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999

  “嘶!”
  屠尤和左崇闻言,登时倒吸一口凉气,二人相视一眼后,也反应过来。
  可两人实在难以理解,宁则臣到底为了什么?
  李道林垂下眼帘,解释道:“这种人很纯粹,便是为了他心中的大道。宁则臣心中的大道,就是他一手推行的新法。朝闻道,夕可死。就如当年,咱们追寻王爷,追亡逐北,戎马天下时一般,谁会怕一个死字?”
  听闻此言,屠尤和左崇面色微微一变。
  沉默了稍许后,屠尤问李道林:“大哥,你说三位皇子之死,会不会同龙首原王府那边……”
  李道林闻言,抬起眼帘目光锐利的看了屠尤一眼。
  屠尤也是近五十的人了,被这一眼看的唬了一跳,忙道:“大哥,我就是问问,没旁的意思。这么些年来,我渐渐明白过味来,当年那事,真的是重华宫里的那位所为?我觉得很可能是……”
  “好了。”
  李道林神情渐渐莫名沉重悲伤起来,眼中说不出的痛惜,他摇摇头道:“这些旧事,现在谁还能说的清楚?王爷他,就快要……连银军都送给了叶家那丫头,这件事和他老人家无关。他要想动手,何须等到今日?”
  屠尤想想也是,看了眼左崇,左崇亦是眉头紧皱,道:“王爷要想做什么,不必这般麻烦,直接对我们下武王令就好……”
  此言别说屠尤,连李道林眼中都闪过一抹难言的神色。
  若武王果真下了这样一道武王令,开国公府,还会遵王令么?
  如果武王身子康健,还如当年一般,或许有可能。
  但现在……
  左崇没发现其他二人的神色变化,他继续道:“也真是邪了门儿了,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事。到底是什么人下的毒手?果真只是两个伴读心中怀恨?”
  屠尤嗤之以鼻,道:“那雍王又怎么回事?天家里,什么事不可能发生?皇子暴毙又不是没有前例,当年延寿坊……”
  “孟坚!”
  没等他说完,李道林皱眉喝道:“以后不要再说这些,既然朝廷定性了是白莲余孽所为,锦衣亲军剿贼不利,也被我等屠了个干净,就不要再翻公案了。没有益处,当需明白祸从口出。”
  屠尤闻言,叹息一声,点点头道:“大哥说的对,连王爷自己都……我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出口怨气罢。罢了,听大哥的,不多提。大哥,这军机处一事,还得你来拿个章程。”
  李道林垂下眼帘,缓缓道:“孟坚,我等终归是臣子。若是寻常,这等违背祖制之法,自然要据理抗争。可现在,三位皇子不到三日悉数暴毙。天子……这个时候,谁敢触怒天子,就是在找死。”
  听李道林这般说,屠尤、左崇登时急了起来,道:“大哥,难道就任凭他们为所欲为?我等乃国之勋臣,岂能做应声虫?再说,若他胡乱作为,我等就坐以待毙?”
  李道林垂下的眼帘内,闪过一抹异色。
  天子短短两日内,丧三子。
  成了绝嗣之君,一夜白发。
  这等噩耗,会让一个知天命的老人,受到怎样的重创?
  哪怕他为寡恩之君,可虎毒亦爱其子也。
  再加上……
  这位古往今来都少有的勤政之君,在位十三载,几无甚嬉乐松快之日。
  又不食荤腥……
  就算他能倒行逆施,行下暴虐苛政,又能猖獗几时?
  他尚且无法完全掌控军政朝局,更何况后继嗣君?
  只是这等谋算,纵然于密室内,都不能诉于至亲,更何况在此处?
  郑国公、信国公虽为故旧战友,亲密无比。
  但……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谁又能真的信任谁?
  高处不胜寒……
  心中轻叹一声,李道林沉声道:“且再看吧。”
  正当屠尤和左崇不满的还想问些什么时,就见忠靖侯史鼐大步入内,面色铁青,道:“国公,宁则臣动手了!”
  史鼎、史鼐兄弟俩虽是开国勋臣保龄侯之后,但却同贞元勋臣一脉走的极近。
  他们二人曾与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一道同武王出征,只是贾代善依旧站在开国功臣一脉,这二人却“叛逃”到贞元功臣一脉,尤其是忠靖侯史鼐,极得武王信重。
  却也因此,让史家和贾、王、薛三家疏远。
  李道林三人闻言面色纷纷一凝,问道:“如何动手?”
  史鼐大声道:“宁则臣让人拿下了国丈董舟、国舅董成,抄了董家!!以他们二十九那日入宫曾与坤宁宫宦官勾结密议的罪名!其实,不过是在报复董家不答应宁则臣做皇亲国戚的表率,不愿变法!太猖狂了,太猖狂了!”
  “嘶!”
  饶是三个身经百战战功彪炳的老将,此刻仍不由心头一紧,倒吸了口寒气,变了面色。
  那可是皇后母族啊,竟被拿来作法,杀鸡儆猴?
  效果自然极好,可让一国之后的颜面往何处放?
  太狠,也太绝情!
  董皇后乃朝野上下有口皆碑的贤后,崇康皇帝未登基前,便是靠这位亲王妃在宫里刷存在感。
  登基后,又兢兢业业的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且素来严厉约束后族中人,不得触犯国法。
  崇康帝十分敬重这位元后,曾多次想加恩董家,都被董皇后劝下。
  却不想,如今竟寡恩至此!
  今日之后,纵然不行废后之举,董皇后还有何颜面坐稳中宫?
  屠尤和左崇二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后,都敬佩起李道林的智慧来。
  连情深义重的皇后都沦落到这个地步,在这个风头上,谁还转不过弯来,敢触霉头,那就是真正的作死!
  毕竟,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大义,谁敢轻言不忍言之事?
  李道林看着史鼐,沉声道:“士达,告诉家里面,不要再抗着新法。不过些许田亩税赋,于我等算不得什么。武勋将门,世代富贵在爵位,不在那几亩地。暂且勒紧腰带度日吧,这个关头,谁要是自己寻死,哪个都救不得他。”
  史鼐闻言,面色苦涩道:“国公,我倒是没什么,只我大哥那边……”
  承继祖爵的保龄侯史鼎却是个极贪婪吝啬之人,对家人尚且扣扣索索,视财如命,更何况让他去交纳税赋?
  保龄侯府名下,可是有不少田地呐……
  李道林摇头道:“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这个时候,能顾得了自己便是好的。你大哥……我的话他也未必听。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越往后越艰难。都不要掉以轻心,先求自保罢。”
  史鼎闻言叹息一声,道:“罢了,我往贾家走一遭罢,看看我家那位老姑奶奶,能否说动他。”
第四百八十三章
突如其来
  崇康十四年,正月十五。
  上元。
  粤州古城,满城张灯结彩。
  北边的寒风,还未吹拂至此……
  粤州锦衣千户所已不似聂琼在为时的模样了,之前聂琼为搜刮地方,甘愿当地方督抚衙门甚至知府衙门的走狗。
  或是和地方大户勾结,各般坏事做绝。
  百姓中人人痛骂,官场上也大多蔑视厌弃千户所,无人敬畏。
  然而等贾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清江南六省聂琼之流,八月十五在金陵府重建锦衣卫。
  紧接着,又以雷霆手段,一连击垮了八大盐商之白家、安家,还将赫赫清名的江南十三家之秦家和赵家除名。
  自此,锦衣卫在江南诸省官场上的威名和地位,再次得以恢复。
  而新任粤州千户所沈炎的做派,也远非聂琼之流可比。
  这位锦衣世家出身的老锦衣,规矩之严苛,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连两广总督叶辰和粤州巡抚赵世明设岁末宴邀请他,他都婉拒不去。
  各方人马送往锦衣千户所的年礼,也全部拒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