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819

  他说道。
  南京守备太监就是称千岁的。
  这几乎是一种惯例,这种称呼说违制就是违制,说不违制也就不违制,反正没有明确的规定,除了万岁之外其他都只是一种献媚的尊称,别说是在民间和太监中,就是文官见了一般也恭维声千岁。
  包括利玛窦。
  好吧,这种称呼是利玛窦记载的。
  可不要小看这个守备太监,他的实际权力极大,不但南京皇宫,织造及孝陵等各处数千太监,统统都归他管理,甚至南京城门税收,军队他都有权插手。利玛窦形容他的权力几乎是无限的,不过这只是对皇宫以外来说,在太监这个系统里,他身份算不上太高。过去是内官监外派,但万历年间变成了司礼监外派,他就是司礼监掌印派出一个在外驻扎的手下,类似办事处主任,司礼监掌印想撤换就是一句话而已。
  “对,对自己人,既然如此不如咱们兄弟相称如何?”
  李实笑着说。
  “那当然求之不得!”
  杨信说道。
  就这样他俩又成兄弟了。
  李实本身就是高涌副手,协同守备,这个人还是很有用的,因为他控制南京官营丝织品,杨信以后要真正搞海上贸易,少不了偷偷从他这里弄些好东西,甚至委托他这里制造一些适合欧洲王室贵族的丝织品。
  比如绣个纹章什么的。
  这可是大明宫廷刺绣,代表着工艺的巅峰。
  而这时候欧洲贵族就喜欢这个。
  实际上到明末的时候,广东那边的瓷器工厂就已经开始制作带欧洲贵族纹章的瓷器,后者买回去还得用黄金镶边,就跟宝石一样伺候着,偶尔拿出来显摆一下装个逼。如果能以大明宫廷刺绣的工艺,给欧洲那些国王们绣几幅家族纹章在聚会时候挂出来,想来足够让他们为之疯狂了。
  说到底这时候正是欧洲刺绣最狂热的巴洛克时期。
  为了这东西那些君主是真舍得一掷万金。
  “不知道咱们伯父喜欢些什么,哥哥我也好早做准备,等兄弟回去时候也好带一份礼物给伯父!”
  李实迅速又把九千岁认了伯父。
  “我倒是有个建议。”
  杨信说道。
  “兄弟直说!”
  李实说道。
  “要说什么金银珠宝,这个也没什么特别的,差不多就行,咱大爷也不是很在乎这个,他自己就常说,他就是万岁爷的一个老奴而已,所有一切都是万岁爷给的,他自己要什么钱财?至于奉圣夫人那里一个女人,倒是喜欢些首饰珠宝什么的,但对咱大爷,我倒是觉得你得换一种让他高兴的法子。”
  杨信说道。
  “兄弟你快直说吧!”
  李实说话间又把一沓数目不祥的会票塞进他手里。
  “很简单,高公公都称千岁了,咱大爷该称什么?”
  杨信低声说道。
  “也叫千岁?”
  李实说道。
  “你是想害死高千岁?”
  杨信说道。
  “那干脆九千岁?”
  李实瞪大眼睛不确定地问。
  “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是什么都没说过。”
  杨信说道。
  “兄弟,谢了!”
  李实眉开眼笑地又塞了几张给他。
  不过这个家伙真不缺银子,他的权力就像原本历史上的曹家,南京织造太监相当于内务府江宁织造。
  银子什么的对这些家伙不值一提。
  就这样把魏公公变成九千岁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这也是替杨信分担恶名。
  毕竟这段时间他比九千岁更出风头的多,这样反而九千岁还不是那么恶名昭彰了,但如果以李实为首的南京太监团,为巴结他最先把这个九千岁的称呼喊出来,那九千岁就成了文官们攻击的目标,毕竟这个称呼还是过于骇人听闻了。话说杨信这也算是坑他大爷了,不过九千岁会喜欢的,他五十多才终于熬出头,要说钱财什么的对他真不是最重要,相反这种虚荣心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九千岁的确以捞钱恶名昭彰。
  但他捞钱是给天启捞的,辽东战场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去年,总共也就两整年花了一千五百万两啊,大明朝这两年加起来才多少税收?他不疯狂捞钱如何给天启往这个无底洞里填。
  他和天启之间没有分别。
  天启不会管他的钱如何来的,皇帝只管用钱时候他能不能拿出来。
  哪怕这钱是他以勒索方式从别人手中夺的。
  “还有一件事。”
  杨信说道。
  说话间他还看了看床上装瘫痪的高涌。
  “我不妨跟二位直说,我来就是搞事情的。
  陛下因为上次哭庙事件雷霆震怒,要我来替他收拾一下那些越来越不像话的混账东西。
  我可以明说,我就是来杀人的。
  这件事谁敢挡我我就杀谁,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不过我也知道你们在这里为万岁爷做事,以后免不了还得用着地方上,不便于跟他们撕破脸,所以我不要求你们做什么,但你们也必须明白自己的身份,如果有人在背后对不起万岁爷,那也别怪我不讲情面。不只是南都的内官,李兄也替我转告各家勋贵,我杨信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话我就明说,他们也不用担心什么,我不是来对付他们的。
  但他们也别自己跳进这个战场。
  我不求他们做什么,但他们也别被别人利用,期间或许难免会有波及他们利益之处,但事后万岁爷会给他们补偿的。”
  他紧接着说道。
  “杨兄弟放心,咱们都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
  李实赶紧说道。
  “那就请李兄给我准备一批能够运载一千士兵的快船,要随时在下关码头上候命。”
  杨信说道。
  衍圣公已经拿下,接下来就该去常州了。
第183章
公审大会
  第二天。
  “肃静!”
  杨信一拍惊堂木喝道。
  此时他正端坐在鼓楼的城楼下,只不过为了方便别人从下面看他,在脚下又额外搭了个一米高的木台,他身穿飞鱼服头戴笠盔脸上扣着黄金面具,高踞桌案后透着诡异的杀气。
  伴随他的吼声,下面的人山人海瞬间寂静。
  所有人都用畏惧的目光仰望他。
  这个仅仅一天就搅得南京鸡飞狗跳的家伙,已经给这座城市的百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那些原本开始沉寂的关于他的传说,也重新在这座城市恍如水底搅动的泥沙般翻涌起来。
  于是人们终于记起,他们眼前的这个家伙并不仅仅是一个锦衣卫。
  他还是一个官方斩首数字超过五百,民间传闻都已经达数千的杀神,一个人杀得建奴至今还不敢出山的大明头号猛将。一个传说中使一把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战场上刀枪不入,穿百斤重甲跑的比马还快,甚至很有可能会法术,当然也有可能是妖术的非人类。
  这是真正杀人如麻的啊。
  这是在建奴中都能止儿夜啼的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