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5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7/819

  葛麟阴沉着脸转回头……
  “虎威军败啦!”
  刚才那农民再次振臂高呼。
  葛麟毫不犹豫地拔出旁边手下的短枪,对着这个家伙扣动了扳机,子弹正中这人胸前,然后就看见他惨叫一声,猛然向后倒在一个农民怀里,紧接着周围几个农民围住了他,其中一个悲愤地看着葛麟……
  “乡亲们,跟他们拼了!”
  他悲愤地高喊着。
  然后他身边几十个农民吼叫着向前,其他那些农民同样也被这一幕激怒,当然,主要是对打土豪分田地的渴望,另外还有外面杨都督近在咫尺的诱惑下,跟随这些人蜂拥向城门。葛麟举着打空了的短枪,很是无力的看着这一幕,很显然他又想起当年被从丹阳赶出去的场景,他的确骁勇善战,可面对这种场面真得很无力啊!
  “开火!”
  他咬着牙吼道。
  “停下!”
  商周祚一把拉住了他。
  葛麟愕然看着商周祚,后者无奈地摇了摇头。
  “撤退!”
  葛麟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他知道,一切都没什么意义了,就算他开火也阻挡不住,他的确能够镇压住这些百姓,可问题是杨信就在城外啊,这边内乱,那边进攻,根本就不可能坚持住,除了撤退别无选择,而且他如果大肆杀戮平民,回头杨信还会理直气壮地以此抓他治罪。
  这个奸臣可是就喜欢借题发挥。
  他要是真的大规模镇压,回头还不一定会被栽上什么罪名。
  伴着城内百姓汹涌向前的欢呼声,他和商周祚带着虎威军黯然地沿着城墙撤退,很快在另一边的城门出城,而这时候他的骑兵也溃败了,或者说被开花弹的爆炸惊散了,他们两下会和后放弃这边,直接绕过荡寇军返回镇江。葛麟恨恨地看着远处下船到了河堤上的杨信,后者似乎也看到了他,两人就这样隔着半里路默默相对……
  “年轻人啊!”
  杨都督不无感慨地说道。
  这个结果是必然的,葛麟终究还是年轻,他并不明白此刻那些作为虎威军后台的应天等地士绅真实想法。
  后者让他拦截只不过是意思一下而已。
  这些地方又没有之前被抄家的,文震孟这些人家都在东边,杨都督去祸害也是祸害苏松士绅,那么这边有必要为此拼命吗?杨都督就是路过而已,真打起来那边的又够不着增援这边,最后还是这边士绅们倒霉,既然这样当然是随随便便意思一下,然后赶紧把杨信这尊瘟神送走了。
  商周祚明白。
  甚至他就是来控制局面的。
  他就是来防止葛麟不懂真实情况坏了大事的。
  这时候那些打开城门的农民已经蜂拥而来,杨都督立刻摆出一副和蔼的笑容等待着,很快这些人就在他面前跪倒了一大片,甚至还有更多原本不在城内的乡民也从各处村庄涌出,纷纷向着杨都督汇聚。当然,也有那些欲哭无泪的士绅跑出来阻拦他们,但这时候虎威军已经撤离,他们是肯定阻挡不住那些农民,只能在后者的推开中坐在地上号哭着。
  “侯爷,打土豪分田地吗?”
  一个老农趴在地上眼巴巴地望着杨信说道。
  “打土豪,这个就不必了,毕竟乡里乡亲的,我看这一带也没什么像样的土豪可打,但地是可以分的,从京岘山往东这些地全改成民兵,归属昭义市,我会安排忠勇军过来帮助你们,这件事我做主了,谁敢阻挠你们就来找我!”
  杨都督手一挥很有气势地说道。
  然后他面前一片欢呼声。
  而此时远处的长江上,数十艘从下游驶来的帆船正在停下,这些船上全都满载着士兵,其中最大一艘的甲板上,常胜军副统制何刚用望远镜默默地看着这一幕,而他身旁的参谋宋徵璧放下了望远镜。
  “别人终究靠不住,到头来还得靠自己!”
  宋徵璧恨恨地说道。
  “传令掉头,撤退,咱们自己的地,当然要咱们自己来守!”
  何刚说道。
  宋徵璧立刻下达了命令。
  紧接着所有船全部掉头返航……
第510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来了
  杨都督当然看到了这支船队,事实上他也知道何刚率领常胜军赶来增援,这时候要论情报能力那根本没人比得上他。
  但他也不需要在乎。
  紧接着杨信带领大军继续向前,很快到达忠勇军的前沿要塞谏壁堡,这里驻守着忠勇军的一个营,另外向西还有两处,共同组成北部防线,杨信将大军留在这里,等候接下来忠勇军接管丹徒堡。他如果真撤走,说不定虎威军还会重新占领丹徒堡,那么他刚刚承诺的分田就很难了,所以只能暂时先留下荡寇军在谏壁和丹徒堡之间盯着。
  而他率领一队骑兵继续南下。
  当然,他是步行的。
  这时候的杨都督,估计得换匹夏尔马才能驮动。
  谏壁以南。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园风光啊!”
  杨都督感慨着。
  此刻他的周围一片岁月静好,明净的阳光下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被一条条笔直的水道分割成棋盘,不时可见骑着水牛的牧童,还有洗衣服的女人在河畔说笑着,很显然这场冲突并没打扰她们的生活。或者说她们相信她们的男人能够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过一个女人突然站起身,拿起身边的手弩一箭射出,仍旧代表着她们时刻都在准备着。
  那女人紧接着发出欢呼声。
  然后她直接跑进河水,从荷花丛里抱起一条被射中的鲶鱼。
  “不想这江南女子,也不输我们西北的婆姨!”
  旁边走过的张献忠惊叹道。
  “你们陕北女人也如此彪悍?”
  杨都督说道。
  “回都督,要说起来还差一些,毕竟小的那里婆姨们玩不起弓弩,但要说惹急了也是能拎着棍子打人的。”
  张献忠忙下马行礼说道。
  “无需多礼,如今就是聊些家常而已,杨某也是穷苦出身,说起来算是个商贩伙计出身,倒是与你家差不多,只不过得了些际遇才有今日,虽说是个什么河间侯,但杨某从不觉得自己比你们高贵,咱们都是一样爹娘生养,杨某虽然统帅全军,但视你们就像自己兄弟一样。
  这次你们那里遭了灾,就像我自己兄弟家遭灾一样。
  不就是银子吗?
  银子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
  杨信说道。
  周围几个同样下马的士兵立刻一片感激的赞颂。
  不过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虽然这时候罗汝才那边的消息还没传来,但就凭杨都督那个预支一年军饷,也已经足够他们的家人渡过这场灾难,他们每个月都是三两的饷银,而且从不克扣。一年军饷就是三十六两,他们离开时候延安的米价在二两左右,延安府城的便宜,一两多些,榆林城的贵,二两多,哪怕今年肯定暴涨,但他们也不是奢侈到全买米。
  大米,小米,麦子甚至高粱掺着买,三十六两也能买十几石,更别说这时候不一定完全绝产。
  今年饿不着。
  这全家人的命可就是杨都督给的。
  在别的将军手下还想预支军饷?本来该给的都没有发足的,甚至拖欠几个月大半年都是很平常。
  这些士兵对杨都督的尊敬那是绝对真心的。
  “可惜小的们那里太穷了,风沙,干旱,冬天还大雪,一刮风就能被黄土活埋了,要是都像这里一样该多好,看看,多好的稻子,小的那里别说是种稻,就是种粟的好地都没多少,也就是麦子,糜子,一年到头吃豆子。”
  刘国能说道。
  这话立刻引起共鸣,一群士兵全都艳羡地看着周围这一望无际的稻田。
  这时候陕北农作物第一是麦子,第二是糜子,也就是黄米,谷子也就是粟都不算多的,粟也是需要大量水的,但真要说黄土高原上最普遍的,可以说第一大农作物其实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豆子。豌豆,红豆,黄豆,绿豆等等,十几种豆子构成陕北人的主食,原因很简单,这些东西根本不在乎天旱。
  当然,产量就不提也罢了。
  所以,地瓜才对他们那里有着特殊意义。
  这东西在不怕旱的同时,还能让产量远远高于这些。
  但是,在水稻面前都是渣渣,就连地瓜也不行,地瓜真正晒干后的并不比水稻多,这东西百分之六十水分,而且这时候的地瓜又不是现代那些品种,产量其实也不高,更别说还有两者营养价值和口味上的差异,但凡还有别的可吃,谁还真正喜欢吃地瓜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7/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