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7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8/819

  信王站在那里默默点了点头。
  “请大王移驾!”
  那军官说道。
  两个骑兵立刻下马,很不客气地将信王拽过来,然后拿根绳子捆上。
  “那是药!”
  那军官看着王承恩说道。
  后者正疑惑地看着包里的绷带和瓷壶之类,一名骑兵很好心地过去帮他包上。
  “你们不能杀害大王,你们敢杀害大王,镇南王会严惩你们的,别忘了成济的下场!”
  王承恩还不死心地说道。
  他是提醒这些骑兵,他们要是制造信王被自杀,被误伤,被不小心摔死之类乱七八糟的结局,杨信都会处罚他们,以此堵悠悠众口的。当然,其实他也知道这没什么用,随便把他和信王找口水井一扔就解决,事后只要镇南王心知肚明就行,然后信王就可以一直失踪下去。
  但现在也只能这样尽自己最大努力了。
  “你倒是个忠心的,放心吧,镇南王早就有旨,不得伤害信王,话说大王还是太忠心了。”
  那军官感慨道。
  杨信的确已经下令,严禁部下自作主张弄死信王。
  他不会杀信王的,镇南王这样的忠臣,怎么可能让陛下受丧弟之痛?所以信王殿下会好好活着的,只不过去海外找个封地,比如说夏威夷之类,以后让他在那里渡过余生。不过王妃之父卷入逆谋,所以王妃是肯定要被废的,然后镇南王会亲自为信王选一位贤良淑德的王妃,这位王妃原本应该早就到信王身边的,现在只不过是让她回到属于她的位置。
  好吧,周萝莉已经整装待发。
  她被镇南王霸占后,因为年龄问题再加上王妃的反对,所以被扔到了医院当护士,她爹在那里当医生,如今也小有名气,她也算是出身清白了,完全符合大明的王妃标准。
  这样就可以了,信王殿下带着他的周萝莉,未来就到夏威夷延续他们的未来吧!
  这样就可以踏出殖民北美的征程了。
  毕竟这样一个安置地首先地打下来才行,这可是政治任务,为了能够给信王一个足够符合造过反的身份的安置地,无论付出多少成本,都是必须的,这是为了保全他们兄弟之情,同时又避免他再次生出异心。夏威夷最合适,这样那里的土人得征服,这个其实很简单,随随便便散播点小生物就解决,然后还得组织起舰队远征,并且按照藩王的标准为信王配置护卫,也就是武装移民。
  这也是必须的,一个藩王至少五千护卫,而这些护卫都是全家一起迁移,这样数万移民就可以踏上夏威夷,从此在土人留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这时候夏威夷各岛加起来就已经有数十万人口了,后世估计在库克去清场前至少五十万人口。
  当然,清场之后就剩下十分之一了。
  也就是说,在目前条件下这片土地养活十万以上毫无压力。
  这样一片土地送去五千户,然后再加上随之涌去的商人,话说他们那里可是檀香木产地,虽然现代已经没有了,但这时候可有的是,甚至土人都已经会利用檀香,而这个同样在大明也是奢侈品,商人蜂拥而去是必然的。这样再加上驻守的军队,也就是监视信王的,短期内可以迅速使移民膨胀到近十万,而且那里的农业也足以养活……
  总之信王的未来已经安排明白。
  他不会死的。
  话说镇南王的长子刚刚出生,镇南王还准备以后和他做个亲家什么的呢。
  “哨长,这个人如何处置?”
  一名骑兵指着地上的张凤翔说道。
  后者还没死呢,不过因为在地上翻滚,浑身都是血和泥污,而且因为大量失血已经没力气继续翻滚了,只是躺在血污中有一声没一声的哀嚎着,旁边两只野狗正在带着激动窥伺。
  军官看了他一眼。
  “这还处置什么,扔这里就行了!”
  他很干脆地说道。
第681章
另立新君
  就在信王落网的几乎同时,涿州和新城也被攻克,冯盛明死在乱军当中,张果中在新城自杀,崔呈秀率领山西骑兵溃入紫荆关逃往山西。
  不过他在紫荆关遇上了援军。
  宣大总督张晓得知信王起兵及孙传庭清君侧的消息后,立刻迫不及待地拼凑起包括三千骑兵在内的一万大军南下增援,他亲自率领主力,然后以部下亲信姜让,姜瓖兄弟为前锋……
  他原本是想让麻承恩的。
  但一向风格稳健的麻承恩很聪明地装病了,不过麻家的家丁的确都交给了张晓指挥。
  这样比较安全。
  于是张晓只好以自己部下亲信的姜家兄弟为前锋,率领三千精锐骑兵火速增援信王,这支骑兵在紫荆关遇上了溃败的崔呈秀,知道形势逆转的姜家兄弟立刻掉头,连同崔呈秀一同撤往灵丘并且在灵丘与张晓会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还算强的集团。张晓迅速派人通知太原,这时候李虞夔早就已经到达太原,山西巡抚曹尔桢家就是直隶兴州后卫,或者说是三河的,此前得知自己家乡士绅起兵的喜讯后,毫不犹豫地在太原举起靖难大旗。
  然后他就这样被坑了。
  而且他还坑了晋王。
  毕竟这种靖难总得有个旗帜人物,而晋王是不二之选,反正晋王银子已经给信王送去了,不出来也没有退路了,除了晋王之外,代王也被张晓逼着加入,这俩藩王虽然没有兵可出,但银子是不缺的,晋商们这些日子掏银子掏的肉疼,迫切需要这种可以让自己减轻负担的。
  总之山西已经明确加入了靖难。
  至于此时突然砸下来的这个局势逆转的噩耗……
  还能怎样?
  都已经举起靖难大旗了,就算再放下也肯定没好果子,谁还不知道杨信的真正目的啊,他最擅长这种扩大化了,哪怕山西士绅投降,结果也一样是被他彻底清洗!如果说之前手中没有任何武力,也没有组织起来,仓促间想反抗也无能为力,的确可以考虑忍了,可现在整个山西士绅已经动员起来,几万大军已经开始武装了,甚至部分都已经就位,这种时候还不争取一下……
  士绅也有尊严啊!
  士绅也不能让你们这么欺负啊!
  十万晋军锁断太行,太原别是一乾坤。
  当然,他们那里爱怎么样暂时还与杨信无关。
  镇南王还没空管山西。
  得知肥肉已经被孙守法抢到手的罗一贯和周遇吉,很干脆地长驱南下绕过保定然后兵分两路,罗一贯部直扑真定,周遇吉则杀向河间,一路之上恍如带着妖风般,卷起无数狂欢的贫民,在空旷平坦的华北平原扫荡。士绅的衣冠盛世在这片势不可挡的怒涛中崩塌,所有县城所有乡村,伴随他们前进的脚步全都燃起熊熊烈火。
  反正镇南王也不管。
  镇南王至今没有发出任何命令,这已经过去多日,京城那边早就知道了外面发生的一切,但是镇南王对此恍如未闻,据说京城不少官员都跑到承天门敲登闻鼓为各地士绅鸣冤,但终归都是徒劳。镇南王不管,皇帝也不管,为了防止外面的人利用科学院那些供奉打扰自己,皇帝陛下都转到了他那艘船上,那艘明轮蒸汽船在他和镇南王共同努力下,已经能够航行一个时辰不出问题了,甚至一艘更大的也在建造中。
  沉浸在科研事业中的皇帝陛下,哪管外面洪水滔天。
  同样九千岁也不管。
  阁老们也不管……
  包括徐阁老。
  徐阁老对外面士绅的悲惨处境一样视若无睹。
  哪怕孙阁老亲自跑到京城,试图为挽回这一切做最后努力,也一样没能劝说徐阁老仗义执言。
  事实上不只是徐阁老,那些江浙籍官员都在幸灾乐祸。
  反正他们的地已经分了,杨信爱怎么折腾都不关他们的事,既然这样就在一旁快快乐乐地看热闹好了,超然物外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欣赏别人倒霉的感觉同样也是很好的。话说之前这些家伙的确都把杨信视为丧心病狂的恶魔,但当杨信祸害的对象变成北方士绅后,这些人才发现镇南王对江浙士绅其实已经算是厚待了。
  在江浙他可没这么搞。
  虽然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但至少没有这么放任。
  这完全就是在清洗,在江浙他只要地,在北方他还要命啊!
  大家过去真的错怪镇南王了。
  至于孙守法和他的那一万五千头恶狼……
  当然是发财啦!
  各路藩王和各地士绅为信王靖难伟业募集的两百万白银,全都落到了他们手中,虽然贪墨是不可能,但按照镇南王的规矩,他们这些将领和士兵至少可以分一半。镇南王的规矩是缴获归公,然后一分为二,一部分交给缴获的军,一部分归公,交军的那部分再分三份,一份给实际缴获的那支军队,一部分同军的友军分,毕竟胜利是共同完成的,剩下的那一部分公用。
  士兵个人缴获也归公。
  不过个人也可以留点纪念品。
  至于纪念品的标准,这个也有一套标准。
  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实际上有一套很复杂的缴获制度。
  但这个制度属于铁律,谁敢违抗那就是要军法处置的,将领贪墨缴获物,那一样也是要枪决的。
  所以这两百万两银子,志愿军内部可以得到一百万,虽然分配制度很细,但落到普通士兵头上,仍旧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更何况保定及周围还有一堆士绅等着他们来抄家,总之这一万五千人完全在保定陷入狂欢中,甚至都颇有些乐不思蜀了。而罗一贯两人则为了同样的好日子在南边奋力战斗,同样北边的张神武也在扫荡冀东,他还有竞争者,杨家的家丁们也开始反攻了,就连宣府的满桂都撕下他的伪装开始洗劫宣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8/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