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819

  说完他昂然离开。
  “简直是莫名其妙!”
  后面熊明遇鄙视地说道。
  加上天启这个强推之后,基本上这本书就可以泛滥全国了。
  至于封禁……
  董大师早已看穿了一切,一般来说大明朝廷封禁的书,都会出现销量暴涨的尴尬情况,大明的封禁可不是咱大清,大明的封禁多数时候都是一不抓人二不罚款,就贴张告示不准再传了,但咱大清可是会砍头的。
  所以大明的封禁相当于官方强烈推荐。
  而且是免费的广告。
  封禁李贽封禁到南京识字妇女几乎人手一本,封禁罗教书籍搞得原本只是在扬州一带的罗教现在到处都是,封禁剪灯新话封禁到国子监一堆人捧着看得心摇神荡,甚至连高仿都出了一堆。至于传说中封禁西游记纯属胡说,天启自己就很爱看,还亲自排演木偶戏,而西游记流传下来的最主要刻本是周王府出的。
  总之大明朝对某一本书籍的封禁,最终就是变成一种免费的广告……
  而且是全国性的广告。
  那些书商可没这本事。
  如果天启亲自下旨封禁,那同样也就是皇帝陛下亲自为这本书做广告了。
  杨都督昂然地回到钱庄,然后把他的秘书拎过来,按照他的意思迅速起草了一份奏折,又把那本大同国附上,第二天直接五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也就是在同一天,皇长子诞生的消息传到南京。
  而且皇长子已经起名朱慈燃。
  当然,这个消息在南京并没有引发太多轰动,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种事情跟他们遥不可及,虽说这些年大明这座破房子在杨信的努力下,终于从摇摇欲坠中暂时稳定,但也算不上什么太平盛世。这些年照样战争不断,各种天灾同样一年比一年多,话说淮河都完全封冻了,长江岸边都出现薄冰,整个江浙几乎年年都得下雪。
  太湖都上冻了。
  谁还在乎皇帝生儿子这种小事啊。
  “都督,您看还满意吗?”
  承天门外千步廊,包的脸上恍如猪头的李明道,卑躬屈膝地伺候在杨信身旁说道。
  他们前面是不断行礼的各族移民。
  这些男女老幼都在匆忙修缮这些廊房,毕竟这时候是冬天,甚至已经开始下起雪来,他们还得在这些廊房居住一个多月,才能等到杨信从各地调集的舰队汇聚南京,这些房屋不维修一下是不行的。不过这些移民情绪很高,毕竟他们从穷山恶水中出来,突然跑到这样一座繁华都市,而且杨都督还给零花钱,当然日子过得很快乐。
  实际上光一个吃饱穿暖就已经让他们很开心了。
  他们在贵州很难吃饱饭。
  不光是奴隶主压榨,本身生产力也很低,甚至还在刀耕火种呢。
  在他们忙碌的身影中,一些已经修好的房屋里,一口口大锅里面正在煮着咸饭,大米里面掺了菜和肉,甚至还加了粉条,倒进去了鱼罐头,搅合成一锅大杂烩,看上去卖相极差,就恍如一锅猪食,但扑鼻的饭香却代表着味道还行。
  小孩们欢乐地奔跑着。
  他们全都穿着新棉衣,手中拿着一个个烤地瓜。
  “这种感觉也很温馨啊!”
  杨都督感慨地说道。
  “都督!”
  然后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
  紧接着一个小太监被带过来跪倒在他面前。
  “都督,杨佥事带着两百士兵在苏州逮捕前吏部员外郎周顺昌,遭遇苏州数万人围堵,如今被困在周家,织造李公公找应天巡抚顾起元发兵救援,后者拒绝发兵,说朝廷的兵是剿匪御敌的,不是对付老百姓的。”
  那小太监趴在地上说道。
  “吔,还真有不怕死的?”
  杨都督愕然道。
  “集合,所有青壮全部集合,带上武器!”
  紧接着他用彝话大吼一声。
  然后又用苗语重复。
  “玛的,看来我不出马就是不行,周顺昌,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啊!”
  在那些青壮混乱地跑动集合中,杨都督自言自语着。
第403章
非暴力不合作
  杨都督的五千大军涌出南京,登船直奔江阴,第二天清晨登岸,然后开始他们的狂奔。
  一昼夜后到达苏州。
  “顾巡抚,你就这样一直坐视到今天?”
  杨信看着周府外的人山人海,问他身边的应天巡抚顾起元。
  近两万人已经在这一带围堵了整整四天,而且还是顶着小雪,他们应该是轮班的,一部分负责在外面堵死各条街道,一部分在这片区域的民宅里待命。外面的人都搭着帐子,一个个坐着小马扎,就像售楼处门前的大妈,不断有人在中间送水送饭,而且还吃着大肉包子呢,不得不说这投资也很大。
  在他们中间是周顺昌家。
  杨寰带着两百士兵,原本想着带了周顺昌去南京,同时留下士兵控制周府,然后没想到苏州的正义民众们给他们来了这一手。
  不打不骂不闹。
  就是不准出来,一出来这边密密麻麻的人墙堵上。
  “杨都督,百姓们犯法了吗?”
  顾起元说道。
  他是应天府江宁县人。
  “围堵锦衣卫还不算犯法?”
  杨信说道。
  “在下官看来这不算,百姓只是聚集此处而已,又不是持械闹事,大明律哪一条禁止百姓赤手空拳聚集在某一处,更何况这些百姓皆是本地安分守己之良民,人家在自己家凑到一起有何不对之处?至少下官翻遍了大明律,也没见到这一条,当年京城西山矿工还在承天门外聚集,神庙也没下旨出动军队镇压,既然神庙都不以此类事件为犯法,那下官自然无需管。”
  顾起元说道。
  杨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顾起元微笑回应。
  “杨都督,你不会是准备动用武力杀戮平民吧,若都督敢如此,下官拼着一死,也要与都督斗到底,下官乃是应天巡抚,有护民之责,纵然都督也不能任意杀戮下官治下无辜百姓。”
  他说道。
  他旁边几个武将战战兢兢。
  这是要把他们推出来,可怜他们两边都惹不起啊!
  应天巡抚是提督军务啊!
  这个称呼全称是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只不过驻地是苏州而已。
  这时候里面的杨寰等人再次试图向外冲出,原本坐着的百姓立刻站起来汹涌向前,周府的大门就从杨信视野中消失了,前方完全一片恍如海洋的脑袋,人头攒动中,那些士兵的骂声隐约传来。
  杨寰不敢杀人。
  这些老百姓全都赤手空拳,他敢杀人性质就变了。
  “你们想玩非暴力不合作啊!”
  杨信说道。
  “非暴力不合作?都督这个词用的好,可都督想怎样?他们是无辜百姓,赤手空拳,没有任何武器,都督的确带了五千大军,可都督的兵只要伤了一人,下官保证下令这苏州的军队以武力阻挡。
  啊,都督可以试试和当初在无锡时候一样,以分地来煽诱他们,不过下官需要说明一下,这些没有农民,他们全是机工,他们依赖士绅供应棉花,依赖士绅收购棉纱棉布,他们的一切都依赖士绅,就连吃饭都得靠着从士绅手中买粮,下官承认都督那套的确很厉害,没什么农民能抗拒。
  但可惜,他们不是农民。”
  顾起元说道。
  看得出他还挺得意,这个局应该是他布的,然后依靠那些工厂主来给他实现,至于目的当然不是单纯的保护周顺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