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819

  朝廷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将咱们这一万人扔在那边的。
  援军肯定难以指望。
  若李珲真带着建奴南下,那末将也只有带着李倧退守罗州,这一万人马是抵挡不住建奴主力的,没有援军很难正在坚守,甚至必要时候还得撤到济州岛。”
  戚金说道。
  “真那样你就撤过去就行。
  咱们援朝的目的,只是确保李倧不会离开朝鲜土地,不会被建奴抓去,至于朝鲜打成什么样子,那个对咱们来说并不重要,清州能守住就守,守不住就撤到全州,全州守不住就撤到罗州,罗州也守不住就到济州岛。
  但兄弟们注意点,在战场上能打则打不能打就撤,尽量不要做无谓牺牲,左右咱们最后还是会反攻的。
  一个打烂的朝鲜对咱们有利。
  李家在这场战争中削弱得越狠对咱们同样越有利,我们的目的只是保护李倧,但不是保护朝鲜人,他们就算死光又与咱们何干?
  李倧在就行。
  李倧在那就意味着朝鲜还是大明之臣。
  至于他失去的土地,那个最终剿灭建奴还是会给他夺回的。”
  杨信说道。
  这是他对朝鲜战场的原则。
  战火烧到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李倧这个朝鲜国王,还在朝鲜的土地上就行。
  至于朝鲜人民……
  当然是死的越多越好了。
  朝鲜人口目前官方数字应该是一百五十万。
  实际肯定更多,但应该不会超过四百万,不过目前并不能算一家的,北方之前大量并入八旗成为八旗朝鲜,这一次又加入了收编的绿旗军,而李珲和李倧又分了两家,总之算是四分五裂。
  但总数应该是差不多四百万的。
  这还是之前和倭国战争削减后的,原本之前官方就得近四百万。
  战后汉城官方就剩几万户,这又养了多年才缓过来,然后又遇上了胡扰,不得不说他们也是很悲剧,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可以用十室九空形容,估计再打几年就该真的千里无鸡鸣。
  而对杨信来说,朝鲜的人口当然是削弱的越少越好,不怕李倧完全复国后就剩几十万人,这样就可以命令李珲开放朝鲜,打着各种幌子,把大明人口塞进朝鲜半岛。这片土地并不差,尤其是朝鲜南部,基本上和江淮地区纬度相同,全都是稻米产区,光全州一带这片平原的水稻产量就足够养活数百万人,而且境内还有大量矿产。
  这样的好地方当然要殖民地化。
  而李倧留在以后印度土王化就可以了。
  至于他是否乐意……
  所以才要让战火燃烧在朝鲜。
  朝鲜的人口越少代表着李倧越听话,而且印度土王化对他自己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土王们可是对大英帝国无比眷恋,以至于试图刺杀蒙巴顿和尼赫鲁这些奸臣,就跟某些贱骨头一样。
  “末将明白了,只是此前没有文官是否合适?”
  戚金说道。
  杨信当然不会要个文官添堵,以他的身份也不会派监军太监,也就是说援朝军纯粹是武将统帅,有他在当然无所谓,但他半路溜走后剩下戚金这样就严重不符合规矩了。
  “没什么不合适的,到朝鲜后就说我准备在侧翼登陆,故此不随你们一同过去,我一向喜欢这样,也不会有人怀疑的,朝鲜和咱们这边消息传递又慢,就算朝鲜向朝廷奏报,那些文官们最初也不会怀疑,等他们发现不对开始怀疑,并且调查我到底去了何处的时候,我也该到地方了。”
  杨信说道。
  他就是要突袭广州,带着他的这两千五百手下,趁着这时候风向及洋流都还没改变,一路全速南下直达广州。
  这时候依然是东北风为主。
  而中国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在台湾海峡是一个关键点,冬天因为南下的寒流作用一直向南越过海峡,但夏季受北上的季风流影响,就很难再继续南下,所以这个季节他可以顺风顺水的一路被推到广州。在广州世家豪门猝不及防中降临这座城市,以最快的速度趁着风向还没改变,南边的各国商船还没北上,完成对广州海关的组建,然后等着那些送银子的。
  “走吧,登船!”
  杨信看着他面前已经完成登船的各军说道。
  说完他直接跳了下去。
  戚金当然不可能和他一样,就在戚总兵匆忙走到下面时候,杨都督已经站在了一艘巡洋舰上,而两千五百亲兵分别登上另外那些巡洋舰。
  而戚金和沈有容同上后者的座舰。
  “诸位,封侯之业就在前方,起航!”
  杨信煞有介事般,举着尚方宝剑很像某个电影画面般高喊。
  他的大嗓门立刻回荡在蓬莱水城,然后满载一万两千五百明军精锐的三百多艘战舰就这样鱼贯驶出水城,驶向前方辽阔的大海……
第306章
噩梦降临
  封侯之业……
  这个还是让别人去争取吧!
  大明援朝军最高统帅刚过成山头就神秘消失了,连同他的那二十四艘巡洋舰和两千五百名士兵。
  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但却不是在朝鲜。
  而是……
  澳门。
  清晨海上的雾霭中,一艘三桅硬帆战舰恍如幽灵般,悄然钻出了氹仔岛与横琴岛之间狭窄的水道,在涨潮的海水推动下,无声地驶向前方,就在同时对面一片朦胧的暗影出现,仿佛隐藏在浓雾中的一头沉睡巨兽。
  “海军上将阁下,那就是卑拿山,澳门港的入口。”
  萨拉查说道。
  而在他右前方杨都督负手而立。
  他是在长江口带着定镇二舰和一百多名南方籍家丁与杨信会和的。
  后者其实是配属给那些北方家丁的翻译和向导,毕竟杨信的两千五百家丁到广州纯粹两眼一抹黑,正好南方的那些棚民家丁有不少是广东人,所以干脆挑出来当翻译。虽然广东方言乱的让人头疼,但好在终究比那些北方家丁更容易和别人沟通。而且里面的确也有不少广府的,江西棚民来源复杂,什么逃奴甚至逃犯都有,有几个广府的没什么稀罕。
  “这叫西望洋!”
  杨信说道。
  “呃,好吧,它不叫卑拿山,它叫西望洋!”
  萨拉查赶紧说道。
  他们脚下的战舰继续向前直冲西望洋西边的航道,而在后面一艘艘战舰不断从狭窄的水道涌出。
  那些已经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从登州奔袭到澳门的士兵们,纷纷走出船舱站在甲板上看着前方雾中隐约可见的卑拿山,这座堪称澳门港大门的小山上,至今还没有修筑任何防御工事。根据萨拉查所说,别说这里,整个澳门实际上都是不设防的,自从获准居住这里开始,葡萄牙人就以各种方式抗争,试图在这里修筑城墙和堡垒,包括给大明官员贿赂,但问题是大明官员经常换,所以他们靠着贿赂修好,紧接着就被下一任官员强行捣毁。
  最近的捣毁是在去年。
  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共同下令,由一个布政司参议亲自带着明军过来把他们刚刚修好的城墙捣毁。
  必须得说明,这时候的澳门不是什么殖民地。
  葡萄牙人在这里只是居住而已,类似一个外国人居住的社区,但大明在这里行使一切主权,这里有澳门提调司作为最高长官,另外还有备倭司和侦缉司,专门收税的抽分所。行政上归香山县,但作为海防重地由驻扎雍陌的广州府海防同知和驻南头城的广州海道副使多重管辖,简单点说就是海道副使,海防同知,香山县都可以来把葡萄牙人拎出打板子。
  就连广东巡按都管。
  但管不管就看他们给的银子是不是到位了。
  只要银子到位,这些家伙闲得蛋疼了也不会费这个闲心,于是葡萄牙人内部犯罪都是他们自己管,只有涉及大明百姓了,这些大明官员才会管,不过只要他们管了,无论怎么处置,就是砍死,葡萄牙人也得听。
  至于防务由明军负责。
  澳门提调就是武官,而且北边的南头寨有个参将和一千士兵。
  所以葡萄牙人是不准在未经许可情况下修城墙的,包括他们在这里盖民房也得由香山县核准。
  否则民房也不准盖。
  实际上澳门的葡萄牙人,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在殖民地,他们不向葡萄牙国王或者也可以说西班牙国王交任何税,但向大明交,抽分所对所有在此地贸易的商品十抽一。之前这个税由广东市舶太监,也是广东税监太监负责,但万历死后泰昌召回天下税监,这个任务移交广东海道副使,这个相当于海防兵备道的文官兼管市舶司负责收税。
  一年四万两。
  纯属侮辱皇帝智商的数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