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8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2/999

  言至此,李道林一张方正大脸,到底布满了歉疚惭愧之意。
  因为,之前在崇康帝以龙禁尉圈了龙首原时,他并未说话。
  但那个时候,武王府对外放出的风声,武王早已处于弥留之际。
  不过无论如何,都让李道林心中难过一道坎儿。
  这也是武王和贾琮夺他兵权,他没有丝毫反抗心思的缘由。
  心中有愧。
  武王却显得极为大度,含着拍了拍李道林的肩膀,道:“友长,朕希望,你能多帮帮太子。朕的时间不多了,朕依然信你。”
  “王爷!!”
  李道林闻言,身子一震,虎目中热泪顷刻流下,唇口颤抖的说不出话来。
  “信你”二字,着实让这位虎将既暖心,又惭愧。
  武王轻轻笑了笑,又对屠尤和刘志道:“奉益、孟坚,你二人也是。”
  屠尤和刘志闻言,跪地叩首道:“愿为王爷效死,愿为太子效死!”
  武王笑道:“都不要死,都好好活着,活着,才能做事。”
  贾琮见武王神色十分疲倦,道:“父皇,回宫歇息会儿罢。儿臣昨夜已经寻到了法子,定能为父皇延寿!”
  李道林等人激动道:“果真?”
  贾琮点点头,自信道:“万无一失!”
  武王微笑道:“好,那太子先去处置政事,朕也回去歇息稍许,再由太子诊治。”
  贾琮躬身应道:“是。”
  ……
  养心殿,西暖阁。
  贾琮目光清冷的看着林清河、吴琦川等人,道:“国朝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需要一次调动数十名五品以上官员的职位?”
  今日他初来听政,听到的竟是大规模的官员调动。
  纵然他是个官场菜鸟,也知道在新相上任前,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动,是有问题的。
  你们把位置都安排完了,新官上任拿什么立威,又拿什么安抚收揽人心?
  若再发生变动,反倒显得新官吃相难看。
  贾琮素知赵青山行事手段刚烈,和林清河、吴琦川等人虽为同党,彼此间也多有矛盾,往日里全靠宁则臣维持平衡。
  但上次他亲自去拿赵青山时,林清河和吴琦川等人还颇为维护。
  贾琮还以为他们感情不错……
  现在看来,再不错的感情,一涉及权力之争,也全完蛋。
  这几位竟是想架空赵青山?
  林清河看起来并不意外贾琮发问,躬身答:“殿下,这些官员多是吏部考功中下,乃至下下的庸碌官员。许多是宋广先、娄成文为了站稳脚跟,大肆提拔起的投靠他们的投机之辈。先帝为了平衡朝局,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如今殿下监国,万象更新。臣斗胆以为,此等才不配位的庸碌浮员,每多一日在位,则对大乾江山多一分损害。”
  贾琮闻言,差点生生气笑出来。
  不过论耍嘴皮子,他倒也不认输,因而淡淡道:“父死三年,子不改其政,此为孝也。先帝尚未大殡,孤焉能更改先帝旧人?不过既然先帝既然留有遗旨,二十七日释服,那一切都等二十七日后再说。如今朝廷头等大事,便是先帝丧事,余者一概处后。”
  林清河等人闻言,虽纷纷面露苦涩之色,却也只能躬身应道:“遵旨。”
  孝道大于天,他们敢多说一个“不”字,就是入罪的祸根。
  可真要等二十七日后,赵青山归京,那岂还有他们立足之地?
  且赵青山之后,还有一个柴梁。
  柴梁自地方府县出仕,因政绩卓著升任两省巡抚,后又担任了七八年的河道总督,治理的黄河水清。
  其性格之强硬,手段之老辣,自不必多提。
  原本,柴梁便是宁则臣极看好的新党接班之人。
  若非如此,当初宁则臣也不会因赵青山、柴梁二人,同崇康帝险些翻脸……
  这两人一回来……
  林清河等性格手段都温和些的官员,一个个只觉得嘴里发苦。
  ……
  “太子回来了……”
  贾琮自前朝回至后宫,便来到了慈宁宫。
  武王正与太后说话,见贾琮进来,微笑招呼。
  这般慈父模样,倒让叶清吃味不已。
  贾琮与太后、武王见礼罢,却先看向殿内站着的半屋子面色激动的旧人们,面上笑容竟比先前两天灿烂些……
  武王见之哑然失笑道:“太后先前还提点朕,说如今天家血脉单薄,非社稷之福。待先帝国丧之后,要着紧为太子选秀储妃了,不是顽笑的。还提点朕,断不能让太子随朕的性子,天家子孙,广蓄嫔妃,繁衍血脉才是正经,朕成了反面。如今看来,太后倒是白担心了。”
  太后、叶清并几个太上皇老太妃,此刻纷纷笑出声来。
  黛玉、平儿等人却都红了脸……
  平儿等人也是刚刚进宫,太子房里人进宫,一次还是这么多人,太后、武王得知消息后,就传了来过目。
  初一见这么多人,真真又惊又喜!
  好孩子,有前途……
  连看到了尤氏那样明显年纪不小但十分美艳的,也没人说什么。
  天家贵胄,喜好些不同的风情,岂不是正常之极?
  东府这些人初次进宫,早被壮丽雄壮的宫殿所慑,半步不敢出错。
  而被太后、天子亲自召见,更是唬的连大气也不敢多出一口。
  自也无人解释什么……
  直到见到贾琮进来后,平儿等人才算敢稍稍放松些紧绷的身子了。
  看着贾琮着一身浅黄龙袍,贵不可言,着实让平儿等人惊喜交加。
  而贾琮见她们不自在,便同太后、武王微笑道:“太后,父皇,先让她们回东宫梳理罢。日子还长,她们现在还承不得龙凤之威。”
  太后、武王见贾琮如此看护这些人,知他念旧,自不会做恶人。
  便有宫人引着平儿、晴雯、香菱等人离了慈宁宫,往东宫行去。
  等她们离开后,武王问贾琮道:“政事不大顺利?朕瞧你脸色方才并不大好。”
  贾琮闻言,心里忍不住生出些感动来。
  若非关心到极致,又怎会能留意到神色的微小变化……
  他面上客气的微笑滞了滞,目光变得真诚了许多,看着武王道:“父皇不必担心儿臣,儿臣很聪明,办得到的。父皇好好将养龙体,只要父皇龙体无碍,其他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武王闻言,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点头道:“朕知道了。”
  太后身旁一老太妃忽然抹起泪来,道:“看到皇帝和太子这般父子亲爱的场景,我似看到当年太上皇和武王……”
  此言一出,慈宁宫内气氛骤然一变,太后等人脸色都沉了下落。
  当初武王归京,得知妻儿被贞元帝派人活活烧死,于马上呕血三升后,提十万虎贲攻破大明宫。
  曾经被赞为天家天伦典范的父子二人,兵戎相见。
  那一夜,不知多少人丧命,也不知多少人心碎。
  武王誓死不见太上皇,自囚于龙首原。
  而太上皇更是割发代首,退下帝位。
  此事,是刘乾皇室最不可触碰的伤疤禁忌。
  却在此时被揭开,更是与武王、贾琮父子类比。
  不祥之意太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2/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