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8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819

  的确是要二次关原合战的节奏。
  九州岛上那帮倭奸用不了多久肯定就会合伙加入黄台吉一边,这些年倭国本来就处于饥荒中,而且德川家还支援黄台吉,外面还有大明商人吸血,为了维持直属地天领的经济,只能压榨这些外样大名。
  这些家伙早就不满了。
  虽然他们被指派出兵朝鲜可以捞点,但却也意味着死伤惨重。
  德川家经济上压榨他们,逼着他们到朝鲜流血,他们这些家伙能继续忍下去才怪。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反了。
  他们都很清楚黄台吉的目的,可这关他们屁事,黄台吉又不需要去抢他们的地盘,德川家的天领足够满足他,相反他们可以跟着捞一笔,看看毛利家现在就终于扬眉吐气了。当年毛利辉元战场不出力,战后也没得着好处,反而被德川老乌龟夺走广岛等地盘,现在终于夺回来了,刚刚死了两年的毛利辉元终于可以瞑目了。
  这样不香吗?
  黄台吉只是把倭国本来就积聚的矛盾点燃而已。
  而此时德川家应该已经在北方调兵遣将,准备南下和黄台吉决战,从目前黄台吉进军的速度看,纯粹步兵为主的德川军主力从江户南下,是不可能抢在黄台吉前面到达京都的。八旗的山区机动能力本来就强,更何况这一带绝大多数都是些外样大名,德川家的天领和亲藩绝大多数都集中于关东,关原这个山口某种意义说就相当于倭国的函谷关。
  “大王,若他们真的拿下倭国……”
  黄台吉他表哥德尔格勒欲言又止。
  “咱们都是十年的好兄弟,我对你们食言过吗?你告诉你表弟,只要他拿下倭国,然后老老实实把朝鲜还给朝鲜王,那么大明就封他倭王,我说话算话。”
  杨信说道。
  他会说话算话的。
  到目前为止八旗加起来也就才五万青壮,里面一多半还是八旗朝鲜,正牌的八旗满洲估计不会超过两万,这点人去倭国就可以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淹没在倭国的基因中了。再说他们还没打完仗,接下来战争中肯定还会死一部分,而且他的确会履行承诺封黄台吉倭王的,可他也没说只封一个,就像毛利家这些跟着一起的完全也可以封爵。
  这样倭国也就草原化了。
  一个倭王,下面一堆公侯伯子男,都隶属理藩院,倭王只拥有直属他的那些封地,剩下的封地都是这些人的,这些人也不需要听他的。
  都是大明皇帝的藩臣,他只是爵位高而已。
  这个制度很好,以后可以向全世界推广,所有那些臣服的藩属,都可以这样细碎地分下去,大英帝国能在印度分近六百个土王,大明在倭国封六十个总没问题吧?大英帝国在印度封的土王地盘最小的,只有一个小村庄,据说最后穷的连房子都没有,只能住在马厩里,靠上街卖菜为生……
  当然,大明不会那么无情的。
  大明会保护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作威作福,尽情压榨他们的属民。
  他们就是在封地上夜夜做新郎都行,只要把压榨出来的财富,交给大明商人就可以了。
  这样德尔格勒也就彻底放心了。
  虽然他表弟当年差点杀了他,但他这个表哥还是为表弟能够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而欣慰。
  “大王,这就是驺虞?”
  他好奇地看着前面说道。
  “对!”
  杨信微笑着点了点头。
  此时他们正站在永定门的城楼上,在他们脚下一队骑兵正列队走出,在这些骑兵中间是一辆四轮马车,但马车上面立着一面幡,幡的底色是浅灰,毕竟白色有点不太合适。而中间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爪子上还有一根绿色的竹子,就那么在半空中随风招展,伴随着马车的前进,在返青的大地上不断向前。
  镇南王的驺虞幡再次出场。
  驺虞幡所到之处,所有交战必须全部停止。
  他准备结束北方的混战了,这些天一队队这样的骑兵,带着驺虞幡和天启的圣旨离开京城,前往各地命令停战,无论是官军,民兵还是团练,总之统统都停战并等候处置。这时候北方已经快要到春播了,这个还是不能耽误的,甚至就是山陕等地也有驺虞幡过去,至于他们服从不服从,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镇南王已经给了他们机会。
  当然,他们是肯定不会服从的。
  但就算他们不服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杨信也不会再发动战争了。
  毕竟这些地方也得春播,剩下的秋收后再说,秋收后各地农田都空出来也不用担心破坏什么,那时候再继续打。
  目前就先维持界线停火。
  这个界线北起雁门关,此前满桂已经拿下大同,麻家没有进行抵抗,满桂的前锋目前正在朔州,然后沿着内长城进入太行山,再折向南继续沿着内长城南段向南到黎城,继续沿太行山脉一直到黄河。黄河南岸以崤山为界,商洛道则以武关为界,至于四川及汉中一带始终没表态,既没有加入弘光一伙,也没有说讨伐这些逆党,总之他们都在装什么都不知道。
  这样也好。
  杨信没兴趣把四川卷入这场混乱。
  那里还是尽量维持和平,那里的核心问题其实只是蜀王而已,虽然说蜀王吞并了四川大半土地的确夸张,但成都平原头号大地主也的确是他和依附于他的士绅,所以只要把蜀王移藩,就可以趁机完成成都平原的土改。实际上四川土地方面的压力并不大,因为人口少,这时候官方数字才三百万,实际最多也就是八百万而已。
  绝大多数集中在重庆,成都,叙州,泸州四地,这四地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一个重庆城的人口又占了重庆府的四分之一。
  到处都是可开垦的荒地。
  所以对于这些地方,他还有另一个土改方案。
  一个专门用于那些没有反抗他的,需要尽可能保证秩序的方案,四川云贵两广湖广江西,这些地方统统都适用的方案。
第692章
扩张
  内阁大堂。
  “诸位!”
  镇南王春风满面地说道。
  他面前被召集来的文官们目光复杂地看着他。
  这时候北方的战斗已经随着那些驺虞幡相继到达而落幕。
  无论是已经被各军控制的地方,还是依然在官绅手中的,统统在那只憨态可掬的熊猫注视下,停止了交战然后等候处置,也包括那些打土豪的贫民,虽然一些地方还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但也必须得停下了。
  毕竟种田最重要。
  这个奸臣再一次大获全胜。
  他用一连串令人发指的卑鄙手段,事实上完成了对北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士绅的清洗,死了多少人没有具体数字,多少士绅倾家荡产也没有数字,也不会有人去统计这些数字。随着熊猫的旗帜在天空飘扬,之前的一切都成为过去,死了的人白死,损失财产的白损失,同样杀了人的也不予追究,抢掠了士绅财产的也不予追究。
  之前的一切就这样揭过,无数士绅的血泪被掩盖……
  “这场悲剧终于结束了,这场因为逆党企图弑君谋逆,信王作乱,以及福王造反而引发的悲剧,终于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九千岁的决策下,通过杨某与诸位的努力而平息了!”
  杨信厚颜无耻地说道。
  他面前的文臣们一片僵硬的笑容,然后用等待的目光看着他。
  他们都是被特意召集来的,之前京城军管,事实上现在也是,包括各地在完成土改前都会继续军管,所以他们这些朝臣都闲着。
  倒是俸禄照发。
  杨信突然召集他们在这里扯淡肯定另有目的。
  “不过因为之前的乱子,一些距离远的地方还不知道事情真相,最近在南方颇有些谣言,故此陛下决定向各巡抚区派出钦差巡视大臣,向地方官员和百姓解释,诸位都是陛下指定的人选。幼玄兄,你以钦差巡视大臣回福建,携圣旨向福建巡抚所辖各地官民传达上意。”
  杨信对黄道周说道。
  老黄默默起身行礼象征性接过重任。
  然后杨信一一点名,广东钦差巡视大臣陈子壮,广西蒋士忠……
  广西很少真正的顶级科举世家,实际上他们那里出个进士很不容易,一科基本上都是个位数,甚至干脆没有,比如万历四十七年,整个广西就出了圆嘟嘟一个进士。而且他考中后还落籍了东莞,所以摇身一变成了广东人,这样算万历四十七年广西进士为零,而天启五年也是一个,还是个靠数学考核才中的,实际上按照正经八股文这一科广西进士也为零。
  但蒋家却是广西少有的科举世家,蒋士忠他爹就是隆庆年间的进士。
  他这个家族据说是三国时候蒋琬的后代,算广西文人之首,实际上到了清朝他们一家子也是科举世家。
  江西是宋应星,南赣是李邦华,湖广是贺逢圣,偏沅自然是杨鹤了,云南是傅宗龙,不过还有一个同行的刘孔昭,毕竟云南情况特殊,不仅仅是士绅,还有黔国公和那些世袭的卫所将领,贵州是马士英,马瑶草此前在户部做郎中,四川是王应熊。
  都是本省。
  这个安排让这帮人全都警惕起来。
  “另外,陛下已经决定,效法前宋故事,于大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辖区,推行全面的公田法,另外裁撤天下卫所,改为全面的民兵预备役制度,也就是江浙已经推行的那些。这些也需要诸位向各地官民解释,不过他们可以放心,对于那些忠心的臣民,会采取与前宋一样的赎买,不会像当年昭义市一样,说起来这种方式陛下也不赞同。
  杨某也不赞同。
  对于忠臣义士就应该有忠臣义士的方式。
  北方这些是他们自取灭亡,这个不是陛下收他们的地,而是他们犯了罪理所应当籍没土地,但南方那些没有附逆的忠义不一样。”
  杨信说道。
  “陛下圣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