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619

  “大人,有紧急的事。”
  目睹两艘大船下水,满载货物往南方驶去之后,惟功又与王宗沐畅谈竟日,谈及未来数月之后,设立辽阳镇的水师营,奏请改漕为海之事,到时候,可以推请王宗沐出头,附奏上疏。
  至于任用王宗沐官职,那是自然没有办法。
  致仕的侍郎不是惟功能用得上的,朝廷要启用,最少也得用为辽东巡抚才妥当,但这个职务,现在也不是惟功能够左右的,是以只能继续请老王头冠带闲住,只是改为在中左所“闲住”了。
  “所虑者,就是张叔大继续秉着前见,加以压制。再有虑者,便是朝中诸公于海运不了解,视海运如畏途。”
  惟功临行前,王宗沐感受到惟功身上的蓬勃生气,却不得不稍稍泼了一下冷水。
  他很欣赏惟功,虽为勋贵,没有一丝纨绔气,虽然为武臣,却有极大的经略文章,所做的一切,比诸文臣还要高明百倍。
  能投身海运的人,绝不会是抱残守缺的那种僵直呆板的脑子,事实上,能在朝中做到实务大臣,而不是一直在清流队中厮混的大臣,也必然是头脑灵活之辈。
  但一想到党争和人们对海运的态度,王宗沐觉得自己不妨提前给惟功泼一些冷水,以免这个青年人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老先生放心,”惟功一边叫报信人等着,一边笑道:“辽阳镇已经请兵部派御史前来核实兵册,最少两万四定额,一年实饷折色十万,本色连同马匹豆料也得四十万石,奏请改海运,也是减轻朝廷负担,朝中有说怪话的,不妨和皇上算算这一笔帐,想来就会允准的。”
  万历有些小气,贪财,这个秉性已经传到地方,王宗沐听了也是微微一笑,心中对惟功的算计感到十分的钦佩。
  当下两人别过,徐渭等人和参随护卫们一起,预备起行。
  此时惟功才转向刚刚策马赶来的塘马,他看清来人之后,也是一皱眉。
  普通的塘马,虽没有进入辽东都司管辖之下的驿传系统之内,但穿着军服,训练,装备,自有一套体系。
  眼前这塘马,惟功一看便知,除了是军镇的塘马之外,还是军情局的人。
  一般只有紧急情报才会这样处理,惟功一看便知,想来是辽阳那里,有着紧急的情报。
  “什么事,快说罢。”
  “是,大人。”那个塘马咽了口唾沫,赶紧又道:“京师有消息到辽阳,国峰大人一看了就派小人沿驿道赶来,沿途换马不换人,昨日中午得到的消息……”
  “快说重点。”
  “是……京师消息,元辅张老大人病危!”
  惟功心一沉,盯着那塘马的眼,问道:“有没有具体的话?”
  “有!说是便血不止,人昏过去几次,现在已经卧床不起。我们在张府的人,还有医官都分析了,元辅这样的症状,已经很难撑下去,快则三五日,慢则十天半月多,最多六月上旬,一定撒手归西。”
  “元辅有痔疮已经好几年,此病虽然有便血等症,但并不致命,怎么突然变的这般?”
  “这个,京师急报没有说,小人不知。”
  “好,我知道了。”
  惟功心乱如麻,一种不知道什么滋味的感觉袭上心头。
  这一天,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他纵不是历史专家,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六月前后这个时间他还是知道的,至于死因,一直扑朔迷离。
  有人说是痔疮,也有王世贞那种说是张居正喜欢用亢阳春药,夜夜无女不欢,旦夕伐之,望花甲又有病在身,操劳国事的人,哪里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时间久了,自然不支而死。
  一直到后世几百年,张居正具体的死因也没有搞明白,一直算是一个谜题。
  此时仍是弄不明白,惟功心中,却是一阵阵的难言的滋味袭上心头。
  张居正好比一颗参天大树,他在时,惟功还不觉得如何,现在感觉大明要失去这个人时,他才感觉到这个人的重要之处。
  可以说,明朝在嘉靖到万历之间,已经有病入膏肓之势,是高拱和张居正两人,一前一后,挽救危亡,扶大厦之将倾。
  高拱为政的六年多时间,大明已经开始扭转了颓势,张居正秉政这近十一年时间,大明俨然在中兴。
  库藏两千万以上的白银,数千万的粮食,其余的各种物资无数。
  边军强盛,南北俱有名将。
  驿传,法度,俱有改善。
  丈田之事,更是人君才能为之,但张居正也是做成了大半。
  后来雍正皇帝所谓的摊丁入亩,无非就是在条鞭法之上的改良而已,成就远不及张居正以人臣之身完成的壮举。
  再有核实兵额,优免赋税,免除徭役,改力役为佥募等诸多良法。
  张居正,无愧救时良相,千古一相的美名。
  不足之处当然也有,而且不少,心胸不广,打击政敌过狠,过于讲究享乐,除了条鞭法之外,没有什么制度上的革新,但求全责备,并无意义,自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张居正已经算是不变法的变法,将财政接近破产的明朝重新又带回国富民强的路上,殊为不易!
  “用诚,复州铁矿我先不过去了。”在马上,惟功匆匆吩咐张用诚等人道:“你们先去,在矿脉深厚广博处,择一合适地址开挖一条河流,要束河高渠,形成激流,沿矿脉四周冲刷而下。我知道那里有一条复州河的支流,你们考察一下,择址动工,不必等我亲自去看了。”
  “是,属下明白。”张用诚知道惟功可能要回京一趟,当下肃容答道:“辽阳镇的一切,由属下和侍从室各参随并各司,各营,协力来做,每日派塘马追赶大人,每日汇总汇报。”
  “你执掌中军部,不是重大事情,各司之间的协调,调配,由你来决定就可。”
  “若事急,属下会从权,若无重大急务,当然还是大人决断。”
  惟功点点头,知道张用诚谨慎小心,不愿揽权,只是他已经将中军部和侍从室,各司、营等框架立了起来,中军部现在是张用诚管,自然便是可以做主,将来换一个管中军部,一样可以用军令司等各司来管束各部门。
  侍从室又可制约中军部,根本不必太过担忧。
  他没有多说,只是向自己这个最信的过的心腹微微一笑。可能现在张用诚还不能把握其中的关节之处,慢慢做着,会想通的。
  ……
  ……
  待他风驰电卷的赶到辽阳之后,正好张简修返回了辽阳。
  听闻父亲病重消息,张简修失魂落魄,简直不敢相信。
  “前五天才接到父亲来信,说是身体尚好,只是需要调理,他已经请师相派得力的医生自江南赴京,用药中正平和,感觉身体渐适,怎么会突然一下子……”
  张简修神色慌张,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张府诸子,从敬修,懋修,嗣修,到简修,张居正都是爱之甚切,前三子,都是进士,懋修还是状元,都为翰林,慈父之心,连回避和科场规矩都顾不上了。
  正因如此,张简修爱武,便为锦衣卫都指挥,便可至辽东,张居正的爱子之心,在政治人物中也是少有的。
  为大吏者,为了避嫌,自己儿子的功业就顾不上了,在张居正之前的内阁阁老们,一旦在位时,其子少有科举者,就是为了众人的悠悠之口。
  张家诸子,张居正扶的有些过了,也宠的过了,此时张简修的模样,就是明证了。
第504章
真空
  惟功没有过多的说什么,张简修豪爽大度,忠君爱国,其实本性极佳,只是有些被宠坏了而已。待张居正这颗参天大树倒下,张简修会成长起来。
  他对其中一个信息很感兴趣,问道:“是元辅信中提起请徐阁老派医生的吗?”
  “应该是。”张简修垂头丧气的道:“父亲大人与师相是常通信的。而且所通信息,经常抄录给我们看。”
  他想了想,叫人取来一个小匣子,取出一封信来,道:“便是这一封了。”
  惟功一看,信的封皮上写的有“答上师相徐存斋三十四”的字样,他知道张居正做事谨慎,每天发出的信件最少数十封,甚至过百,因为各地的督、抚、道,御史,都是张居正以私信的方式指导工作,并不是以公文形式来进行,这当然是和大明体制有关,内阁说是宰相,但没有管辖六部和地方督抚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诸司的权力,票拟也只是贴黄写上意见,准或不准,要看内阁阁老在皇帝心里的地位,以及与司礼监的关系。
  张居正的权力来源根基不稳,所以他只能不停的编织私人权力网,邹元标等人攻讦张居正的擅权营私结党,便是因此原因而来。
  私信,便是编制网络的重要手段。
  每日信件那么多,张居正当然不可能全部自己书写,相府的书启师爷好几个,便是专门做这样的差事。
  不过惟功手中的信件却明显是张居正亲手所书,看来写给一手提拔自己的师相的信件,张居正还是不好叫幕宾代笔。
  这信并无太特殊之处,就是张居正问候徐阶起居,内中有一段话,倒是证实了张简修的话,“贱恙实痔也,一向不以痔治之,蹉跎至今。近得贵府医官赵裕治之,果拔其根。但衰老之人,痔根虽去,元气大损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几于不起。日来渐次平复,今秋定为乞骸计矣”。
  “这应该是十数日前写的信。”
  “嗯,正是。”
  “当时病况颇重了,元辅说,‘几于不起’,后来渐渐平复,不知怎的,又是再次复发。”
  想来想去,到底医学上的事,惟功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推断出来,只得道:“我等在此胡乱猜疑,亦是无用,惟今之计,当然是急赴京师,当面问候元辅。”
  张简修垂泪道:“我方寸已经大乱,自然由你来决定。”
  “好,那我们便回京。”
  “你是方面总兵,不得圣旨,似乎不能擅自回去。”
  “只得化装潜行了。”
  张简修疑惑道:“我父亲如果病重,你回去亦是无法,何必这般冒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