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756

  长安城外已经僵持了半个月,李渊似乎并不急着打下大隋的都城。只是城里的人都知道,暂时不急着打,并不等于过阵子打的不急。每日里李家军的人马都会到长安城外叫阵,城中守军只是坚守不出,从不曾出战过。李家军逼的近了,城墙上便一阵箭雨射下去,若是离着远了叫骂,干脆置之不理。
  也不知道为什么,李家军的叫阵挑衅只盯着金光门这里。负责守护这座城门的隋将卫孝节也想不通,长安城那么多城门,为什么李家军这么在意自己这边?卫孝节猜不到李渊的意图,只是每日小心翼翼的戒备着。李渊进攻的不算太猛烈看起来有点力不从心,虽然可疑但这对于城中军民来说却绝不是一件坏事。李渊拖的时间越久,对长安越有利。城中的粮草足够坚持半年的,而东都的援兵和屈突通的兵马绝不可能半年都赶不到。
  只是到了第十五日的时候,卫孝节觉得自己知道为什么李渊的叛军进攻并不如何猛烈的缘故了。
  他每日都站在城楼上举目远眺观察李渊大营,一连几日他都发现有些不妥。到了今日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这几天一直关注着的那些东西是什么。从大前日他就发现,李渊军中似乎是在建造什么东西,每天都会增加高度,到了今日,其中一个的高度竟然看起来已经于长安城墙差不多少了。
  “是楼车!”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靖出现在卫孝节身边。
  “李将军也注意到了?”
  卫孝节知道此人现在是代王面前的红人,虽然对这个冷不丁冒出来的家伙他没有什么好感,但世家出身的卫孝节却保持着一个贵族良好的习惯,那就是绝不会失去了礼数。按照现在的品级来说,李靖还在他之上,所以他看起来很自然的行了一个军礼。而脸上的表情也是谦逊客气的,绝不会挑出一丝瑕疵来。
  “卫将军客气了。”
  李靖连忙回礼,然后指着城外李渊大营说道:“前几天我就一直在注意着,李渊这些日子攻势不急,绝不是跟咱们一样盼着东都的救兵来。如今看来,倒也不是什么出奇的法子,这楼车的战术,大隋三十几年前便用过,如今他还要拿出来用,显然李贼军中也没几个有真本事的。”
  “哦?”
  卫孝节眼神一亮惊喜问道:“李将军已经有破敌之策?”
  “我已经命令工匠加紧造一批投车出来。”
  “可城墙上,根本就无法安装啊?”
  卫孝节问了一句,心里对李靖这办法却鄙视到了极点。长安城墙虽然高大宽阔,但也不至于能轻易的将庞大的投车运上来,再说,就算运上来了,城墙上组装稳固这都是极难解决的问题。还有巨石,数百斤的巨石,靠人力一块一块的运上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也是个徒有虚名的。
  卫孝节在心里给李靖下了定义。
  “非也”
  似乎是看破了卫孝节的心思,李靖并不生气,他摆了摆手说道:“此投车,不是那种可将巨石抛出数百步的回回炮,无需大,只需将三二十斤的东西抛出百步远即可。”
  “这有何用?”
  卫孝节不解道:“以皮囊装菜油,若李贼的楼车靠近,便以投车将菜油掷出去,百步距离,弓箭手射这么远并不难。”
  “妙!”
  卫孝节禁不住抚掌赞道:“楼车庞大移动缓慢,一旦被引燃,只怕走不了二十步远就已经烧成火球了,楼车上的叛军弓箭手一个也别想逃得掉。长安城墙上还有这么多床子弩,李贼想出这楼车的办法简直不堪一击。”
  李靖笑了笑,将视线看向远处李渊的大营。
  不知道为什么,卫孝节忽然觉着,李靖的笑容里透着一股极浓烈的悲伤和不安,似乎是对失去了什么的惋惜,又像是对没抓住什么的不甘。这种眼神很复杂,但卫孝节却看得出来,李靖此时的笑容绝对没有什么开心。
  他到底在悲伤可惜什么?
  卫孝节问自己,却发现绝对找不到答案。
  他之所以能感受到李靖的悲伤,或许是因为他自己心里同样有着悲伤,所以他并没有在意李靖稍微表露出来的失态。他也将视线看向城外极远处的李渊兵营,能看到大营中来来回回走动着的蚂蚁一样渺小的士兵,曾经他以为,他自己出身世家,从一出生就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后来他站的更高,所以有资格去轻视那些蚂蚁一样卑微的平民百姓。
  可是今天他忽然懂了一个道理,看似渺小卑微的蚂蚁,也能将一个庞大的帝国挖得千疮百孔,随时有可能坍塌下来。
  这就是蚂蚁的力量,令人不得不生出几分敬意。
  第466章
攻长安(五)
  长安城里的隋军和百姓们在等,等东都的援军赶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渠道传过来的消息,李渊围城整一个月的时候,据说越王杨侗派了十万大军赶来救援长安。长安城虽然被围,但李渊留下了一个城门没有堵死,所以这消息是不是突围出去往东都求援的信使带回来的,谁都不清楚。
  但不管这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城中军民一片沸腾。
  朝廷的人没有出来辟谣,于是这消息风一样在长安城内卷过,吹遍了大街小巷,全城的人很快就全都听说了这件事。兴高采烈的百姓们情不自禁的跑到大街上欢呼庆祝,还有富户拿出自己家里的存粮分发给穷苦百姓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喜悦。
  因为挖了李渊祖坟这件事,长安城内的百姓们都很恐惧。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长安守不住,万一李渊的叛军杀进城内,到时候倒霉遭殃的只怕还是百姓,至于那些世家出身的朝廷大员,他们什么时候担心过长安被攻破之后会受到牵连?
  君不可降,但臣可降。
  再说,那些世家之人从来就没有将身家性命全都押在大隋这一个赌注上。说不定城外的李渊叛军中,就有城中高官们派过去辅佐李渊的家族子弟。
  对于这个传言的真实性,朝廷肯定是不会派人站出来说是假的。虽然朝廷中的人都不知道这消息的真假,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便是假的朝廷也不会说是假的。要想守住长安,军民的士气尤为重要。这样一个消息散布出来,无疑给满城军民都打了一针兴奋剂。
  负责镇守金光门的将军卫孝节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下过城墙了,每天早晨天还没亮他就开始在城墙上巡视,检查守城的器械箭矢,检查当值的士兵有没有懈怠偷懒。坚守了一个月,卫孝节觉得自己距离胜利已经越来越近。
  李渊在城外有二十万大军,每天的粮草消耗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已经过了一个月,李渊还能坚持多久?
  他一边走一边想着李渊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强攻,看到这几日逐渐在城墙上安装起来的投车,他停下脚步驻足在一架投车前仔细看了看,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对付李渊叛军的楼车而准备的。投车并不大,只能将三二十斤的东西抛出去百步左右,不过已经足够用了。
  每一架投车的旁边都放着不少已经装进皮囊的菜油,守城的弓箭手也特意准备了满满一个箭壶的包了油布的羽箭。只要李渊叛军的楼车推上来,到不了城前就会被烧的坍塌下去。
  卫孝节又抬头看了看视线极远处,那里已经有不少高大的楼车耸立。他皱了皱眉头,知道再用不了多久,李渊就会发动强攻了,楼车的数量一旦达到一定规模,李渊就会迫不及待的下达进攻的命令。
  不过这没关系,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卫孝节看着极远处的那些楼车,心中不禁有些得意的想到,李渊的叛军费劲力气将那些庞然大物推上来,结果还没有派上用处就被烧成灰烬,楼车上的叛军弓箭手嗷嗷叫着掉下去葬身火海,然后脸色惨白的李渊眼神逐渐变得绝望无助。这些画面在卫孝节脑海里浮现,他越想越得意。
  走到垛口前,他站在那里眺望城外。
  “大隋有上天庇护!”
  卫孝节喃喃道:“若非如此,怎么会在这最危急的时候,让李药师出现在长安城中?冥冥之中,一切早有注定。由此可见大隋还远没到崩塌的地步,还有的救……”
  他喃喃自语的时候,没注意到李靖已经走到他身后不远处。
  “这么早就来巡视?”
  李靖轻笑着问道。
  卫孝节吓了一跳,回身见是李靖连忙施礼道:“自从李渊叛军到了城外,我就没有下过城墙。”
  “卫将军忠义!”
  李靖由衷的赞叹道。
  “只是不想我的名字被后人提起来的时候,前面加上罪人这两个字。”
  卫孝节叹了口气道:“大隋的都城若是丧在我手里,只怕百姓的口水也能把我淹死!”
  李靖摇头道:“怎么会,李渊才是罪人。”
  他拍了拍垛口认真道:“谁毁了这座雄城,谁才是罪人。”
  卫孝节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忽然表情猛的一僵。他抬起手指向城外李渊大营,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那是……李渊要进攻了?”
  ……
  ……
  李靖顺着卫孝节的指点看过去,只见远处李渊大营中那些楼车所在的位置上忽然一片混乱,李靖的第一反应也是李渊就要进攻了,可现在已经将近傍晚,太阳已经偏西,这个时候进攻岂不是有些晚了?
  楼车行动缓慢,从李渊大营推到长安城前没有一两个时辰也办不到。
  “难道李渊打算夜攻?”
  卫孝节不确定的说了一句。
  “让士兵们准备,弓箭手全都上城墙!”
  李靖果断下令道。
  卫孝节也不管李靖下令是否越权,立刻转身吩咐了下去。他手下亲兵立刻转身跑去传令,不多时,城墙上呜呜的号角声就响了起来。
  “如果李渊真的是打算夜攻,是他自己找死!”
  李靖冷声说道:“今日我便在金光门这边,卫将军不必在意我,只管如往常一般指挥,至于操作投车的士兵就交给我。若是楼车一旦靠近,我会立刻下令将菜油投过去,弓箭手由卫将军来指挥!”
  “好!”
  卫孝节大声答应了一声,随即转身往城门楼方向走去。只是他才走了几步,忽然又顿住,抬起手指向城外,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不可思议的强调说道:“那是……怎么回事?”
  李靖也注意到了李渊大营中的变化,眼睛瞬间睁得溜圆。
  “有人突袭李渊大营!”
  李靖看着远处的营地立刻做出了判断。
  “是东都的援兵!”
  卫孝节顺着李靖的思路追加了一句。
  才看见李渊大营中有所混乱,不多时李渊大营中已经冒出了火光。没多久,火光便冒起来挺高。远远的都能听见大营中人嘶马鸣的声音,隐隐中似乎还有喊杀之声传来,似乎是有人带兵杀入李渊大营,正在和李家军激战。这变故来的太突兀,突兀到卫孝节和李靖都有些茫然,他们两个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难以置信。
  “难道真的是东都来的援兵?”
  李靖犹豫了一下说道:“会不会有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