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26

  “还有,跟别人说话,切记莫要太长,要简短精炼。”刘毅笑道,这么下去,时间长了,慢慢应该能够将这口吃的毛病给改过来。
  “多谢,先生!”邓艾说完,有些兴奋的看向刘毅。
  孺子可教也的笑容,在刘毅脸上泛起,摸了摸邓艾的脑袋,对一旁的邓母道:“嫂嫂这些时日便多陪大娃说说话,你们是母子,他不会有太多拘束感,应该更容易更正过来。”
  “多谢先生!”邓母便要向刘毅下拜,她比刘毅更清楚,口吃这毛病对邓艾未来的前途有多大的影响。
  “嫂嫂不必如此,如今大娃也算我半个弟子,应该的。”刘毅伸手扶住邓母,微笑道。
第四十五章
抵达
  时间就在刘毅不断地打磨一些零件,包括夹扣、齿轮的过程中缓缓流逝,偶尔他也会跟邓艾聊聊天,邓艾的口吃毛病,在刘毅的点拨下轻了许多,至少两个字两个字的说话说起来已经慢慢变得流畅起来。
  子母船顺着汉江支流进入汉江,逆流而上。
  竟陵就在汉江之畔,进入主流之后,便顺畅了许多,当刘毅四人踩着踏板抵达竟陵附近时,便有在江岸边盘桓的悍匪发现了他们,毕竟子母船造型奇特,想不引人注意都难,而在子船之上负责为子母船提供动力的,不是刘毅便是刘三刀,悍匪们都认识。
  吕玲绮一行人早在五天前便已经抵达了天门山附近,并按照刘毅的吩咐,开始在附近砍伐树木,并派人去竟陵城购买一些现成的木材,竟陵毕竟不是西陵那种郡治,一些比较罕见结实的木料在这里是买不到的,但寻常木料简单风干过后的成品都能买到。
  这年月,有钱就行,没人管你是谁,买这么多木料干什么,当刘毅再次见到吕玲绮的时候,正是正月初一,竟陵这边儿下起了小雪,将地面铺了一层银霜,根据悍匪的说法,为了避免错开刘毅,吕玲绮几乎出动了一半人马沿着竟陵一带的各个支流查看过往船只。
  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其实挺好的。
  “先生何故要去江夏?”依旧是那副青面獠牙的青铜面具,颈长的身形即便在一群悍匪之中,也颇为醒目。
  “为大家谋份出身。”刘毅将黄祖给自己批发的公文递给吕玲绮,微笑道:“从今往后,便不必在东躲西藏的躲入山林之间了,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家园。”
  “家园么?”吕玲绮看着刘毅,目光有些失神,家这个字,似乎自当年父亲兵败身亡之后,便已经变得陌生起来,此刻听刘毅如此说,心中百般滋味流过,有茫然,有不解,也有一些彷徨,她已经习惯了东躲西藏,落草为寇,这突如其来的安定,让她变得有些不知所措。
  过去数年来,他们曾无数次想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但朝廷已经出了通缉榜文,他们就如同过街老鼠一般,只能东躲西藏,家园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了奢望,但如今,刘毅却轻易地帮他们得到了重建家园的资格,那种感觉,很心酸,但在心酸过后,却是难言的安宁!
  “多谢先生。”那份公文,被吕玲绮默默地收起来,而后对着刘毅深深一礼,身边的魏越也跟着躬身一礼。
  “大家这些时日就住在这里吗?”刘毅看着远处乱糟糟的屋棚,询问道。
  “嗯,先生说营寨要等先生过来之后再动手建造,是以只是搭了一些临时屋棚,并未动土。”吕玲绮点了点头道。
  “明日便开始先搭建一批住所吧,不过这次我们建立的城寨,是要长期居住的,关于城寨的设计,我还想听听两位的意见。”刘毅与两人一道,进入一处比较宽敞的窝棚里,将几块木板让刘三刀从船上取来,这些都是刘毅一路上想出来的大体布局,他将这些想法刻在了木板之上。
  因为是靠水的水寨,所以以木质结构为主,包括寨墙也是如此,而且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虽然是木墙,但刘毅却是设计的双层结构,中空,寨墙内部还可以设计一些机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水轮,刘毅准备将一截支流穿过城寨,水轮设在城内,若是建设在城外的话,容易遭到破坏。
  吕玲绮和魏越一开始还能听懂,但当听到刘毅准备以一架水车作为全城的动力枢纽,将水力通过齿轮导向全城的时候,目光就逐渐变得茫然起来,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
  “木墙范围按照此处的地形,可以沿汉江横跨这条支流,纵向三百丈,横向可至五百丈,每面设三座敌楼,斗拱十二座……”
  “先生!”魏越听得有些脑袋发胀,苦笑着看向刘毅道:“大了些吧,虽然按照先生的吩咐,将那些山贼俘虏一并带来,加上那些愿意随我们的百姓,我等加起来也不过千人!”
  纵向三百丈,放现代的话便是七百多米,横向五百丈便是一千一百米,这么大的城寨已经可以算是一座能够容纳数万人口的城池了,他们这么点儿人,哪里用得着这般大的城池?
  “江夏战乱在即,战火一起,流民遍地,我准备收纳一些流民来这里,不止是我们这点儿人。”刘毅说道,在西陵的时候,他已经打听过了,这次孙权的动静可不小,江夏这一带遭遇战火将是不可避免的,刘毅准备趁乱收揽一些人手,何况曹操即将南下,荆襄之地的百姓也面临动乱奔逃。
  “可是这般大的城池,何时才能建完?”吕玲绮皱眉看着刘毅道。
  “这个不急,可以慢慢来建。”刘毅点点头,这座城寨他也没准备能够一蹴而就:“先把这我们的住所完成了,这些寨主给我三十人,我来负责,只是搭建房屋的话,一月便可做成。”
  三十人当做学工的话,每人每天一百钱,一天就是三千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九万钱,吕玲绮这边有不少积蓄,毕竟山贼抢来的钱币也没地方花去,吕玲绮的家底儿还是很丰厚的,有了这些钱,建房其实三十人来做的话,用不了一个月,因为这三十个人,刘毅能够让他们临时具备自己的技术,剩下的时间,刘毅准备先将水车和动力体系做好。
  “其他人按照这图纸,先挖掘城墙所需要的沟壕,深要有两丈。”刘毅指了指地图上的位置道:“同时准备足够的木材,一月之后,我带人开始建设寨墙和敌楼,到时候会用更多的人来做,寨墙的话麻烦一些,但三月应该可以完工,这些都做好了,我们可以一边做,一边招募流民垦荒。”
  这附近有大量的荒地,但土地却十分肥沃,若能开垦出来的话,至少在食物方面自给自足是没问题的。
  “就依先生所言吧。”随着刘毅的不断讲解,那木板上的团逐渐在脑海中变得立体起来,魏越还有些犹豫,毕竟建立这样一座城寨,将他们这些年攒下来的家底都投入进去都未必够,但吕玲绮却是在沉默片刻之后,很果断的点头答应下来,对刘毅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第四十六章
暗助
  建安十三年,并不是一个太平的年度,这一年刚开始,便有许多事情发生,比如孙权采纳了降将甘宁的计策,发兵进攻夏口,此前江东曾两度征讨江夏,虽然未能攻破江夏,斩杀黄祖为父报仇,但却也让江夏精锐折损大半,如今江夏守军,大都是新兵,战力堪忧。
  与此同时,隆中,卧龙岗,刘备在第三次拜访草庐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诸葛亮,一场被后世千古传颂的隆中对,便在这小小的草庐之中出世,作为诸葛亮的敲门砖,同时也让空有雄心,却又不知该如何一展胸中抱负的刘备对未来有了清晰地认知。
  “孔明,这卧龙岗中曾有一匠人,你可知道?”新野,将军府……没错,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但刘备是左将军,他的府邸便是将军府,此刻,刘备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向诸葛亮笑问道。
  “哦,主公也知刘兄?”诸葛亮闻言,微笑着看向刘备道。
  “刘兄?”刘备闻言怔了怔,有些惊讶的看向诸葛亮:“据我所知,此人乃一匠人……”
  言下之意,刘毅的身份,应该不配让诸葛亮这般称呼吧。
  “刘兄乃墨家传人,也确实精通机关锻造之术,他平素颇为低调,常以匠人自居,然其所能,却不止如此,曾在南阳误入贼营,助一伙山贼以少胜多,以三百之众击溃十倍之敌。”诸葛亮微笑着放下手中之笔,距离刘毅在竟陵动工,已经过去三月了,刘毅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建立城寨之事,但与诸葛亮之间的联系,却从未断过,而且诸葛亮也曾派人前往那城寨查看。
  如今刘毅是墨家传人的言论,在那城寨之中,几乎已是人尽皆知,尤其是随着黄祖被江东将士斩杀,江夏大乱,孙权将大量人口迁往江东,但也有不少人向西逃窜,刘毅的城寨虽然还未完全建完,但却已经接纳了不少流民,有的留在了城寨,也有的只是暂时落脚,继续向荆襄一带逃窜,刘毅是墨家传人的舆论虽然还没有完全起来,但在南郡一带已然有了不小的名声。
  诸葛亮何等聪慧,刘毅究竟是不是墨家传人有待商榷,但从这些消息中,不难看出刘毅想要干什么,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也乐的帮刘毅张目一次,既然刘毅如今在江夏建城,未来便是刘备阵营中可以拉拢的人才,以诸葛亮这段时间对刘毅的了解,他能够将刘毅拉拢进来的机会很大。
  “竟有此事!”刘备原以为刘毅只是一个有些奇特手段的匠人,但如今看来,显然不止于此,随即苦笑道:“早知如此,当日我便该亲往相请!”
  “哦?”诸葛亮诧异的看向刘备。
  刘备将当初刘毅赠车,而后张飞发现那车马的妙处,然后刘备派关平前去请人,结果刘毅已经离开的事情跟诸葛亮说了一遍。
  “若非孔明提及,备险些错失一位贤才!”刘备看着诸葛亮苦笑道。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墨家早在两百多年前,便已经逐渐消踪匿迹,然而墨家的名声还是足矣拿出来唬人的,尤其是对刘备这样急缺人才的诸侯,更是如此。
  “主公最好莫要立刻便去相邀。”诸葛亮见刘备要起身,微笑道。
  “这却是为何?”刘备不解的看向诸葛亮:“莫非孔明认为,他……”
  “非也。”诸葛亮摇头道:“不瞒主公,当初主公第一次去卧龙岗,见过主公之后,刘兄便曾言主公日后必能成就大事。”
  “既然如此,孔明为何不让我前往相请?”刘备不解道。
  “一者,彼如今正在兴建城寨,城寨未曾落定,主公便是去,他也定不会随主公。”诸葛亮轻摇羽扇道:“二者,主公如今根基不稳,刘兄虽然看出主公之不凡,但却不愿轻易涉险,是以……主公当务之急,并非访贤,当先谋一块立足之地。”
  “至于刘兄,主公虽不必亲自前去相请,却也可以先联络一番。”诸葛亮看着刘备笑道。
  “那……不知这位贤才有何喜好?”刘备连忙问道。
  “刘兄爱财。”诸葛亮微笑道。
  刘备:“……”这真的是贤才吗?
  “主公放心,刘兄虽然爱财,然却是取之有道,就算主公赠予其钱财,也未必肯受。”想到刘毅之前书信所托之事,诸葛亮脸上的笑容更甚了几分。
  “哦?”刘备闻言,来了兴致,看着诸葛亮道:“请孔明明言。”
  “主公不妨托人在刘兄那里打造些兵器战甲,此外,荆襄之地,主公也可与一些相熟将领或是刘荆州商议,一同购买军械,以主公之名义向刘兄购买,而后再赠予荆州各军,也可借此结好各军将领。”
  说白了,就是用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人情,等刘毅的兵器到了,那些人自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好处,到时候自然便会寻找刘备继续打造军械,如此一来,两面讨人情,能够迅速帮助刘备拓展人脉。
  “孔明此计甚善。”刘备摸着胡须微笑道,他本就深谙世故,请诸葛亮出山,固然是因为其才,但更多的,实际上是看中了诸葛亮在荆州的人脉,有了诸葛亮,他就等于同时跟蔡家、蒯家以及黄家有了关系,这种人脉,有时候比人才本身更有用。
  “刘兄虽然谦和,但骨子里却也有股傲气,主公切不可过于怠慢。”诸葛亮点头笑道。
  “孔明放心。”刘备点点头,他辗转半生,虽然本事未见得有多大,但对着人情把握却是颇为老道,况且,这算是两利之事,这段时间刘备虽然招兵买马,但兵器、铠甲以及一些器械却是急缺,这些东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否则刘备身后,可是有着糜家、寇家等大小豪商在背后给予财力支持的,也不至于到现在都在为兵器铠甲发愁。
  看着刘备离开,诸葛亮坐在原地默默地摇着羽扇,思虑片刻后,摊开一卷空白竹笺,开始给刘毅回信,有些东西,还是要跟刘毅沟通一二的。
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
  江夏动乱,孙权在斩杀黄祖之后,便开始大举掳劫江夏之民南迁,使得大量江夏百姓往西迁徙,至于为何刘表不管……其实也不是刘表不想管,而是这个时候的刘表已经管不了了,开春之后,刘表的身体便开始出现各种不适,虽然还没到一病不起的程度,但从一些小道消息来看,刘表恐怕是撑不了太久了。
  这个时候,有资格统帅大军与孙权对抗的人,哪还有心思去管江夏,整个荆州之中,江夏之地占地极广,但人口却是最因为连年征战,最是稀少,而且孙权也只是掳劫人口,并未趁机占据江夏,荆州如今有资格统帅三军的蔡瑁、张允等人,此时可是都瞪着刘表两腿一蹬,然后想办法辅佐各自选定的主子上位,哪有功夫去管这边,只要孙权不打过来,就算刘表下令,他们都会称病不出。
  这个过程中,刘毅这座还未建起的城寨无疑是其中的受益者。
  竟陵临近南郡,虽然归属于江夏郡,但却是在江夏郡最西边儿的位置,虽然地方偏僻,但架不住从各县逃亡江陵或是襄阳的人多啊,几万人中,哪怕有百分之一选择路过并留在这里,那也是几百人的增量,对于这座尚未完工的城寨来说,几百人是小,最重要的还是路过那些人带来的舆论效应。
  这里有一座新建的城寨在招募流民,这种舆论带来的人口回流才是真正的大头,同时也变相的为这座新的城寨做了免费宣传。
  至于最终的效果吗,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刘毅不是神仙,他是算不出这些东西的。
  “可以分出一些人去耕田。”刘毅指着地图上从城寨到天门山之间大片的空白区域道:“自己开垦出来的田地,三年之内可享免税待遇,三年之后,按照十税一的税赋收税。”
  三个月来,城寨的基础建设算是完工了,两丈深的沟壕已经开始以木板混合土石,以模块化的方式来组装,速度极快,中间空着的部分分为一个个小房间,底部用泥土填充,泥土之上会铺上一层木板,中空,木墙之上有着一个个可以供射击孔洞,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敌人自江面上来犯,只要人手充足,可以同时从寨墙上的敌楼、斗拱、过道以及寨墙内部的一排排孔洞对来犯之敌进行不同角度的攻击。
  为了避免火攻,刘毅在寨墙成型之后,又带着人用泥浆混着将城墙刷了一遍,从外表看来,这寨墙跟寻常城池的城墙也没什么区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