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479


在徐子先等人经过的时候,很多牧场外围的人也在欢呼,其中就不乏断发纹身的土著们,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原本桀骜不驯的土著已经大批量的下山,种田的佃农,赶车的车夫,各种技术工程打下手的小工,还有在牧场,船厂,铁场做工的土著。
特别是在中部地方,矿山铁场之中已经吸纳了过千土著。这些土著不会种地,打猎看着好,其实很难温饱,刀耕火种的生活连温饱也保证
不了,在汉人这里找到活计做之后,这些土著和他们的家人最少能保证吃饱穿暖,这是一个相当显著的变化,可能十几二十年后,所有的土著老人离世之后,高山土著们可能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话,除了衣着发饰之外和黝黑的皮肤之外,其和魏人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了。
在别院之下,有陆军第一军的留守人员,这是秦东阳特别挑出来的精兵强将,人数有一个营,配合外围的警备士和防御设施,哪怕有过万土著来攻,也可以保证别院这里的安全。
防御设施,警备力量都是充足,一切俱是为了保证两个王妃的安全。
在花溪下游的出海口有简陋的港口,随时都有一艘战舰轮班停泊,那里距离别院不到十里,真的有什么警讯,别院中人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上船离开。
徐子先抵达之时,留守的军人和官吏们已经闻迅在别院之外等候,众人都很识趣,见礼之后便陆续主动离开了。
林绍宗领着所有警备人员陆续展开防备,只有徐子先一人走进大门,绕过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照壁,迈过二门的门槛,走上湿漉漉的青砖铺成的甬道。
陈文珺和秀娘二人都挺拔着身形,笑意盈盈的站在堂房之前,小妹则是站在房檐一侧,眼圈微红,看着眼前这一切。
徐子先感觉自己的眼一酸,差点儿就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大兄回来了。”小妹适时上前道:“这一次是要住一阵子,还是过几天就走?”
“住一阵子。”徐子先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刚刚真是差点儿失态了。但他也不会觉得丢脸,眼前的三个女子,两个是自己的妻子,一个是最亲的血脉相连的妹妹,就算当她们的面失态也没有什么。
小妹脸上显露疑惑之色,反而陈文珺和秀娘脸上都露出惊喜的色彩出来。
“没有什么变故,福建路和东藩一切如常。”徐子先走进堂房,喝着秀娘亲自端过来的饮子,对小妹说道:“北方将有大变,我请减赋税之事引发轩然大波,福州城里肯定有人会跳出来,叫他们吵吵一阵也好,发泄一下怨气,我在府城里,人家便不敢出声了。叫他们喊两声也还好,省得憋气憋出毒来,要付诸实际就不好了。另外也是躲一躲朝廷的诏使,现在隔几天就有朝廷的诏使到福州,催逼我配合转运使司赶紧催征缴纳积欠税赋,另外开征春税……我要是按此前的份额征税,就等于是送脸下乡了,现在只能躲到东藩来。没有我的话,朝廷的使者都找不到船到东藩,叫他们在福州找李公和林斗耀的麻烦去吧。不行的话,孔玄平也能上去顶一顶……”
诸如什么“送脸下乡”之类的疯话,小妹和陈文珺,秀娘几人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虽然徐子先没有说的太明白,众女子也都是听懂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
秀娘若有所思的道:“不管怎样,你提减赋税的事,大伙儿都赞同。”
“哦?”徐子先笑道:“近来很多人在我耳边说,减赋之事不光是朝廷不赞同,福建路本地也有很多官员士绅不是很支持哩。”
“此胡言也。”秀娘拽了句文,倒是不愧有个秀才爹,听说谢秀才近年来已经不复再赌,老老实实的在家教馆学度日,另外徐子先给秀娘每年一千贯的零用钱,估计这小娘也给娘家贴补了不少,谢秀才夫妻过的挺好,也就不再沉迷于喝酒耍钱。
“凡黔首百姓,无不翘首以盼。”秀娘很肯定的道:“众人苦赋税沉重很久了,我爹听到了直说是大王的仁政,若真的能办成了,此后福建路没有人能挑战秦王幕府的权威。”
徐子先点了点头,说道:“那些折支钱,河渡钱,屠宰钱,迟早也要尽废,盐,糖,茶,酒,醋,这些货物的专售制度,也迟早会取消。”
地方上的杂税是租庸调之后的两税是中枢拿走,各种货物专卖也是中枢拿走,地方上一点儿余钱也没有,什么河渡钱屠宰钱之类的乱七八糟的杂税,一方面是地方官巧立名目收取上来给地方上用,另一方面就是官吏们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吏治一则是要清,二来就是要从根本上杜绝上下经手贪污的可能,徐子先是一个制度迷,同时也是一个人性的悲观主义者,于其考验人性,不如从根源上下手,最为省事。
秀娘眼眸闪闪发光,显然是对眼前的夫君满意到了极点。
徐子先未得志的时候,也常和当时还是丫鬟的秀娘谈及一些军政事务,当时的徐子先对大魏税赋种类之多,之繁,之苛,百姓压力之沉重极为不满,但很多事情是站在一种角度是一个看法,变换了角度就是另外的看法。徐子先现在是标准的福建路的最高统治者,转换对赋税的看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谁料徐子先并未有什么改变,掌握福建路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减轻赋税。
陈文珺倒是知道,近来有一些官员到昌文侯府诉苦,其意当然不纯,只是希望借助朝廷压力,加上福建路官员的请求,能使秦王放弃减赋减税的做法……大家已经这样行事几十年,也未见百姓大规模的造反,当然他们有意忽略了建州变乱,因为众官都感觉王越那样的捞法太蠢,只要行事平和一些,不那么激烈,百姓岂能反耶?
对这些请求,陈笃敬向来是当面峻拒,不给任何人幻想的空间。
身为外戚,昌文陈家已经自觉将一些地盘交出来,徐子先的回报是给杨复,李明宇等人上位的空间,陈家的一些族人可以加入未来的地方议会,这样形成了双赢的格局。
陈笃敬怎么可能会在大事方针上与秦王打擂台,陈家也向来看不上那些在赋税上伸手捞钱的官员,对这些官员,就算昌文侯向来温文儒雅乐于助人,仍然是来一个撵一个,绝不会在此事上多言多语。
陈文珺此时亦道:“家父来信也说,众人
对减赋税之事,无不赞同。”
“甚好,甚好。”徐子先大感欣慰,说道:“岳父大人是我的得力臂助也。”
陈文珺抿嘴一笑,却是突然问道:“夫君说北方要有大变?”
“差不多了……”徐子先喟然一叹,说道:“拖延了半年多时间,此时应该已是会战之时了。”
陈文珺和秀娘,小妹彼此对视一眼,陈文珺无奈的道:“我大魏禁军三十万,甲胄坚实兵器锐利,禁军的训练,军法,体格,铠甲兵器无不精中选精,且又有大量的神臂弓和蹶张弩在军人,殿下一直以为禁军必败,这是何道理?”
“王朝末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一件事做好了便可逆转气运,而没有做好,只是差之毫厘。”徐子先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感慨着说道:“一件件的小事累积起来会坏了一件大事,你觉得这事就差了那么一点,扼腕痛惜,却看不到此前已经坏了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了。气运之说,缥缈无踪,但反映的却是人心。就以眼下的战事来说,国家的财赋,天子的气量,宰相的格局,这些年来的战事,无不说明咱们现在进行的战事,无非就是殊死一搏……为什么东胡人不来找咱们大魏殊死一搏?因为主动在他们,所谓战略主动,战术主动,现在咱们在榆关外的大军,占着哪样?总想邀天之幸,浪掷一搏,却未曾想想,天子又不是真的老天所生,气运是凭着实干出来的,而非浪掷赌搏可得!”
徐子先语气深沉,态度也是隐隐有些悲愤,可见其内心并不似表面上的那么沉稳平静。
大好男儿,都是魏人中的精华,禁军皆是募兵,平均年龄在三十左右,不少人拥有强悍的战斗意志和丰富的战场经验。
这三十万人如果不被逼上战场被迫与敌交战,而是主帅根据实际情形做出决断,仍有可能获胜或是与敌人打个平手,但王朝末世就是末世,总是有很多自毁长城,自趋灭亡的事情发生,比如隋炀帝将三十万府军精锐丢在辽水一侧,宋人在最关键时刻仍在内斗,未能救下襄阳,明末的松锦之战……凡此种种,看起来象是偶然,其实就是徐子先论断的必然。他两世为人,灵魂融合,早就对此战的结果不抱任何希望,奇迹其实是在做足了准备之后才有可能发生,比如淝水之战,符坚看似强大,但隐忧重重,而东晋看似弱小,当时却是上下同心,有创造奇迹的基础。
至于眼前的战事,徐子先缓缓摇头,看似强大,其实内里无比虚弱,魏军并不孱弱,从装备,训练,到将领的能力,还有实际的战绩都不算差,但魏军此后注定要蒙受耻辱了,不管军队打的怎么样,输了便是输了,亡国的第一责任人是天子,其次便是军队。此后的历史上,人们不会看到制度的缺失,朝官们的无能,还有天子的急燥,只会看到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就如南宋那般,南宋军制相对纯熟,有略微的藩镇化的迹象,南宋末时,就是由于地方军阀以关中归附蒙元,以至四川门户洞开,四
川被打残的时候,蒙元又从南方进攻,利用南宋在南方的空虚,从南诏入境,一直打到荆湖南路,对南方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
四川,南诏,还有蒙元对荆襄的围攻,多面围攻南宋军都是顶住了,一直到财政破产乃止。
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一个国家,南宋所创造的财富占当时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宋人成为当时蒙古人、西域人财富的象征。
由于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宋人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反过来说,当宋人的财富被消耗和破坏殆尽后,宋人就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束手待擒,自动灭亡了。
小妹看着徐子先,嫣然一笑,说道:“大兄,我信任你,咱们所有人都信任你。如果大魏是一艘大船,将要倾覆之时,就只有你一个人能重新掌舵,使这艘大船重新扬帆起航。这话并不是我说的,是燕客说的,不仅是燕客有这样的看法,昌文侯,林安抚使,郑提刑使,杨大府,还有子张大兄,还有无数的官员士绅们。他们有人反对你,有人看着不服气,其实大伙儿都是一样的看法,大魏这艘船要沉了,只能换人来掌舵。如果宗室里没有大兄你,可能就是要王朝更迭,幸亏有你,大伙儿还是愿为魏臣……此后不管怎样,我们能依靠的,信任的,也只有你了。”
徐子先知道小妹和魏翼几乎每天都有信件往来,这些话估计都是魏翼的原话了,他心头先是一阵茫然,虽然一直是往着这条路上走,也知道走下去的结果,但当这一刻真的快到来时,如山般的压力自然也随之而来。
大魏真的又走到了他记忆中的那一刻,虽然中枢无能,天子无能,但失去北方禁军和中枢之后,一切均要落在徐子先的肩膀之上了。
在此之前,他也是有些迷茫,自己真的能担负起这一切?
此时此刻,反而是几个女子,比起他更为笃定,坚强。
徐子先亦是若有所悟,不论如何,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惟今之计,也就只有继续走下去,手擎大旗,飞驰高、岗,步步登高。
……
从远方传来沉闷的炮声,声音并不很大,可能是距离稍远的缘故。
帅旗之下的李国瑞面无表情,只是在听到炮声之后,微微侧脸往声响的来源地瞟了一眼,接着又是目视前方。
到处是旌旗飘扬,二十四万多的禁军主力已经陆续从榆关和宁远等地开拔,李国瑞将大军分为前队,中军,驻队三部,前队是李友德所领,剩余的两万多骑兵也在前队之中,六万多人的前队多半是河北和河东禁军,有着魏军全部的骑兵在其中,前队一部份已经在锦州城内外驻扎,一部份突前到渝水西侧,正好面对着东侧源源不断前来的东胡骑兵。
如果不是细雨绵绵,接连不断的阴天和残雪未尽,此时方圆最少三十里的核心战场上应该是满天烟尘飞舞,人和马经行跑动时产生的烟尘,甚至能够遮天蔽日。
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励
东胡人最少出动了二十一万到二十二万人的骑兵,加上其部族跟役和汉人奴隶,总人数在四十万人左右。
魏军主力二十四万余人,在此前有六万多厢军和十余万民夫在锦州一带筑城,沿途还有二十万厢军和民夫在修筑营寨沟垒,魏军加厢军,民夫,总数在六十万人以上。
核心战场是锦州旧城到渝水侧,方圆三十余里的地方,如果将双方的侧翼,运输线,后方粮道和储粮的仓库区,还有骑兵的游弋区都算上,整个战场超过方圆三百里,百万以上的人们或是披甲持矟,准备浴血奋战,又或是肩挑手提,运送军粮。在这样春末之时,辽西大地上尚且春寒料峭之时,人们在这里互相算计,将帅们推演战法,摆开阵列,士兵们枕戈以待,每天很多将士都准备爆发殊死拼杀,很多识字的将士早就将遗书写好,并且托人送走了,更多的人则是持相对漠然的态度,他们从当兵时那天起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家人也早就领了安家费,对很多普通的大魏禁军来说,眼下的战场也就是规模浩大了一些,对他们来说,在辽西或是在代北打仗,打的是东胡或是羌人都并无分别,所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会不会在这样的战场上受伤或战死,对个人而言,什么样的国家前途命运,或是族群的繁衍生息那些宏大的事情其实都是和个人没有太大关系,个人最重要就是性命和健康,其后是家人,很多来自京师的监军们骑马在各营鼓励将士,将此役的重要性一再宣谕讲述,这确实有一定用处,但其实用处真的不大。
中军由岳峙率领,沿着渝水城往锦州方向驻扎,渝水城和锦州旧城相隔三十里,中军和前队陆续摆开,锦州看似是核心区域,但李国瑞将岳峙和代北,秦凤军人为主的最精锐的禁军放在渝水城侧,其用意就是相当明显了,魏军要力保的不是旧锦州城,而是刚刚夯实地基,正在准备修筑的渝水城。
渝水城,也就是明末时的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近四百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渝水城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魏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东胡要想攻魏,也就必拆此城,其重要性其实是在锦州城之上,因为有此城才能与锦州一体,将渝水城和锦州城可以视为一体,其修筑完成之后,才可以由渝水一侧直接东上,隔绝营州,修筑旧显州,整个防线才算完成,才称的上稳固。
李国瑞在此之前并没有明显的修筑渝水城的打算,也是不想提前决战。待大军主力前移之时,其也是相当果决的决定立刻重修渝水城。
若此役获胜,锦州,渝水二城修筑完成,大魏就可以宣布全胜。
就算打成僵持之局,只要把渝水城修好,哪怕锦州放弃,仍然可以宣布此役获得了胜利。
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哪怕不断有厢军和民夫在敌骑的袭扰下被杀,每天死伤都近千人,李国瑞亦是不为所动,除了加强侧翼保护,以防东胡游骑之外,筑城的动作是昼夜不停,只要再过十天左右,便可以完成。
驻队则沿着松,塔等诸山展开,并且陆续前移,待李健,李恩茂等人移驻上来,接手防御之后,驻防的后队与中军会合,可以接着刚筑成的渝水城的防御,驻队以京营禁军为主,装备虽好,战斗经验不足,意志也不够坚韧,用来执行这样的任务也是相当适合。
李国瑞已经将方方面面俱是考虑到了,以其眼下所看到的局面来说,处处旌旗之下看似混乱,其实都是如其部署的一样,各部禁军按军令展开,并无混乱。
炮声是魏军互相联络,确定距离和范围的手段,这些火炮都是竹节炮,用铁掴打制而成,一门炮大约都是二三百斤左右重量,能塞入霰弹弹子,在几十步内威力并不算小,超过五六十步就很难伤人,其杀伤力比起二百步内就能射穿绵甲的神臂弓相差甚远,对于大量装备了神臂弓和蹶张弩,腰张弩,还有少量床弩的魏军禁军来说,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来当号炮联络,或是在敌袭时报警,这倒是相当实用的功能,所以在各个军中都会部署一定数量的小型火炮,在渝水的河床一侧的平原上,在山地附近,在锦州城内外,时不时的就会传出炮声,如果有大量的敌骑来袭,炮声会此起彼伏响个不停,也算是蔚为壮观,魏军的统帅,大将,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声响来反应和部署军队。
李国瑞已经听到是锦州方向传来的炮响,他并不是太在意。
东胡骑兵的主力在陆续过河,应该是在锦州和渝水的上方,在几天前,有过万东胡游骑试探性的想在锦州和渝水之间渡河,这些骑兵被前营的魏军将士击败,毕竟胡骑再强,也不具有在渡河时击败魏军主力的可能。前营将士是沿渝水至锦州城侧展开,过河的胡骑直接面对长矟和魏军铁骑的冲击,根本没有可能渡河成功。
沿着锦州和渝水一侧,到处是木栅营垒和帐篷区域,魏军并没有挖开濠沟,竖立坚壁,而是怀着一腔锐气前来,所以魏军不太可能在事前打算好构筑深垒,而由于进展太过迅速,或是东胡人出现了迟疑的情形,预料中的在锦州城下爆发的大战并没有爆发,在魏军主力初至之时,东胡游骑和尖兵迅速后撤,并没有坚持与魏军前军打前哨战,坚持到自己一方的主力前来。
待魏军立足渝水城和锦州一线时,互相首尾相连的大势已成,这时魏军才动员大量厢军和民夫前来,构筑营垒……如果能不拼命而获得大胜,李国瑞也是希望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如果战线稳固,两城修筑成功,长垒挖成,只需要留下十余万人驻守锦州和渝水两城,少量禁军和厢军驻守松山塔山各堡,然后再留一两万人守宁远,这样布置下来,榆关只要几千人就足够了,毕竟留下了几百里的预警时间,东胡人想直接攻到榆关之下,也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能撤回大半的民夫和厢军,一半多的禁军,并且完成了筑城的目标,就算没有与东胡人血战厮杀,无有拿的出手的军功,李国瑞仍然是能坦然的向朝廷报捷,天子和两府,也必定不会吝惜封侯之赏。
大魏自武宗之后被东胡人按在地上打,三四十年间被东胡人攻入境内多次,损失的钱财要以亿贯来计算,至于被杀害掠走的百姓则以百万来计算。一旦修筑好锦州和渝水城,等若将东胡人加上了一条坚固的锁链,若在明年修复旧
显州,东胡人从草原绕道都相当困难,其从辽州出发,最少要走两千里以上才能抵达蓟州之北,这已经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就算东胡人从上到下都愿意这么疯,魏军以逸待劳,绕道两千里前来的东胡人又能占着多少便宜?
“东胡人在此之前怕是想以逸待劳,和我们在锦州城下会战。”身披大红色披风的岳峙大步走到李国瑞身边,抱拳一礼之后说道:“不过咱们进军太速,攻击太锐,其部署好的前哨未能顶住,不过其有什么谋划打算,现在算是真真切切的落在了下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