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426

  “末将领命!”赵广、关兴、张苞三人出列领命,如今战事已歇,但要说完全无忧那是骗人的,这年代,山贼这种职业是很难根除掉的,所以哪怕在自家境内,尤其是这刚刚完成了掌控的南中之地,还是会有各种山贼草寇在四处浪荡,他们习惯了不劳而获,哪怕刘毅现在在南中推行的政策再好,他们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兵器出来自己耕作。
  对于这样的人,刘毅的策略就是一个字,打!
  不冒头还好,官军也不可能追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但如果胆敢招惹汉军,那就算你躲进老鼠洞里,也要将你揪出来枭首示众,这也算是对那些绿林好汉的一种威慑,否则这帮人就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墨侯!”陈二狗和刘三刀并肩从门外进来,对着刘毅一躬身,两人脸上的喜色却是掩饰不住。
  “何事?”刘毅点了点头,一边示意两人入座,一边询问道。
  “朝廷派来的封赏使者已至。”陈二狗没有坐,而是看着刘毅笑道。
  “哦?”刘毅闻言起身道:“使者何在?”
  “正在门外等候。”刘三刀道。
  “快请!”毕竟是来宣诏的,并不只是对方的身份问题,还有对方所代表的身份,那基本上等于是刘备的代言人了。
  来人是陈到,除了负责宣诏之外,也是来接手南中兵权的。
  “恭喜墨侯,再立大功!”陈到见到刘毅,拱手笑道。
  “叔至兄,你我也有几年未曾见过了,快请!”刘毅脸上也堆起了笑容,陈到在刘备身边存在感不是很高,但本事却不弱,刘备身边的精锐,基本都是陈到负责训练的,而且刘毅听张飞说过,陈到的武艺,不在赵云之下,只是他平日里为人比较沉默,不喜说话,而且也很少争权,所以在刘备身边声名不显。
  如今刘备将陈到派出来,显然也代表着刘备准备大用陈到了。
  毕竟刘备身边的那些大将,最年轻的赵云,如今也年过五十了,能打的一辈渐渐老去,新生代还未完全成长起来,刘备现在能依靠的,除了这些还未打不动的老将以及一些如魏延、杨任这样的中年将领之外,急需几个能如关羽、张飞、赵云那般的猛将。
  正式宣诏,任命刘毅暂代南中刺史之后,此行武将也各有封赏,关兴、张苞最为跳脱,正式被任命为偏将之职,年后回汉中述职,赵广暂时留在刘毅身边,担任刘毅门下都尉,待刘毅回朝之后,再做安排,黄忠、严颜、杨任、吴班都是将军,都有了升迁,陈二狗、刘三刀也被封为破军校尉和讨贼校尉,同样被调往荆州述职,此外魏越也被封为将军,会随关兴、张苞一起回汉中。
  “其实伯渊若此时回汉中的话,说不定能被拜为三公呢。”宣诏完毕,陈到被刘毅请入正厅,笑道。
  刘毅无论功勋还是威望,如今就算出任三公也绝对没有人会在这事上面挑毛病。
  “三公也不过是虚职而已,少府的职位更适合我。”刘毅笑着摇了摇头。
  “却配不上伯渊的功勋。”陈到微笑道。
  刘毅摇了摇头,不想再谈这事,就算不是三公,如今他的地位,朝中三公也未必敢惹。
  “此番到来此赴任,还带来了伯渊家眷,已经送往府中。”陈到见刘毅不说,自觉地将话题引开。
  “有劳叔至兄了。”刘毅闻言笑道,自己未来几年都会留在南中,两个孩子的教育可不能耽误了。
  陈到闻言苦笑,刘毅不在汉中,不明白情况,那小刘明也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故事,现在每天带着一猴一犬到处打抱不平,把汉中闹得鸡飞狗跳,偏偏还无人敢惹,刘禅见到了都得躲,最糟糕的是刘备对刘明都十分宠溺,时常招进宫中陪一众夫人还有公主玩耍,刘禅被欺负了,都不敢跑到他老爹那里去告状,刘备也是觉得有些收拾不住了,在得知南蛮平定之后,果断将俩小家伙让陈到一并打包带过来。
  只是这些详情,陈到也不好跟刘毅直说,谁知道刘毅会是怎样的反应,他家的事,还是让刘毅自己去解决吧。
第四百七十五章
刘毅讲学
  刘毅跟陈到叙旧到很晚方才回家,天色已经有些暗,就算是四季如春的地方,到了冬季,天黑的依旧很快,刘毅回来的时候,正看到自家女儿在院落里陪着夫人散步,见到刘毅,那眼眸一亮,舍了吕玲绮便往刘毅这边冲来。
  “爹爹~”小刘明欢快的蹦到刘毅怀里,不肯出来。
  “快下来,都大姑娘了,这般成何体统!”刘毅努力板下脸来呵斥了一声,十三岁的年纪,在这时代已经可以嫁人了,就算是老爹,也该注意一下分寸,没好气的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
  “父亲何时变得这般古板?”小刘明不满的从刘毅身上下来,抱着头道。
  “这不叫古板,这叫礼!”瞪了刘明一眼,刘毅微笑着看向小刘诚,对他招了招手道:“来,诚儿,爹爹抱抱~”
  小刘诚张开双手,小心的看了姐姐一眼,这才跑到刘毅身边,被刘毅一把抱起来。
  要说亲吗,实际上还是更亲女儿一些的,毕竟女儿出来的时候,也是对孩子最兴奋和渴望的时候,但毕竟女儿大了,有些该忌讳的东西得忌讳一些,否则将来不好嫁人,一想到这个,心里面就有些窝火了。
  至于儿子,自然也是亲的,但感觉上,没有女儿那么亲,但这个不能表现出来,小孩子的心思是最敏感的,尤其是这些年聚少离多,刘毅对这个儿子也是少了几分陪伴,心中多少是有些愧疚的。
  “诚儿,想爹没?”刘毅抱着小刘诚,微笑道。
  “想!”血浓于水,那股因为多时不见而产生的陌生和疏离感,在刘毅逗弄了几次之后,也咯咯的笑起来,气氛缓和了许多。
  “有多想?”刘毅笑问道,这个儿子性格多少是有些内向的,这根家庭的原因有关,缺少父亲的陪伴,姐姐又比较强势,渐渐变得不是太爱说话。
  “很想~”小刘诚认真的思索了一下之后,很认真的道,大概也想不出太多的修饰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以后就在这里,爹爹一直陪着你怎样?”刘毅摸着儿子的脑袋笑道。
  “诚儿不用上学吗?”小刘诚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要上的,爹爹白天也要去做事情,诚儿也要去读书。”刘毅对这个问题可是很在意的,云南书院已经建立,昔日在渔乡书院的教师班底如今也都过来了,还带来了不少书籍的拓板,也是为将汉文化在这边传播,让蛮民对汉文化有个法子内心的认同而带来的。
  读书这种事,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刘毅不会容许自己的儿女成为文盲,这个没的说。
  “哦~”刘诚有些闷闷不乐的低下头,不说话了。
  虽然有些心疼,但读书这种事,不能让步,刘毅也只能抱着刘诚,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这年纪的小孩子比较好哄,很快又重新有了欢笑。
  旺财跟悟空趴在刘毅脚边,没有去打扰这份温馨,一家四口的欢笑声,直到很晚才结束。
  ……
  “诸位先生,这关于南中的教学之事,此番还需拜托诸位。”次日一早,刘毅将华佗等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个简单的会议。
  “墨侯!”一名儒士皱眉看向刘毅道:“各家子弟求学,这个我等自然是没问题的,但为何连那南蛮子女也要一并教?”
  这个问题有些重,刘毅神色也肃穆起来,看向众人道:“诸位以为何为南蛮?这南中之地,亦是我大汉疆土,诸位可曾想过,为何一直以来,南蛮反复叛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名儒士沉声道。
  “对,也不对。”刘毅敲击着桌面思索道:“大家想象,在先秦一统天下之前,战国七雄之中,楚国其实不算我族类,但且看看如今,还有楚人之分么?”
  “此皆因当年楚王主动融入。”一名文士道。
  “为何要等别人主动融入?”刘毅笑问道:“我大汉需要不断壮大,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我现在可以平服南蛮,这是武力收服,但他们心中,并不认为自己与我们是同样的人,他们心中会对我们产生排斥,这种排斥是从文化、习俗到信仰之上的排斥,而我此番建立云南书院,请诸位过来,就是为了消弭这样的排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壮大,并非只是军事、经济的壮大。”刘毅看着众人,认真的道:“更重要的是,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让这些非我族类的人,真心把自己当成是我们的族类,不再是什么南蛮,而是汉人,这样一来,以后说不定就是不动一兵一卒,便能让外族认可,自发学习汉文化,自发的想要成为汉人,这才是我辈学者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不希望以后在这书院中听到还有什么南蛮,他们有自己的种族,此乃教化之功!无量功德,希望诸位可以排除心中成见,让着南疆之地,数十年上百年之后,再无什么南蛮,这里有的,都是我汉家子民!”
  “墨侯高见!”不管是否是真心,但这一刻,终究还是有些触动的。
  刘毅点点头,今天是第一天开课,这其中招收了不少南中的孩童,刘毅作为书院院主兼职讲师,今天是要在这里守着的,外面的事情他已经交给马谡去处理,今天他不但要看看反应,也要亲自去讲课,给那些蛮族孩童讲学。
  年纪太大的,这次书院没有收,甚至不少都是蛮族的孤儿,这些人也将是未来将汉文化一点点传入南中各族的种子,未来不久之后,随着书院进一步扩大,会一点点蔓延向南中各地。
  刘毅已经在跟王伉、吕凯这些现任的各郡太守商议下一步扩充书院的计划,这里的书院是为了教化南蛮,两人自然也是支持的。
  刘毅的课堂前来旁听的不少,因为刘毅为这些蛮民百姓开讲第一课,他们很好奇刘毅会如何引导这些孩子。
  “今天,第一次给大家讲学,因为大家对于各家学说并不了解,所以,今日我们不讲什么仁义礼智信,给大家讲讲各组的起源吧,在远古时期,天地混沌未分,整个世界都是如同一个鸡蛋一般混沌一片……”
  刘毅讲的是盘古开天的故事,他这些年走遍天下,也曾在书院中讲学,口才说不上一流,但也不差,至少讲起故事来能把人给带进去,再加上书院属性的加成,很容易便让一帮学子包括很多过来旁听的汉人学子听得迷进去。
  第一堂课,刘毅讲了盘古开天,最终耗尽心力而死,讲到这里,他让学子们去休息一会儿然后接着讲,满堂学子,无论汉蛮,都听得入了神,有些尿急的急匆匆的上了一趟茅厕,就立刻回来,准备听刘毅的下一堂课。
  第二堂客,刘毅讲的是盘古身化万物,天地间开始出现生灵。
  “却说盘古元神化作三清,汉人中的道家便是这三清,而盘古的精血却是化作了十二祖巫,其实这十二祖巫大家应该也有听过,比如说火神祝融,便算是祝融一族的先祖,还有……”
  刘毅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其实大家原本是一家,都是盘古大神身体所化,而汉人和南蛮其实都是盘古身体中最精华的部分,原本应该和和睦睦,只是因为教派和理念的不同,在后来开始出现分歧,然后才有了所谓的南蛮各族。
  给孩子们讲课,没必要讲太多阴暗算计的东西,启蒙吗,大家心里有这么一个意识,本来汉人和蛮族其实是无分彼此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分开了。
  “院主,那不知为何后来要分种族之别呢?”一名身形比较壮硕的蛮族少年已获得看向刘毅问道。
  “大家记住,人,什么地方最优秀,就越是容易忽略其他方面的成长,巫族身体强悍,在上古时期那样的环境里,整个天下都是一片莽荒,遍布毒虫猛兽,所以继承了盘古大神身体和力量的各族先祖在那个时候非常强大,他们有着强壮的身体,可以跟猛兽搏斗,但也因此,忽略了对外物的借用,而那些体能不及的汉人先辈们,他们为了在那样残酷的时代生存,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头脑,开始兴建房舍,制作兵器用来对抗蛮兽,人为万灵之长,从来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强大的力量,而是因为我们有善于利用外物的头脑,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外物,击退凶狠的野兽,可以引导水流,消弭洪水灾害,但也因此,从原先被看不起到后来看不起,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到最后分成了现在的各族。”
  一群小孩似懂非懂的开始皱眉思索究竟是谁对谁错,似乎两边都没有错,矛盾的发生,只是因为认知的不一样,导致最后分家。
  “其实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拥有力量的,可以更好地将兵器的威力发挥出来,没有力量的可以善用自己的头脑,发明更厉害的兵器去更好地对付敌人,原本可以相辅相成,但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也是造化弄人。”看着皱眉思索的众人,刘毅看了看天色,笑道:“今日的课就先讲到这里,以后若是有机会,再给大家讲学。”
第四百七十六章
嘱托
  如果让诸葛亮和庞统或是崔州平听到刘毅讲的这些东西,估计又要笑骂一通,说他误人子弟或是篡改道家经义,但事实上,这些故事在这个时代来说,没那么严重,多是碎片化的,被刘毅拿来根据前世一些记忆揉在一起,也算不上多大的错,从结果上来说,阐明了汉蛮本一家的理念,然后刘毅有时间会将三皇五帝什么的都拿来改一改,说一说,用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将这些概念悄无声息的流传下去,让人们心中有个汉蛮一家的概念,提起这些孩子想要学习汉文化的兴趣,一步步将这南中各族融入大汉之中。
  在这方面,其实汉人一方是有着绝对优势的,南中虽然种族不少,但有着自己文化的却没有几家,在传承上首先就不利于传承,想要有自己的传承,你先得有文字吧?刘毅这边再做一次文字的一统工作,你要学习这些汉字,却又不想受到汉家思想的影响,这不是说笑吗?
  更何况,南蛮之中,又有几人能看到这些更深入一些的问题。
  女娲造人的故事,刘毅准备改一改,就说女娲为了创造出完美的族群,分别融入了巫族和三清的精血创造出人类,只是后来为了各自的信仰,人类之中又发生了战乱。
  反正本是同源的概念,必须一步步深入和强化下去,让这些蛮族从内心里认可这个同源观点,然后再进一步进行汉文化的熏陶,最终达到同化的目的。
  对于历史来说,这或许只是不起眼的一段,但对于眼下做这些事情的人来说,却可能是要耗尽一生需要做的事情,民族同化的问题上,也不只是南蛮,山越、羌人、胡人,至于故事怎么编,那得结合当地信仰了,反正这东西是为政治服务的,只要需要,就有脑洞,然后就可以继续编,甚至凭空捏造几个神仙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