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999

  她赔笑道:“不管和三爷相干不相干,只是但凡得罪了三爷的,都要倒大霉,可见三爷是贵人,有佛祖保佑,实在招惹不得。我家这小畜生,猪油蒙了心了,做出那等下贱没脸的事来。今日我带他来给三爷磕头,三爷要打只管打,要啐朝脸上啐,只求三爷看在我这孤寡老婆子只有这一个的份上,饶他一遭罢……”
  说着,落下泪来又磕起头来。
  茗烟垂头丧气的跪在那,跟着磕头。
  贾琮皱眉对宝玉道:“赶快把你的人劝走,我要有这个能为,难道只办李嬷嬷不办他这个滑头?”
  其实不是他不想办,只是茗烟虽然顽劣,但并无恶行,他娘虽然也有不少小毛笔,但和李嬷嬷赖嬷嬷那些到底不同。
  贾琮也不至于为了出口气,就办成冤案,那才是授人以柄。
  宝玉听贾琮这般说,忙赔笑道:“好兄弟,看在我的面上,你就别恼他了吧,他以后再也不敢了。”
  宝玉身后,贾环用蔑视的眼光看着他,又看了眼茗烟,然后对贾琮点头示意了下,好像是让贾琮叫锦衣亲军拿人……
  贾琮眼中闪过一抹无奈,对宝玉道:“好,就看在你面上,这次我不和他计较了。如今你作保,再有下次,我再不饶他。”
  宝玉自然连连保证,然后挥退了茗烟和他娘。
  除了贾环低沉着脸不满意外,算是皆大欢喜。
  不过没等兄弟叔侄重回墨竹院,就见贾母身边的大丫鬟琉璃急急走来传话道:“老太太让宝二爷、琮三爷去荣庆堂,有外客来了。”
  听闻此言,贾琮和宝玉还说什么,贾环却真真不高兴了,哼了声,用看叛徒的眼神看了眼贾琮后,转身回了墨竹院。
  贾兰没那么些心思,见贾琮对他点了点头,礼罢也回去了。
  贾琮有些奇怪,贾母又没发烧,怎会让他也去见客?
  心中疑惑,便对琉璃微微一笑,问道:“琉璃姐姐,老太太怎会招我去?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贾琮卖相极好,阳光下,这一笑更显得耀眼,琉璃也到了知人事的年纪,被这一阳光灿烂的笑容熏的有些心醉,晕晕乎乎的就交待出了缘由:
  “都是三爷写的那个香皂方子太好了,这两天都中一下传开了。好些人家没买着,或是后悔买少的。
  昨儿镇国公府的大爷成亲,新娘襄阳侯家陪送了十盒儿沁香苑的香皂,打开后满屋沁香,又好看又实用,都赞是居家吉品。
  都中这么多勋贵人家,哪月里没几场婚事?
  有了襄阳侯府开的这个好头,谁也不愿落下这个体面,让人笑了去。
  可现在他们就是拿银子去买也买不着,这不,听说沁香苑里有三爷五成的份子,所以都求上门儿来了。
  所以老太太喊了三爷去说话……”
  贾琮闻言,呵呵一笑,点了点头。
  ……
  荣庆堂。
  “请老太太、太太安,请诸位太太安。”
  贾琮与宝玉并肩而入后,入目处,便是满堂珠翠,绫罗耀眼,富贵逼人。
  他二人今年不过十二岁,还不到避讳的年纪,所以纵然有几个年轻的媳妇,也都并没退后,一双双眼睛纷纷落在了贾琮身上……
  “哎哟哟!如今满神京都说贾家出了个了不得的孩子,生的极好!虽不及衔玉而生的福气,可同样出类拔萃!我原道是夸大其词,不想今日一见,竟比传言中的还好!”
  坐在高台贾母软榻一旁的一位身着太妃王服的老太太,满头华发如霜,凤钗鲜艳贵气。
  用一双居高临下,好似看丫头的眼神,肆意的将贾琮打量了一遍后,对贾母赞道。
  贾母闻言,淡淡一笑,道:“小孩子家,哪里看得出什么好与坏来,太妃过誉了。”
  此人,正是南安郡王太妃。
  太妃闻言笑道:“这话可不是虚言,前儿我进宫去见太后,太后她老人家还同我说了此事。之前有人拿叶家文敏那丫头造谣生事,太后凤颜大怒,将张淑妃打入冷宫,他兄长也流放三千里。事后太后又让人打听了你家这个哥儿的情况,得知后惋惜不已,与我说若只是庶出倒也罢,只要人好,她也不甚看重这些。只是他娘那出身,着实上不得台面。实是耽误了这个好孩子,可惜了……”
  王太妃说完这番话,荣庆堂内稍稍一顿,静了静。
  众人纷纷侧目,不解南安郡王太妃怎会出此恶客之言,实不合礼数。
  而贾母纵然再不喜贾琮,也是听不得这等言语的。
  贾家素来和南安郡王府交好,她与这位老太妃的交情也不差,贾母知道这位王太妃之所以如此言语刻薄,是因为当年南安老郡王犯了和贾赦当年一样的毛病,甚至犹有过之。
  为了南边儿一风尘女子,差点生生行下宠妾灭妻的勾当。
  若不是老郡王暴毙,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自那以后,对于花魁之流的厌恶痛恨,便贯穿了老王妃这一辈子。
  只是就算明白如此,贾母也不会让南安郡王太妃这样公然作践贾琮。
  说到底,贾琮也是荣国公的亲孙,身上的世位,代表着荣国府的颜面。
  这些日子她一再容忍贾琮那些幺蛾子,除却手中没证据外,也是因为贾琮近来着实为荣国府增添了不少光彩。
  连她也不得不承认,贾琮这个世爵承嗣人,做的不错。
  这时,她又怎能让南安郡王太妃如此揭贾琮的伤疤,给他定下性来?
  贾母面色郑重了许多,正色道:“老太妃这话却是说偏了,我这孙子和那个女人又有什么干系?
  他打落草起就抱进了荣国府,正经在大房太太房里养大的。
  虽不是嫡出,却也是养在嫡母膝下,和嫡出没什么分别。
  又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
  再者,叶家虽然富贵,可也没有贾家日后的承爵人,入赘到她叶家的道理。
  太妃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南安郡王太妃闻言,回过神来,看了贾母一眼,苦笑道:“唉!真真是……让太夫人见笑了,的确是我说差了。非我这把年纪还不知礼,太夫人也知道当年之事,想起相干的人和事,我心里那个苦啊……唉,实失礼了……可惜今日我那孙儿没来,不然必让他代我给你家哥儿道个恼。”
  贾母闻言登时动容道:“哪有这样的道理,太妃且莫折了他福寿!”
  老太妃却还是摇头道:“今日本是上门求些人情的,却做了恶客。罢罢,再不好开口了。”
  贾母忙道:“这值当什么,也用一个求字?缺些什么打发王府的人来说一声不就完了?”
  老太妃闻言,却拿眼睛看向下面的贾琮,笑道:“我本是想同叶家那丫头打个招呼,可寻思着,那丫头是个厉害的,又是太后娘娘的心头肉,再者,王府与叶家也没有和贾家亲近,实不好同人家开这个口,才求到这边。不过哥儿放心,该是多少银子,就是多少银子。只有多的份儿,没有短的份儿。再没有叫你这做晚辈的吃亏的理儿。”
  贾琮还没说话,贾母却笑道:“太妃若是有二三万两银子,只管赏他,若是少了这个数,还是别拿出来了,不合太妃的身份。”
  众人闻言纷纷大笑起来。
  正这时,却见一直垂着眼帘沉默不语的贾琮躬身道:“老太太和太妃娘娘说的莫不是沁香苑的香皂?这件事贾琮虽有一万分孝心,怕也有心无力。昨儿才同老太太说过,香皂的方子如今是叶家芙蓉公子的,虽给我五成的红利,可也只是红利。人家给也可,不给也可。再者,正如太妃娘娘所说,前儿有小人在太后跟前说嘴,太后震怒之下,连皇妃都发作了一个,理藩院二品侍郎也流放了三千里。之后又严令芙蓉公子少与琮接触,以免再让歹人说嘴……所以,贾琮纵然想上门儿去求个人情也无门可入。此事,还望太妃娘娘见谅。”
第一百七十二章
遗世独立
  听闻贾琮这番“有理有据”且又“指桑骂槐”的言论,南安太妃登时沉下脸来。
  不过她并未发作,而是看着贾母奇道:“照这样说来,莫非太夫人都没见过那沁香苑的香皂?”
  这话就歹毒了去了,反手就是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了过去。
  贾母还未说话,贾琮便道:“这也是琮的一点私心,给家里老太太、太太、老爷和姊妹们准备的香皂是特制的,与外面卖的都不同。琮在方子里加了一些麝香和冰片,有安神醒神之效。香皂还在制作中,还需再过三日才能制好。还望老太太宽恕琮耽搁不孝之罪。”
  贾母闻言,目光复杂的看了贾琮一眼,叹息一声,道:“这又有什么不孝的?你有这份心便是好的。”
  贾琮谢过贾母后,再次在诸多贵妇形形色色目光的注视下,眼观鼻鼻观口静静而立。
  宝玉在一旁看着之前发生的种种,时而感到心惊,时而感到恼怒,时而又感到悲哀。
  可是他却发现,这种种俗事,却好似都沾染不到贾琮身上般,自始至终,他连脸色都未变化一下。
  宝玉忽然顿悟一般,想到之前他还认为贾琮白瞎了这身好皮囊和好才赋,是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大俗人。
  可现在看来,面对这一屋子的王太妃、公候妇人,连他这个清新脱俗的都忍不住在心中生起尊崇之心,可贾琮却好似绝世而独立之人,根本没将这些人身上的富贵放在眼上。
  不卑不怒,视若平常。
  与方才对待茗烟母子的态度无二……
  这比他素日里追求的不俗,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宝玉忍不住生出自惭形秽之心来,自觉黯然失色,怪道姊妹们如今更愿意和贾琮顽……
  眼见荣庆堂内气氛低落了下来,贾琮果真不理此事,那这一屋子的诰命今日齐齐做了恶客上门,脸就都没地儿放了。
  说起来,这世上还真有这等巧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