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479


叫府军去捕人肯定不成,但可以用昌文侯府的文官和士绅脉落,训斥,警告,实在不行,军情司去恐吓或刺杀便是了。
流言不可惧,可惧的是人人都愿相信,徐子先现在太眩目,太耀眼,如果有类似的流言传扬开来,人们可以知道那是流言,但多半的人还是会选择相信,因为就算徐子先没有反意,他也有了造反自立的资格和本钱。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现在东藩和南安侯府其实也就是刚刚起步,还远没有到能容忍此类流言的时候。
“我要趁天黑前赶回去。”陈正志道:“我看了几千亩棉田,对父亲和叔父辈们交代的过去了。可以确定,大半的棉田都能高产,明达,趁着大胜之余,士气正旺,赶紧收割吧。要是这几天突然来场台风,那乐子就大了。”
徐子先很沉稳的点头,说道:“棉,豆,一起收获,昼夜不停,明天便开始。”
“好魄力。”陈正志翘了下大拇指,笑道:“我那妹子在明达你重病时亦是矢志不移,家族中有试探的,叫她骂走了好几个。明达,你可以放心矣。”
徐子先面露感动之色,眼中也有复杂的神采。
和陈文珺前世今生的纠缠,今生看来终于会有一个较为完美的结果了。
“我亦放心了。”陈正志开玩笑道:“在岛上转悠了两天,总算知道为什么九叔对你赞不绝口,南安侯府将来是不是富可敌国不敢说,最少蒲寿高之流是远远比不上了。”
“蒲寿高还安静吗?”
“消停的多了。”陈正志叹道:“这两年来,蒲寿高从福建路炙手可热的大豪商,变成蛰伏在府中等闲不见人的普通富商,这可是拜明达你所赐。打跨了蒲家,赶跑了制置使,剿了陈于泰,压的赵王和林斗耀喘不过气来。要是数年前有人说明达你能到如今的地步,我可能会狂笑半天,然后将那人当疯子一样给赶出去……”
徐子先也是微笑,待陈正志说完后才道:“当年我们在岐州时,我也不喜欢大兄你啊,一身纨绔气息,现在才知道自己当初还是浅薄了。”
两人相视而笑,陈正志喃喃道:“再过两年,不知道是何情形?”
徐子先微笑道:“不会如你想的那么好,但也不会更糟。”
……
晚间天黑之后,徐子先方在林绍宗等人的护卫下折返回别院。
秀娘,小妹等人早就在府门前等候了,待看到徐子先从战马上跃下来之后,两个女子和家下仆役们才迎上来。
“冰了甜米酒,”进了内宅,秀娘笑道:“干煎海鱼,蟹冻,鱼丸,姜母鸭,还有用海蛎子,鸡蛋摊的面饼。”
“很好,大好。”徐子先笑道:“都是我爱吃的。”
小妹抿嘴笑道:“大兄我记得你小时很挑食,现在倒是真的百物不忌,就没有见你有什么东西不下口的,要不是你一直在我身边,我都疑是换了个人。”
“也许你哪天睡着时就是换了人了。”徐子先打个哈哈,坐到席面上,因见姜母鸭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其余煎鱼,鱼丸也是撒了小葱,色香味俱全。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味精,但海味原本就鲜味十足,老法制成的酱油也相当鲜甜,用来佐餐烹饪是足够好了。
蟹冻一味,则是因为徐子先每天奔波,过于苦夏,所以秀娘和小妹将螃蟹蒸熟后放在冰室,汤水和螃蟹凝固后冰洌清甜,是徐子先最爱的小食之一。
在徐子先用餐的饭厅,灯火通明,透过烛火,能看到窗外按着横刀肃立的甲士,偶尔能听到铁甲锵锵作响,那是在厢房外巡行的甲兵。
在别院的箭楼和角楼上,也有甲兵持矟而立,更有神臂弓手持弓戒备。
陈佐才和林绍宗等人甚至想装几具床弩在角楼,这当然被徐子先断然拒绝了。
若在岛上不安全,放几架床弩有什么用?
有府军在,则稍做警备便是可以了。
近来戒备较平常时要严格的多,理由当然是因为徐子先重病之时的政局不稳,徐子先痊愈之后,陈佐才,陈道坚,还有林绍宗都没有降低警备等级,于是这样规格的警备水准就延续了下来。
现在有整整一个都的近卫人员,由司从曹和林绍宗等人分别统驭,甲兵都是从老府军里挑出来的,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特别的忠诚可靠。
近侍每隔三个月左右会轮换一批,轮换下来的只要文字过关,便直接入讲武堂,成为武官后备。
由于近侍身份,这些武官在将来扩充后的府军里很容易被提升,获得更高官职,更优厚的俸禄。
每个近侍都相当警惕,哪怕是金简这样的心腹近臣进入别院时,也被解下障刀才能进入,只是未被搜捡而已。
其实以徐子先自身的武力,金简这样的有十个八个,带着兵器也未必能行刺成功,只是一种姿态,文武官员,一律解刀方能进入别院之内。
金简进来时,徐子先正在看李仪等枢机重臣呈上的公文。
第四百二十章
摊派
在徐子先看文书的时候,已经进屋的金简就在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他将上半身缩在暗影里,呼吸调匀,尽可能的使徐子先忽视自己的存在。
徐子先看了很久,金简始终一动不动,两人都显得极有耐心。
良久之后,徐子先放下文书,逐一签字,最后他敲了敲桌子。
一个青袍吏员走进来,徐子先道:“连夜发枢机房那边,不要耽搁了。”
吏员徐斌是司从曹的人,一脸的精明干练,当下点头道:“那边的人其实一直在等着。”
徐子先笑了笑,说道:“要收获了,所有人都有些着急。”
徐斌家是个大家族,父母,兄弟,子侄,二十一人未分家,在南安侯府的官户算做一户,他们家开辟了三百多亩地,其中有百多亩棉田,要说着急,怕是没有几个人比徐斌更着急。
不过徐斌没有在接话,他看到金简在等着,当下只是一抱拳,将所有的文书抱拢之后,便即转身离去。
徐子先这时才将目光看向金简,说道:“等急了吧?”
金简笑道:“君侯的事都是要紧大事,职下再等也是应该的。”
徐子先点点头,没有说话,最近军情司的效率有所提升,对倭国的情报,还有海盗的情报每天都有船送过来。
其实这就是时间问题,军情司成立已经超过一年,收买的各处的官员,吏员,驻军将领,普通士兵,还有商人,普通的小业主,或是伙计,跑腿的,甚至江湖人士,包括驿站的驿卒之类,只要是消息灵通的人,都可以纳入军情司的收买利用范围。
在早期,这种办法低效,而且提供的情报相当驳杂,军情司得用大量的人员来分析归纳这些情报,然后一百条里未必有什么有用的东西。
后来金简开始定向收集,不再模糊,比如有专人收集京师的政要情报,包括两府要员的动向,三司六部等各部门的施政主官和政策走向。
驻军的人数,调动的规模和动向,粮草调拨供给,战马数字,兵甲库藏等各种情报。
当然也包括官吏的政声,地方情形,流寇,强盗,土匪,旱涝灾害等都在收集范围之内。
这一下收集归纳的情报要有用的多,甚至包括对倭国和康天祈的情报工作,也是相当的顺利。此次海盗来袭,在陈道坚确定之前,军情司已经早一天禀报到南安侯府,这说明军情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这使得孔和等人的质疑火力也是减轻了不少,军情司开销巨大,在很多地方设立分司,如果再没有拿的出手的成绩,孔和等人的质疑声当然会越来越大。
军情部门相当神秘,在很多人眼里是恐怖和强大的,岛内有很多关于这个部门的流言,不过并不属实。
事实上这个部门设立之初,完全毫无头绪,徐子先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很多战争,包括后世的重要的决定性的大规模的战役,情报工作始终是处于相当重要的一环。
中国兵法也向来强调知已知彼,但化为实际的工作,这种含糊的兵法要决就无人遵守,甚至毫无头绪了。
军情司从建立到壮大,徐子先一直很有耐心,并不着急,他知道这个部门必定会有大放异彩的一天,甚至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用间的势力和高手,情报收集其实相当简单,找到合适的人,做一些合适的事,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回馈就会相当丰厚。
现在军情司还派了相当多的人手在各路汇制地图,将重要的山峦,谷道,城池,平原,林地,河流,谷道,详细的汇制一遍。
金简向着徐子先说道:“我们在赵王府的人已经确定了,前天晚上赵王,徐子威,徐子文,还有李谷几人密议,直到入夜乃散。我们的人进不去密室,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继续跟下一步的踪迹。第二天一大早,李谷起身往蒲寿高府邸,傍晚时,派了一辆马车往蒲家,拉了整车的钱回来。这一点我们的细作能确定,搬钱的时候他就在场。接下来,也就是昨天下午,李谷离开赵王府,带着钱和马车,离开福州走了。下一步的去向,现在尚不明确,要等我们城门口的军情人员确定下来。”
徐子先听的连连点头,笑着道:“相较去年,军情司的能耐大的多了。”
金简笑道:“还是君侯说过的,就是时间问题。咱们在赵王府试了一个,不成再下一个,反正要谨慎小心。赵王府一直也没甚察觉……找他们通门路,买消息的人太多了,他们把咱们也当成某个想上进的厢军将领,或是打听消息的地方官员派过去的人手。蒲家不好进去,咱们就渗透他的周边,他那里有什么动静,咱们总能知道。城门的驻守厢军,不是城守营就是捕盗营的人,买通个都头都稀松,花不了几个钱。”
“你是得窍了。”徐子先赞一句,心知自己选对了人。
“京师动向,封桩库已经空了,外库也空了。两府会议向天子建言,也没有别的办法,决定在各路摊派。”
徐子先神色一凝,这事他很清楚的记得,历史上的北伐规模更大,败的更惨,用钱更是如流水一般。
天子的内库和两府的外库,积储在两千到三千万贯之间,这当然是一笔巨款,不过北伐动员已经好几个月
,近三十万禁军,五六万匹战马,几十万匹的挽马,骡子,毛驴,还有牛。三四十万人的厢军,加上百万民夫,每天的消耗和战争资源的准备动员是天文数字,魏军的做战模式极为依靠后勤,动员的车马民夫超百万就是证明。
大量的粮食,布匹,药材,还有兵器,铠甲,弓,弩,箭矢,每天都是有海量的资源支出,大军主力已经聚集在永平,哨骑已经过关门,在关外的平原区域推进哨探,已经与东胡的哨骑多次交战,互有折损。
按魏军的打算,应该是在永平建立一个大型的补给基地,推出关门后,会在大凌河一带建立第二个基地,由王直的水师和民夫从水陆共同运送补给。
到这里为止,仍然是辽西狭窄的地形,大凌河畔的防御基地建成后,再北上至旧锦州一带筑城,大凌河城,锦州,关门,直到永平,海上则是平岛的王直,水陆并进,将大魏对东胡的战线推进三四百里左右。
不要小瞧这三四百里,从关门到旧锦州就是这段距离,而锦州一旦重建成功,大魏可以借助大小凌河,还有北方绵延不绝的山地和从林,将东胡人压缩在旧营州和北方的从林之内,东胡人的战略态势会变得相当恶劣,他们不可能突破层层叠叠的城池防御,如果要攻击大魏本土,他们得从北方的草原绕道,多走三四千里路程才能抵达大魏的北方防线之外。
东胡人已经不是纯粹的渔猎和游牧民族的打法,他们也需要强力的后勤,如果战略态势恶化到如此地步,他们就被限制住了,不要说攻伐大魏内境,抢掠财富人丁,削弱大魏的国力,他们就是想自保都会困难,因为魏军还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可以从锦州北上偷袭,也可以渡过大凌河小凌河,将战线继续前推,到那时候,营州外的辽河浑河就是战线,东胡人的国力反而会被大魏持续的削弱了。
不得不说,韩钟主持的两府主导的北伐战事,目标相对明确,进展也很持重,已经几个月下来了,只是哨骑才出关门而已。
如果按这样持重的打法,主力建造营寨慢慢前推,东胡人的主力有二十万骑,而他们面对防备森严的三十万禁军和配合防御的二十多万的厢军,会有无处下口的尴尬。
如果硬突,正面血战,正好也是朝廷乐意做的事。
禁军持重弩,着厚甲,长矟,横刀,正面与敌骑交战绝不会吃亏。
“天子和两府是故意的。”徐子先道:“你们能确定么?”
“根据此前的调查,有一些户部的官吏都争着抢着拿咱们的贿赂,要得到外库的统计很容易。内库得找一些胆大的宦官,也不是不可以。”金简道:“两库相加,总还有一千五百万贯左右的储钱。”
徐子先冷哼一声,说道:“这还差不多。”
这几个月用钱当然是很厉害,事实上天子和两府已经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