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8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999

  贾政、贾母等人闻言一怔,然后瞬时看向一脸无辜的尤氏婆媳。
  贾政忙解释道:“天使误会了,此非琮儿……此非太子身边人,实乃……”
  未等贾政说完,那天使就微微欠了欠身,道:“政公,还请不要为难奴婢,奴婢初次为太子殿下办差事,断不敢有任何马虎之处。既然太子殿下说了,东府内所有人都接入东宫,那不管是扫地的还是煮饭,一个都不能少。太子殿下金口玉言,却没有还口的余地。”
  说完,那内侍面带微笑站在那,虽不带戾气,然也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知道不能挽回后,贾家一屋子人看着尤氏婆媳,不由都面色古怪起来。
  尤氏倒也罢,虽也是难得艳丽,但到底已近三十,渐渐年老色衰,且她当初和贾琏的勾当,也并未隐瞒的多彻底。
  想来贾琮不至于如此饥不择食。
  可秦氏……
  饶是贾家姑娘多为绝色,可在秦氏面前,终究或显青涩,或显清冷英气,总不如秦氏妩媚多姿。
  将这样的小寡妇收进宫里去,那位想做甚?
  ……
  贾琮自然没想到会闹出这样一个乌龙来,他不过随口一句吩咐,谁曾想到那太监如此呆板。
  他就算再色令智昏,也不可能将一老一小俩寡妇抢进宫里乱来。
  若如此,哪怕他是武王独子,多半也要挨一顿家法……
  他也压根不知道贾家发生的种种,此刻,还有更肃重的事等着他来思考断定。
  皇城大明宫,奉先殿内。
  先帝灵柩供在内殿,外殿的地上,却随意的摆着几个蒲团。
  武王坐在盘腿坐在中间一只蒲团上,周围坐着李道林、赵崇、屠尤、刘志四大国公。
  武王身后不远处,则站着古锋及金银二军。
  贾琮来时,他们已经说了好一会儿话了。
  面对外人时,武王总显得十分从容。
  即使李道林等人到最后几乎置武王的生死于不顾,任崇康帝以龙禁尉围了龙首原上的武王府,也没有任何反应。
  但此刻,武王似丝毫没有秋后算账的打算,只淡淡说着当年的事。
  李道林等人时不时的附和一句,倒也热闹。
  直到贾琮到来……
  待贾琮见完礼,而诸臣与他也见罢礼后,古锋送上来一个蒲团,放在武王身边,贾琮落座。
  武王指着贾琮道:“看着太子,朕心甚慰,也十分骄傲。如今的天下,是他们的了。”
  李道林目光复杂的看着贾琮,点点头道:“太子之才,堪称绝世,臣平生所见,无人可出太子之右。”
  郑国公屠尤笑道:“皇上许不知,臣家那小子,素来心高气傲,虽然从未说过,但臣看得出,他心服的人没几个,连李大哥家的子重,他也只当是兄弟好友。唯独对太子殿下,臣第一次听他说口服心服一人。”
  武王闻言,微笑颔首,又看向了赵崇,赵崇苦笑了声,道:“皇上,臣之子以前和李道林之子从小打闹到大,也各有胜负。唯独和太子作对时,屡战屡败,且败的……一点脾气也无。”说着,又对贾琮躬身道:“太子殿下,臣以前有眼无珠,多有得罪之处,望太子殿下海涵……”
  说罢,一直躬身未平。
  武王看向贾琮,李道林等人也一起看向了贾琮。
  贾琮对赵崇的态度,其实意味着他对贞元勋臣的一个底线……
  贾琮淡淡道:“宣国公的问题,不是得罪了谁。孤并非无容人之量,开国公曾当朝骂孤无耻,还数次要教训孤,但孤并不生气,也不记恨。因为孤知道,他还是个有信仰的军人,他敢直抒胸臆,孤只有佩服的。而你的问题,和开国公的问题,截然不同。宣国公,在孤的印象里,你与其说是一个老将军,不如说是一个政客。从你与先帝合谋,算计自己的袍泽,算计你宣国公一系的武勋起,你就不再是一个军中大将了。你还记得平凉候吴振么?你为了和李道林争权,为了压他一头,不惜先伤己,再伤敌。赵崇,你做到了,你让李道林在贞元勋臣里的名声臭了大街。但自此引发的一系列的贞元勋臣自相残杀,也皆因你而起。孤实在信不过你,你连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弟兄都敢往死里算计,这世上谁还敢信你,谁还敢用你?”
  见面色骤然阴沉变化的赵崇,想要张口否认,贾琮轻笑了声,摆手道:“怎么,这个时候,你赵崇还准备敢做不敢当?虽然此时连戴权都知之不详,但先帝还是留下了些奏折文案的……赵崇,不要费力气狡辩了,没用的。”
  赵崇闻言,面色登时煞白,他并不畏惧贾琮,可却能感觉到上面那双平静无波眼睛清冷的目光淡淡望来……
  一时间身上如同背负了座万丈大山一般,压的他连呼吸都艰难起来……
  却听贾琮轻笑了声,道:“宣国公不必害怕,孤不会杀你。父皇留下来的老臣,孤一个都不杀。”
  此言不仅让赵崇、李道林等人意外,连武王都微微扬起了眉尖。
  贾琮垂下眼帘道:“不是孤妇人之仁,只是大乾动荡的时日已经太久了些,再动荡下去,恐伤国本。所以,孤留你一家的性命。具体如何,等旨意罢。”
  赵崇一瞬间如同苍老了数十岁,缓缓伏地叩头道:“罪臣,谢陛下,谢太子不杀之恩。”
  贾琮与武王对视了眼,武王轻笑了下,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放手去做,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赵崇心怀恨意,起兵造反,朕也会重新披挂上阵,替你平了他。”
  贾琮笑了笑,就见赵崇跪地一下又一下的沉沉磕头,泣不成声道:“王爷,末将从无反心啊!!”
  武王轻轻一叹,却不再理会,看了银军一眼,银军往后看了眼,几名健壮的宫人出现,架着赵崇离开了……
  李道林看着贾琮,沉声问道:“不知太子,要如何发落臣等?”
  贾琮奇道:“开国公自以为何罪?”
  李道林沉默了片刻后,长叹一声,对武王道:“臣亦非纯粹之武将了。”
  武王点点头,道:“可以理解,人生在世,谁人又能一世纯粹?不过也不当紧,既然已非纯粹的武将,那就不要再当武将了便是。往后得闲就多进宫来,与朕说说话。”
  又对宋国公刘志、郑国公屠尤道:“奉益、孟坚,你二人也一并来。”
  刘志和屠尤闻言,除了领旨谢恩,还能如何?
  这对天家父子,立威之后,又谈笑间下了他们的兵权。
  天家,天家……
  却听贾琮又道:“父皇,儿臣以为让开国公、宋国公、郑国公这等当世名将就此终老,实在有些可惜。儿臣观政,发现文华一道,朝廷设有太学国子监,以养天下文才。但于武备一道,却并无显学养才。所以儿臣想开设一门讲武学堂,名曰皇家讲武学堂。专为我大乾,储备将才。父皇为当今天下举世无双的帝王之将,当任第一任山长。而开国公等人,则可为教谕。以后,凡是我大乾军中游击及以上的将官,务必出自讲武学堂。纵然不是,至少也要进来进修学习一番。此为儿臣一点思虑,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第六百九十一章
慈父
  奉先殿内,听闻贾琮之言,武王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李道林、屠尤、刘志三人则微微倒吸了口冷气,目光有些骇然的看向贾琮。
  如同文官一般,三品以下的官员升迁多由吏部栓选。
  而参将以下的武将,通常由兵部,或者地方总兵提名,兵部考察年功资历后用印,便可定下。
  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形成山头。
  但贾琮之提议,却是将所有游击以上的将校任命,统统收回皇家。
  进这个所谓的皇家讲武学堂“进修”,再根据表现所得指派差事。
  一下就断了地方大将安插心腹坐大的可能,至少,极大的降低了风险。
  再有一点就是……
  天下游击以上的将领,自此都成了天子门生。
  天地君亲师,人伦五常。
  天家自此便占了君和师两个。
  哪个武将再造反,便失了大义。
  且有君父大义在,只要天子每年浅浅施恩于讲武学堂的学生们,便能收到最大的忠诚,极易收买军心。
  武将和读书人还不同,没读书人那么多的花花心思。
  相对来说,要纯粹的多。
  有这个讲武学堂在,只要君王不是太昏庸,待到君王有难时,必有无数勤王大军!
  天家,也再不复有崇康帝之窘境……
  “好!”
  武王抚掌激赞一声,他原还一直在想法子,要将军中大权最大程度的移交到贾琮手里。
  可名义上的移交容易,真正的人心难移。
  却不想,他还未想出个头绪来,贾琮自己就想出如此绝妙的一个法子来。
  武王大笑数声后,问李道林道:“友长以为如何?”
  李道林至此,还能说甚,微笑着点头道:“此为万世之法,臣以老朽之身,愿为陛下和太子,再出份力,以赎己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