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999

  武王闻言,只是面色淡淡的看着贾琮,并未答应。
  一旁礼部尚书倒是乖觉,擅揣摩圣意,提点道:“太子殿下当敬称父皇,当自称儿臣,方显天家之亲近,天伦有常。”
  贾琮闻言一滞,抬头看了眼武王后,抽了抽嘴角,跪地行大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哈哈哈,哈哈哈!”
  一直从容不迫的武王,面上涌出一抹不大正常的血色,仰头大笑起来。
  笑罢,方看着贾琮,温言道:“太子平身。”
  如今他还未正式进行登基大典,未祷告上苍祭献文书,登录太子之名。
  但他膝下只一子,不是太子,又是什么?
  叫起后,武王对文武百官道:“朕龙体欠安,难理国事。幸太子成才,可负社稷之重。自今日起,太子改名刘元,由太子监国。一应文武,当好生辅佐。朕之宝剑,已有十四载未曾饮血。诸位爱卿,莫要负朕。”
  说罢,不看面色变幻的百官,武王对贾琮招了招手,将他唤至跟前,扶着他的肩起身,然后又轻轻推着贾琮,让他坐在了那张无数野心枭雄做梦都想坐到的位置上,含笑道:“太子,大乾的江山,就交给你了。”
  贾琮看着面色渐如金纸,气息有些羸弱的武王,嗓子有些堵。
  虽然他心里并无丝毫父子之情,但亦非草木之身。
  看出贾琮的动容,武王笑的愈发慈爱,伸手在他肩头拍了拍后,由古锋搀扶着,离开了含元殿。
  贾琮起身,与文武百官相送。
  直到武王清瘦的身影消失在大殿庭柱,注目良久之后,贾琮方转过身,高居皇位,俯视着殿下百官,又越过他们,望出含元殿,俯视着整座神京,整个关中,整座江山。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六百八十七章
垂拱而治
  收回目光,贾琮先同自九边潜入京中的数十员虎贲大将道:“诸位将军且先回家歇息罢,明日起,孤会奏请父皇,一一接见诸位。诸将与寻常臣子不同,与父皇除却君臣之义,亦有袍泽手足之情,故当以家礼相见。再者,诸位将军为国戍边经年,劳苦功高,然极少归家探望亲人,此次回来,当回家好生与家人团聚,多歇息些时日,一享天伦。待国丧之后,孤还有大事相托,亦有大富贵相赐。到那时,再设酒宴招待诸为将军。”
  刘焕章等数十位大将闻言,就算明知道贾琮是在赶他们出朝堂,可听着这话,还是忍不住纷纷咧嘴笑了起来。
  他们本也没想过待在朝堂里和文官耍嘴皮子,他们的产业,也大都在九边驻地……
  忠于武王归忠于武王,但这些年,该捞的他们也没少捞……
  蓟州总兵赵子仑大声道:“有殿下这句话,臣愿在蓟州再镇三十年!”
  其他大将也纷纷鼓噪不已,看着贾琮的目光亲近了许多。
  贾琮含笑点头,目送这群气息彪炳的大将们离开了这含元殿。
  等他们离开后,满朝大臣,无不海松了口气。
  好险!
  若果真让这群狂暴的丘八在朝廷里扎了根,那大乾的江山也就完了。
  等“外患”离去,文臣们再看御椅上端坐的贾琮,眼神无比复杂。
  曾经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忌惮不已也厌恶不已的天子鹰犬,此刻竟成了监国太子。
  偏生,这个监国太子,刚才还挽救了他们……
  尤其是林清河、吴琦川二人,原本最恨贾琮的人排个名,他们两人绝对能位居前十。
  贾琮初出茅庐时,第一次就折了新党捧出的新科状元,让新党颜面扫地。
  后来更是连折户部侍郎、工部侍郎甚至连宁则臣的儿子,都间接死在贾琮手中。
  二年前贾琮南下,更是杀的新党大员人头滚滚。
  回到京后,又抓捕了新党次辅赵青山入诏狱……
  可以说,贾琮与新党之间,有莫大的血债!
  但是方才,贾琮又挽救了天下文臣免被压迫的命运。
  他还将颜面扫地几不能苟活的林清河搀扶了起来,并严厉训斥了刘焕章,替林清河也替新党挽回了些颜面。
  最重要的是,如今也只有贾琮,才能倚靠武王,震慑住京中那些险险失控的武夫们……
  所以,他们别无选择。
  贾琮没有理会百官怎么想,他俯视百官,淡淡道:“昨日先帝问孤,当以何为庙,以何为谥。林相,孤何以言?”
  林清河虽明知贾琮是想借他之口,以表其帝统之正,可又能如何?
  昨日崇康帝临终前,的确这般问过贾琮。
  尽管崇康帝那时并未说明贾琮的身份,可现在想来,崇康帝多半也已经确定了。
  既然如此,不管是问心无愧也好,为报之前搀扶相护之恩也罢,亦或是维护朝廷的稳定和新党的根本,林清河都要还此一礼。
  当着满朝文武之面,林清河沉声道:“此言是昨夜先帝命臣书写完遗折,传位武王后,问太子殿下之言。殿下答曰:‘所谓庙号者,祖有功而宗有德。陛下有开辟天地革宇宙之新之功,又有恩泽亿兆黎庶千秋万载受益之德。故臣以为,可庙世祖,或世宗皇帝。至于谥,陛下有经纬天地之才曰文,又有安乐抚民之德曰康,故而当谥文康。’太后随提点殿下,曰:‘臣子才用这样的谥,天子之谥,都是十数字呢’。太子随曰:‘如此,则谥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信毅文康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先帝大慰。适时,八大军机皆在。”
  贾琮点点头,见满朝文武一个个眼睛瞪的老大,许多人甚至都掩饰不住眼中的震惊和不信。
  毕竟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年崇康帝是怎样防范武王的……
  谁能想到,到头来,竟会来这样一场“合家欢”?!
  真真是千古未有之奇事。
  可不止八大军机,连崇康天子身边最信任的总管太监此刻都活着,总不能有假吧?
  贾琮又问道:“先帝问孤:‘那往后,朝廷可依旧行新法否?’孤何以答之?”
  此言一出,满朝新党大臣凛然,紧紧的盯向林清河。
  林清河闻言,登时挺直身躯,昂首道:“殿下答曰:‘新法,乃大乾万世不易之根基,绝不可动摇!’先帝闻言大悦,洪声赞言:‘善!新法,乃国朝万世之基也,绝不可动摇!’言罢,随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管曾经有多怨恨天子薄情寡恩,但这一刻,林清河心中唯有崇高的敬意!
  尤其是之前,被人如此羞辱过后……
  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伏地高呼万岁,以悼先帝之殇。
  其他诸如新任吏部尚书于世杰,新任工部尚书岳宗昌,新任户部尚书左中奇,新任礼部尚书杨庭贞等自觉饱受皇恩的大臣们,此刻也放声大哭起来。
  贾琮没有劝,天子驾崩,怎能没有哭声?
  之前实在是有些过了……
  就这样,他看着满朝文武或自愿或被“裹挟”的大哭了一场后,林清河等人再起身,看他的目光又变了。
  至少,这是一个讲规矩的太子。
  贾琮道:“新法,为先帝与诸臣工十数年如一日,披肝沥胆,历经千难万险方大行天下的根本国法,只能加深,不容废黜。
  只是孤虽为皇储,但今日之前,却从未参与过朝政。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所以,新法该如何继续执行,朝政当如何运作,还要依靠诸臣工各司其职,同心尽力,维护朝纲之平稳。
  务要辜负尔等十数年积攒之苦功。而孤,则还要虚心观政学习,不会贸然插手,以免妄自尊大,坏了先帝与诸臣工十数年呕心沥血方经营之朝局。
  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堂上改动一点,到了下面,便是惊天动地的动静。事关亿兆生民之政,孤心怀敬畏,不敢随意变更。
  所以在孤未学得政务精要前,一切照旧。”
  这一番言论,再一次将满朝大臣震惊的瞠目结舌,随即便是狂喜!
  这……
  这是……
  效法古之圣君,垂拱而治吗?
  若如此,可真真是天下万民之幸啊!
  林清河等人齐齐激动拜道:“殿下真乃世之罕见的英明皇储,真乃我大乾之福,真乃江山社稷之福也!”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贾琮上来就凭着年轻气盛,自以为是,胡乱指派一番。
  不是他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之前贾琮当锦衣卫指挥使时的作风,便是如此简单粗暴……
  再没想到,贾琮能有如此自知之明。
  贤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