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479


徐子先也感觉激动,但他回头看过去,身后是一片樟树林,树叶茂盛,将更远处的景致给挡住了……
从骑兵营往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方圆一百余里,大约是三百多万亩的丘陵和平原地方是被化为牧场区。
在骑兵营西面三里多外的地方,修筑了大片的马厩区,四周烧成了白地。
来人渐近,几十个骑士和三百余匹马的马蹄声极为急促,犹如天际的奔雷滚滚而至。
待近时,李仪,孔和等人依次驻马,一群白衣人仍然向前,直到近二百步时才慢慢减速,至徐子先数十步时整个马群方停止下来。
张虎臣和高时来,林正志等人俱面露怒色。
徐子先竖起手掌,示意众人无妨。
“见过南安侯。”
一群兰芳人跃下马来,见徐子先神色不动,他们方抱拳躬身,向徐子先行礼。
“回去和罗方伯说,”徐子先道:“送马的盛情可感,不过下次叫他派一些懂礼数的人过来我这里。”
为首的白袍兰芳人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眼神中的桀骜之色相当明显,听到徐子先的话之后,面露不愤的道:“我等岂不知礼数?然而,监国现将希望俱放在南安侯身上,我等适才驰骋时,知道君侯在前,有南安府兵的骑兵在前,我们驾驭烈马的本事尚在天方人之下,若君侯和部下惊慌散去,又怎么助我兰芳一臂之力,与满刺加和天方人争雄?”
“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罗方孝。”
“我们要去清剿东藩的土著,和我们一起来么?”
“敢不效命?”罗方孝脸上满是傲气,他来自兰芳,见多识广,这些年来,天方人和满刺加对兰芳国的逼迫越来越严重,兰芳国的情形也越来越严重。
兰方诸姓,罗姓为尊,罗族的子弟近年来颇多掌兵的,眼前的罗方孝便是其中之一。
这些青年贵子,对大魏近年来的衰落看在眼中,也并不满意罗方伯到大魏来求助的决定。两次失败,更是使这些罗氏子弟确定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决心。
此次前来东藩送马,这些人也是迫于上命,并不情愿。
本身的盛气加上性格桀骜,还有对罗方伯决断的不满,方有适才那般无礼的举动。
“不管人怎样,马是好马!”
张虎臣是赳赳武夫,性格直爽,虽是奉徐子先之命,不再计较眼前之事,在上前看马,面露喜色之余,也是忍不住讥嘲了一句。
兰芳诸人,俱是怒目而视。
这一看,却是使这些兰芳国的人,傲气一挫。
不论是张虎臣,或是高时来,林志正,孙如兰,林国基等人,或是一路赶过来的秦东阳与金抱一,葛家兄弟等人。
眼前的南安府下的诸将,或是满脸虬须的豪杰之态,或是手按障刀,目露冷光的大将。或是猿臂蜂腰的壮士,又或是面色沉稳,按刀护卫有大将之风的将领。
光是眼前这些将领,已经是相当不俗,令人一看便知道都不是凡俗之辈。
而将领身后的大量的骑兵营的官兵,俱披甲,肃立,这边虽然乱成一团,如墙而立的骑兵却都是肃立不动,没有丝毫的动作……
“方孝……”白袍青年们内部一阵混乱,有人悄声道:“是我们孟浪了。”
“也不一定如何。”罗方孝咬着嘴唇道:“大魏的禁军,甲胄更好,那神臂弓威力更大,又如何了?样子货始终是样子货!”
这话虽然还是无礼桀骜,不过也是有些道理,并且罗方孝也没有蠢到大声说出来,旁人也就不好再劝。
而南安侯府这边的诸将,却是无心理会这些毛头小子,他们的全部眼神,已经是被马群完全的吸引过去了。
“乖乖,最矮都是五尺二寸!”
“我看很多都是五尺四寸。”
徐子先心神也是激动,甚至情不自禁的想去抚摸一匹高大的红色骏马。
那马却是奋力一扬蹄,半个身子抬起来,露出了下半身更雄壮的某种物事。
在场的人都是笑将起来,徐子先自己也是大笑。
徐子先对身边的诸人道:“咱们的马,万万不能阉割。能训就训服,训服不了的就养着当种、马,千万不能阉割了。”
傅谦道:“我华夏的马匹原本也极为雄壮,就是历朝历代不停的阉割,为了叫马听话,好马俱都阉了,一代传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中国的战马越来越劣化,就是和大规模的阉割摆不了关系。
当然,原本的马种也是大有不同,如蒙古马,其和草原地貌有关,原本就较为矮小。
眼前的这些马,最低的也是在一米六左右,很多是一米六五到一米七左右的肩高,这相较于蒙古马和西南矮马来说,肩高明显是高出很多了。
营区里的骑兵们眼睛都在冒火,他们骑的马就是一米三一米四左右,相比较眼前新来的大马,简直低矮如毛驴。
而且徐子先也是知道,这些天方马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恶劣,它们拥有更强的耐力,不逊于蒙古马,而且相当聪明,稍加训练就是合格的战马,敢于冲锋,面对敌阵不会胆怯,也不会受惊乱跑,更不会胡乱嘶鸣。
这是相当优质的战马,而且是优中选优的结果。
天方马在后世并不是以高大闻名,而是以形态和速度出色闻名,普遍的肩高也是一米五左右,眼前的这些大马是其中佼佼者,所以比普通的天方马要高大的多。
徐子先知道有一种欧洲马以高大闻名,最高的都可以达到两米以上,重量可以达到一千五百斤,堪称巨兽。
不过那种、马只可作农耕,或是拉车,当战马短途冲刺都有些困难,负甲骑行,转战千里,那种大马毫无用处。
还是天方马最好,生于沙漠,长于绿洲,可以远途奔波,也能进行激烈的短途冲刺,相当的适合。
眼前这些,是精中选精的种。马,少量的公马,配多半的母马,也可以配一些本地的高大母马,如果放牧得法,不使掉膘病死,几年之后,马群就会大为扩大……唐时养马,二十年使马群达到几十万匹的规模。
徐子先不必等候那么久,也不需要那么多,他所想的是十年之内,使能用的优质战马达到数万匹的规模。
再有本地的西南马和河套马补充,建立一起强大的骑兵,并非是在做梦。
第三百一十二章
诱敌
“李公和玄平,你们要多辛苦了,”徐子先对李仪和孔和道:“精料是早就准备好了,接下来先不要涮洗,叫马适应环境,多铺设牧草,马厩外多燃烧驱蚊草,不叫蚊子盯咬它们,马儿也怕蚊咬,会没有办法睡觉……”
“君侯放心吧。”李仪笑道:“养马之事,是归兵房下的群牧处来管,我会派最好的人手,备齐各种物品,兽医随时待命……这些都是君侯的心尖子,也是我们的宝贝,绝不会慢待它们,死一匹,我都想替它抵命……”
“哈哈。”徐子先笑了一声,说道:“尽人事而听天命,我们将事情都做好,有什么结果都能接受。”
战马有的时候比人还娇贵,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若短途冲刺,战马的速度远在人类之上,这是事实。若行程百里,战马的速度还是人类的好几倍。
若行程三百里,则战马需要精心的照顾,而人类只要有饭吃,就没有太大影响。
若行程在千里,千五百里,两千里。
那么就要反过来,战马要不断的长时间的休息,如果每天行程几十上百里,战马会很快死去,而人类却毫无影响,只要饮食充足,人类还是能每天几十里的速度行军赶路。
在这个时候,人类要反过来等候战马,精心照料这些大牧畜,否则马匹会成群的死去,没有别的可能。
蒙古西征,都是走一段距离打一场,休息一段时间,再走一段,再休息。
从蒙古高原到欧洲,翻过乌拉尔山有大片的草原区域,在攻到东欧之前,拔都的大军曾经放牧休息达半年之久。
三百匹天方马被官吏,骑士,还有马夫,兽医们精心的带引进了西边的马厩区。
在那里不光有成片的马房,还有整整两个都的士兵在四周驻防,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守御这些宝贝。
一匹天方马最少值好几十贯,几千里路运到南洋各国,价格要涨上去很多。
再从兰芳几千里运到东藩,一匹算得百贯以上也不算太离谱。
三百匹马,照少了算也得值好几万贯,加上大量的人力去照顾,每天消耗的精料就得过百石,在初来乍到的时候,不会喂这些好马吃草束,每天喂养的精料也是相当昂贵的开销。
到这些战马适应之后,大片的牧场长满了嫩绿的青草,可以每天放牧,地方够大,任这些马匹驰骋奔跑,恢复精力和野性。
马群是杂色,有白色,黑色,红色,黄色,在众人的驱赶下,马群如云彩一般向着远方飘去,徐子先凝视许久,矗立不动。
这是未来的希望,对抗强敌需要竭尽全力,除了步阵,水师,尚要有精锐的骑兵,有了这一片天方马群,数年之后,会不会真的出现盛唐时马场的盛景?
徐子先对此,充满希望。
良久之后,徐子先方对众人道:“一切准备停当,我们也应该到山中巡逻,准备驱赶土著野人去了。
……
摩那趴伏在草从中一天一夜,除了偶尔挪动胳膊喝上一两口清水之外,他似乎是一块岩石,几乎一动不动。
在他身边还有好多族人,俱是和他一样二十来岁的精壮的汉子。
他们断发纹身,身上只有草裙兽皮,为了防止蚊叮,他们在身上抹满了厚实的黑泥。
就算这样,所有人身上都被蚊子咬遍了,满身都是红肿。
又是一队骑兵从远处奔驰而过,大约是有四五十骑,在他们身后十余里处,漫天的浓烟飞腾而起,火光冲的有十几丈高,在十几里外都看的相当分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