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3/999

  如此,今日整个神京城,凡是在京的公候世爵及宗室命妇,悉数来至贾家。
  除此之外,凡京中不当值的二品以上文武官员及外姓诰命,亦皆至贾家。
  为太子妃贺!
  在天家后宫只有一年迈太后,中宫无主时,贾家这位外孙女儿,数日之后便是天下女人中至尊至贵之人。
  凤仪天下,众生皆臣。
  即使是宗室郡王太妃至此,依旧要礼拜一声太子妃。
  当然,此刻就是郡王太妃,也见不到黛玉。
  尊贵已显。
  只是由贾家内眷陪在二门内吃个酒宴,添一分喜气罢。
  大观楼内,紫鹃瞧着身着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的黛玉一步步练习着仪态,走向正殿凤座,眼睛都湿润了。
  谁能想到,八年前那位只带了两个嬷嬷一个雪雁就从扬州而来的怙恃弱女孩,竟能走到今日。
  紫鹃犹记当年,贾母老太君怜黛玉孤弱,雪雁太小不会照顾人,便将她赠给黛玉,作大丫头。
  那会儿黛玉虽小,但心思机敏懂事,自感身世悲苦,寄人篱下,不安之极,常常泪流一夜,那时,紫鹃总劝也劝不得。
  后来她才明白,黛玉哭,不是因为爱哭,只是因为心中不定,无所依。
  太过聪慧,过早的懂事,反而让丧母之苦痛,十倍临于其身。
  然纵是如此,除却在那位宝二爷跟前外,也从未在姊妹面前失态过。
  想起那位宝二爷,紫鹃都不知该如何想如何说……
  但凡他有殿下三成担当,能为黛玉遮挡稍许,使其心安,也不会有今日之像……
  紫鹃甚至犹记,当初贾琮横空出世,展现出惊世之才时,家中姊妹皆与其亲近,唯独黛玉念及自幼与宝玉兄妹亲厚,顾及他的心思,才疏远于贾琮。
  然而这般苦心,依旧不能让宝玉释怀,换来的是一次更甚一次的猜疑和伤害……
  但即使如此,那时的黛玉待贾琮,依旧与宝玉没什么分别。
  直到下扬州,连林家老爷也病危将去,林家远房族人在盐院衙门内作威作福,欺负黛玉,贾琏却无所作为时,那时席卷六省锦衣千户所,形容狼狈枯槁的贾琮却从天而降,一举镇杀了林家远房,赶走了无用的链二爷……
  那种安全感,才是真正改变了黛玉的原因。
  然后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终至那夜芙蓉公子下了药,闹出那场闹剧后,意外的成全了黛玉的一片芳心。
  贾琮不似宝二爷踟蹰犹豫不敢话明,他直接挑明了,日后要呵护黛玉一生一世。
  自此定下此生不再生离,唯有死别的誓言。
  也是从那时起,黛玉听贾琮说,他不喜女人流泪,便再极少落泪……
  这一步步走来,连生死也经历过一遭,终究苦尽甘来。
  看着黛玉按照严格的仪态要求,缓缓坐在凤榻上时,紫鹃眼泪还是落了下来。
  三爷,终究没有辜负姑娘的生死相随……
第七百四十三章
嫁妆
  崇康十四年,七月十七。
  神京西城,荣国府。
  连日不休的拜访,让贾母面色看起来极差。
  与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王熙凤,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几日,王熙凤是真真出尽了风头。
  哪怕在当年,她一个小辈虽得贾母疼爱,执掌大权,但对上外面命妇时,仍以小辈自处,许多时候连话都没资格说。
  如今却不同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都知道太子最敬爱的女人之一,是与王熙凤自幼一起长大,一起进贾府的侍女。
  二人名为主仆,情同姊妹。
  虽王熙凤性格霸蛮强横,奈何宫里那位一点不记仇,依旧极敬她爱她。
  如此,谁还敢小觑她?
  便是宗室王妃、太妃当面,也拉下身份与她谈笑风生。
  不过此刻见贾母面色这样差,凤姐儿心里好笑不已。
  在她看来,这连日来的应酬疲惫倒是其次,最让贾母心碎的,当是要送进宫里的嫁妆。
  虽然贾母最疼爱宝玉,早已打定主意诸多珍宝皆留给他,可是……
  她也是个极要体面的老太婆,一辈子就活了张老脸。
  贾家这般女子进宫,旁人都只见贾家繁花簇锦,烈火烹油,却没想过,贾家要往宫里送进多少嫁妆去……
  其实黛玉反倒好办,贾敏留下的嫁妆便足有九十六抬,这是当年老荣国尚在时,贾家嫁唯一嫡女时陪送出去的。
  这份嫁妆,连王夫人都为之惊叹艳羡,也为之肉疼。
  贾敏过世后,黛玉进京养在贾家,后来林如海病重,黛玉听从贾琮之言,小小年纪举家北上,这份嫁妆自然也就回到了京中。
  这次进宫的妆奁虽不够,但还有宫里赏赐下来的仪币,加起来便有一百二十四抬。
  所以贾母、贾政等人就算再出些,实则出的也有限。
  太多了反而不好,毕竟前有皇后、太后之例在,不好逾越了过去。
  添补的有限。
  麻烦的是迎春、探春、湘云姊妹身上。
  尤其是迎春、探春二人,是正经的贾家亲女。
  而且,宫里已经透出了消息,探春是和宝钗同进八凤殿的。
  日后,多半就是当朝贵妃娘娘!
  同为贵妃,总不能比宝钗差太多去罢?
  可薛家那皇商之家,又只一女,这些日子拼命的变卖京中财产,还将诸多极好的门铺、宅子的契约都合在一起,要送进宫去给宝钗做嫁妆,傍身之用。
  贾家人知道薛家如此,是为了弥补薛姨妈的糊涂事,不让宫里忌恨。
  可外人不知道啊!
  外人只当嫁个贵妃进宫,就该送那么些嫁妆。
  可探春她娘……
  不提也罢。
  这份嫁妆,终究要出自贾家。
  可贾家官中的银子,早被某孙子花个七七八八,去修了那劳什子大观园了。
  原本贾母等人还担心贾琮势大难制,变了曾经之言,取贾家财富花用。
  所以拿出来修园子时,众人都在心里高兴。
  却不想形势会发生到今天这种地步。
  官中没了银子,就只能从旁处想法子。
  迎春那边要挪用邢夫人的嫁妆,邢夫人小气一辈子,倒是攒下了些东西。
  虽不入贾母之眼,可当迎春陪嫁足够了。
  至于当初邢夫人临终前说要将那些东西给她兄弟,却是笑话……
  最棘手的,就是探春处。
  想要凑够和宝钗差不多的嫁妆,就是把赵姨娘卖了都不够。
  且那赵姨娘早就发出话来,会陪嫁一对上好的玉镯子……
  贾母得闻时,差点想啐她一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3/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