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999

  又让宝钗等人坐下。
  宝钗却笑道:“可不能唱了,传到京里去,我们的好多着呢。”
  贾琮道:“难道我是长舌之人?”
  一群女孩子嘻嘻哈哈笑起来,贾琮见之,微笑道:“《西厢》不能唱,我不能坏了你们的兴儿,这样,我写个简单点的小曲儿,给你们平日里唱着顽,好不好?”
  这就太让人惊喜了,别说宝钗、平儿等家里人,连青兮都眼睛一亮,素来清冷的眸光,微微热切的看向贾琮。
  不用贾琮吩咐,晴雯、小红、春燕就跑去取来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一伙姑娘们颇为兴奋的研墨铺纸,贾琮上前,酝酿了稍许后,提笔蘸墨挥毫,在纸笺上行云流水般书写起来……
  宝钗自觉站在左边,看着贾琮书写的文字眼中光彩夺目。
  其她女孩子们虽也识字了,但也只是识字。
  旁边位置平儿最有资格去站,不过她却没有去,反而对诗文大家青兮比划了下。
  若是旁的事,青兮自然不会唐突越位凑上前,可贾琮的墨宝,当真是这世上最能让她心动的事物之一,她难以拒绝。
  无声的谢过平儿后,青兮在众人注视下,上前走到贾琮身后右侧,与贾琮保持一尺之遥的距离,聚睛观看。
  只见贾琮笔下写道: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思
  ……”
  平心而论,这首曲段别说和《西厢记》比,就是和随便一个酸秀才写一段文字也不能比文采。
  简单直白。
  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直白的文字,却将梨园祖师爷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深情写的入骨三分!
  此生只为一人去,长恨一曲千古思!
  这种悲伤的爱情,比华美的文辞,更能动人心魄。
  宝钗和青兮两个最知文的女孩子,看了一遍又一遍,眼圈都红了。
  贾琮的字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其书风偏又飘逸空灵,丰神独绝,云卷云舒,如清风飘拂。
  再搭配上贾琮俊秀淡然可与女扮男装的青兮媲美的形容,旁观的平儿、晴雯等女孩,许是因为读书还少的缘故,心中只能想出一个那日听来的词:
  公子世无双!
  贾琮最后在纸笺上写下“二黄四平调”后,就收笔了。
  转头看了看身后面色动容的二女,轻轻一笑,却将纸笺递给适才唱青衣的彩儿,道:“唱唱试试,很简单。”
  彩儿看了看她小姐青兮后接过手,只扫了眼,轻笑一声,然后开口唱道: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
  一曲唱罢,一屋子的女孩子们都痴了。
  贾琮走到平儿跟前,见她热泪盈眶,悄声问道:“肚子还痛么?”
  平儿本来动容的俏脸,一瞬间通红,嗔了贾琮一眼后远离几步。
  若是私下里问也就罢了,可这里还有那么多人,哪怕除了贾琮外都是女孩子,问这样的问题也够让人羞耻的了。
  小角儿不怕羞耻,拉着粉雕玉琢的方方元元蹦跳过来,咧着嘴露出小豁牙,眉开眼笑告密道:“姐姐们刚才也唱了……”
  “该死的小蹄子,快闭嘴!”
  晴雯上前扯住小角儿的脸蛋,撑出一个鬼脸。
  小角儿却讨好的巴巴看她,晴雯刀子嘴豆腐心,被这样一看就心软使不出劲来,松开手骂道:“坏透了的小蹄子,就会来这套!”
  一旁小红、春燕几个快笑岔了气,一起上前抱住小角儿就是一阵揉!
  小角儿根本不反抗,还咯咯咯的笑的欢实。
  热闹的一幕,连站在一旁格格不入的青兮,眼中都多了抹暖色。
  贾琮不理会丫鬟间的“霸凌”事件,反正小角儿自己很受用。
  他寻了张交椅坐下后,微笑道:“该谁唱了,谁还没唱?”
  这个时代虽没有KTV,但有人类社会起便有了音乐,只是此时的音乐以乐曲为主。
  汉时各种乐府诗词,套上乐经里的曲牌词牌,便是上好的乐曲。
  当然,现在不是汉唐宋时了,剧情精彩的戏曲更受人喜欢。
  《红楼梦》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里,吃酒后连素来最是沉稳持重的袭人都唱了小曲儿。
  可见这个时代,亦有娱乐性。
  不过这会儿大家都没吃酒,哪里肯唱?
  见贾琮“嘲笑”,晴雯气不过,跺脚道:“你先来!”
  本来众人没在意,可贾琮却爽快点头道:“好啊。”
  然后七八双眼睛“唰”的一下看向贾琮,目光甚至隐隐惊恐!
  只有小角儿拉着方方元元蹦脚欢呼道:“好啊好啊!”
  贾琮丝毫不见羞赧,面色爽朗微笑道:“我唱《水调歌头》吧。”
  “真唱啊?”
  宝钗担忧问道。
  在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不是没有男人唱曲儿,可那都是倡优之类做的事。
  最好的,也是篾片相公。
  寻常男子想活跃气氛,顶多不过说个笑话,譬如红楼中贾赦与贾政就与贾母说过。
  却没有唱的,因为实在不尊重。
  贾琮垂下眼帘,眼中的一抹悲伤和哀思没有让人看去。
  今日,是他前世母亲的寿辰。
  明月几时有,是她最喜欢的歌……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
  一曲唱罢,抬起眼帘,看到的就是一张张惊喜莫名的脸。
  贾琮眼中的思念和伤感早已敛去,微笑着看着众女孩子,问道:“还好?”
  一群人这才惊醒过来,热情拍手!
  宝钗都激动地笑道:“这不是《水调曲》啊!这样好听!”
  古代词曲创作,多是“选词配乐”,后来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也就是曲牌。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源于水调曲。
  水调曲早在唐时便久唱不衰,贾琮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出后,天下青楼画舫皆用水调曲谱之。
  虽也好听,但远不如贾琮所唱的新鲜。
  连平儿都感叹道:“真想再听一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