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819

  他们都是大明爵臣,一切都是皇帝赏赐的,大明的官员当然要保护他们醉生梦死的日子。
  但下层肯定不愿意。
  他们不但需要承受爵臣的地租压榨还得交编户的税,爵臣的封地的确不用交田赋,但这些种地的编户人头税和其他税都得交,朝廷从他们身上收的税就足够维持地方官员俸禄。这样这些爵臣土地上的编户日子会很艰难,至少不会比以前有什么改变,甚至说不定更差,这一点过去那些佃户过的日子可以证明。
  但他们却不能反抗。
  因为那些爵臣不会再带领着他们反抗朝廷了。
  朝廷就是保障他们对佃户敲骨吸髓的,他们怎么可能反抗?相反他们还会与朝廷合作,对于敢于反抗的佃户进行惩罚。
  那么这些佃户们怎么办?
  逃亡呗。
  过去军户和农民是如何被苛捐杂税逼得逃亡的,以后他们也会如何逃亡,不过也不能说逃亡,毕竟他们不是爵臣的奴隶,而大明未来也不会禁止农民外出谋生。于是他们会纷纷逃离爵臣的土地,这些爵臣土地上的属民会和过去卫所土地上的军户一样,逐渐逃亡一空,然后融入到外面的社会脱离土司的控制。
  没有了属民的土司,还有个屁的破坏力。
  待宰羔羊而已。
  而且封地虽然看似增加了原本土司们手中的良田数量,但实际上收缩了他们的控制区,他们得到的封地只是良田,但周围山林荒地可不归他们,这些土地是朝廷的。虽然这些土地在他们手中没什么用,根本不能拿来耕种,但杨信却可以组织移民,然后带着新作物过去,一边是佃户逃亡,一边是民兵区增加,用不了多久这些土地就彻底稳固了。
  那时候再找借口废除这些土司的封爵。
  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范围内,必须彻底地完成均田,给这些土司封爵只不过是个权宜之计,就算以后他们足够恭顺,也不会让他们存在太久,要么废除要么同样移封海外。
  镇南王就这样完成了他的布置,各路钦差巡视大臣们,也带着各自的使命启程。
  而这时候整个北方的战乱彻底平息,只不过文官们的统治依旧没有恢复,镇南王紧急从南方调来的民兵军官,接管了各地的军管会,并且开始按照南方的方式进行人口普查和土地清丈,至于分田地肯定得冬天,今年就是各家按照原来种各自的地。同样天启也发布了赦免令,此前附逆的那些士绅官员,只要停止抵抗的全部得到了赦免,顺便还下旨此前卷入战乱的各地免今年的田赋丁银和徭役折银……
  有在京城抄家的收获,别说免了今年的,再免三年的都能撑住。
  虽然七千万两是不可能的,但两千万还是到手了,北方三省一年税收也就才六百万石而已。
  欢天喜地的农民们,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春播。
  而此时遥远的西北战场上,镇南王放出的巫妖王,正率领着顺义王集结的庞大骑兵军团,恍如率领着骷髅军团般,在春天里的绿色中扫荡向前,所有经过的土地上一片血色……
第694章
天灾模式开启
  大明天启八年五月。
  张家湾城外。
  “后退,都往后点!”
  刘宗敏在马背上趾高气扬地呵斥着路边越过界线的闲人。
  因为在去年对逆党审讯中表现突出,为内库增加两千多万两白银的储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已经晋级锦衣卫千户,目前是许显纯手下头号打手,深得许掌印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那夹棍使的连镇南王都称赞不已。
  此刻在他面前是直通城东码头的大路,无数百姓拥挤在这条用新式筑路技术修筑的大路两侧,在那些面向着他们的士兵警戒中,翘首期盼地看着刘宗敏身后的城门。不少人从人群中挤出来跑到了路上,不过跟随在刘宗敏身旁的锦衣卫士兵立刻上前用藤条抽回去,在他们痛楚的尖叫中,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们纷纷发出欢乐的笑声。
  就在此刻,一个全身金甲,骑着一匹巨型战马的身影走出城门。
  “镇南王!”
  “镇南王九千九百岁!”
  ……
  两旁的欢呼声骤然响起。
  骑着夏尔马的镇南王,在马背上举起手向两旁致意。
  这时候的他已经真正掌控了这个庞大的帝国。
  洪承畴率领的官军从去年十月开始,越过崤山一举攻克陕州,不过在从陕州向潼关进攻途中,作为前锋的祖大寿因为过于轻敌,在函谷旧关遭到新军勇士的伏击,被后者用身上捆满的火药炸死。接替他的祖宽满腔悲愤,率领所部一昼夜奔袭两百里到达潼关,在潼关及附近百姓的帮助下,用近五百祖家精锐阵亡的惨重代价,硬生生强攻打开了潼关。
  王之采兵败自杀。
  所部四万新军溃逃,但遭到高迎祥部游击军的阻击,结果被后续追击的尤世威和吴襄等部追上,双方最终展开一场决战。
  虽然新军也算悍勇,但终究不可能敌得过辽东铁骑。
  四万新军在死伤近万之后,最终因为洪承畴承诺缴械不杀,所以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但他们却没想到,洪承畴这个阴险狡诈的家伙居然食言了,两万余新军被洪承畴坑杀在渭河岸边,他们的鲜血甚至融化了渭河的冰层。不过此举也收到极好的效果,再向前无人敢抵抗,最终尤世威部第一个到达西安,弘光父子及秦王投降。
  而此前张献忠也完成了他的任务。
  而且他还和甘肃总兵杨嘉谟部攻克固原,陕西就这样平定。
  至于北路由卢象升统帅罗一贯,周遇吉等部,同样轻松攻破娘子关,姜瓖兄弟杀张晓向官军投降。
  不过他们没有攻克太原。
  因为李自成部截胡了,他率领本部及在延安招募的新军,再加上延绥将门拼凑的联军,越过吕梁山杀入山西,这支骑着马匹,骡子甚至驴子的骑兵,抢在卢象升部前面到达太原,并且在城内百姓配合下,一举攻克太原。不过他这支杂牌军纪不严,毕竟杂牌就是这样,延绥将门也不是好孩子,他们在太原及周围各县展开大肆洗劫,包括那些刁民们也趁机加入这场狂欢,那些著名的晋商世家无一幸免……
  当然,这就不值一提了。
  这属于时代的悲剧,再说了,这些家伙本来就是要抄家的,卢象升部下将领们愤怒的声讨,其实也只是因为他们被截胡了。
  总之大明的这场战乱,就这样在春天到来前彻底落幕。
  就连遥远的倭国战场上,黄台吉也已经完成了他的重任,杨信期待的二次关原合战终究还是上演,黄台吉带着一帮堪称倭奸联军,势如破竹般完成了他的上洛之旅。在他到达京都后,京都的后水尾天皇才得知德川家光居然弑父,于是同样愤慨地剥夺其一切官职,然后封这个德川秀忠的女婿为征夷大将军。
  很显然后水尾天皇也忍不住了。
  于是崭新出炉的倭国征夷大将军黄台吉,率领着他的大军兵临大阪,而就在德川家死守大阪时候,德川秀忠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增援大阪,黄台吉留下那些倭奸继续围攻大阪,亲自率领五万八旗……
  他已经拥有八旗倭军了。
  五万八旗满洲,八旗朝鲜,八旗倭军组成的联军,在关原与南下的德川秀忠十万大军展开决战,尽管战场上德川秀忠亲自出面,告诉对面的倭军自己还活着根本没被儿子害死,但终究还是没什么用,他现在自己都已经证明不了自己还活着了。双方就这样上演了第二次关原合战,而这一次德川秀忠没有了他爹的好运气,他那些已经很多年不打仗的嫡系们,在堪称百战之余的八旗满洲精锐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完全被赶了鸭子。
  这时候倭军主要重炮就是弗朗机,他们的铁炮和鸟铳一个级别,虽然也有类似斑鸠铳的,但数量极少。
  八旗满洲精锐和明军打了快十年,什么火器没见识过。
  这点火枪在他们面前完全渣渣,战场之上德川家的精锐一败涂地,而德川秀忠也终于像他女婿说的那样死了,为了掩盖事实,他女婿干脆把他一把火烧成了灰,然后他女婿就可以继续说他早就被儿子害死。
  不过那里的战争依然在继续,黄台吉只是攻克了大阪,而且打开了进军关东的通道,但因为粮食不足,他也不得不停下来,所以倭国目前已经开始进入南北朝模式。
  至于九州岛上各藩……
  他们正在准备向大明称臣。
  以岛津家为首的这些九州岛大名们,很清楚德川家已经没戏,但他们也不想向黄台吉投降,他们很清楚黄台吉与大明敌对,一旦大明出兵介入,那么肯定要在九州岛登陆。这些家伙已经和大明贸易多年,光长崎,平户,萨摩等地,大明的商人就超过三万,每年无数商船往来,他们很清楚一旦出现这种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那么向大明称臣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使者已经到南京。
  “陛下,臣以为,还是准了他们的称臣,毕竟倭人受建奴荼毒,千里输诚也算是真心实意,以后咱们要开拓美洲,也少不了走他们这条航线,正好准他们归顺,各以其地封爵,而长崎之类既然是德川家所有,自然也该收归朝廷,以后可以在那里建设港口。”
  杨信低头说道。
  在他身旁是一辆巨大的四轮马车,而且是四匹夏尔马拉着。
  这是天启的专用马车,不但外面是防弹的钢板,而且还装上了暖气,人力的通风系统,马车四周各有一名锦衣卫,最后面的踏板上,已经晋级皇宫警卫总管的曹变蛟一手短枪一手铁鞭警戒。
  “那就准了吧!”
  皇帝陛下很随意地点了点头。
  镇南王不再说话,其实目前君臣关系很微妙,毕竟是人都知道,这时候的镇南王已经算是曹操了,天启已经成了汉献帝。
  但皇帝陛下一来清楚自己改变不了什么,二来他也提不起精神来。
  毕竟他也很忙。
  光搞科研就已经让他很充实,留给考虑这种事情的时间很少,基本上刚一考虑如何面对这种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就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试验没做完,然后皇帝陛下立刻就把这个抛之脑后。
  简直就是玩物丧志啊!
  在两旁的万岁和九千九百岁欢呼中,镇南王亲自护卫着皇帝陛下的车驾缓缓向前行驶着,很快就到达了前面的码头,而此时在这座因为刚开河不久,暂时还没有漕船到达的码头上,一艘八丈长的明轮蒸汽船,已经开始喷吐黑烟。这是皇帝陛下的龙舟,也是他建造的第七艘蒸汽船,同样也是第一艘可以持续稳定航行的完善版。
  因为新的水力镗床已经在去年正式投入使用。
  不仅仅可以镗汽缸,甚至可以用来加工大炮的炮管,经过了加工的炮管更加精准。
  最终镗制的锻铁汽缸,彻底取代了过去那些简陋的手工货,使得皇帝陛下的蒸汽机,踏出了最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时候的蒸汽机已经不能算试验型,虽然因为水力镗床本身的限制,大功率的仍旧不可能,但像这种驱动一艘几十吨小船的已经毫无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