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0/999

  这一战,刘耀伦抬棺出征,其从军之长子、长孙、次子、侄子、侄孙,甚至妻族子弟,并二十八位刘氏族人,皆在那几乎悉数战殁的先锋大军中。
  没有一人活着走下战场……
  刘克是刘耀伦家族中,除却刘耀伦外,最后一个男丁,还是他大伯刘国正藏了私心,担心老父以后无人尽孝,将他留在了中军,才苟活下来的。
  刘克用最惨烈的声音嘶声力竭的向弹劾刘耀伦的言官抗诉:“这一战,刘家未曾辜负皇恩啊!!”
  说罢,就昏倒在含元殿上。
  暴怒的贾琮,当场走下殿内要亲手诛了言官,只是被唬个半死的赵青山等重臣竭力跪劝了下来。
  那三名忧国忧民的言官,则被发配到北疆军中效力……
  虽如此,仍难解贾琮的恨意。
  但他也知道,只能如此了。
  若因几句弹劾就斩了言官,怕是要出大事的,眼下的情形,也不适合杀人。
  此事当算是欢庆之日的一点阴影,旁人很快就过去了,顶多感慨一句满门忠烈,相比于这千百年来少有的大胜,些许损伤算得了什么?
  然而贾琮心里,却始终如同堵了块石头般难以释怀。
  脸上难见什么笑容。
  他不怕别人对他恶,但是委实受不得旁人对他太好,尤其是以性命为代价。
  尽管他明白,刘耀伦忠的是他心中的大义,忠的是太子这个位置的知遇之恩。
  但无论如何,这份效忠,终究是落在了贾琮身上。
  用几乎阖族之殇,来忠于王事。如今刘家满门,只剩下那些孤寡妇孺。
  贾琮心中着实心痛!
  含元殿上的事自然瞒不过太后和武王,这还是贾琮归宗之后第一次发那么大的火,所以二人如同哄小孩般,一直在说着好话。
  “太子,刘耀伦这人,朕知道,古板的紧。当年在方程麾下,冲锋打仗勇猛无匹。只是人一根筋。也是朕疏忽了,忘了他的秉性,不然理当料到他会有此布置。只是将军马革裹尸还,且一战立下千古功勋,并非哀事。若非太子不许,此次带先锋大军的,便是朕了!至于那些言官……历朝历代,君王都得容忍那起子老鸹官儿,要言路畅通嘛,太子又何必将他们放在心上?”
  贾琮无奈劝了声:“父皇,龙体重要……且儿臣不是和谁怄气,只是觉得刘耀伦实在是……何必这样做?再者也不必非等到先锋大军覆灭吧?”
  武王闻言,登时正色道:“太子,你一定要牢记,慈不掌兵!那一万大军既然已经摆明了是要做饵,要吊住喀尔喀蒙古二十万大军,就断没有活下来的道理。一来不可能从容而退,若是狠狠咬了敌人一口,还能从容而退,这般强大,会让敌人警觉。草原蒙古是以草原狼为战争之师,对战机十分敏感。打不过,见机不妙时,必会退去。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让他们四处骚扰,后患无穷,形势将会立刻复杂甚至崩坏。沙场之上,妇人之仁最要不得!其二,先锋大军若是撤退,也极容易造成溃兵之势,冲击己方军阵,此为兵法大忌。刘耀伦以一万雄兵袭营,覆灭喀尔喀蒙古三万先锋军,先锋军自身也损失不小,勉强维持三日而无救兵,既给了喀尔喀蒙古希望,又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派大军绕至敌军后方,抄了他们的牛羊军粮,逼得喀尔喀蒙古三部不得不和他决一死战。这是刘耀伦谋略的核心,所以那一万大军,只能进,绝不能退。此事,刘耀伦做的没有差错。汉时大将军卫青以李广为先锋大将,用的便是此计!”
  一谈到兵事,武王精神头都盛了三分。
  他拉着面色平静的贾琮,难掩兴奋道:“只是连朕都没想到,火器之威竟能有如此之大,四十六门神武大炮齐轰,千余枚地雷连环爆破,火器营从侧面高坡排开一字长蛇阵连续射击。以八万一战覆灭二十万蒙古铁骑,自身折损不过两万。这等战法,莫说喀尔喀蒙古,就是朕亲率大军,遭遇了也要吃大亏的。了不得!了不得!”
  看武王无比向往的神色,眼神激荡,显然恨不能亲眼目睹此战。
  “皇儿啊……”
  虽然太后最爱幼子,可此时得到叶清几回眼神示意后,还是嗔道:“元寿心情不好,你还同他说这些?”
  武王闻言一怔,看了眼太后,又转头看了看贾琮,见他面色淡然,失笑道:“是朕忘了,遇到了百年难逢的大战,有些忘乎所以了。这个……太子,别多想了,打仗焉有不死人的……”
  太后气笑道:“哪有这般安慰人的道理?”嗔罢,同贾琮笑道:“元寿啊,哀家同你说个好的,储秀宫今日又进了一批新人,是打江南来的。哀家过了眼,哎哟哟,真是好颜色啊!什么样的都有,还有一个极好的,真真是没得说!对了,她还是你的旧识呢!”
  “旧识?”
  原本没什么反应的贾琮听闻竟是故人,不由好奇起来。
  一旁叶清见他终于变了脸色,不由嗤笑一声,同武王笑道:“九叔,瞧见了没?外面人其实没骂错吧?”
  前些时日人心惶惶,不少人拿太后为贾琮大肆选秀说嘴。
  虽然此为太后主意,但在谣言里就变成了太子贪花好色,非闹着要宫廷选秀,遴选天下美人以充实后宫。
  此刻叶清拿来打趣,显然是在嘲笑贾琮。
  太后不乐意的轻轻拍了叶清胳膊一下,嗔道:“顽皮!”
  然后又回过头对贾琮笑道:“哀家听人说,哀家为太子选秀是为了压着太子后宫里的贾家女孩子,这等离间天家骨肉的诛心之言,着实可恼!只是哀家也不愿和那些人分辩什么,正巧,听说这回送进宫里的女孩子里,就有一个贾家的亲眷,哀家使人叫来一看,哎哟,可真是好颜色哪!”
  “贾家的亲眷?”
  贾琮愈发摸不着头脑,看向殿内坐在右边末位的黛玉,黛玉只笑吟吟的不说话,叶清在一旁笑的欢快。
  贾琮没法子,又看向侍奉在外侧的宝钗等人。
  在慈宁宫太后面前,太子妃有座位,尽管是末位,但也是身份的象征。
  其她女孩子只能站着侍奉……
  放在百姓家,这就叫站规矩。
  万幸的是,太后为了让东宫早日繁衍血脉,平日里都不会叫她们来。
  此刻宝钗见贾琮看来,也抿嘴轻轻一笑,目光和贾琮对视了稍许。
  贾琮登时反应过来,面色古怪道:“该不是,宝琴那丫头吧?”
  叶清这下激动了,一拍手心,哈哈笑着叫道:“瞧瞧,瞧瞧!我就知道,那丫头生成那样,元寿断没有不惦记的道理!”
  贾琮闻言,见周围女孩子都眼神异样的看着他,哭笑不得。
  只这一笑,连武王的眼神都变了。
  方才他说的口干舌燥,然而他这个宝贝太子连脸色都不变一下。
  如今提起一个好看的姑娘,就开始笑了?
  贾琮见众人都看着他,心里既好笑,也有些感动。
  他知道,这是这些家人们担心他难过,才合起来一起拿他顽笑逗乐,分散他沉郁的心情。
  或许她们知道,口头的安慰是没用的,还得来些实际的……
  可是,宝琴……
第七百六十二章
惊变
  “父皇,北疆战事大抵已定。如今大军也不便进入草原,草原已经入冬,白毛雪能吞没无数大军。儿臣的意思,除却派一部分兵马,合同大同府的漠南蒙古诸王,进驻漠南草原,沿途能收拢溃兵的收拢溃兵,有反抗者也速速剿灭,不令其有机会成为马贼。其余的大军,由刘耀伦带三万兵马回京献俘太庙,刘耀伦晋封国公位,三万兵马转为京营。独孤意、王程、孙超、赵衷四人编练的三万新军已经抵京,儿臣想让他们去草原上历练。不见血,永远练不出精兵来。北疆这一战,虽斩获无算,但溃兵也有数万。就算冻毙一些,但可以料想,明年草原上,必有无数的马匪,袭扰百姓。就拿他们来练新军!您以为如何?”
  任由寿萱殿内众人打趣了片刻后,贾琮收敛了心情,与武王商议起正事来。
  武王看着他笑道:“太子都想的这般周到了,自然是好的。往后这等事,你直接做主便是,不必向朕禀奏了。对了,刘耀伦封国公,是不是还要作军机阁大臣之首?”
  贾琮想了想,道:“如此大功,封国公是应该的,入军机阁也是应有之义。至于军机阁大臣之首……儿臣以为,还是再看看罢。非儿臣信不过刘耀伦,只是他的性子,怕坐不好那个位置。”
  武王闻言,满意的颔首笑道:“太子说的对,刘耀伦生性刚烈,嫉恶如仇,对军法执行之严苛,有时候连朕也头疼。若让他当了军机阁大臣之首,军中诸将怕要怨声载道了。”
  贾琮闻言,干笑了声,摸了摸鼻梁,道:“儿臣倒不是担心这个,实际上,儿臣就是想让他负责整个大乾军中军纪的整肃。此事专由一军机大臣负责,组成专门的宪卫,严肃军中法纪。此事,事关军队的生死存亡。一个朝代的灭亡,军纪涣散或许不是根本原因,但必是重要缘由。肃整军纪,能极大的保持军队的纯洁和忠诚。”
  武王闻言,沉吟了稍许后,缓缓点头道:“太子目光长远,此事可以做得。不过切记,不可操之过急。军中这十数年来,许多人和事都变了味,一旦逼之过急,要出大乱子的。一定要缓缓图之,缓缓图之。”
  贾琮闻言笑了笑,道:“若无父皇,儿臣自不敢孟浪。但只要有父皇在,儿臣无所畏惧!”
  武王闻言面色微微一滞后,随即目光中愈发饱含无限的舐犊之情,看着贾琮笑着点点头。
  凤榻上太后、叶清和不远处的黛玉,还有侍立着的东宫诸女,看到这一幕,都心生感动。
  只是太后和叶清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但一时又想不出到底哪里不对……
  正这时,忽见武王跟前人古锋引着一其貌不扬的男子进来。
  太后见之登时皱起眉头来,叶清忙与她小声解释道:“这是银军叔叔,和九叔情同手足。”
  太后又见银军连眼都不抬一下,知道规矩,也就释然了。
  不过叶清的眉头明显蹙了起来,明媚的大眼睛流露出担忧之色来。
  她预感,怕是有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就听银军沉声道:“皇上,适才开国公李道林、郑国公屠尤和宋国公刘智三人在西城奋武营校场上试射火器、掌心雷时,发生了意外,开国公李道林拉开掌心雷后,失手滑落,掌心雷爆裂,开国公李道林和郑国公屠尤当场薨逝,宋国公刘智身受重伤。此刻,奋武大营已经戒严……”
  听闻此言,贾琮只觉脑袋嗡的一声,随即骇然的看向武王。
  凤榻上,太后只觉得惊人,叶清却已是面色苍白的站了起来,怔怔的看着武王。
  武王本就苍白的脸,愈发白了几分,他干咳了几声后,没有多言什么,只道了声:“摆驾奋武大营。”
  ……
  此刻,虽已入夜,但今日北疆大胜消息传来,朝廷特意解了宵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0/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