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479


有人在楼下高声道:“一甲武进士,最少能位至管军。”
“也可任亲民官哪。”有人不乏羡慕的道:“我等还在下县当佐官,人家已经可以坐镇一方了。”
“不知道是哪一位?一会当上去拜贺一番。”
文进士照例是看不起武选官,彼此虽不能说势同水火,也是泾渭分明。
但武选官中的一甲进士,一样的天华地选,令人敬佩,因为不仅要个人武艺高明,排兵布阵金鼓旗号也是第一等的能耐,策问也需得相当出色,最少是文进士中普通以上的水准。
能写出这等水平的策问,勉强也算是通得文事,可以与文官交结唱和了。
大魏这二百多年,管军将领中擅长诗词的可不是少数,多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妙词,俱是出自管军乃至太尉之手。
酒楼的掌柜已经在楼上招呼伙计了,这里是东十字大街,紧邻东华门,四周的坊市众多,高档次的馆驿酒楼密集,能出一个一甲进士在本店,当然是飞燕楼最大的光彩,很值得猛放一阵爆竹,宣扬一下,也是给本楼打磨一个金字招牌。
到下一科时,再有举子在这里彻夜饮酒等消息时,怕也会优先选择这座运道很好的酒楼。
“各位客官,第十一盏,虾枨脍,虾鱼汤齑来了。”
伙计也在此时来凑趣,人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休息,精神头和体力又恢复了不少,店家也是在此时接连上酒上菜,将气氛推到最高。
“第十二盏,水母脍,二色茧儿羹。”
“第十三盏,蛤蜊生,血粉羹。”
至此酒菜上齐,天光大亮,街市上已经有不少行人百姓,很多人暂时停了脚步,看着报喜人跑过来的这座酒楼,今天是三年一次的放榜日,东华门外传唱姓名,在大魏来说是不分文武都是第一等的好汉子,值得人关注,也是值得人尊敬。
当报喜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时,牵动的可不是这一座酒楼的人心,酒楼之外,最少也是停了数千人,等着这人高声报喜。
报喜人有五六个,当中是个高壮汉子,人越多,他似乎越起劲了,停在酒楼门口,环顾一下左右,叉腰停住,仰头高声报道:“天恩浩荡,崇德十四年辛丑科会试钦点第一名状元,福建路福州南安侯徐子先!”
这人声音极大,又是刻意卖弄,一腔好嗓子似是在吊花腔,一通喜报叫的婉转曲折,颇有一些荡气回肠之感,这一声叫,四周最少数千人听的清清楚楚,报完之后,立刻有人下意识的开始叫好,接着传扬开来,无数人跟着拍掌叫好,巴掌声和叫好声融在一处,似是山崩海啸一般,热闹非凡。
酒楼的掌柜也是第一时间燃起了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也跟着炸响起来。
“这是京师东华门外一景。”酒楼上早就也响起叫好声和拍掌声,掌声犹如雷鸣,加上尖叫声和喝彩声,与楼上的动静也是相映成趣。
姚平忠在原地转了几个圈,极为滑稽,惹的众人大笑。
魏翼是微笑,有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朋友的赞赏。
徐行伟则是大笑,一边笑一边对徐子先道:“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在这景中,成为景中人之一,不过也没有明达你中这一科的状元叫我开心释怀。”
魏翼跟着道:“明达,回去之后当祭祖,告慰先南安侯在天之灵。”
“我知道,我知道!”
徐子先原本以为自己内心会一片平静,毕竟这个武进士已经没有自己刚穿越时那般重要。
穿越至今,他算是靠自己一手一脚踢打出了一片基业,南安别院和团练,港口码头仓库,加上坊机和未来的棉田,只要踏踏实实的做下去,未来超过齐王和赵王的基业,也是不在话下。
当然前途还是有重重险阻,但徐子先有信心逐一解决,若真的解决不了,了不起一剑斩过去便是。
所以徐子先一直觉得,武进士已经是鸡肋,弃之当然可惜,食之也没有太大味道。
不过是给左相,右相还有天子一个不得不重用他的借口。
此前的功劳还没有列入,加上兵变大功,若没有武进士这一层光环,授官时多少还是会受到限制。
现在当然一切迎刃而解,也怪不得天子和宰执们这么大方,直接给了一个一甲第一。
理智上是这么想,情感上却仍然是激动无比。
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魏文武并重,文武状元要在东华门外骑马夸街,文状元直接授秘书馆校书郎,直史馆,是八品的清贵要职,且是京官,比起授在外地的知县同年们起步就要省十年之功。
武状元的授职不是那么固定,但上升渠道十分通畅,更不要说徐子先这种国侯身份的宗室,加上早就立下大功。
从此可以少受多少桎梏,少受多少磨难,好风借我,青云直上。
上可慰徐应宾的在天之灵,回家之后,亦可告慰辛苦等待的陈文珺,小妹,还有秀娘等人,至于李仪,秦东阳,孔和,傅谦等人,想必接到消息之后,也会是惊喜交加。
而徐子先更能声闻大魏,新一期的分发各地的邸抄是有新科进士的名录,徐子先的名字就排在第二……第一只能是文状元,原本是两个名字并列,文在武前,似乎是百年之前的传统了。
青年宗室,世袭国侯,团练守捉,立下大功之后又在京师搅动京华风云,大政乱之下悍然杀掉参知政事,破除京师乱局,其后再以策问奏疏知闻天下,邸抄之后,惯例各处的报纸会登录新科进士名录,当然也会着重介绍状元郎的背景和详细资料,甚至是会选登状元的文章或诗词。
徐子先原本就以文章知名,这一下更是会声闻天下。
当一份份报纸颁行天下,八百军州的读书人,会有几个不知道徐子先的背景和大名,还有他的过往经历?
这就够了。
徐子先的声望会在短期内攀升,成为众人瞩目的大人物,这就真的够了。
虽然大魏的状元,除了少数几位外,多半是庸庸碌碌,一生的功绩没有办法和成为状元时的成就相比。
但想一想,以大魏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识字率,亿万人口中当有数百万人有意于科考,其中最少有几十万人有志于武学考试。
从县乡村镇到各路的州府,一路过关斩将,能到京师来的武举已经是人中龙凤。
而徐子行虽然因为是宗室,省了解试这一关,其进士试却是与普通的举子一并进行,都是凭真本事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结果,成能为状元,文章也会刊印发行出来,到时候自然就会挡住若干张质疑的嘴巴。
这就足够了……
-----------
有好的推荐,更新要多一些,今天三章,明天看情况。
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
徐子先两眼微闭,千般情绪在脑海中翻来滚去,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结果真的足够了,也是值得了。
“恭喜君侯……”方少群在一旁轻声道:“但不要失态,中了状元只是一个开始,并非结束,望君侯记得这一点。”
这样的人还真是扫兴……但说的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徐子先微微一笑,对着狂喜的众人拱手致谢,说道:“大家同喜,望日后苟富贵,莫相忘。”
“当然,”姚平忠大叫道:“俺可是恨不得跟着明达,一起到福建去哩。”
“会有机会与惟诚共事。”徐子先微笑着回应,种纪和姚平忠都是人才,或许将来真的有机会招致麾下。
……
中了武状元之后也是格外忙碌。
徐子先只能略微休息一下,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起身,然后在礼部会集同年,一起到宣德门外报名谢恩。
对很多没有官职或宗室身份的进士来说,从这一刻开始,脱离了平民百姓的身份,正式成为朝廷的官员之一。
新科进士身上有贵气,所行之处哪怕是穿着红袍的高官显贵,也是含笑招呼,在这几天里,这些人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报名谢恩之后,再写谢表,赴礼部领取进士袍服,然后准备第二天入宫至集贤殿,拜谢天子。
从入集贤殿的那一刻起,这些新科进士就算是天子门生了。
然后至吏部报道,但真正给新科进士安排工作的是政事堂下的审官东院和审官西院,从那时候起,各进士分别领取官照告身,未来数年之内的轨迹就在这一刻得到结果。
多半人可以留京观政,学习京师各部门的运作,少数已经有实职身份的可以自请立刻外放离京,或是无志于留京的,也可以提请外放。
徐子先当然是要直接外放,并且审官西院估计会等政事堂左相和右相的命令,会以第一时间迅速准备好一切手续,徐子先将会是外放的第一人。
对徐子先来说,这样的结果也并不差,京师重地对很多新科进士来说是志在必得之地,能够留京要省多少年的功夫,只有在京任过朝官的资历身份,才有可能转任到地方大吏,否则这一生也只能在州县层次上迁转,虽然俸禄不低,方面为官权力也不小,但终究是早早有了一层天花板,令人感觉压抑。
而徐子先则注定没有这一层天花板,他做到方面大吏,只是身份的拘束和来自天子的忌惮,这可不是资历能解决的大麻烦。
忙忙碌碌一天之后,徐子先却没有留在驿馆休息,而是去右相府邸拜访,老相国对他的栽培和期许之恩相当深厚,这两天可能随时离京,临行之际前来辞别,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徐夏商是直接将徐子先引入内书房,彼此以便衣相见。
这一次只以宗室长辈和晚辈的礼数相见,徐夏商相当欣慰,看着徐子先道:“好几十年了,终于有人在老夫跟前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自老夫之后,宗室又出了一个真正的人才。”
徐子先笑道:“这话说的太过份了,老相国中进士时已经是海内名儒,我算得什么。”
“不然。”徐夏商道:“你的策论,札子老夫都看了,文字精警自有一番妙处,老夫年轻时未必写的出来,这是其一。其二,老夫看你的论马政札子,感觉言之有物,老实说,老夫不要说二十岁年龄时,就算是四十岁时,也未必能写的出这样的论事札子……你是怎么办到的?”
“晚辈信奉一个道理,万事需得从实处着手,晚辈是武夫,不是儒臣……请老相国恕晚辈冒犯,儒臣信奉道理,惟道惟一,而晚辈是武人,不近大道,只信数据和事实,再多看,多走,多听,把心思用在实务上,马政之事,晚辈思索良久,感觉此乃必行之事,所以上了奏事札子,没有在事前和老相国商量,还望恕罪。”
“这是什么话。”徐夏商白眉舒展,笑道:“你们这些后生辈的有出息,难道老夫还能不高兴?马政之事,天子也意动了,昨日在宣政殿召左相与老夫和几位枢密议论,众论皆以为可,只是财赋困难,却没有办法拨付多少款子与你,想来想去,只能给你权限,叫你自家想办法着手进行……”
徐子先微笑着听,这一下算是把老相国的意思听明白了。
朝廷对福建养马之事,或是说对徐子先个人的能力,究竟信任还是有限度。哪怕是养马养的好了,天子也怀疑以福建路自身的情形,财力,地理,人力和官场的困扰,到底是会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
就算真的养出了不少好的战马,福建路愿意给京师报解多少?
或是说,徐子先的性格经历,那种胆大妄为,胆大包身的性格,又能叫天子信任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