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819

  但仍旧必须签驾贴。
  这就是大明朝臭名昭著的厂卫抓人诏狱审讯制度。
  一句话。
  东厂也罢锦衣卫也罢,崇祯之前文官刑科给事中不签字,谁也没有权力抓人审讯。
  相反到了咱大清,的确没有东厂锦衣卫了,但京城范围内步军统领衙门朱票自己发,想抓谁就可以抓谁,那可比厂卫自由多了,但提到明朝就厂卫特务统治缇骑四出,丝毫没人关心这中间还有个不签字就抓不了人的文官,而这个文官的任命是吏部提出人选,皇帝交内阁讨论确定的。
  并不是皇帝直接任命。
  而九千岁很明显想振兴东厂。
  他把他侄子弄到锦衣卫籍,就是为了下一步弄到东厂,他侄子再找一批狐朋狗友,统统弄到锦衣卫籍然后转到东厂。
  这样九千岁就有了自己的亲信武力。
  这肯定是天启授意,天启应该是对锦衣卫不放心,这次围堵事件中田尔耕的表现也不好,至于许显纯在诏狱同样没审讯出结果,尽管他对汪文言等人大肆用刑,但这些人依然表现出极强的意志。最终天启对锦衣卫很失望,他对这些肯定被文官渗透严重的家伙也很不放心,想通过九千岁振兴东厂,另外从零开始扶持一批真正的亲信。
  这个想法是好的。
  但他们的手段不行啊!
  魏良卿一夜成了暴发户,身边肯定全是一帮趋炎附势的马屁精。
  他这个人之前还是个种地的,去年实际上还在老家,毕竟那时候九千岁也帮不了他多少,今年春天才到京城,但也只是替九千岁收个租,在外面采买些东西赚点小钱,一下子突然就这样显赫起来,很难对身边吹捧的那些有清醒认识。
  他的狐朋狗友没什么好东西,都是些泼皮无赖之类的。
  而这些人最终会把东厂变成渣子堆。
  甚至给了别人渗透的机会。
  毕竟这些趋炎附势的家伙通常也很容易收买。
  所以这种方式很难说明智,那些文官士绅收买几个拍马屁的,通过哄魏良卿进入东厂,从而掌握皇帝的动向很容易,这种突击拉人的方式鱼龙混杂,造成的隐患很严重。事实上天启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从外地专门找一群孤儿,不要让人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净身后除了皇宫哪里也不让他们去,不断灌输一些忠心思想从此作为他的侍从,以后日常就只跟随他。
  稍微大点就换一批。
  而且必须进行游泳训练,这一点很重要。
  好吧,他需要一支奥斯曼帝国式的太监亲卫团。
  当然,这个是以后的事情。
  而且这种事情杨信也没兴趣参与,哪天向天启一提就行了,他和九千岁之间应该分工明确,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宫里的事情他不需要搀和,宫外的事情才是他该负责的。
  他和九千岁也得界线清晰。
  当天晚上试图强行登床的杨信,面对被窝里冒出的两个小脑袋,最终又无可奈何地撤退,然后在黄英得意的笑声中,再次离开自己的杨宅然后爬城墙出去深夜突袭方家庄。好在方汀兰很有觉悟地给他留着门,甚至荷香小妹妹都在外面站岗放哨等着他,于是他终于获得了一个温暖的港湾,抚平自己这些天的辛劳,当然,轮到方汀兰辛劳了。第二天还没等天亮他又赶紧溜走翻城墙回去,回到自己家时候已经黎明,换上官服穿戴整齐的杨同知又跟个衣冠禽兽般上班去了……
  呃,他本来就是衣冠禽兽。
  这个称呼本来就是明朝官员们自嘲的。
  他胸前可不就是个兽。
  “杨兄弟,这是何物?”
  许显纯茫然地说。
  杨信一脸感慨地叹了口气,然后把一个小盒子递给他,同时默默点了点桌子上的一张纸。
  许显纯一脸疑惑地打开那盒子。
  然后他迅速放下盒子打开那张纸,带着惊喜看着上面的字。
  “杨兄弟,不如你亲自动手,这样也能稳妥些。”
  紧接着他说道。
  这可是立功的机会,杨兄弟这么够意思,自己也得客气一下。
  “不了,你那刑室里到处血淋淋的,我有点晕血。”
  杨信说道。
  呃?
  许显纯抽搐了一下。
  不过既然杨同知晕血,他也就不好坚持了,带着那小盒子和那张纸走进刑室,很快里面传来李三才中气十足的怒斥,因为天启的圣旨,锦衣卫其实是不准对他用刑的,所以这些天许显纯也很无奈,和这个老家伙比起来,他的那点水平真不够看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李三才这里,就是允许用刑的那几个,一样搞得他心力交瘁,尤其是汪文言,能用的几乎都试过了,结果这个家伙硬的都让人佩服。
  不过现在好了。
  有杨同知出手,就没有拿不下的。
  许显纯对杨信的信任,那几乎都可以说是盲目的了。
  “我是不是算得上作恶多端,恶贯满盈啊!”
  外面的杨信叹息着。
第160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二天。
  “看看吧,这就是你们为之喊冤的李三才!”
  天启冷笑着说。
  已经多日没见其他大臣的皇帝陛下突然下旨召见内阁,六部和都察院的几个主官,然后摆在后者面前的就是李三才的供词……
  杨同知出手绝对管用。
  李三才虽然算是老狐狸,但一只神智不清醒的老狐狸,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老李是在许显纯故意激怒下,就像那些喝醉了发酒疯的人一样,一边狗血淋头地骂着这个阉狗,一边在泡制好的供词上嚣张地签了自己的名字。
  他儿子也签了。
  只不过是在许显纯的哄骗下,因为大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迷迷糊糊签的。
  这就行了。
  李三才父子签名的供词,王好义及其手下的供词,王家搜出的各种乱七八糟禁物,他们联络的密信,还有什么比这更充足的……
  “这不可能!”
  左都御史张问达惊叫着。
  他一把抓起这些东西,难以置信地一份份看着,旁边大学士刘一燝也脸色苍白地凑上去,韩爌低着头站在那里,很显然已经猜到结果,而其他那几个尚书里面,只有周嘉谟动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没有上前。
  很显然这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家伙,这段时间吏部上奏补的官员,东林党比例最大,这个据说是中立派的吏部尚书明显已经被拉过去,他是湖广人,而江浙购买粮食多数都是从湖广,肯定幕后有利益输送,在南直隶士绅控制大明绝大多数白银的情况下,想拉拢这些其他省份官员太容易了。
  和他的家族做生意就行。
  所以明朝政坛党争时候,经常会看到其他省籍官员,在为东林党鞍前马后冲锋陷阵,甚至比南直隶人更积极,李三才作为祖籍陕西落籍在张家湾的商人家族,更是居然成为了东林党在北方的统军大将。
  原因都是这个。
  东林党和背后南直隶士绅掌握财富和工业品,尤其是纺织品货源,和谁做生意他们说了算。
  想赚钱都得找他们合作。
  尤其是纺织品,南直隶可以说近乎垄断。
  之前戚金说过,运河两岸全都种棉花通过运河南运,就是因为鲁西一带士绅缺少南方发展纺织业的水力优势,同样技术上也差得多,导致成本高自己纺反而不如卖棉花然后倒卖棉布。直到进入咱大清,鲁西一带士绅才慢慢从南方获得新的纺织技术开始自己织布,而这时候除了那些因为运输条件限制,不得不自给自足的地方,几乎全是南方棉布。
  不仅仅是大明。
  东南亚,倭国,朝鲜统统都在穿大明南方产的布。
  甚至遥远的南美洲都一样,不过不一定是棉,更廉价的麻布其实也卖的红火。
  印第安人都穿大明的布。
  这不是个笑话。
  事实上西班牙商人大量从大明购买布匹运到美洲。
  而最近的中转站吕宋土著甚至都快没人会织布了。
  当然,作为交换品,美洲产白银最高纪录百分之八十直接运大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