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长生(校对)第8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7/955

  街灯昏黄,大雨瓢泼,林思义和费芩从长街走来,身上水气不沾。
  二人看着湿冷萧条的街道,都莫名涌起一股不安分的感觉,仿佛事情尚未了结。
  “这雨不小啊,下了好几日了吧?”
  “嗯,就都江堰这一片,蓉城那边雨量不大。”
  “明天就回去了,可我总觉得不太妥当。”
  “我也一样,但又说不上来。”
  修行高深之人,会有心血来潮的预警,她们隐约觉察到一些,却看不清局势。二人走着走着,一直走到了小城外围,心中愈发烦躁。
  费芩忽道:“我们去岷江边瞧瞧?”
  林思义一怔,随即道:“也好。”
  说着,二人飞遁数十里,到了一条宽阔的江水岸边。
  岷江自北向南流经茂汶、汶川、都江堰;再穿过新津、彭山、眉山、青神、乐山等地,最后注入长江,是巴蜀平原最重要的一条水系。
  而鼎鼎大名的都江堰,便是建在岷江中。
  都江堰大家都晓得,李冰父子所建,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件,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它的存在,直接使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迄今仍在发挥作用。
  提起都江堰,国人都是自豪的。
  林思义和费芩到了江边,透过重重雨幕远眺,连日暴雨使得水位迅速上涨。岷江从北面汹涌而来,水头数丈,扫卷两岸房舍田地不少。
  水灌地洞,扰的老鼠无处藏身,只得翻坝越岭进入人家,又是一波鼠患。不过这些是正常田鼠,官方组织,发动群众便可灭之。
  二人看了一会,索性飞上半空纵览全貌。
  这次就非常清晰,骇人的浪头奔涌到都江堰处,水势顿减,密如蛛网的渠系将洪水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再至蓉城时,已无危害。
  二人落在鱼嘴的分水堤上,感受着轰鸣奔腾的浊浪在脚下和缓分流,仿佛被降服了的黑暗巨人,不知为何,忽涌起一股怀古的异样情绪。
  “千秋功业!”
  “确是千秋功业!”
  ……
  “又下雨了。”
  数百公里外的巴山上,小斋立于云雨楼上,看着缠绵悱恻的夜雨,也轻叹了一声。
  此时的云雨楼不再是那三间茅屋,正儿八经的三层木楼。经过前期的积攒声望,巴山派终于迎来了一些变动,最明显的就是基建设施,虽比不上神霄派富丽堂皇,但也不是那么寒酸了。
  而在她身后,三个小萝卜头正在考试。
  顾小飞外放开宗,方元和水兰芍加紧修行,以早日冲击人仙。青卜子到了先天境,正在外面历练。
  这三只则是入门没几年的新丁,米蓓、梅一帛和钟文晋。
  梅一帛本名叫梅小康,这什么鬼名字,小斋十分嫌弃,就给换了个道号——嗯,抽签抽的。
  他们的功课是回答一些道经词义或道门典故,毛笔宣纸,工工整整。小斋身为学霸,对弟子也要求苛刻。
  “师父,我写完了。”
  不一会,米蓓率先放下笔,蹦蹦跶跶的跑过去。
  小斋扫了一眼,道:“不错,比上次长进了。”
  “嘻嘻!”
  米蓓得到夸奖,十分开心,遂陪着师父一起看雨。
  小人儿刚超过栏杆,只露出一个头,努力扒着向外瞅,忽道:“师父,我家那边也下雨了,好大好大,都好几天了。”
  “你家,哦……”
  小斋记起来,这孩子老家在都江堰的一个镇子里。
  “不过我不怕,之前也下过,都没事的。妈妈说因为有大坝,会保护我们的。”
  “什么大坝?”
  梅一帛是潇湘人,也跑来递卷子。
  “就是都江堰啊,说建了几千年了,从来没决口过。”米蓓满脸自豪。
  “几千年没决口,我才不信呢!”梅一帛撇嘴。
  “是真的,它从来就没坏过!”
  俩孩子开始争执,最后自然而然的让小斋评判。
  她才懒得哄孩子,一手一个直接扔下楼,心里却转了转,世人皆为都江堰两千年未决口而骄傲,其实它也决过,但不是主体工程。
  1933年,岷江上游的叠溪发生大地震,引起的山崩将岷江截断为大大小小的湖群。后来湖群溃决,排山倒海的洪水随江而下,浪头有几十丈高,直接冲毁了都江堰渠首枢纽。
  再往远说,唐朝有一次水灾,灌口段也决堤损田,酿成大祸。
  灌口是个镇,因位于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杜甫有一首诗《石犀行》,粗略记录了这次水灾。
  “这诗怎么写的来着?”
  小斋想了想,哦对。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
  林思义等人不知道这首诗,他们返回道院后,向师长如实禀报。
  随着张守阳、晁空图一批人退居幕后,现在是第三任住持,那个油滑的死胖子,风水、阵法大家——王若虚。
  他是先天修为,连人仙都没到,但威望颇高。世间的阵法体系,几乎是他一人梳理重塑,天下修士都因此受益。
  而且他性格圆滑,老于世故,将各方面处理的非常干净。当然他也清楚,自己大概是最后一任过渡,下一棒就要交到弟子们手里。
  却说林思义交完任务,又独自来到后山,求见尊长。
  对着卢元清、张守阳等几位神仙,他详细述说了自己的不适感,并向对方请教。
  卢元清听完巴蜀之行的细枝末节,问道:“可知那鼠患因何而起?”
  “不知,只是从青城山突然爆发,迅速蔓延乡里。”
  “青城山乃修行重地,怎会爆发鼠患?”张守阳也问。
  “我们去天师洞拜会,住持说那段时间正逢斋醮,青城山连设七天科仪,每日会赠送一百张符箓。”
  林思义顿了顿,继续道:“青城山有道院加持的法阵,旁门左道皆不可入,邪祟之物亦不可入。所以百姓群涌而至,有十数万人,但并未发生变故。不过要说怪事,倒是有一件。”
  “说来!”
  “有一信众名武超,连求七日不得,后在山脚飞云观遇元和道人。道人怜其孝顺,送了一张自制的祛病符,并嘱咐挂在床头即可。谁知那武超回家,竟将符箓藏于墙壁之内。三日后,老母暴毙身亡,不久老父也撒手人寰。天师洞前去调查,发现符箓变成了一件厌胜之物,便觉有人做了手脚,当场将其破去,并带回观内销毁。如此过了十几日,武超之事毫无线索,而在一天夜里,鼠患便突然在山中爆发。当时情况危急,顾不得多想,后来天师洞也道,或许与那厌胜之物有关。弟子也猜测,那人的目标并非武超,而是青城山。那厌胜之物应该非常古怪,借悟真子之身进入山中,并未引起法阵示警。”
  “此番鼠患,天师洞受损几何?”张无梦问。
  “未有道人身殒,只是存粮全无,农田也全部被毁。”
  “哦?”
  张无梦捻着长髯,道:“若与天师洞有怨,这报复也太轻了些。”
  “蜀地现在如何?”张守阳又问。
  “鼠患已除,连绵大雨,岷江暴涨,但冲不过都江堰。”
  “……”
  一时间,几人都在暗暗思量。这一连串的事情中,隐约有一条线贯穿,又模模糊糊捕捉不到。
  过了半晌,卢元清和张守阳同时抬头,面露惊容。
  “师兄,可有发现?”司空蟾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7/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