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999

  小娼妇!
  只是……
  贾母悲哀的是,她如今连赵姨娘都好好骂不得了。
  一个亲女当贵妃,一个冻猫子一样的儿子。竟快成了都中衙内之首了……
  她还要为三丫头费尽心思的筹备嫁妆。
  作为嫡母,王夫人自然少不得出一份血。
  王夫人虽在礼佛,可嫁妆还在外面。
  贾母做主,让凤姐儿从王夫人的嫁妆中剥出了足足三十二抬嫁妆出来,作探春陪嫁。
  而她自己,也得出血,分出足足六十四抬嫁妆出来。
  凑齐九十六抬,虽实际上差薛家不少,但至少面子上看起来差不多。
  贾母也是落下了老脸,死活拉着薛姨妈不让她早早南下,非要商议齐了陪嫁后再说。
  这迎春、探春就已经够吃力了,别忘了还有湘云和平儿等人。
  湘云自不用说了,是贾母打小养到大的娘家侄孙女儿。
  大头自然忠靖侯府来出,可她这个当姑祖母的,能一毛不拔?
  又是十二抬出去。
  而平儿原不过一个丫头,不必陪什么。
  架不住宫里传出消息,日后她是要住在明德殿偏殿的,往后竟是皇贵妃的身份。
  这种情况下,贾家就算河干海尽,也得陪出一笔嫁妆出去,做个人情。
  不然满神京的高门,怕都要将贾家笑成叫花子!
  万幸,平儿这边大头是王熙凤出……
  凤姐儿倒不是个小气的,一咬牙将自己嫁妆和这些年积攒的私房划出一半来,凑成了六十四抬嫁妆。
  贾母再添十二抬……
  薛姨妈许是为了为宝钗拉些人脉,也出了十二抬。
  可平儿有了,那晴雯、香菱等人难道就好少了?
  谁知道将来哪片云彩会下雨?
  万一晴雯、香菱、春燕她们好生养,日后扑棱棱的生下一群皇子皇孙来,却因为此时贾家没添嫁妆而记恨……
  贾家还不冤枉死?
  得了,干脆一人添上十二抬嫁妆罢。
  如此一来,面子上倒是光彩了,可是贾母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私房妆奁,几乎都空了!
  这原都是留给宝玉的啊,如今却全送进了宫里,给那个她最不喜之人……
  哎哟喂啊!
  贾母那叫一个心塞,想想都不落忍,可连落泪都只能晚上偷偷的落。
  否则让外人瞧了去,又成了笑话。
  啥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啥叫欲仙欲死,莫过当下。
  贾母可是遭大罪了,好几夜里抱着宝玉哭的不成……
  明日太子大婚,今日便是送妆奁进宫的时日。
  贾母心情灰败,凤姐儿却喜庆的好似过节一般,今日她要作为太子妃族人,进宫送妆奁。
  还能见见平儿她们!
  虽然她花了大把银子,可她如今只巧姐儿一个女儿傍身,留下一半也够用,再说日后不还能再积攒么?
  巧姐儿还小,左右还有十几年,她并不慌。
  后世的女人花钱过瘾,如今的女人花钱同样过瘾。
  这般算下来,怕有几十万两银子的嫁妆送进宫里,花的还不全是她的,她却要落个大体面,岂能不过瘾?
  见她神采飞扬的模样,贾母心里愈发晦气,真想当面啐她一口,可眼下还有内务府的官儿宫里的女史在,她如何能发作?
  只好强忍郁气,叮嘱道:“进宫后同三丫头和平儿她们说,咱们虽只是中等人家,但也不忍让她们寒酸了去让人小瞧了,总要让她们风光大嫁。别为家里着想,宝玉也都还好,让她们忠心服侍……服侍太子。”
  到底还未昏聩,知道场面话总要说一场。
  凤姐儿笑的和花儿似的,高声道:“老祖宗尽放心便是,再不会出错,必让三妹妹和平儿她们都知道老祖宗的一片慈心!”
  往日里听她如此高声笑语,爱热闹的贾母会觉得爽快,可现在,贾母只想脱下袜子摔到那张甜美的脸上,摆摆手道:“行了,去吧。”
  凤姐儿高兴的一应后,便同忠靖侯夫人赵氏一并,出了荣庆堂,上了轿子,由贾芸、林之孝等人领着家丁们,护送了长达半里队伍左右的嫁妆,风风光光进宫去了。
  薛姨妈几番张口,话到了嘴边,终究还是没有出口。
  直到凤姐儿等人离去后,她才落下泪来……
  ……
  东宫。
  内务府早早在崇仁殿备好了酒宴,准备招待太子妃亲眷。
  平儿、宝钗、探春三人更是放下了后宫诸事,亲自出面。
  这个时代的女子,最重母族,最念亲人。
  虽三女在宫中过的极自在,却仍不免惦记牵挂亲人。
  即使是宝钗……
  巳时三刻,翘首期盼了一早上的三人,终于看到了进宫的轿子,和那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陪嫁嫁妆。
  由东宫宫人将属于黛玉的嫁妆送入东宫正殿明德殿,而探春、宝钗、平儿等人的嫁妆,却从几顶小轿进了崇仁殿。
  探春、平儿都大吃一惊,她们从未想过会得如此多的嫁妆。
  而宝钗更是忍了又忍,才将眼泪约束在眼眶内,没让落下……
  凤姐儿和忠靖侯夫人赵氏从轿子中下来后,就见身着宫妆三女站在丹陛上凝望。
  二人忙上前,就要大礼参拜。
  却见三女急急下来,亲自搀扶起二人来,未语泪先流。
  赵氏还感觉不到什么,但凤姐儿感受却深。
  不说平儿,就是探春和宝钗,也是相处多年的亲人。
  这一分开,虽皆在神京城内,却恍若天凡之别。
  平儿张口就想叫“奶奶”,却被凤姐儿先一步挡住,含泪笑道:“好祖宗,今儿你再叫我一声奶奶,今儿我怕是难出这宫门儿了。”
  平儿也非同往日了,学了那么久的宫规,又是贾琮钦定要住在明德宫的人,心里清楚若再以旧日身份相见,怕会引起是非来。
  言官得知必然弹劾,且如今她和宝钗、探春执掌后宫,第一件要学习的事就是维护天家威严不坠,此事高于性命。
  所以尽管她此刻心下激动,到底还是克制住了,只以“你我”相称。
  虽殿内已备好酒宴,可此刻哪有心思饮用。
  赵氏倒也乖觉,毕竟和这些人不熟,是以长辈身来当女宾的,就主动提及由宫人作陪便可,让平儿等人好生和凤姐儿说话。
  平儿等人再三谢过后,引着凤姐儿往八凤殿而去。
  ……
  左银台门外,内阁。
  京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整个官场哀嚎遍地。
  都道坚固的堡垒是从内部打破的,以赵青山为首的内阁,对大乾官场的熟悉程度,可用了如指掌来形容。
  哪些人是靠溜须拍马混上位的,哪些人又是因为先帝想要打压平衡新党而佞幸上位的,哪些人又是有才无德之辈……
  先帝在位时,因为军权不牢,皇位不固,所以竭尽全力让各方平衡,不敢放手让任何一方坐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