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精校)第6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940

  “迪卡普里奥先生,我是西班牙的记者,对于你的回答,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的表演很大程度上是要感谢贝尔先生的指导呢?”
  “当然。”面对这个大家都觉得有些尖锐的问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就回答到,“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埃文把我折磨得几乎都要疯了,在电影最后一个打斗的场面里,我甚至陷入了疯狂的境地,把埃文的背部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我绝对不会承认那是因为对埃文的仇恨导致的结果,我会选择用‘入戏太深’这样的一个修饰词来做解释的。”
  “哦,拜托,里奥,大家都知道你恨我。很好,这就是明天的新闻标题了。”埃文·贝尔无奈的声音还搭配一个大大的白眼,让台下的记者都愣住了,这到底是不是玩笑?结果还是阿沙·巴特菲尔德实在忍不住,扑哧一下就笑了起来,这才让记者们回过神来,意识到他们又被埃文·贝尔耍了。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一点都不“柏林”,记者们被埃文·贝尔连着耍了几次,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气氛更像是座谈会,开心得不像话。主办方原本只安排了十五分钟的时间——这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长度——但是看十五分钟都过去了,埃文·贝尔根本一个问题都没有接受,话题始终围绕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阿沙·巴特菲尔德身上,主办方也知道,现在结束新闻发布会是不可能的,否则今天柏林电影节就会被暴怒的记者们淹没了。
  于是,“血色将至”就成为了第五十八届柏林电影节上的第一个特例,也让一直死板严严肃的柏林电影节总算是有了一点轻松的气氛,不再死气沉沉地让人想要撞墙了。
  “埃文,我是德国的记者,这是你第二次来到柏林,可以谈谈你对这座城市的感受吗?”
  埃文·贝尔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手腕,表示自己正在看时间,“终于,我还以为今天没有给我的提问环节了,让我很是失落了一回。今天是只有这个问题吗?”埃文·贝尔皱着眉头询问到,“那我是不是可以把我自己想说的话都在这里说完,以免组委会通知我新闻发布会结束时,我太过慌乱了?”
  埃文·贝尔这显然是在讽刺昨天和前天新闻发布会时间太短导致记者们怨声载道的情形。而埃文·贝尔的这句话,立刻就得到了记者们的大力支持,全场口哨声和掌声顿时响做了一片。
  “很好。”埃文·贝尔满意地笑了笑,“我要说的就是,‘血色将至’是一部我花了很多心血的电影,希望大家走进电影院里慢慢欣赏,当然,能够喜欢就更好不过了。”说完之后,埃文·贝尔就满脸欣慰地看着记者,大家就这样面面相觑,约莫过了三秒钟之后,埃文·贝尔挑了挑眉,“我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你们没有问题了吗?哦,哦,对了,刚才有一个问题来着,是什么问题?可以再重复一遍吗?”
  回答埃文·贝尔的是一片的哈哈笑声,还有满头的黑线。
第1758章
话题转移
  “哦,想起来了,柏林。”埃文·贝尔拍了拍脑袋,很快就把问题想起来了,“事实上我来过柏林很多次了,不过柏林电影节仅仅是第二次罢了。柏林是一座很美好的城市,我认为哈克庭院实在是再美好不过了,我曾经在哈克庭院逗留了整整一天不愿离去,我对老柏林总是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埃文·贝尔的这话可不是为了讨好柏林,而是事实。作为一名热爱全球旅游的人士,埃文·贝尔对于每座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记忆,这也是旅行的魅力。
  “埃文,我是意大利记者,你目前已经拿到了威尼斯和戛纳的最佳导演,请问你认为自己这次有机会在柏林上拿到最佳导演的头衔吗?”
  “是这样的吗?”埃文·贝尔显得有些意外,“哦,这真的是为难到我了,我想,晚上我会找机会和评委沟通沟通,看他们能否提前给我透露一些信息。”不知不觉中,埃文·贝尔在导演的位置上已经站到了一定的高度之上,如果再拿到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埃文·贝尔也算是完成一个小满贯了。
  虽然不是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金棕榈奖、金熊奖的满贯;也不是三大电影节影帝的满贯——埃文·贝尔目前只拿过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头衔,但是能够在威尼斯、戛纳、柏林分别拿到最佳导演的奖杯,这也足以傲视群雄了。埃文·贝尔的意外是真心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导演的位置上已经走到了如此远的位置了。
  “埃文,我是美国记者,那请问你对两周之后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有什么想法吗?这一次‘血色将至’和‘荒野生存’可都是呼声十分高的作品。”
  埃文·贝尔脑袋里还在想着导演的事,毕竟他是演员起家的,演员都没有闯出一些名堂,导演居然就已经取得如此佳绩了,这实在是当初决定自己拍摄“神秘肌肤”时所没有想到的。不过听到记者的提问时,埃文·贝尔还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哦,我从来都没有什么想法,正如我一直所说的,拿奖不是我说的算,也不是你说的算的,不是吗?当然,如果里奥有一些什么特别的想法,我倒是愿意侧耳倾听一下。”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躺枪了,他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埃文,我们不是谈过这个话题了吗?我当初接拍‘血色将至’的时候,可没有考虑过任何拿奖的问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现在心态是真正放松下来了,特别是在拍摄完“血色将至”之后,更是感触良多。有对于演技方面的感想,同时还有对拿奖方面的领悟:如果出演了“血色将至”这样一部堪称杰作的电影,自己的表演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重要是他自己也取得了演技方面的突破,那么奖项要会那么重要吗?不会。正如埃文·贝尔所说,有奖项是锦上添花,没有拿奖也不会损失他在演技方面的成就。
  埃文·贝尔笑着耸了耸肩,“是的是的,我想起来了。”然后他看向了记者们说到,“也许对于你们来说,拿奖与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但对于我来说,作品本身才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所以,埃文,你对于去年‘香水’没有能够在柏林电影节上有所斩获并不失望?”虽然这名记者没有自我介绍,但从这个问题本身和他那浓重的口音就可以听出,这是一名德国本土的记者。
  “当然不。”埃文·贝尔干脆利落地回答到,“聚斯金德先生喜欢这部作品,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了。”
  “香水”这部经典作品至今都还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不仅因为埃文·贝尔对原著的成功改编,而且因为“香水”未能在各大奖项上更进一步,也成为了各大颁奖典礼的遗珠之一,这其中也包括柏林电影节。
  “埃文,你三号在超级碗上的表演十分精彩,你可以谈谈你是怎么样设计这场表演的主题的吗?对了,我是美国记者。”
  “是的,你是美国记者。”埃文·贝尔眯着眼睛,意味深长地说到,惹得记者们都轻笑了起来。
  的确,也只有美国记者才会在这样的场合里明目张胆的将超级碗的话题拿出来说了,其他记者即使会提及,也都会选择在专访的时间里当做趣闻提提而已。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吸引了十八亿观众观看的超级碗,确实是热点,所以,美国记者提出问题之后,其他记者们也都带着期待的神情看向了埃文·贝,就连阿沙·巴特菲尔德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投来了注目礼。
  “超级碗的主题其实很简单,永不放弃和热爱生命。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体育运动之所以如此吸引眼球,体育精神所带来的旺盛生命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想,也许以这个为主题设计一场表演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我就这样做了。”埃文·贝尔耸耸肩膀,语速十分快地回答到。
  “那么反对战争和这个主题有什么关系呢?”还是刚才那名美国记者,显然,这才是他们最看重的,这两天超级星期二的州内选举可是被炒得火热。
  埃文·贝尔倒不意外这个问题,他既然选择在超级碗上做出这样的表演,就知道后续会有什么事发生,“很简单。热爱生命,反对滥杀;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你们知道的。其实今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了,奥运会就是和平和友谊的象征,体育运动在很多年代其实就是和平的桥梁,所以我把反对战争和支持运动的精神一起传达了出来,就是如此简单。”
  其实埃文·贝尔的回答没有什么新意,他一直以来都是这种观点,记者们去翻翻他往年的言论,可以找出无数类似的言论。但重点是,记者们需要埃文·贝尔再次亲口承认出来,而且,这是超级碗。
  “可是,这是超级碗,你选择这样一个重要的舞台……”那名美国记者依旧不依不饶,埃文·贝尔倒没有注意是哪家媒体,因为估计现在所有美国媒体都是这个德性。
  “正如你所说,这是一个舞台,我不认为舞台就有任何的区别,表演给一亿人看的舞台和表演给一个人看的舞台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才是舞台存在的意义。”埃文·贝尔直接就打断了那名记者的提问,“在我看来,舞台唯一的区别就是种类,音乐舞台、电影舞台等等,每一种艺术形式的不同,展示的舞台就不同,但是所有舞台的内涵都是一样的,希望观众喜欢,就是如此简单。所以,我们能够把目光放到柏林电影节这个舞台上来吗?我记得,这里是柏林,不是菲尼克斯吧,还是我记错了?”
  埃文·贝尔的调侃让小部分记者不由又笑了起来,那名美国记者也就讪讪地没有再继续提问了。反正,他要问的问题差不多也都得到回答了,至于反战立场和总统大选之间的关系什么的,之后回到美国再问也是来得及的。
  “埃文,我是德国记者,昨天滚石乐队来到了柏林,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显然这名德国记者就是来救场的,不愧是主场记者。埃文·贝尔立刻就笑了起来,“这就对了,滚石乐队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之一,能够看到米克·贾格,这实在是一件很棒的事。而且,这部电影是马丁拍摄的,相信我,这就是值得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理由了。”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的揭幕影片选择了马丁·斯科西斯拍摄的“闪亮之光”,这是一部记录滚石乐队2006年两场纽约演唱会的音乐记录电影。在昨天的全球首映式上,得到了无数的瞩目。其实严格说来,“闪亮之光”并不是一部高水准的纪录片,毕竟马丁·斯科西斯最擅长的可不是纪录片,但正如埃文·贝尔所说,马丁·斯科西斯加上滚石乐队,这的确就可以成为走进电影院的理由了。
  “埃文,我是法国记者,请问你对于柏林电影节开幕之前两位评委辞职的事怎么看,你认为这对于最后奖项的评选会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一出,不由让人怀疑这是不是戛纳电影节派出的奸细,试图打击竞争对手了。本届柏林电影节上一共有八名评委,法籍希腊裔导演科斯塔·加华斯任评委会主席,中国演员舒淇,德国演员黛安·克鲁格、美国音响剪辑师沃尔特·默奇、德国美术指导乌里·汉尼什、俄国制片人亚历山大·洛德尼昂斯基等人一起组成评委团。
  但是在二月七日上去,也就是电影节开幕之前,法国演员桑德里娜·伯奈尔和丹麦导演苏珊娜·贝尔推说突然有事,前者说是身体不适,将继续出席柏林电影节的讲座,但不担任评委了;后者则是说新作品的开拍计划有变,本周就将开机,无法担任评委席位。这使得评委又八人缩减到了六人,让第五十八届柏林电影节还没有开幕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大家都知道,两名评委在电影节揭幕的最后一刻推说有事无法出席,这是绝对不成立的。这显然是桑德里娜·伯奈尔和苏珊娜·贝尔不给柏林面子,不给科斯塔·加华斯面子,又或者是对其他评委的资质有所不满,不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否则的话,如此隆重的一件事,之前已经策划长达大半年了,怎么会“计划突然有变”呢?这跟大部分的“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的性质是差不多的。
第1759章
星光黯淡
  听到这名法国记者的提问,埃文·贝尔也算不上意外。其实昨天的柏林电影节场刊上,埃文·贝尔就已经看到这条新闻了。埃文·贝尔每次参加电影节,其他事情都是其次,观看电影才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他对于电影节的场刊都十分重视。但让人意外的是,昨天揭幕式的热闹景象根本看不见,柏林电影节始终弥漫着一种黯淡的情绪。
  柏林电影节的黯淡牵扯甚广,简单来说,戛纳电影节迈向了商业的康庄大道,虽然一直被诟病艺术性和专业性不够,但却让电影节办得红红火火;威尼斯电影节从三年前开始改革,努力寻求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并且向好莱坞伸出了橄榄枝,这使得这个全世界资格最老的电影节处于阵痛时节,但总算是止住了颓势。
  而柏林电影节,一直被称为是研讨会的柏林电影节,始终坚持沉重、肃穆、严谨的专业路线,但一方面电影节评选出作品的质量未达预期,一方面商业性的不足也使得电影节失去吸引力。一个电影节只有权威性没有关注度,这是不可能长久的;没有权威性也没有关注度,就更加是一条死胡同,如果柏林电影节不能提高影响力,吸引不到更多的作品前来参展,那么没有优秀作品为基础的权威性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这两年来柏林电影节也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之下,柏林电影节开始逐渐加大对亚洲、北美电影的扶植,在评委的挑选上也逐渐开放一些可能性,但因为尺度的把握不准,所以才导致了今年电影节开幕之前两名评委辞职的糗事。
  事实上,本届的评委名单之中,来自中国的舒淇是继巩俐、张曼玉、章子怡之后第四个登上国际电影节评委之列的女演员,但是舒淇比起三位前辈来说,一直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是一大软肋;而德国演员黛安·克鲁格更是被认为是花瓶的代表人物,她最出名的作品也就是失败的史诗之作“特洛伊”之中的女神海伦,所以她的评委资格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这也难怪记者们对于两位评委的辞职有诸多猜测了。
  对于这名法国记者的提问,埃文·贝尔撇了撇嘴,“首先,我认为这是个人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不过这也是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她们完全可以提前一些和组委会进行商量的,毕竟这件事可不是前天才告知她们的,不是吗?”埃文·贝尔没有说客套话的打算,直肠子地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其次,我认为这对奖项没有什么影响,正如我之前所说,奖项的评选不是我的任务,而是评委们的任务。如果我是刚刚辞职的评委,那么你们可以询问我对电影的意见,那你们就知道我的辞职对奖项是否有影响了。”
  埃文·贝尔的回答让记者们都不由开始翻白眼了,但却又偏偏说不过埃文·贝尔,真是让人无语的一种情况。
  “埃文,我是意大利记者,去年戛纳电影节曾经邀请你担任评委,可惜未能成行,不知道你现在是否有兴趣担任其他电影节的评委呢?”
  这次又是意大利记者来陷害戛纳电影节了,这威尼斯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是死对头,估计全世界的电影界人士都知道了。
  埃文·贝尔不由笑了起来,“如果你来询问我对一些电影的看法,这没有问题,至于评委,我想还是需要考虑时机问题的。”
  其实圣丹斯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这几个月来一直在邀请埃文·贝尔出任评委的职位,以埃文·贝尔现在在电影界的位置来看,这是绝对合适的一个邀请,至于年龄,此时根本就不是问题。埃文·贝尔倒没有想去年戛纳电影节一样直接就拒绝了,他持保留意见。的确,要成为一个电影节的评委,还是需要看看时机的。
  记者们都从埃文·贝尔的回答之中听出了可能性,立刻都骚动了起来,特别是意大利记者们特别的活跃。不过埃文·贝尔却没有打算再给大家继续提问的机会了,“很好,我想‘血色将至’的放映时间就要到了,我的电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今天的记者发布会就到此结束了吧。我已经看到工作人员一直给我打手势了,我想我们再继续采访下去,很快就会有人来赶我们了。”
  埃文·贝尔笑呵呵地说完,就站了起来,带领着阿沙·巴特菲尔德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离开了位置。埃文·贝尔没有说谎,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们脸色都已经变了,原计划只是十五分钟的新闻发布会,足足持续了四十分钟,这实在是太过夸张了。而且,距离“血色将至”的放映时间确实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这是重点!
  回到酒店房间,埃文·贝尔等人有条不紊地快速更换一套礼服,然后就下楼准备去走红地毯,参加“血色将至”的放映仪式了。
  昨天是柏林电影节开幕之后的第一天,马丁·斯科西斯和滚石乐队拉开了第五十八届柏林电影节的大幕,可惜的是,即使是“闪亮之光”这样噱头十足的作品也没有能够让柏林变得星光熠熠——不是明星阵势不够,实在是柏林上空厚重的云彩将所有星光都遮掩得黯淡无光。
  “血色将至”的放映仪式足足推迟了三十分钟——都怪那严重超时的新闻发布会,看来即使是在柏林,电影节不守时的光荣传统还是可以看见蛛丝马迹的。不过守候在红地毯两侧的摄影记者和影迷们可没有虚度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埃文·贝尔的强大号召力让诸多明星都出现在了“血色将至”的放映现场,为埃文·贝尔捧场。
  伯纳德·艾辛格带领着三位德国本土的新星演员抵达了红地毯,自从合作了“香水”之后,伯纳德·艾辛格就和十一工作室建立了十分不俗的合作关系,去年“斯巴达三百勇士”部分场景就是在德国完成拍摄的。
  一向不喜欢交际应酬的英国迈克·李出人意料地来到了现场,他这次带着自己的新作“无忧无虑”抵达柏林参赛,他目前为止就连采访都没有开放邀请,更不要说出现在公共场合了,今天居然愿意前来支持埃文·贝尔,这实在是一大惊喜。
  马丁·斯科西斯这位绝顶大牌,和美女评委黛安·克鲁格也一起走上了红毯;娜塔莉·波特曼和斯嘉丽·约翰逊也落落大方地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表达了对“血色将至”这部电影的期待;如果再加上麦当娜的到场——麦当娜今年带着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下流与智慧”来到了柏林,那么“血色将至”的放映仪式却是可以说是星光云集了。
  不过,这些大明星的到场都比不上佩内洛普·克鲁兹。这一次佩内洛普·克鲁兹和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一起出演了作品“挽歌”,她由于自己西班牙人的身份,在欧洲显然是十分受欢迎的,但是她受欢迎的程度比起麦当娜、滚石乐队来说来说略逊一筹的。
  而佩内洛普·克鲁兹出现在红地毯上引起热烈的讨论,却是因为她和埃文·贝尔之间屡次火花四射的交锋,现在媒体根本分不清楚这两个人到底是朋友呢还是更进一步有暧昧的情况呢,亦或者干脆就是仇人呢?所以,当佩内洛普·克鲁兹出现在“血色将至”的放映仪式现场时,热闹的场景确实是难得一见。
  不得不说,柏林不是缺少明星,而是缺少将星光孕育成耀眼光芒的环境。
  在电影即将开始的十分钟之前,“血色将至”剧组三人终于姗姗来迟抵达了现场,埃文·贝尔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带着阿沙·巴特菲尔德一起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刹那之间,现场撕心裂肺的喊叫声让波茨坦广场承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喧嚣,让人不由怀疑不远处的柏林墙残骸是否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
  埃文·贝尔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前进的步伐并不快,主要还是按照阿沙·巴特菲尔德的节奏在前进,阿沙·巴特菲尔德这个小家伙显然已经成为了红地毯上最大的亮点。不同于刚才新闻发布会休闲舒适的装扮,在红地毯上埃文·贝尔等人都选择了正装,不过埃文·贝尔却选择了十分大胆显眼的红色苏格兰格纹西装裤来搭配白色的西装上衣,这显然是让寒风瑟瑟的柏林迎来了一股新鲜的暖空气,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则相对保守一些,铁灰色的西装让他看起来依旧英俊潇洒。身着黑色西装的阿沙·巴特菲尔德则像一个小大人一般,展示着他成熟却又稚嫩的生涩,让记者们手中的快门都无法停下来。
  由于电影就要开始了,埃文·贝尔等人在红地毯上并没有停下脚步接受采访,而是直接进入了放映厅。这个举动让记者们失望不已,摄影记者们又拿出了昨天对待米克·贾格的阵势:嘘声铺天盖地,希望能够用这个方式将埃文·贝尔留下来。
  可惜的是,埃文·贝尔从来就不吃这一套,拍了拍停下脚步的阿沙·巴特菲尔德的肩膀,继续进入了放映厅,准备迎接“血色将至”在柏林电影节上的放映。
第1760章
身不由己
  走进放映厅里,埃文·贝尔就在灯火通明的场内看到了诸多大牌,泰迪·贝尔此时正在热情地招呼抵达现场的明星。作为导演兼制片人,埃文·贝尔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这种社交场合都是必经的一个过程。
  埃文·贝尔首先问候了麦当娜、伯纳德·艾辛格等人,还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起拜见了马丁·斯科西斯,埃文·贝尔在迈克·李这里逗留了最长的时间。
  埃文·贝尔显然是没有料到迈克·李居然亲自抵达现场来为自己捧场。虽然埃文·贝尔和迈克·李的接触算不上多,但是他们这种玩电影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用电影在进行交流的,对彼此作品的感受其实就是对于导演的一种印象。所以,见面时总是不会缺乏话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9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