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精校)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756

  李世民微笑着垂首说道,只是低下头的那一刻,他咬了咬嘴唇,眼神中一片阴霾。
  父亲这是要把弘基兄从我身边拉走!
  平衡之道!
  李世民在心中冷笑道:“我军功大了,超过了大哥,就要压一压我,抬一抬他,再将弘基兄从我身边分走,父亲,你倒是好算计!说什么我连番恶战劳乏,难道弘基兄就不是一样的么?世子……这便是世子!”
  或许是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过分,李渊站起来走到李世民身边说道:“世民,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将来好好辅佐你大哥,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李世民抬起头,脸上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父亲放心!孩儿必当竭尽全力!”
  ……
  ……
  大业十三年七月,东平郡内巨野泽,燕云寨五万精兵集结,燕王李闲亲自领兵出征,出巨野泽后一路往西,三日后到了雷泽县,大军在雷泽县停留了五日之后,继续往西北方向前行,眼看着再三五日便要进入东郡。
  李闲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一路阵列而行,看样子是要稳扎稳打,不求突袭。
  瓦岗寨的将领们得到这个消息立刻就炸了窝,众将本来就在为李密接受朝廷招安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李闲如今亲自率领五万精兵出巨野泽陈兵在雷泽以西,这无疑是想趁着瓦岗寨内部不稳浑水摸鱼来了。
  李密刚杀了翟让,在瓦岗寨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本来还不甚稳固,他又答应了朝廷的招安,瓦岗寨内部确实乱的一塌糊涂,可是李闲率军而来这事传到李密耳朵里的时候,他却非但没有烦心生气,反而极开心的笑了笑。
  王伯当本来是瓦岗寨内营将领,是翟让的亲信。可是自李密杀了翟让兄弟之后,对他却倍加推崇。王伯当渐渐的也就认了命,他在心中安慰自己,跟着翟让那样胸无大志的,瓦岗寨难免也会落得个分崩离析的下场。李密是真命天子,跟着他,自己也能有个好前程。将来李密登基称帝之后,自己封侯拜将也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事。
  乱世中,谋的不就是个似锦前程吗。
  所以他自伤愈之后便收起了其他的心思,一心一意想辅佐李密成就大事。
  而瓦岗寨内营仅剩下的几个将领,他被李密提拔做了怀化大将军,加郡公,光禄大夫,蒲山营左军将军,谢映登被提拔为冠军大将军,郡公,光禄大夫,哨探总管,两个人在瓦岗寨地位都极高,甚至比李密的亲信房言藻,王当仁还要高。
  李闲率军逼近东郡这个消息,就是谢映登第一个知道的,他却不肯来见李密,而是将这军报交给王伯当让他去说。王伯当知道谢映登心里还有解不开的结,劝了几句也就作罢拿着军报急匆匆的去找李密。
  李密看了看手中的军报之后反而笑了笑,脸色竟然带着几分得意。
  “魏王何故发笑?”
  王伯当不解道。
  李密笑了笑说道:“伯当,如此良机到来,我如何能不笑?”
  他笑的时候抽动半边枯木一样的脸,显得说不出的诡异难看。他站起来,走到门口吸了一口门外的清新空气,同时将这几日心里的憋闷吐了出去。走路的时候,他的一条腿拖着,样子还是显得有些狼狈。
  “军中士气不稳,因为……朝廷招安的事,将领们的一见极不统一,正这个时候李闲来攻,魏王怎么说是良机?”
  王伯当干脆直接问了出来。
  “伯当!”
  李密微笑道:“你也是急糊涂了,怎么这么大的好事你却看不透?”
  他顿了一下说道:“李闲这哪里是来恶心我的,分明是来帮我的。如今军中不稳,若是没个发泄的口子,下面的将领们难免会有忍不住的时候,可如今李闲来了,军中将领必然把主意都转到燕云寨来犯之敌的身上,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在招安的事上纠结?等击退了李闲之后,招安的事木已成舟,这不是一件大好事?”
  王伯当一怔,随即也笑了起来:“魏王好谋略!”
  心中却对李密执意要接受招安的事不如何赞同,只是他却不敢肯定,这是不是李密想出来对付王世充的什么策略。
  “谁对招安的意见最大就让谁去打李闲,打输了孤也不怪他!”
  李密摆了摆手,云淡风轻。
  瓦岗寨这边对李闲的到来反应激烈,在河北窦建德处,反应同样很激烈。如今黄河两岸的局面已经僵持了很长一阵子,洺州窦建德,瓦岗寨李密,燕云寨李闲三足鼎立,谁也奈何不了谁。前阵子徐元朗率军归顺瓦岗寨之后,这三强对立的态势便更加明朗。三个人互相牵制,谁也不敢先动手。
  窦建德是个有大志气的,怎么可能满足于自己只在河北立足?
  李密为了暂时稳定瓦岗寨,不会主动挑起争端。窦建德手中兵精粮足,却早就憋着一口气想大展拳脚。他只是一直在犹豫,是向北进攻涿郡,逼走罗艺,还是向南进攻燕云寨的领地,如今李闲率军进击瓦岗寨,在他看来也是个极好的机会。
  窦建德召集手下将领议事,众人都觉着可以趁这个机会,将洺州军的地盘扩充到黄河以南去,毕竟涿郡这几年被罗艺搜刮的太狠了些,百姓疲敝,田地荒芜,比不得河南诸郡的富庶繁华。
  众人皆无异议,窦建德便下令调集十万大军,亲自挂帅,以苏定方为先锋大将,殷秋为副将,准备南征。
  一时间,三强之间的火药味顿时浓烈了起来。
  只是看客们都有些搞不懂,明明很狡猾精明的燕王李闲,这次怎么会下了这样一招混棋?要知道这样冒险,一个不小心,燕云寨就会被瓦岗寨和洺州军分而吞之!
  第465章
攻长安(四)
  七月正是最热的时候,就连风吹在脸上都是热烘烘的让人觉着不舒服。随便动一动,汗水就会从毛孔里钻出来,很快就把衣服粘在身上,若是外面还要穿一件厚实的皮甲,头顶上还要戴一个头盔,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高温,李闲率军才离开雷泽县两日,还没有进入东郡瓦岗寨的领地他就下令队伍停下来休整,这军令虽然体贴,可怎么都不像是他行事的风格。李闲是个最喜欢用轻骑兵的人,也是最擅长用轻骑兵的人,从这一点其实就可以推测出一些他性格上的事,他喜欢轻骑兵的灵巧迅疾,性格上又怎么会是个慢吞吞的人?
  所以,军中对燕王这次的安排都有些猜不透,谁也不知道,燕王到底是如何考虑的。
  大军就在一个叫刘家铺的小村子驻扎下来,一停就是三天。
  刘家铺子是个小到基本上在任何一份舆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子,只有五六十户人家,不过现在还住在这里的早就不是原来的村民,原来的村民不知道逃难去了何处,现在住在这里的是百十个从别处逃难来的百姓。这里可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只是因为处在东平郡和东郡交界处,所以战乱自然就显得多一些。
  燕云寨和瓦岗寨的人大仗虽然不经常打,可小摩擦就没间断过。原本的村民都逃了,新来的百姓见这村子还算完整,索性住了下来。
  所以,现在刘家铺的村民,并不知道这里叫做刘家铺。
  李闲站在村口的大树下,看着视线极远处来回巡视的游骑怔怔出神。虽然在他身后不远处就是一棵大树,但在他头顶上还有一顶大黑伞。有大黑伞的地方,自然就有青鸢在。而有青鸢在的地方,大部分时候凰鸾就在。之所以说是大部分时间,而不是绝对,是因为到了燕云寨之后她们两个变得自由,不必像以前那样随时随地在一起等候文刖的命令。
  今天,两个人都在。不但她们两个在,叶怀袖也在,嘉儿也在。这些是女人,至于男人,除了李闲之外还有秦琼,裴行俨,程知节,雄阔海,宇文士及。
  也就是说,看起来他们像是站在村口无所事事,可好歹想想就知道,这些人在一起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无所事事?
  “北边已经有消息传过来了,窦建德亲自领兵十万,以苏定方为先锋大将,殷秋为副将,打算趁着咱们往西的时候渡河南下。”
  叶怀袖语气淡然的说道,似乎对这么大一件事并不感到惊讶急切。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李闲没有对叶怀袖的话做出回应,而是说了一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这里方圆几十里都一片荒芜,只有村子里逃难来的百姓开出了几十亩薄田。往四周望过去,还是大片的荒地,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地方。
  “确实是个好地方。”
  同样感叹了一句的是宇文士及,他眯着眼睛看着远处,也不知道是被什么好风景吸引了,表情竟然有些陶醉。
  他抽了抽鼻子,赞叹道:“味道都这么浓。”
  “什么味道?”
  裴行俨有些不解的问道。
  宇文士及转过头,凑近裴行俨一本正经的说了三个字。
  “血腥味。”
  裴行俨被他的样子弄的有些不适应,往后退了一步懊恼道:“我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好的,只看到一片荒芜,我也闻不出什么血腥味,只闻到了一股子臭味!”
  宇文士及上下打量了一遍裴行俨,然后认真的说道:“人的境界不同,看到的自然不同,主公说这里是个好地方,而你看不出来,这说明你境界不如主公。我说闻到了血腥味,你却说闻到了臭味,这说明……你应该看看脚底下。”
  裴行俨低头看了看,果然踩了狗屎。
  他一边在地上蹭着靴子一边瞪宇文士及,宇文士及笑了笑不再取笑他。
  秦琼笑了笑说道:“从这里,往西一百里,进东郡,估摸着一百里外瓦岗寨的人马已经集结,只等着咱们一头撞过去。往北一百里,到黄河,陈雀儿的水师就在河道上停着。咱们不管往西还是往北,一天都能到。”
  “所以这里是个好地方。”
  李闲笑了笑问道:“你们现在商议好了么,谁愿意留下来?”
  叶怀袖别过头,自动忽略这个问题。嘉儿自然也不会考虑这个,青鸢和凰鸾同样骄傲的昂起下颌,那样子是在说她们才没必要去想这么纠结恼人的问题。而需要纠结的,看起来是秦琼他们。
  “孤会留下两万人,巨野泽那边的援军也会在孤离开后十日内赶过来,不管谁留下,必须挡住瓦岗寨最起码一个月,这确实是件挺艰难的事。”
  “所以我才说,血腥味真浓啊。”
  宇文士及抱了抱拳道:“末将到燕云寨寸功未立,这地方如此好,这功劳如此大,末将倒是想试试。”
  “好!”
  李闲笑了笑道:“就你了!”
  宇文士及叹了口气道:“多谢主公。”
  李闲大手一挥道:“谢什么,我刚才告诉过他们,这差事谁也不许和你抢,是你也是你,不是你也是你。”
  宇文士及苦笑道:“这样挺麻烦的……”
  李闲笑得极开心的说道:“不麻烦,闲着无聊,总得找点乐趣……”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