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999

  贾琮也嗤笑了声,道:“大人尽管可以一试。”
  成国公是真正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国公,不是贾赦贾政等蒙余荫的公候子弟,听闻贾琮之言,气势顿变,一股肃煞之气铺面而来,就听他沉声道:“若非看在贾代善的面上,老夫杀你如杀鸡!跳梁小丑,你那点狗屁功勋,也敢在本公面前夸功?”
  贾琮丝毫不见势弱:“成国公也不必居功自傲,论战功,下官自然不能与国公相比,但吾贾家有曾祖荣宁二公,又有祖父荣国公,论战功,三个蔡家加起来都不及。下官若为跳梁小丑,那成国公之子孙,岂非猪狗不如?”
  “嘶!”
  内阁那边,吴琦川、赵青山、林清河等人无不面面相觑,倒吸了口冷气。
  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崇康帝扶持贾琮的真正用意。
  再换任何一人,谁敢和成国公如此说话?
  成国公蔡勇闻言真正动了真怒,“哈”了一声,就要发作,却听李道林皱眉道:“老蔡,你今年也十三岁么?”
  蔡勇:“……”
  成国公这会儿才想起,他在和哪个说话,一张黑脸憋成了五颜六色。
  李道林没有理他,而是看向小号的“斗战胜佛”,还是皱了皱眉头,道:“贾琮,注意你的身份。正如你所说,锦衣亲军只是一个衙门,你一个正三品指挥使,就敢这样与内阁军机阁臣说话?”
  贾琮躬身道:“大人所言极是,只是下官身为荣国子孙,锦衣亲军又为天子亲臣,实容不得门楣受辱,更不敢让皇权受辱。下官位虽卑,却并不贱。人敬我,我敬人。”
  他非战斗狂人,若只就事论事,他也能低头。
  可在不讲道理的强权面前,今日他若低头伏低做小,那往后就更别想抬起头说话。
  这些人心里,也会轻视于他,不拿他当回事。
  见他如此,李道林城府极深,并不见怪,道了句:“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与三名军机大臣一同离去。
  贾琮正要告退,就见戴权竟气喘吁吁的跑了来,见殿内众人没走,海松了口气,道:“传诸位相国、王大人、贾指挥使,上书房暖心阁觐见。”
  ……
  上书房,暖心阁。
  一番雷霆之怒。
  被训斥之人,却是贾琮。
  “为何不事前承奏?这些事朕都不知道,你就当着满朝文武之面全抖露出去,让朕都下不得台!”
  “石爱卿功高社稷,天下人因之而免于洪涝之灾者,不计其数,国之干城,朕之肱骨也!就因为其子无状,你就欲牵连其罪耶?”
  “恃宠而骄,不懂谦卑,与礼绝百僚的内阁阁臣说话也敢不敬,猖獗无状!”
  “小小年纪,身负重权,却辜负皇恩,汝该当何罪?”
  贾琮跪于金砖之上,面色沉重,心中却并无太大压力。
  他知道,崇康帝这是在给新党一个交代。
  尽管这个交代原本应该在百官之前给……
  崇康帝若果真对贾琮所为不满,根本不会有这一场,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只是……
  以帝王之尊,这般做了,就这般做了。
  能有这个交代,已经足够让林清河和石川感恩戴德了。
  石川磕头谢恩道:“皆臣教子不严之罪也!子不孝,父之过,臣甘愿领罪,绝无怨言!”
  崇康帝见之,叹息道:“爱卿何须如此?朕又非不知爱卿之苦,为治河工,爱卿整整三年过将门而不入,河道衙门,天下肥差也,爱卿却以清贫为德……朕亦有子,故朕知爱卿不易,怎能罪之?”
  这一刻,新党诸臣仿佛又看到了当初初登基时,礼贤下士,大力扶持新党的那位明君。
  石川泪流满面,连话都说不出,只是磕头谢恩。
  崇康帝见之,看向贾琮,沉声道:“你现在怎么说?”
  贾琮道:“所有罪证,只与石守义关联,而与石大人无关,是臣之疏漏。”
  “嗯?”
  崇康帝闻言登时不悦,声音严厉道:“与石守义相干,还是与石家管事相干?!石守义未至弱冠,果真和他相干?”
  宁则臣等人闻言,都忍不住眯了眯眼睛,侧目看向贾琮。
  却见贾琮缓缓挺直腰身,正色道:“回陛下,千真万确。石守义因与李文德之妹……”
  “住口!”
  崇康帝大怒喝道。
  贾琮是住口了,却又垂下眼帘。
  心里却对这君王之寡恩感到心寒……
  自然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石榆斋。
  崇康帝若果真念及其为国之功,想为他存些清名,根本不需要在这等场合问话。
  甚至,在文华殿时就该阻止贾琮说出此案。
  可是,崇康帝并未这样做,只是任事态发展至此。
  而到了这个时候,石川但凡还有一丝官场智慧,都不可能让石守义得活。
  因为那会为整个石家埋下灭顶之灾。
  贾琮明白这个道理,石川更明白。
  石川再度磕头道:“陛下之恩遇,臣深知之。只是石守义触犯国法,十恶不赦,焉能让陛下为其网开一面?唯有绳之以法,刀斧加身,才能洗清石家清誉。”
  这一刻,贾琮分明看到石川笔挺的腰身,一下躬了下去。
  事皇恩一生,到头来,却落了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
  谁让他是新党中坚……
  世事变幻,新党渐渐成了天然的政治错误。
  崇康帝今日之安抚,不过是因为新党还未尽全功罢……
  所以这会儿,他又做出过错皆在贾琮之姿态,将贾琮又训了一顿。
  只是丝毫不提怎么惩罚犯了大错的贾琮……
  这个情境,居然让戴权看的有些眼热,心生嫉意……
  虽然常常在大事上要做出不解圣意的愚蠢状,这样才能活的长久些。
  对于一个多疑且自负城府极深的帝王,绝不允许被人揣测到圣意,哪怕是身边的狗。
  但实际上,戴权对崇康帝的了解,却比任何人都深。
  他分明看出,若非贾琮之前在文华殿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在崇康帝离开后的那段表现,深合帝心,崇康帝绝不会这样训斥贾琮。
  因为这会儿训斥越深,反而代表信任越重,往后给权也就越重。
  毋庸置疑,自今而后,贾琮将愈得信任。
  戴权明白这个道理,宁则臣同样明白。
  所以就见他出列,微微躬身道:“陛下,臣以为,贾琮与锦衣亲军,不宜再留在都中。”
  此言一出,崇康帝面色登时阴沉了下来……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二人选
  尽管极大的忤逆了圣意,但崇康帝还是给了这位曾经如鱼得水的元辅最大的尊重,他沉声问道:“此言何意?”
  宁则臣先不偏不倚的将之前文华殿上贾琮与成国公蔡勇的事诉说了一遍,尽管谁都知道,崇康帝必然早就知道了。
  但宁则臣还是一字不漏的复述了遍。
  崇康帝疑惑:“就因为朕的锦衣指挥使不许成国公随意杀锦衣亲军,所以你就让他离京避难。若是哪天他们看朕也不顺眼,是不是朕也要离京避难?”
  宁则臣苦笑一声,躬身道:“陛下,臣非此意。只是……以成国公之功勋,及在军中的地位,哪怕他不杀锦衣力士,想要打压,还是易如反掌。且若他果真杀了,朝廷难道还真能治其大罪?长安十二团营中,有九营兵马都是那边的……”
  说到底,崇康帝不是马上的皇帝,他于军中根本谈不上威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