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426

  大国的颜面跟个人的颜面那可是两回事。
  “陛下,此前司空倒是有一个提议。”诸葛亮微笑着出列,将刘毅之前断开与江东贸易,另外拓展新的贸易的事情说了一遍道:“臣以为,司空所言颇为可行,便是碍于局势,无法兑付东吴,但东吴既然自己称帝,也就无需我朝再进行支助。”
  刘毅笑着补充道:“另外,缩水一半的军工交易,价格上,可以提高一倍,此前吴国只是诸侯国,与我等地位不等,所以我朝会进行一些支援,但如今孙权既然称帝,那也就代表着他与我朝地位齐平,既然如此,自然不再需要我朝支助。”
  制裁是必须的,但钱也还是要赚的,大汉现在要搞建设,钱是刚需,能从东吴手中抠出多少算多少。
  刘禅点点头,突然看着刘毅笑道:“司空此番急着去往西凉,是否也有开通这丝路之意?”
  “自然是需要的,臣也想多了解一些西域、匈奴以及羌人的生活习惯,若有可能,将其化入我朝境内,臣有一弟子,最近想出以人力鼓风的方法,在轨道车上设置风范以此来提升轨道车速度,若能成功,轨道车可日行百余里乃至两百里,便是从长安去往大宛,也只需月余时间便可抵达,待日后轨道铺设完毕,可将整个西域纳入我大汉版图,向更远的安息、大夏之国开展贸易。”
  刘禅听得微笑点头,如今的轨道车,其实已经不满,若还能提速的话,那如今对汉人来说最大的距离问题也会缩短很多,的确可以控制更大的疆域。
  当然,如果有一天,能把蒸汽车也给研究出来之后,从这里到西域所需要的时间或许会更短,不过这事以后的事情,成品没有出现以前,刘毅是不会乱发言的。
  “陛下,还有一事,需得向陛下汇报!”诸葛亮出列,对着刘禅躬身道:“据我朝细作所探知的消息,魏朝大将徐晃已然于河内一带屯兵,大魏兵力正在向豫州汇聚,恐怕有犯我疆土之意!”
  “哦?”刘禅闻言面色一变,忙问道:“不知其出多少兵力?”
  “目前尚未探得,但规模不小。”诸葛亮摇了摇头,魏朝对于反侦察的事情做的也很严密,想要探得这些军情可不容易。
  刘禅闻言看向诸葛亮道:“可是需要增援?”
  “暂且无需增援。”庞统出列,向着刘禅一礼道:“洛阳有成皋、孟津等险地,更有五万雄兵驻守,大将关平,行军稳健,不会轻易出错,臣以为如今当考虑的,乃是曹魏会如何来攻,才好做出应对。”
  “朕不懂军事,不知诸公有何高见?”刘禅皱眉道。
  刘毅想了想道:“最简单的,就是声东击西,徐晃名气虽大,但也正因此,他一动,我等便以为他所率者便是主力,但臣以为,相比于河洛之地而言,南阳、荆州更好作为进攻点,曹军可轻易切断河洛与南阳之间的连接,如此一来,我军要驰援荆州便只能走川蜀之地,但从川蜀出兵顺流而下,也需要时日,臣建议,先向川蜀增兵,另派一员大将坐镇,一旦荆州有变,荆州可不必先通知长安而是直接向川蜀求援,则蜀中兵马可在十日之内抵达江陵等地。”
  庞统笑道:“伯渊所言颇为在理,但臣以为,魏军若来攻,恐怕不止这一虚一实。”
  “哦?”刘禅好奇的看向庞统:“右相所言,可是匈奴?”
  “非止匈奴,西羌、南越、交州士家乃至江东,都有可能,此番孙权称帝,若无曹魏支持,孙权安敢?陛下可曾记得,当年先帝称帝时,也是因为吴王支持先帝,是以当时的曹操对此也无可奈何,如今我朝并不同意孙权称帝,但孙权却如此大张旗鼓昭告天下,恐怕这背后未必没有曹魏的身影。”
  如此一来,除了曹魏之外,尚有西羌、匈奴、世家、山越乃至江东,若是如此,等于是大汉陷入四面受敌之境,刘禅有些慌,看向群臣道:“若真是如此,可如何是好?”
  “陛下休惊,右相既然出言,必然已有破解之道。”诸葛亮看着庞统笑道:“况且,这应当是最坏的可能。”
  “不错!”庞统点点头道:“但曹魏如今刚刚经历大败,若想独力与我朝开战不可能,必会寻求援兵,孙权称帝便是最好的佐证,至于其他,破之不难!”
第五百四十六章
没钱就给人
  “你说这次真有这么大阵仗?这几家里我们可否争取几个?这时间上也不可能同步啊?”退朝之后,刘毅跟庞统还有诸葛亮走在一起,刘毅看着庞统问道。
  总觉得有些不现实,羌人、匈奴人、山越还有交州士家,这天南海北的,就算都能被说动,但出兵时间怎么协调?
  “同时发兵自然不可能,会有个先后,比如羌族这数月来被子龙镇压,定有不满,只要曹魏能够说动匈奴人来攻,甚至无需派人游说,那些羌人自己就可能直接趁虚来攻了,至于交州士燮如今已年迈,已无大志,且已依附东吴,若曹魏能说服东吴,士燮必会袭掠牂牁、建宁诸郡。”诸葛亮对于庞统的观点比较赞同。
  大汉强势崛起的代价,就是外交方面的劣势,刘备在世的时候,士燮至少还会给刘备几分面子,交州地处岭南,在这个时代,那是交通、经济都不发达的地方,士燮以此为根基,也说明他并无太大的野心,建安十五年接受了孙权的任命之后,也就不再被单独拿来当一方诸侯看了,但在交州本土的话,士家的影响力极大,不管那边朝廷的命令都不如士家的话好使。
  另外无论羌人还是南匈奴,更服曹魏而非大汉,这些势力就眼下大汉还没将他们打服之前,肯定还是心向曹魏的,曹魏调动起来会很容易。
  “不过此战若能胜出,即便对曹魏寸土不争,这局势也会大为改观!”庞统咧嘴笑道。
  这一仗若能挡住曹魏牵头的围攻,那不但刘禅的帝位得到稳固,周边的这些势力对大汉的态度也会有所改观,旁的不说,至少南匈奴和羌族在今后面对大汉和曹魏的纷争时,不可能再坚定的站在曹魏这边。
  “但若真动兵的话,子龙只有八千人马,便是加上这两月来招收的新兵,怕也未必能够一万,要镇守羌族或是匈奴一方都费力,怕是很难敌过两方夹击,当再派一人,御守匈奴。”刘毅拖着下巴思索道。
  走了两步,突然发觉不对,另外两人咋没声了?
  扭头看去,却见两人以一种‘我很看好你’的目光看着自己。
  刘毅眯起了眼睛,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庞统,摇了摇头:“别拉我,我只管督建西凉的建设,其他的,我管不着,也轮不到我来管。”
  “其实……”诸葛亮笑道:“为方便西凉发展,我已奏请陛下,命庞德、马岱领兰池新兵驻守西凉,此外由公琰暂代凉州别驾之位,可为伯渊分忧解难!”
  公琰是蒋琬的表字,也算是荆州一系的人才,这些年随着刘备越做越大,手中人才却一直没缺过,荆州人才库可是功不可没,比如刘毅、诸葛亮、庞统都算是荆州人才库第一梯队的,虽然这些年来,刘备也注重于提拔和挑选蜀中人才,但除了刘毅这几年因为书院为刘备提供了大量蜀中基层官员之外,蜀中真心忠于刘备的多是武将集团,至于可以大用的,也都是早期的东州士,真正的蜀中大才,到目前为止,也就黄权等寥寥数人。
  从刘备册封黄权为太尉的举动来看,刘备未必没有拉拢蜀中人杰的心思,只可惜这些年大汉的策略更注重法度以及对制度的改革,而作为利益受损者,也就别指望蜀中那些大家族对刘备集团有多大的归属感了,虽然也会出人才入仕,但质量太高的并没有多少。
  但刘备驾崩,刘禅继位,却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开始有不少大家族的士人纷纷选择入仕。
  诸葛亮此番将蒋琬派入西凉暂代别驾之位,未尝没有再培养出一名荆州派系的实权人物的意思。
  刘毅看了看诸葛亮:“我看可以直接让公琰作为凉州刺史,何必暂代别驾?”
  “毕竟德望不如伯渊,便暂时辅佐伯渊治理西凉如何?”诸葛亮笑问道。
  “嚯~在此处等我?”刘毅摇头苦笑道。
  “其实此番若是迎战曹魏,伯渊才是最适合挂帅之人。”庞统在一旁笑道:“毕竟此战以御守为主,只是伯渊所言也不错,西凉建设已因先帝驾崩之事拖延,那数十亿的钱币也不能说停就停,所以,才委屈伯渊顺带料理下匈奴之事,庞德、马岱二将,皆久居西凉,而且精通兵略,当可助伯渊成事。”
  “蜀地由谁去?”刘毅突然询问道,他担心的倒不是曹魏,就算曹魏真的声东击西,南阳有自己当年留下的大量防御设施,曹魏想要攻入南阳可不易,真正担心的是东吴举兵顺江而上,荆州的兵力虽然也不少,岳阳有陈到、黄忠,江夏有文聘,但这些年大汉的发展重心在蜀中,荆州的发展自然不可避免的有些迟滞,况且这些年江东自大汉购买了大量的器械,哪怕都是刘毅的弟子们所铸造,不如大汉正规军的兵械,但也已经足矣对大汉产生威胁,甚至在水上远比魏军都大。
  “大将军以及骠骑将军!”诸葛亮笑道。
  “这等事情,需要两位将军同去?”刘毅诧异的看向诸葛亮。
  “陛下驾崩,两位将军心气已散,若再将他二人分开,怕是……”诸葛亮叹了口气,大汉的水军将领不多,能做统帅的,目前也就两个,一个文聘,如今驻扎在江夏,另外一个就是关羽了,关羽是那种任何兵种都可以驾驭的武将,也的确适合坐镇后方,但关羽现在已经少了几分心气,如今见他,已经很少能够从关羽身上感受到昔日那种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霸气。
  张飞也是一样,所以刘禅希望诸葛亮能够给两人一些事情做,免得这两位整日颓废下去。
  为了避免意外,诸葛亮还专门将于禁、关兴派给两人,若东吴不来自然是最好,就当让两位将军去散散心,但若江东真的打来,有他们在,别的不说,只要二人出现在战场上,就能振奋军心。
  “那我呢?”刘毅算是看明白了,这两人刚才跟刘禅商议了半天,已经基本把接下来的事情安排妥当了:“不知两位丞相准备让我去做何事?”
  “伯渊主要还是负责西凉各处督建之事,粮草没问题,但这钱币的话……”诸葛亮苦笑道:“陛下不知如今国库深浅,此前贸然允诺,伯渊当清楚如今的国库,粮食不缺,但钱币的话……”
  “三十亿只是初期投入,这之前跟你们讲过,如今只给了我二十亿,看来剩下的十亿暂时是不好拿了?”刘毅有些无奈。
  “嗯,能给伯渊拨五亿,剩下的,只能看这一仗打完之后了。”诸葛亮苦笑着点点头,最终要看的,就是这一仗的规模还有打多久了。
  要打仗了,粮食肯定是第一位,这一点,大汉自轨道铺开以来,因为节省了大量的中途消耗,基本不缺,但排在第二的就是钱了。
  先不说给将士们发的,实际上放眼三国,给士兵发钱的也就大汉,但也不是必须发,但兵器、器械这些东西可是要钱的,还有阵亡将士家眷的抚恤,哪个不要钱?
  打仗是要耗钱的,当然,若最终能够打胜的话,还是能够回些本的,但能不能赚就另说了,毕竟这次主要是以防守为主,就算赢了,不赔就不错了,想要大赚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剩下的钱得我自己找门路?”刘毅看着诸葛亮道。
  “暂时是如此,若能成功退敌,自是最好的。”诸葛亮点头笑道。
  “那我得再要一人了。”刘毅笑道。
  “哦?何人?”诸葛亮笑问道。
  “子仲兄。”刘毅笑道。
  糜竺算是半个国舅,虽然糜皇后并非刘禅生母,但却是一手将刘禅养大的,有时候这养恩甚至会大于生恩,糜皇后生过一个女儿,在当年战乱中走失,再也未有找到,之后也再无所出,对刘禅是当成亲儿子一般待,而刘禅对糜皇后也颇为依赖,关系甚至胜过寻常母子,也因此,糜竺如今在刘禅登基之后,被封了执金吾,不过如今多半时间是整天在家中看看书,养鸟之类的,很少理政。
  毕竟他现在也需避讳外戚专权的事情,而且糜竺的能力也不在军事上,他当年可是徐州巨富,后来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刘备的钱也一直是糜竺在奔走募集的。
  既然朝廷拿不出钱来给自己,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糜竺在商业这一块儿是很有本事的,所以刘毅想要让糜竺来帮忙。
  “朐侯的话……”诸葛亮想了想道:“却需问过朐侯才行。”
  毕竟人家糜竺如今也是皇亲国戚,又位列九卿,就算身为丞相,这种人物也不是你说调就能调的,得人家同意才行。
  “好!”刘毅点点头道:“明日我便起程去西凉,若是办妥的话,可让子仲兄带着其他人一并来西凉找我,至于何处……沿着北地往金城一带探听吧。”
  有些东西,躲是躲不掉的。
  “好。”
第五百四十七章
女儿愁嫁
  算起来,如今已经算是春天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还在云南,天气远不像这般寒冷,也不知道诚儿如今情况如何了。刘毅坐在躺椅上,手摸着旺财的脑袋,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如今浮于表面的,也只有徐晃正在集结的军队。
  这次去西凉,很可能又要面对战事,但对于匈奴人,自己所知不多,跟南蛮应该不一样,但怎么个不一样法,这个真不知道。
  长安的轮廓已经出现,但要真的建成,按照预算,不出现什么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也得等到明年后半年才行,但在刘毅眼里,两都虽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这整个关中、河洛的轨道网络,甚至比城池本身都重要。
  毕竟有险关相护,敌人很难直接打到长安或是洛阳城下,但交通这种事情,若是完成的话,对整个关中之地经济、民生乃至民心以及对各族的融合都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但……
  “夫君,用饭了。”妻子的声音打断了刘毅的思索。
  “哦。”刘毅起身,拍了拍旺财的脑袋,往厨房走去,旺财也缓缓地起身,跟在刘毅身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