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819

  刘知县傲然说道。
  “你知不知道你的同年孙传庭,因为与杨某交情颇深,已经由知县调入兵部担任主事?”
  杨信说道。
  “刘某还不至于为一主事而折腰。”
  刘知县说道。
  四周乡绅们一片叫好。
  杨信最终败下阵来,从此一段佳话在士绅间流传开。
  紧接着在刘知县恭迎下,衍圣公与丰城侯一行过莲蓉桥进控江门,虽然沿途没什么欢迎的百姓,但也不像常州一样无数人大棒等候,甚至几个迎接的老乡绅对衍圣公还颇为礼貌。虽然明显看得出带着隐藏的鄙视,但至少表面上看人家还是很符合迎接衍圣公的标准,对李承祚同样很礼貌,至于对杨信人家就全当没有这个人,甚至都不屑于靠近,恍如一块臭狗屎。
  “诡异呀!”
  杨信一边看着无锡城内风景一边自言自语着。
  不得不说这里风景还是很好的,到处都是小桥流水。
  “叔父,侄儿怎么有点心中不安啊。”
  就连杨寰也有点心里发毛。
  有之前在常州城的遭遇,他们同样做好了这边也是大棒相迎的准备,甚至杨信连发言稿都在路上写好,不过他不敢保证会不会有用,毕竟他在常州做过一次了,东林群贤们肯定会采取相应对策。而且荡寇军同样全都吃饱喝足,为了避免造成太大的伤亡,杨信又一人额外发了一根短棍,一旦遭遇百姓围殴直接就上短棍,可以说精神抖擞准备一场恶战。
  但这是什么鬼?
  不但没有出现抵抗,反而还以礼相待?
  哪怕明显是应付的礼也是礼,哪怕只是县令带着几个老乡绅,也代表着无锡百姓迎接了他们。
  “杨佥事,无锡城内人有点少,卑职此前来过几次,这时候街上不说摩肩接踵也差不多,今日根本看不到几个行人,就连两旁商铺都关着门,他们必然准备好了对付咱们。”
  一名锦衣卫低声说道。
  杨信庆这时候才注意到那些店铺真关着门。
  “怕他个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东林书院在哪儿?”
  杨信问道。
  “东门里,进了门就是。”
  那锦衣卫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前面的衍圣公。
  “衍圣公,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先办正事吧!”
  他说道。
  “杨佥事,这日头还早呢!”
  衍圣公不满地说道。
  “你就是拖也没用,伸脖子一刀缩脖子也是一刀,别忘了我之前跟你说过的那些话。”
  杨信说道。
  衍圣公看了看刘知县。
  “刘县尊,孔某同丰城侯,杨佥事此来还有公务,待完成之后再去县衙一叙。”
  他说道。
  “既然如此衍圣公请便!”
  刘知县仿佛不知道他们去干什么一样说道。
  “刘知县,东林书院在哪儿,杨某要去抓高攀龙。”
  杨信挑衅一样喊道。
  刘知县鄙视地看了他一眼,朝那些老乡绅们招呼了一下,然后他们就那么昂然地走了,甚至就连街道上的行人都迅速干干干净净,整个这条紧邻运河的街道就剩下了他们。再加上那些店铺关着门,一下子杨信居然感觉到几分肃杀,仿佛置身大漠黄沙的龙门客栈,而不是在一座江南水乡的繁华城市,他站在石板铺着的长街上环顾四周……
  一艘小船蓦然出现在他视野。
  这是一艘类似乌篷船的小船,船上站着好几个青壮,抱着膀子看着他们。
  然后更多这样的小船出现,在艄公的撑动下,仿佛幽灵般从那条幽深的水道接连不断地无声驶出,迅速进入他们旁边的运河,所有船上全都站满青壮,一个个不怀好意地看着他们,甚至可以看到船上也有一根根大木棒。
  不得不说这种水城就这不好,谁也不知道从哪儿就突然冒出一船人。
  尤其是无锡城这样的。
  这时候的运河其实是穿城而过,在控江门旁边的水关进入,然直线向南再从南边望湖门旁的水关出去,而城内运河分出数十条支流,这些支流用一条条水道串起无数街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座城市的主街并不是他脚下这条,而是这条运河,同时这座城市也没有街道,一条条水道就是街道。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在这里安排人,那些准备着群殴他们的青壮,都在一条条水巷的船上等着,需要的时候一道命令就能汇聚。
  这种环境对他们很不利。
  因为人家可以随时在水上机动,甚至随时可以从别的水道穿过出现在他们的前方,同样一旦想撤就直接下水,而他手下的山民就不会水,一不小心都有可能被拖下去按进水里灌死。
  “可他们为何迎接咱们?”
  杨信说道。
  “人家是先礼后兵,我好歹还是衍圣公,虽然已经被你害的名节尽毁,但我终究是衍圣公,不迎接是不对的。
  至于你逮捕高攀龙是你的事。
  同样你逮捕高攀龙激起民变,这个也与他们迎接我无关,他们没有失礼,作为一个儒家弟子,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身份了,但礼已经尽到,剩下的就是放开手锄奸了。我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咱们大明就是这样,你做什么都不能得罪地方士绅和那些世家大族,你在京城老老实实作威作福多好,想捞钱就捞,想女人有的是,为何非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如今好了,我看你怎么破这个局。”
  衍圣公说道。
  “那为何还不上来?”
  杨信看着四周河道上越来越多的小船。
  这时候所有那些水道出口,全都涌出这样的小船,密密麻麻遮蔽了运河,船上全是青壮,一个个就那么站在船上静静地看着他们。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还是很压抑的。
  “因为你还没抓人。”
  衍圣公说道。
第194章
正气歌
  那还等什么,抓高攀龙去!
  杨信很干脆地转向,带着他的七百荡寇军,推着衍圣公的轮椅,浩浩荡荡通过运河上的拱桥,向着东林书院走去。
  沿途还是看不到人。
  同样所有店铺都闭着门,而旁边河道上密集的小船跟随,船上无数青壮不怀好意地盯着,人家也不说话就是默默盯着他们,就连空气中都充满火药味。就这样仿佛两个平行世界般一边走陆上一边走水上,迅速向着东林书院前进,很快到达了这座大名鼎鼎的书院……
  外面依然没什么人。
  就一个六七十的老头坐在门前晒太阳。
  里面倒是传来读书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朗朗读书声就这样回响在天空中,搞得杨信都快有罪恶感了。
  “还正气歌呢!”
  杨信说道。
  那老头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在那里晒太阳,还把凳子往旁边搬了搬,后背对着门上的锁,恍如扫地僧般神秘莫测。
  “老头,还不赶紧开门,我们是官差,来抓人的!”
  杨信不耐烦地说。
  “方仲涵来了都不敢这么对老朽说话!”
  那老头报怨着,然后很是费力地起身,走过去给他打开了锁,还把小板凳又挪了挪,重新坐下继续看着天上的云彩。
  杨信昂然地走过去,他才不管这个老家伙过去与方从哲有什么勾搭呢!反正这么短时间还不够东林群贤把叶向高搬来,剩下和方从哲同级别的吴道南是江西人,肯定也来不及过来。再说吴道南其实也算不上东林,而这片地方当官的太多,光一个常州府就出了大明朝百分之十六还多的进士,乡间随随便便抓一个有点身份的恐怕就是方从哲旧识,谁知道这又是哪个老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