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819

  宋应星很自豪地说。
  “但李家真抄出几百万。”
  奸臣小心翼翼地说。
  “而且李家还不只是一桩罪行,张家湾百姓总共检举了两百多桩,虽然真假我不太清楚,但抄家当日定兴鹿太公也在当场,他对此也未能反驳,另外李元的确是和闻香教逆党一同押回京城。”
  奸臣试图挽回自己形象。
  “杨兄,自古正邪不两立,李家是否有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诏狱酷刑审讯本身就是错的,若李家真有罪,那也应该交三司会审,锦衣卫诏狱之中谁知那供词如何而来?若他们严刑拷打,修吾公年近七旬,受不了屈打成招,那外面的人如何得知?李家是否有罪不能锦衣卫来定,若三司会审仍旧有罪,那我等自然无话可说,更何况定罪之后紧接着赐死狱中,这难道不是心虚?”
  宋应星义正言辞地说。
  “这倒也是!”
  杨信很心虚地说道。
  “若陛下对此依然不理,那又当如何?”
  他紧接着问道。
  “陛下若依然不理,那我们就进京敲登闻鼓。”
  宋应星说道。
  “登闻鼓要还是没用呢?”
  杨信说道。
  “那我等就罢考,如此朝廷羞于立足!”
  宋应星愤而说道。
  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泄密了。
  “可罢考又能如何?长庚兄能保其他士子一同罢考?就算南直隶和江西士子罢考,难道能保证其他省的士子跟随?就算南方士子都罢考,难道北方士子就跟随了?那杨信可是方阁老未来的侄女婿,方阁老身后可是齐楚浙党,这样算连南方士子都不敢保证,这种泄愤之举徒劳而已!”
  杨信说道。
  “那难道坐视?”
  宋应星怒道。
  “我当然不是说坐视,而是你们这些手段无关痛痒,到南都哭庙,皇帝在京城又听不见,敲登闻鼓最后诉状还得进司礼监,司礼监压着就是,皇帝根本不可能看见,罢考徒然便宜了别人。
  这些都没用。
  但有一招是绝对有用的。”
  杨信说道。
  “请杨兄赐教。”
  宋应星说道。
  “很简单,明年开春把运河一堵就行!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咱们皇帝陛下和朝廷甚至整个京城最怕的事情,不是和当年一样鞑虏兵临城下,而是运河在漕运期意外停航。
  整个京城所有钱粮全靠漕运。
  只要漕运一断立刻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宫里宫外一片恐慌。
  想让皇上害怕,想让皇上屈服,只要开春后去扬州堵运河就行,南直隶和江西有多少秀才?几万总少不了吧?几万人去把运河堵住,这南都的兵都是听魏国公和南京兵部尚书的,只要他们不搀和,你们还不是想怎么堵就怎么堵?只要堵上半个月,我就可以保证皇帝会放人。”
  杨信说道。
  然后他就可以大开杀戒了。
  “那,那岂不是形同谋反?”
  宋应星愕然说道。
  “这算什么就不关我的事了,我只是说出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我能保证这个办法绝对管用,但后果……”
  杨信说道。
  “三弟,快看,南都最新的邸报!”
  对面一个青虫拿着几张纸,一脸兴奋地迎面走过来。
  “大哥,有何喜事?”
  宋应星疑惑地说。
  这个很显然是他大哥宋应升的青虫,立刻把邸报递给他说道:“杨贼与衍圣公一行在清流关遭遇土匪,衍圣公身负重伤,杨贼下落不明,估计是被土匪给杀了,就算他没被土匪所杀,弃衍圣公不顾自己逃走,致使衍圣公差点丧命,这罪名也够御史弹劾他了。”
  “呃?!”
  杨信和宋应星同时愕然。
  “这个衍圣公伤的可很重?”
  杨信小心翼翼地问。
  “阁下是?”
  宋应升这才顾得上和他见礼。
  宋应星随即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
  “据县尊那里收到的消息,衍圣公身负重伤,一条腿是肯定保不住,另外身上还有多处伤口,能不能保住性命还难说,如今已经被闻讯赶到的清流关守军救下并送到南都医治。”
  宋应升说道。
  好吧,衍圣公真是乌鸦嘴。
  “只是这清流关如何突然冒出土匪?”
  宋应星疑惑地说道。
  “未必是土匪,那杨信仇人极多,闻香教与他不共戴天,闻香教首领王好贤至今潜逃在外,据说很可能就藏在淮扬一带,更何况那建奴与他也是不共戴天之仇,还有之前被牵连的王之寀家,李三才的几个儿孙也潜逃。他仇人无数,说不定是谁故意报复,土匪袭击他们作甚?仇人截杀才对,这江南又不是京城,可不是他能横行的。”
  杨信说道。
  不得不说东林群贤手段还是很果决的。
  直接就不给他进南京陷害忠良的机会,直接就半路上给他来个人间蒸发。
  当然,这在他意料之中。
  若非猜到会有这样结果,他也不会半路溜走,跑到这千里之外的小县城了。
  在宋应星兄弟赞同的应和中,杨信抬起头望着西边的崇山峻岭,那里才是他的真正目的地,这片东西绵延五百里的群山,是大明朝最大棚民区,无数不在户籍中的山民就生活在这片崇山峻岭。甚至不只是这里,从这里向南一直绵延到两广,整个这片崇山峻岭全都是棚民,猎人,矿工,烧炭工,种植麻和大菁的福建逃户,这些并不在大明官府记录上的人口,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陈友谅等元末群雄的旧部。
  他们就是杨信最好的兵源。
第169章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第二天。
  奉新西南山林中。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拉着他那辆恍如拉杆箱的小车,杨信沿着一条完全用脚踩出的小路,伴着四周鸟儿的鸣叫,悠闲地边走边哼唱着。
  在他四周杀机四伏。
  荒草丛中,松树的绿色中,某块岩石后面,一道道贪婪的目光聚焦在他的车子上,那个沉重的木箱让两个包铁的车轮,不时陷在松软的泥土中,外面还挂着一个网兜,兜子里是白花花银子,明晃晃地告诉别人箱子里是什么。这片山林全是棚民,棚民没有户籍,法律不会保护他们,同样他们也不需要遵守法律,这是真正丛林法则的世界。
  别说是外地客商这样的小肥羊,就是本地人也不敢深入山林。
  没有地方世家大族的保护,获得棚民首领的许可,谁到这个世界都有可能像闯入塞伦盖蒂大草原的企鹅般尸骨无存。但此刻却没有人动手,尽管眼前这只肥羊连个保镖都没有,然而这些经验丰富的家伙,早就从车轮压出的痕迹中猜出这箱子的大致重量。
  一个拖着几百斤重,在山上行走恍如平地的家伙……
  这可不好惹。
  可那白花花的银子。
  尤其是如果那箱子里都是银子……
  每一双目光下面都是一张纠结的面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