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479


不管在福州或是京师,徐行伟已经都认准一件事,明达非池中之物,如果自己这一世想有所成就,真的使家族回归宗室,更上一层,那就非追随明达不可。
这个立场,也是得到徐行伟父亲的支持,这也使徐行伟没有后顾之忧。
不会被族人和父亲责怪,最多是牵连到自己,那就无所谓了。
生死是大事,但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反而不太畏惧生死大计,热血上涌之时,真的是什么也顾不得。
徐行伟不是那种热血上头的暴燥脾气,但他的性格更坚韧和有主张。
既然决定出手相助,就是要将事件给做好。
午后时徐行伟请了假,然后将中郎官袍穿好,又带着几个心腹部下,前往睦亲馆见徐子诚。
那位吴国公果然蠢的可以,徐行伟拿着伪造的诏书,宣读一番之后,便令徐子诚往刘知远府邸之内。
借口当然就是徐子先和韩钟勾结谋反,天子决意留吴国公在京,暂由参知政事刘知远保护吴国公的安全。
徐子诚当时嘴巴都笑歪了,这么一来,他不就等于储君?
就算不能兄终弟及,也是可以选徐子诚的儿子为储君,吴国公当然改封吴王,一如现在在福州的赵王。
一门富贵,就此到手?
徐子诚犹如在梦里一般,根本就没有丝毫怀疑,直接带人去了积寿坊。
天黑之后,京师街道上四处都寂寂无声,百姓和官员家中都是关闭了门户,光禄街到西市的大片地方原本极为繁华,天黑之后各家大酒楼都会挂起几十上百盏的灯笼,灯光灿烂无比,无数客人在这些酒楼里流连忘返。
在此时此刻,原本亮如白昼的街道上一片漆黑,没有哪一家敢于点亮烛火,连那些狂妄的等待后天考试的举子们,也是偃旗息鼓,一个个躲藏了起来。
在这样的大政局变乱之时,兵变的刀锋之下,举子的身份也护不住他们,真的遇上了乱兵,秀才遇着兵时,怕是大好头颅,很可能被某个不识字的粗汉斩了下来,那可真是天大的冤枉。
而不管是谁赢谁输,只要大魏在,天子在,朝廷总是要如常进行科考,抡才大典是国家第一等的重事,不会轻忽,更不会取消。
徐行伟也是等着考武官试,他的中郎不过是八品官职,而且是以国姓世家子弟被保荐入宫,这种官职其实是自带干粮,郎官并无俸禄,只是一种在宫中行走,接近天子的资历。只有权贵之家才能玩的起这种投资。
一旦考中武进士,才算正式进入大魏武官的行列之中,此前的资历才能拿的出来使用,成为真正的政治本钱。
眼前黑漆漆的大道象是巨兽的嘴巴,令人感觉胆寒和害怕。
在不远处的光禄坊,明显有禁卫将士的喊叫和喧闹声,徐行伟等人经过时,特意张望过去,也就只是黑沉沉的一片,只有相国府邸那一片,似有亮光传递过来,但很微弱,给人的感觉象是一种错觉。
一个执戟郎沉声道:“子张兄,我们的身家性命,算是托付给南安侯了,不知道他是否能真的突破大参府邸?”
徐行伟笑道:“种五郎,你也有害怕的时候?”
“事涉身家性命,不得不怕。”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明达是不是真的能突破刘知远府邸的防备。”徐行伟叹息一声,对来自秦凤路的种纪说道:“惟理,你和姚惟诚都是我的兄弟,徐明达也是,你们都是西军世家出身,自是见多了征战厮杀,我的见识却是浅薄,对明达所率部下,只见其表,不知其理,但只见部伍森严,令行禁止,在京时也是每日操练,将士并无怨言,由此,我可以判定明达所率的是一只精兵,但战阵军伍之事,我其实只在兵书中得,是不是真的如我所见,我不敢断言。”
一旁一个矮壮的郎卫沉声道:“部伍森严,号令如意,确实已是精锐。能否成功,且得看战阵情形变化,我自幼随父祖于军伍之中,哪怕以多击少,长辈也不敢言必胜,我们已经做到这样的地步,剩下的惟等变化结果而已。”
徐行伟,种纪,还有说话的姚平忠俱是执戟郎卫,种,姚二人是传承数百年之久的唐末西军世家出身,与别的家族不同,西军世家,俱是将子弟自幼带上战阵,秦凤路和永兴军,还有河东路等处,面临的是北虏和西羌两边夹击,战乱不止,各州县都有大量的民间弓箭社,而且经常编管民壮上阵,将门世家的子弟,更是自幼就要上战场见识,及冠之后,多半会到京师任郎卫,汲取在京师为官的经验,一般是在京师待两三年,中武进士之后,开始正式的武官生涯。
当然也有以恩荫一直在边境厮杀的糙汉子,只要斩的首级多,一路也能斩到厢都指挥。
种纪和姚平忠的实战经验足,在这般黑沉寂暗的环境中也是神态自若,话说平缓自如,哪怕是和徐行伟一起做下这般逆天的大事,也不曾叫这两人呼吸更急促几分。
两人惟一担心的就是会牵连到家族,不过西军世家一般根深蒂固,两人已经打定主意,一旦事败就以障刀割喉自杀,这是武人的死法,两人自幼就见的多了。
只要参与其中的人自杀,朝廷和刘知远也不会太过于苛刻,一旦追查西军世家,很可能会使得西路军州大局不稳。
那可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三人策马缓缓向前,细碎的马蹄声打破了幽深的黑暗,徐行伟内心都不免有些紧张,他确实在军伍之事上没有丝毫的实战经验,这一次的事,算是锻炼了他的胆魄。而更加庆幸的是身边有这两个胆大包身的伙伴,若于姚,种二人相助,徐行伟也不知道能不能将徐子先托付的事情给办好?
马蹄声不停,三人终于进入积寿坊的坊门,一眼看去,前头已经是火光大作,喊杀之声远远就可以听的到。
“我们去帮手,还是只凑近看看?”姚平忠舔了舔嘴唇,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姚平忠自幼便是在军中厮杀,矮壮的身躯充满力量,他是拿步弓当骑弓来用,马背骑射,重箭足以射断人的脊骨,百步之内,每箭必中,虽然才二十出头,已经是秦凤路和永兴军最为出名的神射手。
种纪的手也按在障刀上,他的手骨节粗大,手上的皮肤极为粗糙,一点儿也不象富贵人家出身的子弟。
种家岂是缺钱的人家?只是从小要打熬身体,磨练意志,手成这样也只是等闲小事,看姚平中的虎口处,还有变了形的胳膊,西军的将门世家子弟,哪有那么容易崭露头角,出人头地?
只是再想了想,种纪按住激越的情绪,沉声道:“离远了看,我们现在做的事,一死了之,朝廷不会追穷,如果我们参战,只要事败,必定牵连家族,我们俩不惜自家性命还可,不顾及家族,那就真的是罪人了。”
“好吧。”姚平忠气势已经起来,势若疯虎,那种疯狂的战意连种纪和徐行伟都受了影响,但其还是强按住情绪,将气势一点点的又压下去。
三人继续前行,绕过若干个黑漆漆的深宅大院,很有可能在那些黑暗的望楼上就有人看着他们三人,但三人浑不在意,只顾策马向着前方的喊杀处前行。
“到了。”火光大盛,从至深的黑暗处出来,一下子看到大片的火光,徐行伟甚至感觉到太过刺眼,两眼都情不自禁的眯了一下。
姚平忠和种纪也都停了下来,两人都是双目圆睁,看着眼前的战场。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围府
大参府邸极大,方圆大约占地百亩,四周的不少民家都被转移,房舍的门板被拆了下来,百余人忙忙碌碌,取了不少引火物,制成火把,正在奋力投掷,刘知远府邸的正门已经在燃烧,四周的两座鼓楼也烧了起来,几个人被烧成火烛一般,从楼上坠落。
黑暗中传来神臂弓拉动和扣弦的崩响,箭矢不断从大参府邸落在外头,但掷火的人都以宽大的门板护住自身,神臂弓是劲弩,但始终是手拉动,想射穿厚重的门板也是几无可能。
“闹腾半天,还在大门口折腾?”种纪摇头。
姚平忠说话更率直些,当下道:“他娘的,这样废物的话,我等三人的性命算是要折在南安侯手里了。”
“且再看看。”徐行伟死力咬着嘴唇,心中焦急如焚,但此时此刻,除了等着看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就算他们三人冲上去,也不是太明显的变数,姚平忠猛,种纪缜密而心狠手辣,徐行伟自身武力也不低,但在这几百人恃险而守的战场上,增加三个人的变数,实在是太小了。
而且种,姚二人,也不可能将整个家族都搭上,绝不可能。
……
刘府的望楼,当然不止是靠近大门的两座。
这曾经是一位枢密使的宅邸,武宗年间修筑,当时京师因为连年对北方的战乱涌入大量流民,情形与如今相同,其实还要更乱一些,因为混入了不少北虏的细作,刺杀官员,放火制造混乱的大案很多。
当时的高官显宦,多半在家中修筑深宅高墙,同时多修鼓楼望楼箭楼,以期在贼盗来袭时有抵抗之力。
刘知远现在就庆幸自己当初挑了这么个防御森严的宅邸,当时只是图它大,离宫门近,进入宫禁和政事堂方便,现在就是成了保命的依靠了。
府中的牙将和元随们倒是不服气,刘府的护卫不在韩府之下,这几年来刘知远这个大参和韩钟斗争已经是白热化,双方都在担心行刺和贼盗上门,守备都是相当森严。
刘知远的部下主要是来自河北东路,其中有几十人都是从禁军中被挑选出来,从一个军汉成了大参的元随,他们当然是相当愿意。
来袭之人气势汹汹,还好刘府早就关闭门户守备,一开始促不及防之下被射死了好几人,后来府中的元随牙将们开始用神臂弓还击,对方只好退了回去。
现在已经开始纵火烧门,几个牙将头目都曾经是禁军武官,见状已经相当不屑。
甚至这几个武官已经在摩拳擦掌,主动向刘知远请缨出战,三百牙将和元随冲出去,那一百五十多人的来犯之敌,绝不是对手。
刘知远本人也是一样的看法,但他不愿去冒险,等着好了。
等天亮,或是天子得报之后派郎卫前来援助,一切就尘埃落定,何必冒险?
不过是韩钟和其党羽南安侯徐子先的垂死反扑,只要再撑一两个时辰,一切就都成了定局。
天子定然会恼怒京师出现这样的变乱,但韩钟不轨之心算是被确定,天子处置起来也就没有任何的姑息和容忍,韩钟余党,会被刘知远用最酷烈的办法给处置掉,天子也不会考虑平衡,在其中设定范围,只会任由刘知远把韩钟余党清扫干净。
而徐子先此举,正是坐实了其意欲留京,勾结韩钟,徐夏商谋争储位的嫌疑,这很好,真是太好了。
刘知远简直要笑出来,他并不害怕,好歹也是任过州县亲民官,率部打过仗的文官要比普通的同僚多几分胆气。
大门一时半会烧不光,最少能拖半个时辰,而且熊熊燃烧的烈火正好可以阻断贼人冲进来的脚步,对面在放火,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根本不足为患。
“徐子先在福建路能暴得大名,看来还是南方无人。”一个牙将头目是北方禁军出身,向来看不起其余各路的禁军,更不要说徐子先这种福建南蛮以团练出名的宗室了。
“西军也不咋地。”
“本朝军伍,还得看我们河北禁军和京营禁军。”
“北伐大计,有大参主持,还是得靠京营禁军和河北禁军打头阵。”
“眼前这些跳梁小丑,可是要笑死人了。”
因为行有余力,大门那里安排了十几柄神臂弓,加上几十支长步弓,二百余名刀矟刀摆开阵列守备,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簇拥在刘知远身边的牙将武官,索性也是在谈笑起来。
刘知远眼中满是自得之色,今日之后,他就要大权独揽,真是想想都要忍不住笑出声来。他悠然看向光禄坊方向,那里是韩钟的住处,按时间来推算,陈常得与石遇吉应该已经在韩钟的府邸门外,韩钟现在是已经在与妻女告别,准备自杀,还是已经成了一具尸体?或是真的那么不要脸皮,被禁军郎卫押到大理寺狱,受刀笔吏的折辱,然后等着天子的诏命自杀?
刘知远饶有兴致的推算起韩钟自杀的办法,投环,似乎死的极为痛苦。吞金?会捂着肚子,疼的满地打滚。
服砒、霜?也疼。
最痛快的还是一刀枭首,不过谁敢来斫宰相的人头?
要是刘知远自己选择,当然还是用障刀划破劲部最痛快,血如泉涌,十几息功夫就可让人失去知觉,除了划颈那一下,几乎没有什么痛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