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819

  “送给夫人了!”
  杨信把被活捉的奢崇辉扔给白再香。
  “都督,这是都督之功,末将岂敢冒领。”
  白再香说道。
  “给你就收着,我还需要这种功劳?”
  杨信说道。
  白再香想想也是,他的确不需要这种功劳。
  但她们需要,活捉奢崇辉能为冉家换来不菲的赏赐,会让她家加官晋爵,既然这样她谢过之后也就痛快地收下了。
  “还有这些,都过来各自领一个,兄弟姐妹们跟着杨某打仗不能亏着,这些就都分了,另外奢崇辉那里还有不少金银之类,由我秦姐姐主持,也都给兄弟们分了,我那里还准备了十五万两,算是犒赏士卒的,无论官军土兵,一人二两算是光复遵义的犒赏。”
  他站在一堆人头面前说道。
  然后他面前无论官兵全都一片欢呼之声。
  不得不说跟着杨都督打仗就是幸福,不但危险最小,而且还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会得到额外赏赐。
  杨都督义薄云天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就这样光复遵义的捷报很快炮制出来,杨都督亲自率领包括水西,石柱,酉阳,镇雄等地土兵,贵州总兵部官军,共七万大军光复遵义,斩首包括叛军大将樊龙,张国柱等人在内七千级,降一万五千,仅有少量残寇溃散山林,酉阳女将白再筠生擒奢崇明之弟奢崇辉。
  然后是各部斩获名单。
  总之一场皆大欢喜的大捷就这样五百里加急上报朝廷。
  紧接着王三善从水西城赶来,他那里也攻克或者说招降了水西城,不过因为大方的安位投降,所以不需要继续向前了。
  水西的叛乱彻底平定。
  目前就剩下了对落洪的总攻,不过那里不需要他们,这功劳不能只让他们这边得了,这次参战的还有很多呢,不但朱燮元那里的川军,鲁钦带着湖广的援军也已经到达贵阳,他这支援军至今一仗也没打呢。另外还有闵洪学的云南军,他们倒是解决了安效良的残部,云南军连同乌蒙土司军,乌撒卫,乌蒙卫等卫所官军,合伙对安效良残部进行扫荡,沾益土知州安绍庆被火枪打死,安效良的老婆安氏投降。
  这一路也在赶往落洪战场。
  加上他们之后,朱燮元那里将凑起十万大军。
  这还不算安位投降后,他那里的水西军肯定也会加入战斗。
  可以说接下来朱燮元将以压倒性优势,对奢崇明发起泰山压顶般的进攻。
  他那里不会有什么悬念的。
  毕竟奢崇明只有不足两万人,而且被团团包围,就算有崇山峻岭可依靠,但这次进攻他的也有一半是同样的山民,可以说他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在做甚?”
  进城的王巡抚愕然的看着前面一座高台。
  无数投降的奢家土兵正聚集那里,一个个义愤填膺地听着台上一个同样土兵声泪俱下地说着什么,而杨都督就坐在台上,不时跟着喊几声,还煞有介事地在那里做着记录。
  “回军门,杨都督说要搜集奢家作恶多端的证据,让这些土兵都出来讲讲奢家做了那些恶事,不仅仅是奢家,还有跟随奢崇明造反的其他将领土目所犯的罪行,另外顺便看看还有哪些隐藏的土目。总之就是让这些土兵自己站出来上台检举,这些天他一直在搞这个,他们都是用土语,末将也听不懂,听懂的人说这些土兵如今都把杨都督当成神仙来拜。”
  他一旁的都司许成名笑着说道。
  “他倒是就喜欢搞这些乱七八糟!”
  王三善鄙视地说。
  这种事情毫无意义,谁会关心奢崇明犯了什么罪行?
  他造反了,那杀了就行了。
  就这么简单。
  很显然王巡抚并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诉苦大会啊。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迅速解决这些土兵忠心的问题了。
  杨都督既然要收编他们,当然先得让他们和过去一刀两断,而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无疑就是这个了,这几天杨信把投降的这些奢家土兵完全打散重新编成了三十个降兵营,每个营五百人。然后他亲自主持,在各营进行诉苦大会,让这些土兵出来检举揭发奢家或者土目的罪行,顺便把隐藏的一些罪大恶极的狗腿子揪出来,对他们进行公开的审判。
  效果很好。
  这些土兵哪个也少不了一肚子苦水。
  现在终于得到公开宣泄的机会,而且还是在神灵主持下,自然有什么说什么,而他们的苦难迅速引起其他土兵共鸣,一个个不断上台控诉那些土目奴隶主和奢家。在他们的血泪控诉中,奢家立刻变成了所有土兵的公敌,而杨信也变成了他们真正忠心的对象。他们对朝廷对皇帝,对那些地方的大明官员,的确依然视为外人甚至敌人,但对杨信却是真正忠心了,至于杨信也是朝廷官员这一点在他们心中根本不会考虑。
  他们只知道他是神灵。
  期间杨信还多次表演他的装逼绝技。
  看过的都确定他是神灵,而且还是带着自己脱离苦海,让自己以后过上好日子的神灵。
  至于杨信说的跟他走……
  那就走呗。
  这些土兵也并不完全是奢家,还有很多就是遵义一带土司的属民,再就是杨家覆灭后投降的,他们家就在这附近也没被奢崇明控制,无非就是回去找自己亲人跟着神灵搬家而已,他们又不是说很喜欢这里的穷山恶水,如果能到平原居住鬼才留恋这种地方呢!
  至于那些在奢家控制下的亲人,这个就只能等打下落洪再说了。
  但这种战乱期间结果就很难说了,好在神灵承诺了,会帮他们把家人从奢家控制区救出来的。
  杨信就这样一下子获得了一万五千忠心的,而且只认他自己的手下,这些人还会带来更多家属,最终这一次他就有可能获得超过五万人,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把这些人运出贵州,然后送到某个地方垦荒屯田。而且不一定是凤阳,这些山民都是适合山林环境的,还可以把他们运到台湾岛,尤其是目前还没进行开发的台北一带同样垦荒种田。
  这也是未来垦荒的重点。
  总之只要把他们弄出山,就总会找到地方安置的,就算在头几年需要他提供部分补贴才能生活,这点人口对于目前家大业大的杨都督来说也不值一提,五万人就算在凤阳垦荒,一年种玉米地瓜吃不饱,也无非就是再给他们从别的地方运五万石米。他们又不是说自己没有产量,实际上以目前凤阳的垦荒情况看完全能自给自足,唯一的问题是等旱灾降临就不行了,倒是台湾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最好是尽量往台湾送。
  台湾的问题在于会和土人发生战争,那里目前是土人控制着,肯定不会允许别人去的,但这就不值一提了,这些山民杀人放火还是一把好手,这样他们在台湾垦荒的余粮,也同样可以供应钓鱼岛的挖鸟粪,甚至直接运往北方。
  一个新的粮仓就这样诞生。
  王三善站在那里,看着这群情激奋的场面……
  “纯属胡闹!”
  他再次确定这就是杨信又在胡闹。
第391章
兵发南京,抄家去!
  而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杨都督一直就这样在王三善等人视为的胡闹中。
  诉苦大会,亲自带着他们去接亲人,给他们在朝廷登记编户,其实最适合的是变成他的家奴,但数万家奴还是太夸张了,就是江浙那些世家大族都没这么丧心病狂的,所以还是编户为民好了。
  毕竟他也得低调。
  这一万五千降兵和他们的家属,加起来近五万人,统统由他给确定姓名并编制户籍。
  户籍所在依然是遵义。
  反正朱燮元也不在乎这个……
  遵义是属于四川的,这里是四川布政使司下属的遵义军民府。
  平播州后原本播州宣慰司一分为二,遵义归四川,另外一个平越军民府归贵州。
  他甚至安排了几个文官专门负责伺候着杨都督编造这些东西,最终在遵义县的户籍上增加了一万五千户,无论有没有成家一个降兵就算一户。实际上没有女人的也有了,毕竟他们原本的寨子里在这场战争中也死了不少,那些孤儿寡母们很乐意跟着那些没有女人的土兵,要不然她们以后也很难活下来。
  至于和户籍配套的居住地,这个随便在遵义附近荒山野岭划呗。
  唯一问题是需要交税,但这些人并没有田土,所以他们需要交的只是人头税而已,这个杨都督很慷慨地表示他替他们交了。
  以后每年都交。
  毕竟这些人既然编户,那么人头税是得交的。
  此外还有徭役,总之并不是没有地就不交税了,这些都是折银,但折银数量各地并不一样,贵州肯定是最低的。
  最终杨信和朱燮元派来署理遵义知府的梓桐知县陈扬美,共同商议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就是每丁两钱,其中丁银和徭役折银各一钱,差不多和江西山区一样。这个实际上是那些官员对他一分钱不花带走那么多人口不甘心,话说他们原本可以把战俘卖了的,就算不卖了这些以后也是要交税的。
  当然,杨信也可以不交。
  反正这些文官也奈何不了他,不过杨都督一向是依法纳税的楷模,所以这一年五千两银子他掏了。
  毕竟他接下来是要在这一带搞商屯的。
  而这些商屯他是不会交税的,因为商屯本来就不交税,商屯是过去开中制时候盐商雇人在九边及西南开荒,用粮食向朝廷换盐引,再用盐引去贩盐的,它生产的余粮全部供应军队。而且开中制主要在前期,那时候对朱元璋的政策还能执行,而朱元璋规定新开荒地永不起科,开荒的地永远不用交税,所以杨信的商屯肯定不会交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