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8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6/999

  明君!
  圣君!
  一连串的褒赞甚至已经僭越了,可百官仍不要钱似得堆砌而来,似想为贾琮铸就一尊神龛,将他供在上面……
  然而却听贾琮又道:“既然学习为政之道,孤还会请一个师傅来,好生教教孤处理朝政之道。”
  此言一出,林清河、吴琦川等人无不大惊,他们以为贾琮要将松禅公宋岩请入京。
  莫非,旧党要翻身了?
  便听贾琮沉声道:“传孤谕旨:召河套知府赵青山、同知柴梁,即刻归京。赵青山为太子太傅、柴梁为太子少傅,共入军机。哦对了,河套春日遭灾,百姓多难,赵青山、柴梁回京后,还需派两员可靠的大臣前去接任他二人之位。宋广先、娄成文二位大人,孤看此重任非你二人莫属。河套国之重地,望二位不负孤与朝廷之重望,让河套早日重现往昔繁华。”
  宋广先、娄成文闻言,满腹的苦水涌到嘴边,似一颗苦胆在口中炸开一般。
  可看着贾琮清冷漠然的眼神,两位花费了大半生才从外省打熬至京,坐上阁臣军机的大臣,最终只能选择跪地领旨。
  他们知道,这已经是贾琮,不,是太子刘元,给他们的一条生路了。
  若他们敢不识好歹,接下来怕就有性命之忧……
  而林清河、吴琦川等新党大员们听闻贾琮之言,也纷纷变了变面色。
  新党可是说是宁则臣一手创建,然而宁则臣最重要的一个助手和伙伴,便是赵青山。
  可以说,新党内大部分事,宁则臣多只提出一个纲领,甚至只是一个想法,具体施行则由赵青山去负责推行。
  所以,除却宁则臣这样的精神领袖外,新党还有一个实际领袖,那便是赵青山。
  在赵青山面前,无论是林清河还是吴琦川,都逊色三分不止。
  赵青山一旦回来,如今有些散乱的朝纲,怕立刻又要严谨甚至苛刻起来。
  赵青山生性刚烈之极,当初宁则臣在时,通常都是赵青山唱黑脸,宁则臣打圆场,可见一斑。
  如今宁则臣死了,谁又能来让赵青山手段缓和一些呢?
  百官们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看看御椅上的贾琮,忽然觉得这个太子有些坏啊……
  最后,贾琮点了当了一天透明人的开国公李道林、宣国公赵崇和忠顺亲王刘兹为先帝治丧司主事,让三人去奉先殿为先帝守灵……
  宣罢,便转身折回内宫,匆匆往慈宁宫赶去。
  武王方才面色不好,贾琮有些担心。
  虽然对这个便宜老子还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哪怕从冰冷的利益角度去看,武王现在也绝不能有事。
  否则,事情将会变得十分棘手。
  更何况,一个真心待他好,视他为子,并强撑着油尽灯枯之体,将一座江山送给他的人,贾琮非草木铁石之心,总还是有些牵挂担心……
第六百八十八章
苦中作乐
  “太子回来了。”
  慈宁宫寿萱殿内,武王不复含元殿上的从容风采,有些气弱的倚在一张铺垫了纹龙锦褥的金丝楠木大椅内。
  不过看着贾琮的目光,依旧温润满意和赞许。
  看起来,他似乎已经知道了前朝发生的事。
  武王手往高台凤榻上指了指,微笑道:“先见过太后罢。”
  高台凤榻上,太后看着贾琮清淡的面容,心里忍不住咯噔了声。
  她极担心,贾琮记恨当年事……
  若是放在从前,天家多子多孙,众皇子还要夺嫡争大位,那她这个太后一言比金玉还要贵重。
  可现在,天家只剩这一根独苗苗,别无选择。
  且这根独苗苗还在外失散多年,如今回归天家,他们这些大人哄他归心都来不及,绝不可能谈什么下马威。
  所以如果这孩子果真记恨她,老太后怕也只能在冰冷中默默离开这世间……
  不止太后,连叶清还有武王,都颇为留意贾琮的神色。
  他们也不愿见到,贾琮心中带着恨意认祖归宗……
  不过还好,贾琮并未表现出什么隐忍的恨意,虽没什么痛哭流涕懊恼不曾早日尽孝膝下的亲近,只面色淡然,却也不见什么波澜仇恨,贾琮依礼参拜道:“孙臣刘元,拜见太后,请太后安。”
  武王面上浮起一抹微笑,看向凤榻上的太后。
  就见太后抹着泪,连声叫起道:“好好,安,安!好孩子,快起来罢,这些年委屈你了,都是哀家的不是……”
  “母后。”
  武王垂着眼帘,唤了声,道:“过去这么多年了,不要再说这些了,咳,咳咳……”
  太后见武王面色不好,忙道:“快请太医,快请太医来看看!”
  贾琮起身后,先看了眼乖乖巧巧静静坐在叶清身边悄悄看着他的黛玉,微微颔首,用温和的目光示意她安心后,走到武王身边,拿起他的手腕诊脉了片刻,旁人见他如此动作,武王什么话也没说任他施为,便都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盏茶功夫后,只见贾琮面色越来越凝重,众人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武王倒是从容些。
  直到贾琮伸手,在他额前贴了贴,又将他眼睑搬下观察了下后,武王也有些忍不住了……
  还好,贾琮没有再过分。
  只见他从怀兜里取出一巴掌长短的锦盒,打开后,露出一套家伙什来。
  见到这套家伙什儿,最先激动起来的却是叶清,她一下站起来,大声道:“清臣,你还有这种神药?!”
  贾琮莫名其妙的看了她一眼,没有搭理,自顾收拾着器具。
  见此,慈宁宫一众昭容、彩嫔们无不面面相觑,悄悄倒吸了口凉气。
  在慈宁宫这地儿,往日里别说宗室命妇、公主、郡主,就是皇后、皇妃、皇子甚至寻常太妃们,都要给叶清三分薄面。
  她说的话,何曾被人如此视若罔闻过?
  她们又悄悄的看向凤榻上的太后,却见太后也只瘪了瘪嘴,到底没说什么……
  众人不由心中暗凛,如今看来,这位太子的地位比大家想象中的更金贵啊……
  叶清丝毫不觉尴尬,自己走到贾琮跟前,明媚的眼睛愈发明亮,大喜道:“原我就想再问你讨要两支神药,可九叔却不许。说你常年在外奔波,难免有生病之时,这等药想来你也不多,不准我多要。早知道你还有,我说什么也要强要几回。”
  贾琮瞥了她一眼,哼了声,又看向武王,见他淡淡却慈爱的目光,面色微微一滞,他还是不大习惯突然多一个爹……
  不过还是道:“父皇旧伤化脓,迁延不愈,引起了不少并发症。发热只是其一,还有其他的……儿臣先为您消炎退烧,至于其他病症,在一一想办法。还要再去请些杏林圣手,为父皇固本培元,这一道,儿臣并不精通。”
  武王含笑应下后,贾琮对叶清道:“派人去延平门内待贤坊第四家,寻一个叫邱三的,问问他我去年让他做的东西做好了没有?做好了就立刻取来。”
  叶清忙安排人前往,回过头又道:“清臣,太医说九叔血气不足,可开了好些补血气的药也不顶用。你怎么说?”
  贾琮道:“父皇病入骨髓,太医们开的补血气的药,终究是为了促进骨髓造血。可父皇的骨髓已经失去了大部分造血能为……”
  尽管有些名词听不懂,却不妨碍众人听明白贾琮言下之意。
  太后急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贾琮看了她一眼,道:“既然自身不能造血,还可以输血。”
  太后闻言一怔,其她人也一脸懵然,叶清则皱起眉头看贾琮道:“怎么听起来像是邪法……”
  贾琮没再理会,他已经收拾好手中的器具,同叶清道:“设个帷帐,将我和父皇围起来,我要用药了。”
  之前在武王府曾有过经验,叶清没有耽搁,立刻招来昭容、彩嫔取帷帐来,将武王、贾琮二人围了起来。
  贾琮半跪在地上,为武王解衣,然后将调好的青霉素注射下去。
  等注射罢,又亲自替他收拾好衣襟。
  看他这般做,顶天立地曾杀出尸山血海的武王,眼睛渐渐湿润,竟缓缓流下两滴泪来。
  这一幕,他在梦中都未曾梦见过……
  贾琮有感,抬头看了眼,面色顿了顿,轻声道:“父皇放心,不会有事的。”
  或许不能根治,但只要能用药把炎症控制住,再定时输血,总能多出一年甚至更久些的寿命……
  武王伸出消瘦修长的手,本想抚抚贾琮的额头,不过见他有避开的趋向,哑然一笑后,就拍了拍他的肩头,温声道:“你怎会这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6/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