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8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2/819

  他毫不犹豫地举起弓箭大喝一声。
  那是上面的观察哨,在用玻璃镜反光通知他,出来迎驾的军队已经进城。
  下达完命令的高迎祥,手中箭毫不犹豫地射出,利箭瞬间飞出十几丈,正中一名骑着马的士兵,后者立刻坠落马下,而就在同时,所有那些手持弓箭,竹片弩的游击队员纷纷射出箭,而那些没有远程武器的,则拿着各种各样的冷兵器蜂拥着冲向下面的道路。
  他们前方的路上一片混乱。
  本来后面就没几个士兵,都是些逃难士绅甚至女眷,再就是被抓来运输军火的民夫,在几个士兵被射到后,全都尖叫着没头苍蝇一样涌向前面,不多的那些士兵和士绅家丁,突然遭到袭击后同样本能地逃跑,只有少量选择抵抗。但高迎祥恍如传说中的神射手般,那张弓以极快速度连射五箭,五箭全部命中,就在他第六箭瞄准时候,对面一个士兵也举起燧发枪……
  高迎祥稳稳地瞄准他。
  那士兵哆哆嗦嗦地用枪口指着他,但紧接着就尖叫一声,把这支昂贵的燧发枪扔在地上,然后自己加入逃跑的行列。
  高迎祥鄙夷地换了一个目标。
  而这时候他的那些部下已经冲上了大路,那些来不及逃跑的民夫干脆一抱头蹲在车子旁边,还有些慌不择路跑到黄河的河滩上,王四直扑一辆驴车,用手中斧子直接劈开木板箱子……
  “火枪,燧发枪!”
  他激动地喊着。
  紧接着他从箱子里拿出一支燧发枪。
  而旁边还有一个小箱子,打开后里面全是包好的子弹,他以最快速度拿出一颗子弹咬开,先往药池倒了点,然后将剩下的从枪口倒入,将同样包在里面的弹丸连纸包一起塞进去,抽出通条捣实。杨家的雇员都有这方面训练,甚至他们的商号原本也有,但因为事情发生的突然,都被官府给抄了,此刻火枪在手他立刻找到了感觉。
  他举着枪迅速转头。
  远处潼关的新军已经赶来,但潼关这地方地形奇葩,一道远望沟横断,深度超过百米,除了这条黄河岸边的大路再无任何能通行之处,而那些逃跑的官员士绅拥挤着堵塞道路,那些王之采带来的新军精锐们根本走不动。
  他们气得甚至在拿着马鞭抽,但越抽越乱。
  王四瞄准一个骑兵,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后者在马背上应声坠落。
  其他骑兵甚至还是弓箭,这些三边来的兵装备是最差的,他们本来就远在西北,朝廷就算换装也是最后轮到他们。
  “快,都拿起枪!”
  王四一边重新装弹一边催促着。
  对面骑兵在人群拥挤中混乱地向着他们射箭。
  他后面那些涌上道路的同伴,则纷纷瓜分那些燧发枪,然后找出子弹装填。
  高迎祥反而不懂这种新式火枪,他手下那些原本的驼队伙计,这些天跟着加入的贫民也不懂,但这些人也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他们将多余的燧发枪全部背起来,然后将子弹一箱箱扛走。王四那些懂的则像线列步兵一样,在狭窄的道路上排起来,不断装填子弹向着对面开火,那些倒霉的骑兵不断在枪声中倒下。
  但这地方太奇葩了。
  他们一边是黄河,一边是几乎四十五度向上的牛头原。
  没法绕,弓箭又射不过燧发枪,想向前冲还被那些逃跑的官员士绅拥挤着寸步难行,最终只能在那里挨子弹,很快最前面数十骑全部坠落马下,后面那些增援的再也不敢上前了……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们又在吹牛!”
  远处的潼关城门前,正在欣赏这一幕的弘光悲愤地说道。
第691章
熊猫旗永不落
  完成袭击的高迎祥带着他的战利品,又迅速撤回牛头原,并消失在了茫茫群山之中……
  此后他的游击队继续在这一带活动。
  打土豪,袭击向陕州的运输线,甚至还翻越群山到洛南乃至商洛一带,或者渡过黄河在北岸活动,而且队伍迅速壮大,当杨信的大军兵临潼关时候,他已经可以带着上万人加入了。
  不过那是半年后了。
  其实也不只是他,这时候山陕各地到处都是类似的游击队,杨家的那些产业被抄没时候,那些逃出的雇员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抵抗,反正这一带到处都是山区可以躲藏。他们这些年在这一带也都收获了足够的群众基础,也不用担心会陷入困境,再说延安府还没附逆,大不了跑到延安去。
  李自成已经到达延安,他在榆林没有遭遇抵抗。
  尤世威既然加入杨信阵营,那除了姜家等少量几家外,绝大多数都跟着尤世威的榆林将门还抵抗个屁。
  他们很干脆的抓了姜家向李自成敞开大门。
  这时候李自成已经以钦差身份,拿着尚方宝剑开始扫荡陕北那些附逆的士绅重新恢复秩序了,他那里就是这些游击队的后盾。而且也不仅仅是这些人,就连贫民自发的抵抗也开始,各地官绅为了维持战争,必然要加重对民间压榨,在这个春荒季节老百姓不反抗才怪。
  原本历史上夏天时候就是王二造反了。
  总之弘光和他的朝廷,的确是成功逃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
  但这地方,也不是什么乐土啊!
  京城。
  “这倒是个懂事的!”
  镇南王拿着朝鲜镇守总兵秦民屏的奏折,心情愉快地说道。
  奏折上的确是个好消息。
  朝鲜那边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大明的朝鲜王就可以回到他的都城,因为在朝鲜已经差不多陷入走投无路困境的咱大金皇帝,终于迈出了他人生的转折一步……
  黄台吉进军倭国了。
  黄台吉在朝鲜以宴请为名,召集在朝鲜的倭国将领,然后拿出一份摆明了伪造的书信,说他老丈人给他的,而这封他说是德川秀忠的亲笔信上,早就已经退位做太上皇的后者,说现任将军也就是他大舅哥德川家光,准备弑父以结束这种儿皇帝的屈辱生活。
  退位就该老老实实在一边念经,退位了还死死抓着权力不放,这的确是有点让人恼火。
  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
  那好歹还是太子,可德川家光已经做了四年将军啦!
  都已经正式继位四年了,居然还得在他爹的阴影下,一切都得听他爹的,这的确有些过分,所以德川家光准备奋起。
  而德川秀忠得到了这个消息,在德川幕府内部都被儿子收买的情况下,为了保住权力不得不要他女婿立刻带兵登陆倭国,并且进军江户去救他。当然,谁都知道这纯属扯淡,人家父慈子孝好着呢,那些驻朝鲜的倭国将领又不是傻子,谁会相信这样一封莫名其妙的所谓密信。
  然而……
  他们却真的相信了。
  总之这场宴请的结果,就是黄台吉与在朝鲜的倭国将领,拿着所谓密信联合起兵救驾。
  紧接着由三万八旗和三万倭军组成的庞大军团,在釜山登陆并突袭对马,对马藩的宗义成立刻也信了,然后对马藩加入,这支大军以一支八旗满洲精锐为前锋打着贸易的旗号突袭下关。
  登陆的战斗很简单。
  下关是长府藩的地盘,藩主是毛利秀元,但他这时候在江户,他倒是德川家的忠犬,可一个六万石大名能拥有的军事力量,在八旗满洲精锐面前,真的只能用悲剧来形容了。
  最终长府藩的武士们一战尽没。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黄台吉登陆倭国的行动就遭遇了这一点微不足道的抵抗。
  因为驻朝鲜倭军大半都是就近从西南各藩调集,这支总数三万人的大军主力都来自西南的几个外样大名,德川家舍不得让自己的嫡系消耗在战场,但却热衷于借此消耗这些外样大名的实力。所以这支勤王救驾的大军在下关登陆后,周围福冈,长洲等藩全都坐视,打着不知真假旗号,任由黄台吉的后续各军源源不断赶到。
  甚至还偷偷为他们提供粮食。
  被搞懵了的德川秀忠和家光,一开始还试图解释,但可惜他们派出的使者被以逆党身份斩首示众。
  这下他们清醒了。
  然后德川秀忠亲自下达了讨伐的命令。
  但可惜已经晚了,黄台吉的六万大军全部登陆,而且在这期间黄台吉也跟那些外样大名完成了交易,在这一点上必须得承认他这个人本事,原本历史上建奴吊打周围一圈并不仅仅是军事,政治上他也是吊打周围一圈的。崇祯也罢,林丹汗也罢,李家也罢,政治上也跟他有巨大的差距,他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对西南各藩的拉拢。
  紧接着八旗精锐轻松灭了九州岛上几个谱代大名拼凑的联军。
  据说战场上打出一百比一的交换比,德川家那些打赢关原的军队,在经过了三十年退化后,已经完全变成了渣渣。
  获胜的黄台吉留下一万八旗朝鲜驻守下关,而他亲自率领包括倒戈的长洲等藩的联军七万,号称二十万开始上洛之旅。
  九州岛各外样大名继续坐视。
  无论黑田家,锅岛家,岛津家这帮倭奸统统坐视。
  到杨信收到秦民屏的这份奏折时候,黄台吉已经打到了广岛,广岛藩藩主,德川家康的女婿,关原合战时候的东军大将浅野长晟兵败自杀,原本西军余孽的长洲藩藩主毛利秀就,跟随着黄台吉终于夺回了他爹丢失的地盘。而且此役不仅仅是他,其他包括德山藩的毛利就隆,岩国藩的吉川广正,这帮当年西军将领的二代们全参与了。
  西军的幽灵开始游荡。
  “这是要二次关原合战啊!”
  杨信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2/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