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999

  若是崇康帝绝嗣,待他驾崩后选择过继之子承嗣大统,多半便是从康王府或是宁王府中挑选。
  如此,连动机都有了……
  最重要的是,雍王刘仁暴毙之时,康王世子与宁王世子也在……
  康王和宁王闻言又惊又怒,他们简直觉得百口莫辩!
  目光恨不得将义忠亲王活活吃了……
  他们觉得无比冤枉,纵然有这份心,也没有这个胆量啊!
  然而根本没给他们辩解的机会,就听宁则臣大声道:“陛下,臣请陛下彻查宗室!尤其是二十九夜出现在永寿宫的诸位亲王世子!天子血脉断绝,何人受益最深,便有最大嫌疑!”
  疯了!
  真是疯了!
  自旧党退出朝廷以来,曾经气势如凶虎的宁则臣就开始变得收敛起来。
  却让谁也想不到,他今日竟如此“飞扬跋扈”!
  直接将刀口对准了宗室皇亲,口出此等诛心之言。
  他就不怕日后有诛族之祸么?
  宗室诸王闻言,自然惊怒交加。
  康亲王刘昌为宗人府左宗正,刘昌为天子兄王,康亲王世子刘骞当日在永寿宫内就坐在雍王身旁。
  论起嫌疑来,数他这一支最大。
  刘昌再忍不住了,抬头看向崇康帝,大声道:“陛下,宁则臣口出佞言,离间天家骨肉,其罪当诛!大乾祖制,宗室不得干政。但凡对朝政稍有言辞,必招来朝堂攻歼。故而我宗室诸王,贵则贵矣,实则远不如当朝大臣有实权。如今朝堂上,新党一家独大!宁则臣为新党魁首,权倾朝野,臣虽不学无术,也知道自古而今,再无有第二个臣子能有如此大的权力,天下督抚,大半出其门下。此獠身为人臣,却如此猖獗,必有不臣之心!陛下,当谨慎我刘氏江山,为奸人所误啊!”
  宗室诸王闻言,差点没叫出一声好来,纷纷附和起来。
  “对,宁则臣就是黑了心了,近来一直针对连我宗室皇亲,其心何其毒也!”
  “养虎为患啊!陛下何等信任于他,言听计从,文王之遇姜尚也不过如此。结果,却纵容出了这么个黑了心的!”
  “他们针对我宗室皇亲,便是针对刘氏江山!妥了,必是此獠下的毒手!”
  “陛下,为臣等做主哇!”
  崇康帝连眼皮都没动一下,眼神木然的看着殿下群臣像,目光的重点,其实落在一直沉默不言的勋贵行列。
  六大贞元朝册封的国公,如六座山峰一样站在那。
  大乾百万大军之权,皆在其手。
  虽然,分成开国公与宣国公两脉,彼此对立。
  其中也有人宣誓效忠于他,但是……
  在崇康帝心中,最忌惮者,还是他们。
  只是不知,皇子暴毙案中,有无他们的手尾……
  如今,他哪个都信不过!
  然而就在此时,崇康帝忽然听闻宁则臣声如洪钟道:“陛下,大乾祖制,内阁执政,军机掌军,二者分制,共辅天子!太祖之制,自然是万世良法。然而在此危难之际,臣以为,当做权变!”
  听闻此言,崇康帝眼中瞳孔一瞬间收缩如针。
  宁则臣,莫非要图穷匕见了?
  他想沾染军权?
  若是连军机阁都纳入内阁管辖之下,那这天下,到底何人为帝?
  他声音森然道:“不知宁爱卿,又有何良法?”
  宁则臣似未听出崇康帝言语中的忌惮和丝丝杀气,他正色道:“值此邪祟冲击帝星之时,陛下当设立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不必再经内阁与军机阁转呈。唯有独掌乾坤之权,方能寻出此等骇人邪祟,光明天下!此案,不拘涉及哪一个,宫中后妃、宗室诸王、武勋亲贵、亦或是内阁阁臣,文武百官,皆需一查到底!皇子悉数暴毙,千古以降,再未闻此骇人之事。君忧臣辱,君辱臣死!若连此等灭绝天良无君无父之事都不能查出,臣等粉身碎骨也无颜见天下人。”
  此言一出,含元殿内满朝寂静。
  无数人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宁则臣,这还是那个风骨刚正,敢于直言谏上的新党魁首么?
  这到底是佞臣还是幸臣?
  军政大权皆操于上手,那岂不是天子想杀谁就杀谁,想罢免哪个就罢免哪个?
  不过,这权,又岂是这般好交的?
  政权好交,军权呢?
  开国公李道林与宣国公赵崇二人对视一眼后,又一起瞥了眼宁则臣。
  幼稚。
  只是,他们也不会在这个关口反对什么,依旧静静的站在那。
  就听龙庭最上方传来一道漠然之声:
  “可。”
  崇康帝眼神幽深的看了宁则臣一眼后,终于吐出那两个字:
  “平身!”
第四百八十二章
人人自危
  军机阁。
  东朝房内,开国公李道林、郑国公屠尤、信国公左崇三大国公在此理军机。
  另宣国公赵崇、成国公蔡勇、宋国公刘志,此三位相互亲近一脉则在西朝房内处理军机。
  这两方人马,原在追随武王戎马天下时便相互攀比战功,处处较量。
  只是武王在上面压着,没人敢越线。
  待武王心死自囚后,十数年来至今,两方人马的明争暗斗已渐渐到了明面上。
  从最高层、到中层、到基层,无不斗争。
  这其中除却双方的不对付外,也有宫里那位故意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缘由。
  只是虽然他们明知如此,可到了他们这个地步,也不得不去争。
  利益就这么多,蛋糕就这么大,他们不为自己争,也要为下面去争。否则,无法御下。
  再者,谁也不想输谁一头。
  这些年来,崇康帝便是以此等权术手段,控制军机。
  其实这六大国公身上,若非武王烙印太深,并不算什么隐患。
  历朝历代的天子,大多非马上天子。
  他们大多是靠这等手段来操控军权。
  且崇康帝以高超的手段,将他们拉拢分化的已经差不多失去了威胁。
  只是,这些人身上武王的烙印实在太深,即使到了这个地步,崇康帝还是无法信任他们分毫。
  或许,相知相得了十数年的宁则臣便是明白此事,方提出设立“军机处”的谏言吧……
  东朝房内,郑国公屠尤、信国公左崇二人已经将宁则臣痛骂了半日了。
  往年靠着太祖、圣祖二朝立下的祖制,军中事务多在军机阁内处置。
  唯有到了总兵一级的大事,或是五千人马调动的战争,才呈由天子过问。
  军机大臣们大权在握,好不痛快。
  可若是军机处成立,天子无事不可过问,军机阁还有何存在的必要?
  军机大臣们岂不成了“草诏翰林”,做应声虫的勾当?
  屠尤想不通,压抑着声音怒声道:“宁则臣这个狗贼,他也不瞧瞧自己的处境,他莫非以为那位忌惮他不如我们?如今他一下将宗室、勋贵、士绅全部得罪,天子本就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拔而快之。他莫非撞客了不成?想死拉上我们?”
  信国公左崇也难掩郁气,沉声道:“宁则臣必难得善终,还会遗祸家族。没有今日之事他必死无疑,有了今日之事,他死的更快更惨。想做纯臣,想表忠心?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候!”
  开国公李道林面沉如水,沉默了良久后,见两位旧友同伴看着他,便缓缓道:“宁则臣,就是纯臣,是忠臣。他这般做,只有一个目的,除却固皇权外,便是为了推行新法。孟坚、伟长,告诉家里,若宁则臣再去登门,要求丈量田亩,登造黄册,让他们不许抵抗。三大皇子暴毙,此等恐怖大势已成,谁敢再挡,宁则臣就敢拉谁下马,谁就是凶手,鸡犬难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