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819

  “就这样算了?”
  刘一燝颇有些不甘心地说。
  “不这样还能怎样?若陛下以中旨处置就撕破脸了。
  咱们说到底终究是臣,陛下终究是君,咱们可以在大义上据理力争,但陛下执意而为,咱们终究不能失了君臣之伦。
  更何况再闹下去,以杨信的行事手段,最后还不知得闹出何等乱子。
  这也闹了差不多得半年了,事已至此再僵着也没什么意思,这也是叶台山之意,陛下年轻锐意进取,咱们拦是拦不住的,索性让他们折腾去吧,他们这才刚刚迈出步子,还不知道路多么难走,以后走不动了自然明白过来。”
  韩爌说道。
  他们丝毫不知道已经到了大门外的杨信依然可以听的很清楚。
  “失败都能说的义正言辞,真不愧都是学富五车!”
  杨佥事说道。
  事实上这些人也很狡猾。
  他们很清楚这场斗争就是天启立威,而立威的真正目的是杨信之前提出的那三项改革,这里面最主要就是海关,既然这边已经挡不住,那就索性放开让广州那些商人来教育天启。那可真是天高皇帝远,而且广州那些商人同样也是真正敢杀人的,天启的包税还得有人包才行,广州那些世家又不傻,过去快快乐乐的好日子过着,为何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肯定不会有人包的。
  那时候天启怎么办?
  只能继续和广州这些商人斗下去。
  这样江浙这边就可以缓一口气,重新调整战术准备下一轮战斗,至于高攀龙已经是牺牲品就牺牲掉好了。
  说到底江浙士绅也被杨信搞得有点手忙脚乱。
  至于杨信也不介意暂时休战,毕竟他这边的事情也很多,首先还得先把野猪皮的这一轮攻势解决了……
  “唉,我也有点想野猪皮了。”
  杨信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幽幽说道。
  第二天,内阁终于出了关于高,顾两家抄家的票拟,不过在原本杨信奏折的基础上略作修改,高攀龙赐自尽,高世儒,顾杲绞,其他男丁流放,流放标准依然是杨信奏折上的海南岛,实际上之前那些也依然还在天津挖河,所以文官们对这个流放地都很莫名其妙。
  至于东林书院查封。
  其实杨信奏折上是拆毁的,但被改成了查封。
  这份票拟在司礼监变成圣旨,然后在刑科得到了通过。
  至此这一案终于结束。
  剩下的就不关杨信事了,杨寰还带着荡寇军在无锡呢,包括这些犯人其实也在无锡,圣旨送过去他那里执行就行,执行完之后除了留守横林的,其他荡寇军转往凤阳垦荒种田。不过作为杨信的雇工,他们的待遇不变,而且杨信敞开了招收这样的手下,他们可以去山里继续拉人,无论拉多少来杨信都要,还是像天津的荡寇军那样以营为编制形成一个个村庄。
  他们开垦的农田归杨信。
  但杨佥事不收他们租,就连税都是杨信给他们交。
  要不然地方官员的苛捐杂税一样玩死他们,但杨信需要的只是每年固定打发地方官一笔银子,后者不得再向他们收任何税,敢收的话杨佥事会教那些地方官做人的。而且杨佥事还自己为他们配套各种农具种子耕牛,尤其是后者,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好在有了和蒙古各部的贸易,再加上天津那边的经验,这些对于杨信来说都没什么需要操心的……
  事实上他也从不管。
  这种事情都是黄镇在给他负责。
  现在黄镇也已经是锦衣卫正五品千户,就连他手下那几个伙计,也都已经是小旗,百户之类军官,甚至连上次给杨信带路杀人的苗二,都跟着黄镇混了个锦衣卫籍。
  不过这些人依然都是杨信的手下,专门在葛沽给他打理这些。
  至于杨信自己……
  当然是去找他已经有点想了的老朋友啦!
  大沽口。
  “这个熊廷弼!”
  杨信无语地看着京城送来的奏折……
  他那份要毛文龙去皮岛的奏折,经过司礼监,内阁,兵科,通政司,兵部等一连串拖沓的转移后,最终用了大半个月才送到熊廷弼手中。然后熊廷弼在花十天时间咨询了毛文龙意见后,很不负责地上奏,说既然这件事是杨信提出的,那就由他负责好了,毛文龙部和沈有容的水师都接受杨佥事指挥。
  至于熊经略目前真没空管这个。
  因为野猪皮的前锋已经出广顺关,正式开始了对开原的进攻。
  受之前白杆兵加曹文诏部骑兵和建奴打成平手的刺激,熊经略终于决定北上救援。
  而且是亲自指挥。
  他要与建奴真正在野外来一场大战。
  “杨兄弟,你要是不想去就算了,九千岁也是让哥哥我来问问你,这件事随你的便。”
  刘时敏笑着说道。
  “去,为何不去,回去告诉我大爷,给登州的沈有容发五百里加急,要他十天之内带着水师过来,另外把孙元化刚刚训练出来的那四千新军给我,十天内带足弹药到这里候命。同样给熊廷弼发五百里加急,让他命令毛文龙在这个月底之前到镇江城下候命,登陆皮岛有什么意思,咱们要打就直接去镇江,对,目前是谁在守镇江?”
  杨信问道。
  “是老奴的儿子,建奴四大贝勒之一莽古尔泰,镇江,宽奠六堡,叆阳,再加上朝鲜的义州,朔州全都在他的控制下。”
  刘时敏说道。
  他是司礼监的笔杆子,对于这些记得还是很清楚。
  “那咱们就去取莽古尔泰的人头。”
  杨信说道。
  “在咱们的人里面挑两千最好的长矛手,让咱们的兄弟也到战场上斩几颗建奴的人头。”
  他紧接着对黄镇说道。
  他的荡寇军也该真正上战场历练一下了。
第243章
大东沟
  二十天后,大东沟。
  “这个地方很有纪念意义啊!”
  杨信双手举着单筒望远镜,恍如某些纪念雕塑上的邓世昌般自言自语着。
  他身后一支庞大舰队,正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乘风破浪,这里面十二艘崭新的三桅硬帆炮舰分外醒目。
  这就是他的第一批新式战舰。
  他南下之后那些天启找的工匠,在黄镇的充足财力支持下,用了半年时间在葛沽造出了这第一批十二艘,以排水量算应该是三百吨,两边各十个炮门再加上八门甲板炮,总计可以携带二十八门炮……
  当然,不会太大了。
  计划是混装十二磅和六磅级别,但现在还没有,所以这些战舰上实际都是千斤弗朗机。
  还不如他脚下的武装商船。
  这艘和旁边另一艘是他决定远征镇江城的同一天到达的,而且无论陈四还是萨拉查,都没有试图趁机逃跑,如果他们想逃跑是可以的,毕竟茫茫大海上几个随船的锦衣卫看不住他们。
  但他们仍旧老老实实北上。
  这样就完全可以确定他们的真心臣服,毕竟杨信给了他们想要的,尤其是陈四,此刻正穿着一身锦衣卫百户的官服,仿佛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忠犬般呵斥那些工作不努力的水手。而得到优越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萨拉查和迭戈一白一黑同样像忠犬般站在杨信身后,后者还拎着他的钉头锤和盾牌,完全一副杨信让咬谁就咬谁的姿态。
  不过这家伙其实是做过手术的……
  他是犯了罪的奥斯曼阉奴,后来在北非和萨拉查混在了一起,奥斯曼人当然不会让他留着那能力。
  “杨佥事,没有发现毛文龙。”
  杨信身旁同样举着望远镜的文官说道。
  这是孙元化。
  他已经是新军督练,而且官职也晋升兵部主事,正六品。
  话说得知钱龙锡和钱士升的阴谋后,天启和九千岁也都被吓了一跳,这支新军可是驻通州的。
  天启毫不犹豫地解除了钱龙锡督练新军职务。
  不过没有证据也无法处置他,所以接下来准备让他继续在詹事府当那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少詹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