纺织同业会给我调拨一批棉布,专门和蒋统区做战略物资交易,数量越多越好,但日本商人的价格太高,实在不利于兑换,因此,我也希望华中联络部能提供补贴。”陈明翔说道。
华通贸易公司和关东军司令部相互交易物资,这是日本陆军内部争斗的原因,也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可陈明翔的纺织厂产量是固定的,把棉布都给了关东军司令部,就势必要影响到原本的物资走私,在这样的情况下,搞一批棉布作为缓冲,也属于合情合理的要求。
对太田泰治来说,他马上就要转为军职了,不需要再看那些财阀们的脸色因此变得到底有多难看,后勤保障那是军部的事情。
况且,陈明翔的远洋货轮以后从菲绿宾走货,怎么也得给他这个司令官送点好处,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着华中联络部还有管控物资的权力,再帮助陈明翔一次,这对日后的合作有好处。
“这样,你给第十三军司令部打一份报告,把需要的棉布数量标注清楚,理由要充分一些,下村定中将刚来到沪市,这类事务暂时还是由泽田茂中将来做决断,他和你接触的时间比较长,也知道华通贸易公司对第十三军的重要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些纺织商人,也嚣张不了多久了。”太田泰治说道。
有华中联络部的协调,第十三军的新任司令官下村定中将,同意暂时调拨四千件棉布给华通贸易公司,但是要求在十一月底必须补齐,不能影响冬季部队的服装和棉被使用。
船队从镇江港口来到沪市港口,把事先准备好的四千件棉布装上船,然后继续向营口港行驶,直到一周后,陈明翔这才向关东军司令部经理部的古野好武少将发电,准备到关外结算货款。
棉布是不需要结算的,因为采取的是棉纱换棉布,可这次运到营口港的物资,不止是棉布,还有桐油、猪鬃、松香、钨矿砂、蔗糖等等,陈明翔还为司令部准备了几大箱的特供烟,另外就是红酒、雪茄、来自南洋的特产。
“陈先生,我们华中盐业株式会社,一直都是沪市食盐的统制机构,负责所有的食盐输入和销售,听说您从津城的长芦盐场,发来了两千吨食盐,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一个叫做工藤清的日本商人找到了海源盐业公司的驻地。
这家伙是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代表,但是他和那些沪市的煤炭商人,态度方面完全不同,进门就鞠躬,表现的很随和,而且这次来没有空着手,还带了日本的名贵清茶和瓷器作为礼物。
“工藤先生,是有这么回事,第十三军司令部和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抱怨食盐供应紧张,所以委托我操作这个事情,每月从长芦盐场运来两千吨食盐,并且还要在沪市建一座食盐加工厂,把粗盐变成细盐。”
“请不要紧张,我没有要夺取沪市食盐市场的打算,这两千吨食盐只有五百吨也就是一百万斤会留在沪市,粗盐投放市场卖给市民,细盐则是提供给驻军和日本侨民,其余的还得供应苏省、浙省、鄂省和皖省等地区。”
“整个沪市有四百多万人,就按照每月每人一斤粗盐来计算,那也是四百多万斤,折合两千吨食盐,我这点份额不会对你们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经营造成多大冲击,价格方面也按照你们的定价来操作。”陈明翔说道。
人家摆出先礼后兵的姿态,他也是好说好商量,只要给点差不多的份额,他也不愿意再生事端,沪市外面的市场大得很,几千吨盐转眼就没了,属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何苦再和盐业方面的日本商人起冲突呢?
毕竟,纺织业和煤炭业的财阀全都得罪了!
“陈先生你误会了,我们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并没有要反对海源盐业公司在沪市销售食盐的意思,这次来专程拜访,是在太田泰治中将阁下的指点下,寻求和您的合作,大家共同完成这项重任,获得应有的报酬。”工藤清急忙说道。
陈明翔微微一愣,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工藤清的解释他才知道,对方还真是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想要借助他的船队,从两淮盐场向华中地区输送食盐!
现在两淮盐场的食盐生产倒是没有问题,每年上百万吨的产量,可两淮盐场所在的苏北地区,向各地的水路运输却出问题了!
军方的船只不但不给日本商人使用,而且还征用大量的民船向日本运送物资,随着战争的进程,日本本土的粮食和各种日用品缺口日益扩大,其中就包括食用和工业原料的原盐。
日本虽然是岛国,可因为地形的缘故,缺少优质的盐场,是靠着掠夺华夏的两淮盐场和长芦盐场等,支撑着日本的原盐需求。
就因为缺少船只,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食盐批发一直是断断续续的,也造成了眼下的价格飞涨,不但沪市、金陵和各省的老百姓骂声一片,连日本驻军和日本侨民,对此也是非常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向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求援,太田泰治就把陈明翔推了出来,海源盐业公司有全沪市也是全华中地区最大的私营船队,合作共赢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第七百八十三章
曙光已现
所谓的华中盐业株式会社,也叫做华中盐业公司,是日本国策企业华中振兴会社的子公司,也是整个华中地区食盐配给销售的统制机构,控制着最为重要的两淮盐场。
民国二十八年八月一日成立的这家公司,表面上五百万元的总股本,是日本商人和伪维新政府各自一半,可实际上完全是由日本商人掌握的。
汪伪政府成立后,为了自身的财政需求,周坲海向日本方面提出,取得两淮盐场的食盐经营权,伪财政部扶持旧盐商,在民国三十年九月成立了裕华盐业公司,正式开始操作食盐销售,并且征收盐税。
“请不要介意,我这也是被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给搞得焦头烂额,工藤先生也知道,我在帝国驻沪机构和金陵政府有很多兼职,可实际上呢,我的本质还是个商人。”
“垄断从来都是把行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容不得别人插手,其实就我而言,也不希望到处是敌人,可我是没有选择权的。”陈明翔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