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999

  叶清再次柔声劝道:“九叔,日子还长呢!”
  武王摇摇头,看着叶清道:“你早上说想要往南边去逛逛?”
  叶清点点头,道:“做戏总要做全了。”
  武王好笑道:“未必尽是做戏吧?”
  叶清俏脸微微一红,不依道:“九叔!”
  武王点头道:“去看着也好,只是……”他隐隐有些担忧道:“以那臭小子的脾性,你去了多半要受点气。”
  叶清沉默了下,应道:“本就是意料中的事……也不止为了做戏,如今宫里那批人手盯我盯的越来越紧了,与其让他们坠在京里,不如带出去放风,也让京里不那么紧张……”
  武王赞赏的看着叶清,道:“日后,你要多帮帮元寿。可惜你是个女孩子,不然……”
  叶清抿嘴一笑,就听武王道:“你要南下,孤如今也没什么相送的,就送你一个人吧。”
  说着,武王手指在轮椅扶手端叩了叩,发出的声音却不是咄咄声,而是似军鼓般的“咚咚”声。
  没一会儿,房门打开,独臂大汉古锋出现。
  武王道:“将银军喊来。”
  古锋没有二话,看了叶清一眼后直接出去。
  叶清却变了脸色,忙道:“九叔,银军可是……”
  话没说完,武王摆摆手,轻轻一笑,清隽而又沧桑的相貌上浮起一抹回忆之色,道:“金、银、铁三军,曾是孤麾下直属大营的三位先锋大将。金军主攻,铁军擅守,而银军,却是斥候头领。最后一战,金军在乱军中失踪,尸骨无存。铁军为保护孤王,身中数箭,没有挺过来。唯有银军尚在……”
  正说着,就见古锋引着一其貌不扬,个头不高的中年男子进来。
  此人面色木然,眼睛呆滞,只有看到武王时,才多了丝生气,以军礼请安。
  武王叫起后,轻声道:“银军,往后就跟着小九吧。外面的人手,孤早先就大都交给了她,你再过去帮她看看。”
  银军闻言,木讷的眼睛看了武王一眼后,缓缓点头。
  武王笑了笑,对叶清道:“银军姓封,本名叫甚连孤都忘了。跟了孤大半辈子,也吃了大半辈子的苦。小九,往后他跟着你,你代孤善待他吧。”
  叶清郑重点头应下,道:“王叔,我记下了。”
  武王点点头后,道:“去吧,银军这一露面,那人也就放心大半了……”
  叶清闻言眼睛一亮,缓缓点了点头,然后屈膝一福,请了当年令无数大人物忌惮不已的银军一同离去。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武王眯了眯眼后,缓缓垂下眼帘……
  ……
  金陵城,荣宁街,荣国府。
  正堂内,几个代字辈的老人思维已经转不动了,吃饱喝足罢,只能死气沉沉的干坐着,偶尔转动一下眼珠。
  可贾珲等几个族中活跃的话事人们,却一个个面色铁黑,甚至咬牙切齿的看着贾琮。
  贾琮摆手道:“几位大哥不必如此看我,愿不愿意都随你们,我只这么一说,呵。”
  贾珲看起来肺都要炸了,咬牙道:“把江南田地都交出来,换成黑辽的,三弟,你干脆让我们换成厄罗斯的更好!”
  贾珂皱眉道:“三弟,这着实忒过了些,咱们金陵十二房不比你们都中八房富裕,人口繁多,没这些地,连口饭也吃不上。”
  贾珄、贾珅、贾珇等纷纷附和道:“是啊,都快揭不开锅了……”
  贾琮淡然一笑,道:“都随你们,小弟才多大点,又能有什么见识?不过白话罢了。”
  众人气急,若不是你将贾雨村拉下马,还将口供上交朝廷和江南督抚衙门,谁管你有几点见识?
  只是这些话他们偏只能压在心里,哪个再将贾琮当软弱可欺的主儿,才是失了智……
  贾珲强咽下一口气,一脸肉痛憋屈问道:“三弟,你看,交出三成行不行?”
  贾琮笑了笑,道:“珲大哥,你真的误会了。首先此事未必会追查下来……当然真要追查下来,三成怕是远不能让一些人满意,到时候几成其实都一样。但具体怎么样,小弟着实不知。我才来江南几天,是不是?对江南了解远不如你们深厚。”
  一众人听着将信将疑,贾珲隐隐有些底气道:“也是,江南十三家哪家不是这样干的?我贾家又不是兼并最多的。朝廷……新党,能拿我们怎样?”
  贾琮呵呵点头,道:“对,不能拿你们怎样。”
  贾珲看了贾琮一眼,忽然问道:“三弟,你去甄家拜会过了么?”
  贾琮摇摇头,道:“去送了拜帖,只是听他们管家说,他们家老太太这几天打醮,家里不接外客。”
  他自然知道,这多半是甄家那位大公子甄頫,为了报复他诓骗之仇,故意使然。
  只是这段过节却不必同外人说。
  贾珲等人闻言,却纷纷用同情的目光看了贾琮一眼。
  在江南,十三家加起来分量都不及一个甄家强势。
  江南十三家,说起来都是百年华族。
  可是除却早已分家的贾、史、王、薛四家,其实九家别说百年前,就是三十年前,都远没有今天这等声势,也谈不上什么江南十三家。
  然而一甲子年之前,甄家就是江南排名第一的巨室望族。
  经过圣祖、贞元两朝,甄家愈发如日中天,却又隐藏于十三家之下,不为外人所知。
  贾琮却不能到这样的人家登门拜访,在贾珲等人看来,分量着实有限的紧……
  罪证被呈交上去的事,他们似乎也丢到脑后,不再担忧了。
  似乎他们只要能交好甄家,这些都不算什么。
  看着又趾高气扬起来的十二房大爷们,贾琮心里只有荒唐二字。
  他似乎忽然明白醉生梦死利令智昏这八个字的意思,或许前世清末那些八旗子弟,大多也是如此吧。
  享受了会儿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快意,贾琮对贾珲等人道:“九老太爷他们都困顿了,今日就先到此吧?往后机会还多……”
  听他这般说,贾珲等人虽觉得话还未说尽,也只好领着好大一群十二房的子弟,护送着几个老太爷归家休息。
  等史家那几位旁观者们也都告辞之后,贾琮命老宅金彩将老宅收拾妥当,在一股腐朽死气的气氛中,看了眼正门门楼上敕造荣国府的牌匾,登上马车,折返太平里千户所。
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月照人
  “春愁压得碧蹄忙。风云未遂平生望,书剑飘零走四方。行来不觉黄河上,怎不喜坏少年郎!”
  “乱愁多怎禁得水流花放?闲将这《木兰词》教与欢郎。那木兰当户织停梭惆怅,也只为居乱世身是红妆。”
  “锁深闺每日里蛾眉蹙损,鸣不高飞不远枉字莺莺!小红娘搀扶我大佛殿进,问如来你叫我怎度芳春?”
  贾琮自荣国府老宅归返回千户所,在前面交代了些明日一早出发的事宜后,就回了内宅。
  还在游廊上,就听到正堂上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贾琮不算这个时代的新人了,自然听得出里面唱的是《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相会的曲段。
  这本是大人们才能看的戏,若是在家里,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是断不会让家里姑娘们瞧的。
  可见如今是天高皇帝远了,听着里面隐隐兴奋的叫好声,果然过瘾!
  “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
  “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
  贾琮进门,竟见是青兮和她的丫鬟彩儿在堂中唱戏。
  而且,青兮居然还是坤生。
  这个时代大家子的女人内眷是不能去赶堂会的,戏班子里的男人自然也不可能进大门内宅。
  所以好些有家底的人家,都会专门养一些戏班子,譬如后来大观园里的十二小官。
  虽都是女孩子,却有人负责男人戏,女扮男装者,便是坤生。
  可是青兮素来清冷如雪山冰莲的气质,还会扮男子?她不该演大青衣么……
  不过不得不承认,女扮男装的青兮,当真俊秀非凡!
  也不怪这一行当里,常有虚鸾假凤之事。
  见到贾琮进门,青兮和彩儿都停了下来,彩儿甚至有些紧张甚至防备的看着贾琮。
  这让贾琮有些纳闷,摆手道:“继续吧,唱的很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