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819

  至于两百两以上不看也知道就是单纯的商人做生意,这样的人当然要加利息,只不过按照朱元璋定的标准,最高不超过一本一利,每月最高三分。也就是一个月百分之三,每年最高百分之三十六,到达本金后不得再加,无论多少年就止于一本一利,敢继续加的先笞四十。
  如果已经逼债并且多收了,那收到的超出一本一利部分以赃款计,按照数量不同最高杖一百。
  这是朱元璋定的。
  话说杨佥事可是依法办事的楷模。
  有法咱们就得遵守,没有就肯定不能遵守了。
  “我觉得你这个数字写错了!”
  杨信指着账簿上的黄金五万两说道。
  “呃,末将的确写错了!”
  曹文耀毫不犹豫地提笔改成了两万。
  “还有这个字!”
  杨信指着珠宝的那个五十万中的十说道。
  “这个是末将手滑多写了!”
  曹文耀迅速将十字抹去。
  “这个二十也是末将手滑!”
  他紧接着把两百二十万的零头也赶紧抹去了。
  “你还是回去重新写一份吧,看看要是有其他错误赶紧改了,不要总是我吩咐才检查出错误,做事一定要严谨,我很看好你的。”
  杨信说道。
  “末将明白,是末将做事粗疏了!”
  曹文耀说道。
  然后他赶紧回去重新炮制账簿了。
  这样就可以了,给天启两百万就足够了。
  这也不能说杨佥事贪污,实际上这笔银子他不准备要的。
  这是给曹文诏,陈策部下各将,开原各将的,接下来他还得对辽阳几个世家动手,而这些人都不是善茬,甚至引建奴入寇都有可能,这种情况必须拉住这些真正能打的。陈策部两万川浙军,曹文诏加赵率教部还有叶赫部基本上也差不多两万精锐骑兵,有这些人做后盾就不怕辽阳那帮搞事,他们要是敢搞事这边立刻杀过去。
  目前辽阳各军绑上块,恐怕都打不过这个军团。
  更何况还有广宁的这些军户。
  “还有,把他们各家的田产,家奴这些也赶紧查清,就说我要给他们分田地了!”
  杨信朝曹文耀喊道。
第264章
抄家一时爽,一直抄家一直爽
  “黄澍?”
  杨信看着王化贞说道。
  “是黄澍,他背后究竟有多少人,我也不是很清楚,但他是带着刘一燝的亲笔信来找的我。
  可以确定刘一燝是知晓全部计划。
  而计划就是在战场上杀死熊廷弼,并且制造一场惨败,输得越惨越好,最好还能让建奴乘胜一举攻下沈阳,在此之前黄澍还曾经去过辽阳,虽然他没说去做何事,但可以确定辽阳各军里面有人同样被收买了,从后来的战场情形看应该是祝世昌和鲍承先。
  只要沈阳被攻陷,你就必然到辽东挽救危局。
  剩下就看建奴有没有能力把你杀死在战场,就算他们仍旧杀不死你,短期内你也必须在辽东收拾这个烂摊子。
  关内那边就能缓一口气。
  至于黄澍所花的银子,这个全部由扬州的盐商供应,黄家本身就是徽商里面的一份子,范永斗是受西商委托,他本身是张家口商人,家族世代经营西虏和建奴的贸易,不过主要其实是走私。南北晋商都是一个整体,南方以盐业为核心的晋商兼营南北贸易,但北方晋商负责给南方晋商把送到北方的货物,以各种合法或者不合法手段卖给建奴和蒙古。
  范家和张家口的几家晋商就是吃这口饭的。
  无论花费多少,北方这些晋商的钱庄都能就近提供,到最后扬州盐商再单独与他们结账即可。”
  王化贞说道。
  老王既然已经决心当叛徒,那就是当彻底了。
  基本上他知道的算是和盘托出,这样杨信就理顺了整个事件。
  黄澍是主谋。
  整个计划应该是出自这个小角色的构思。
  同样是黄澍在南方联络了刚刚被夹棍夹过,一个个对他满怀仇恨的盐商,尽管在扬州互相斗争,但徽商和晋商在这件事上立刻联合起来。
  由晋商委托他们信任的范永斗和黄澍共同行动。
  黄澍和范永斗一个负责联络官方,一个负责提供资金支持,最终在京城获得了刘一燝的支持,带着他的亲笔信找到王化贞,由王化贞充当中间人收买孙得功负责实施计划。为了确保成功,他们又收买了鲍承先和祝世昌,前者本身就是山西人,和晋商肯定早就有勾搭,至于祝世昌这些辽阳世家,早就已经对熊廷弼忍无可忍了。
  他们弄死熊廷弼的欲望甚至比弄死杨信的欲望更强烈。
  最终就这样熊廷弼死在战场上。
  原本熊廷弼死后战局已经崩溃,野猪皮直捣沈阳是定局。
  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陈策的川浙军那么能打,而且蒙古和叶赫部居然这么坚定地站在大明一边,最终就在这关键时刻,代善居然撑不住了,原本应该势如破竹追杀明军的野猪皮,不得不匆忙转头救援。好在野猪皮还是把这支联军逼得不得不撤回开原,接下来野猪皮其实还有机会,毕竟南线明军已经完全没有再战之力,而且林丹汗加入战局,内喀尔喀各部肯定回防,野猪皮可以心无旁骛地对开原下手。
  或者留部分人牵制开原各军,而他继续南下突袭沈阳,里面肯定早就有人等着给他开门了。
  就像原本历史上的沈阳陷落一样。
  而野猪皮只要攻破沈阳,那里可以说堆积如山的物资,可以让他一下子完成补血,最终背靠着赫图阿拉,以沈阳为基地,对整个辽东展开攻略。
  然后辽东战局危险,杨信就只能被牵制在这里了。
  但可惜却被杨信背刺了。
  “你们就没想过这样做的后果?”
  杨信好奇地问道。
  “杨佥事,你觉得能有什么后果?
  浑河以北早就事实上废弃,除了开原和沈阳两座孤城,原本的边墙各堡全都已经没有人了,就连抚顺关都没重修,建奴就算得到沈阳也无法立足,只要你带着大军进攻,终究还是可以夺回的。
  至于辽西这边更不值一提。
  虎墩兔憨的本意根本就不是这里,他只是打着这个旗号,在边墙外等待北边科尔沁部的战果,据我所知他还联络了漠北的硕垒,只是等待机会对炒花进行围攻逼迫其彻底臣服而已。他这次进入边墙,无非就是孙得功引诱,另外黄澍之前在他那里,范永斗同样去了他那里,故此很可能是黄澍鼓动,至于北上广宁是我和那几家合伙以十万两招来的。
  这样原本还能有何后果?
  无非朝廷继续掏银子,这对辽东各军不是皆大欢喜?”
  王化贞说道。
  “可死伤的士兵和百姓呢?”
  杨信说道。
  “杨佥事,你不会真如此幼稚吧?”
  王化贞颇有些鄙视地说道。
  “听说你还是个大夫?人家都说医者父母心,你就一点不想想这样做死了的军民?上次溃败的各军损失近两万,沿途遗尸超过七千,这次西虏攻陷义州虽然杀戮不严重,死伤过万也是少不了的,这些可都是人命啊!”
  杨信说道。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杨佥事倒是宅心仁厚,可你敢拍着良心说这次你不是故意逼他们的?王某的确颇懂医术,可王某首先是个官员,王某当了这么多年广宁分守道,还想继续往上爬一爬,既然能让王某升官发财的人,把一个这样的机会摆在王某面前,王某为何要错过?
  一将功成万骨枯。
  杨佥事爬到今天的位置,恐怕脚下踩的不比王某少吧?”
  王化贞说道。
  “呃,那我也就不跟你废话了,你赶紧写供词,杨某还是言出必行的,只要你懂事,那你的家人就不会受牵连,既然你怀疑鲍承先和祝世昌被收买,那就不用怀疑了,直接算黄澍说过的就行。
  至于刘一燝的信上他应该不会明说吧?”
  杨信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