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819

  就目前建奴的困顿,不用多了,拿出二十万,野猪皮就是拼上几千建奴的性命,也会给咱们把这个奸贼的人头拿来。”
  黄澍带着一丝激动说道。
  现在的他已经代入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状态了,看着这些大名鼎鼎的举人名士们都在听自己的,他此刻感觉自己恍如诸葛孔明附体。
  “可辽东真要糜烂呢?”
  马世奇说道。
  “糜烂就糜烂,辽东糜烂与咱们何干?
  像辽东这种苦寒无用之地,与其咱们每年把钱粮都投进去,还不如把它丢给野猪皮,有长城在那里,他们别入关就行,话说这些年朝廷投入辽东的钱粮都是从哪里来的,不就是咱们江南百姓的血汗,最后便宜了的是谁,还不是北方那些贪官污吏?
  那就是吸咱们血养肥他们的。
  实在不行大不了让皇上迁回来,还省下每年往北方的漕运呢!”
  黄澍说道。
  “此事不妥,咱们都是忠于大明的,私通建奴这种事情还是不能干。”
  文震孟摇了摇头说道。
  “那在下还有一策,只是这个就不如上一个保险了。”
  黄澍目光闪过一丝鄙视然后说道。
  “还有何策?”
  陈仁锡好奇地说。
  “很简单,我们需要一个起兵清君侧的。”
  黄澍说道。
  “清君侧?那些藩王?那才是笑话呢!”
  王永吉无语道。
  其实他们也考虑过这一点,可问题是根本没有人,南方的卫所兵早就被他们玩坏了,南京的勋贵同样被他们驯服成废品,剩下无非就是那些当猪养着的藩王而已。
  这又不是宁王那时候。
  这时候很多藩王的护卫就是给空头编制,根本就没什么人了。
  大明朝的文官在对付勋贵和宗室方面是成功的,非常成功,以至于现在需要这些人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这些人早就已经废了的事实,可以说就算真要清君侧也没人,总不能各大书院学生拼凑起来,在山长们带领下玩清君侧吧?
  “藩王当然不行,可咱们大明有能力清君侧的也不只有藩王啊,你们难道忘了那些土司?假如西南土司联合起来,在贵州起兵喊出清君侧口号,那么杨信还能怎样?他只能为皇上去剿平,那时候咱们再给这些人足够的火器,只要杨信出现在战场上,直接来个万炮齐发,他就是真有妖法也轰成渣子了。
  就算还是失败,咱们也没什么损失。
  那些土司就算乱,也无非就是乱了贵州而已。
  杨信有本事把他们剿灭,那也是他们这些人倒霉,咱们最多也就是花个几十万两银子,甚至连银子都不用花,给他们运些盐就足够了。
  诸位,你们要明白。
  这只是第一次,以后这样的事情会不断,皇上如今是恃杨行凶,仗着有杨信这个打手,他只要缺银子了,就会把杨信放出来,就像是割韭菜一样,把咱们割完一茬再割一茬,只要他缺银子了,咱们就该倒霉了,最后咱们的血汗钱全都填到了内库。这一趟杨信从无锡和扬州搜刮三四百万两,而且还在无锡布下了钉子盯死了地方,那么下次陛下缺银子时候该谁倒霉?是淮安还是苏州,还是松江亦或杭州?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也无法用正常手段除掉他,欲求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
  黄澍说道。
  “此非忠义所为,仲霖不要再说了。”
  文震孟摆了摆手阻止他。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诸位如此畏首畏尾,终将坐以待毙!”
  黄澍愤而起身说道。
  说完他直接走下楼。
  “仲霖还是年轻冲动,我去劝劝他。”
  王永吉看了看众人,紧接着起身笑着说道。
  “我与你一同去吧,仲霖这两策虽都有些不妥,但他终究也是出于一番好心。”
  陈仁锡同样笑着说道。
  然后他俩赶紧追着黄澍下楼了。
  “接下来就只能看京城那边了,唉,忠臣不易为啊!”
  楼上文震孟长叹一声……
第236章
这真是极好的
  杨信当然不知道已经有人在谋划清君侧了……
  实际上这是必然。
  那些士绅又不是傻子,嘴上骂他这个奸臣和九千岁这个阉狗,实际上都很清楚,真正的主谋是那个在皇宫搞奇技淫巧的小皇帝,杨信和九千岁不过是左膀右臂而已。
  但目前来讲换皇帝难度太高。
  天启的合法性无可动摇,他爹可是东林群贤当年力争的,而他作为他爹的长子,这是儒家礼法中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人,除非他猝死,否则换皇帝是不可能的。
  至于他猝死。
  这个同样不是那么容易,实际上皇宫已经完全被九千岁控制,锦衣卫在换上田尔耕和许显纯之后也逐渐完成整肃,至少目前士绅们还没有这能力。那清君侧就成了唯一选择,如果能够利用那些土司起兵清君侧,并且在战场上弄死杨信斩断这条手臂,那天启再想像如今这样也就不可能了。
  毕竟九千岁战斗力不足。
  就算天启还想搞,也不可能在地方上斗过那些士绅,话说万历年间死了多少税监?
  大不了再继续玩呗。
  可杨信不同。
  武力值太高根本斗不过啊。
  总之一场新的阴谋,就这样在秘密地展开了。
  而杨信继续向前。
  他到达徐州时候,接到了辽东前线最新的战报。
  毛文龙终究没能守住叆阳。
  野猪皮以代善留守赫图阿拉,黄台吉北线警戒他舅舅,莽古尔泰守鸭绿江口,自己亲自率领四万大军首先切断叆阳与辽阳的联系,继而全力猛攻,而且大量使用新编的八旗朝鲜和弗朗机一类火炮。
  毛文龙苦战半个月,最终还是被攻破叆阳。
  不过他的主力撤出了。
  他带着六千多由投诚建奴,朝鲜和明军组成的混合军团,趁着一场大雨突围南下,并且在凤城和截击的莽古尔泰再次交战一场,最后剩下五千多人南下,在熊廷弼派出的骑兵接应下撤到了秀岩也就是岫岩。
  整个战役期间熊廷弼只是派出曹文诏率领骑兵,再加上秦邦屏的白杆军,组成一个不足万人的救援队出抚顺关佯攻赫图阿拉,并且和代善在萨尔浒再次交战。结果双方居然打成了平手,白杆兵的长矛阵和曹文诏的精锐骑兵队互相配合,激战一场后因为建奴援军到达而撤退,但依旧带回了三百多首级。
  己方损失五百。
  北线金台吉也只是象征性派出一千骑兵由周遇吉率领,加上黄得功的三千骑兵佯攻,但黄台击采取在山林中袭扰战术。
  明军同样短暂地深入后也撤退。
  总之叆阳之战结束,明军在辽东又丢掉了一个堡垒群。
  实际上熊廷弼就是不想要叆阳这个孤悬于外的堡垒群,从辽阳向叆阳运输军需,必须在崇山峻岭间辗转几百里,之前建奴就不断袭击,养活毛文龙这支孤军成本太高。这还不是开原那样,后者有辽河水运,安全由炒花的蒙古骑兵负责,对熊廷弼来说除了支付给杨信的运费,其他根本不需要付出什么。
  但毛文龙那里不行,所有粮食都必须在山间辗转运输过去。
  还得武装运输。
  实际上被建奴抢走的不比毛文龙获得的少。
  所以熊廷弼早就不想要叆阳了。
  他现在就是一门心思收缩,外围零散堡垒能弃则弃,尽他全力封锁对野猪皮的走私,这段时间辽东世家大族被他抓了不少,导致辽东这些世家对他怨声载道。
  而一到秋冬开春季节他就丧心病狂般四处点火,逼得野猪皮不得不撒出人马,一到风向不对就在山林巡逻,但根本没什么效果,后来熊廷弼还学会了之前杨信教他的用改造版孔明灯。气急了的野猪皮干脆也派人给他放火,可问题是明军控制区核心是辽沈的平原,那里放火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总之两人就像个玩火的小孩般这样斗着谁点的火更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