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26

  “先生,我们在酒舍中听那些过往商客言,江东这次来势汹汹,江夏一场混战在所难免,是以我等前来寻先生。”邓母连忙道。
  “西陵乃是江夏治所,那江东兵马再厉害也不可能这么快便打到江夏。”刘毅笑道,黄祖别的本事没有,防守的本事可是被江东孙氏给虐出来的,如今既然知道江东兵马将至,怎会不做准备?
  “不过算了,正好准备搭建个临时屋棚,便为嫂嫂和大娃多搭一间。”见邓母有些尴尬,刘毅也不再多言,转而道。
  “多谢先生。”
第四十三章
筹谋
  换过材料之后,做出来的子母船就正常多了。
  做工精良的子母船:坚固+17,逆流而上+12,舒适+15,体力恢复+16
  仔细想想,之前以原木搭建,内部有些湿潮,的确不会太舒适,需要的木料在第三天的时候被送过来,搬放上母船,对于这艘造型奇特的船只,前来交付货物并收取尾款的木坊管事也是啧啧称奇。
  “先生,您这船只非一般匠人能做。”邓母带着邓艾跟随刘毅和旺财上了母船,母船分为两层,底层存放着木坊送来的木料,顶层则是视野开阔,一眼看去,颇有些会当凌绝顶的感觉,邓母忍不住好奇的看向刘毅,这艘不用船桨,如此大的船身,却只靠刘三刀一人操作,行进起来可不比寻常行船慢多少,这已经超出了寻常木匠的能力。
  刘毅笑道:“嫂嫂可曾听过墨家?”
  邓母还未说话,一旁的邓艾却是兴奋地点头道:“可……可是……是那……春……春秋战国……时……时期,与……与儒学……并……并列为……为当世……两……两大显学……的……墨……墨家?”
  刘毅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这便是墨家机关术。”
  刘毅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种种,近一年的时间里,总体上而言,还算顺利,但问题也不少,若他安安心心的待在隆中当个木匠,自然没什么,但当他想要做些事情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就比如这次黄祖的门儿都进不去,虽然他本身只在意实利,但如果自己能有个足够让人重视的身份的话,或许就不是黄祖随便给自己划拉一块地方,而是能够拥有一定的选择权,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匠人终究是贱民,这是个论出身的年代,没人会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看当今天下诸侯,有哪个出身低?包括刘备也一直是往汉室宗亲的名义上凑。
  原本,刘毅只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天下闯出几分名堂来,但真的要做些事情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不是有能力就能做成的,除了能力之外,他还需要包装,还需要贵人帮助,名士认可,然后才是展现能力。
  如果真的就以一个匠人的身份继续往前走,就算能够凭借诸葛亮搭上刘备这条线,日后一步步坐大,有了自己的公司、集团,当个类似红顶商人的人物,但真到了那一步,恐怕也会成为许多人眼中的肥肉,因为自己的身份,决定了自己在这个时代只能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正是想通了这一点,刘毅如今开始思索着如何给自己包装、造势,墨家传人似乎是个不错的切入点,虽然自己不是真的墨家传人,但自己手中却有着最完整的墨家机关术,有了这个,谁又能说自己不是墨家传人?
  “原来先生是墨家传人,难怪如此博学。”邓母闻言恍然。
  至于怀疑,自然是有一些的,但并不多,毕竟刘毅展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超出了寻常匠人许多了,还能出谋划策,助吕玲绮以少胜多。
  “只是先生何不以墨家身份现世?”邓母有些疑惑的问道。
  刘毅摇了摇头:“墨家早已没落,先圣之学多半失传,矩子令更是早已丢失,在下又有何颜面再以墨家传人身份自居?”
  “先生之能,以妾身观之,已不下任何名士,何况先生能与孔明先生相交,想来在孔明先生心中,先生也非寻常匠人,又何必担心于此?”邓母笑道:“既然先生乃是当世仅存的墨家传人,更该将先生之学发扬才行,莫要让这般手艺失传。”
  刘毅闻言,却不再说,要扛起墨家的大旗,可不只是需要墨家机关术,那可是一门足矣跟儒学并立于世的学问,除了机关术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流传于世的墨家典籍,这些东西,刘毅可没有,而系统也不可能给刘毅这些东西,所以真的想要扛起墨家大旗的话,刘毅就得自己借助如今残缺的典籍还有墨家机关术之中提到的一些理念,重新编纂一门学问,这可不是刘毅所长。
  他现在只需要墨家传人这个身份就已经足够,至于重新振兴墨家或是重新创立一门学问流传后世,至少他一个人做不到。
  有这个就可以了,先把舆论搞起来,等建立了城寨之后,自己在城寨之中的名声自然会提高,邓艾母子还有刘三刀肯定会帮自己把这名声传播出去,至于下一步如何传的更广,就要靠这座即将在自己手中建立起来的城寨了,这也是这次刘毅甚至自己贴钱来买木料的原因。
  只要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了,墨家传人的身份自然也就可以随着自己的名声而逐渐流传出去并被世人所接纳了。
  当然,若能再来一两个贵人相助,那就更好了。
  “先……先生……”邓艾突然拉了拉刘毅的衣袖。
  “嗯?”刘毅扭头,看向邓艾道:“何事?”
  “可……可否……教我?”邓艾一脸期冀的看向刘毅道。
  “机关术?”刘毅疑惑的看向邓艾,未来的大将对机关术感兴趣可不是什么好笑的事情。
  邓艾摇了摇头道:“艾……艾听……听闻……墨……墨家学问……颇……颇为……深奥,敢……敢请……请……先……先生……传……传授。”
  “墨家理念我倒是知道,兼爱非攻,你若想学,平日里跟在我身边,我可教你,在我这里,你学不到任何兵法或是本事,我只会教你做人,要做事,先学做人,等知道该如何做人了,你才能做事。”刘毅点点头道,墨家的理念其实不难解释,但真要传授,刘毅也不知该从何说起,毕竟他本身对于墨家的学说也处在一个一知半解的程度,倒不如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拿来教人。
  其实不管哪家学问,归根到底,还是教人做人的。
  “多……多谢……先……先生!”邓艾连忙对刘毅施礼道。
  一旁的邓母这次却是没有阻止,要做事,先学做人,这道理普通人或许听不出什么,但邓母家学渊源,加上经历坎坷,却是能够听明白一些东西。
第四十四章
敲门砖
  “毅哥儿,你这狗真厉害~”刘三刀气喘吁吁的从踏板上下来,看着旺财一脸苦闷的蹬着踏板,有些惊奇道。
  以前就觉得刘毅这狗儿不简单,但这么复杂的操作都能做,这比人也只差说话了,更何况这踏板虽然在刘毅二次改良之后,更轻了许多,但刘三刀一个壮汉蹬着时间长了都觉得费劲儿,旺财此刻四爪蹬开,那感觉似乎也并不费力。
  “还行吧。”刘毅看了一眼船舱角落里的新狗窝,为了让旺财出力,弥补人工的不足,他特地帮旺财造了这么一个新狗窝,不但有舒适和成长的加成,而且这一次同样出现了启慧的特殊属性,几天下来,旺财不但身体又涨了一圈儿,看起来也更聪明了些。
  “这还需多久才能到竟陵啊?”刘三刀看着旺财在那里蹬,船行的飞快,一屁股坐到刘毅脚边儿,看着两岸缓缓倒退的景物,扭头看向刘毅道。
  “这才走了五日,到竟陵的话,恐怕要到月底了。”刘毅盘算着,毕竟就算他和刘三刀、邓艾以及旺财轮番来蹬,也不可能一天都在行船,夜间难以视物,还是要停下来休息的。
  说这话,手中刻刀却是翻飞,木屑飞溅中,一个巴掌大小的夹扣在刘毅手中迅速成型了。
  做工精良的夹扣:锁扣+9,固定+10,坚固+14
  虽然还未到竟陵,但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这夹扣是刘毅准备加固一些无法用凹槽来契合的地方而做的,按照刘毅的构思,这座即将建起的城寨会设立在江岸之畔,毕竟竟陵本身就是一处江河汇聚之地,刘毅既然要建立城寨而非一座山贼的山寨,自然要考虑百姓的生计问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着江河这等优渥资源,城寨自然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刘毅做的这个夹扣,就是为了一架水车做准备,墨家机关术中有一种墨家机关城的详细记录,不过若想将机关城完全建起来,如今的刘毅无论能力还是财力都不足以支撑,但那个维持整个机关城的动力体系,却让刘毅十分感兴趣。
  墨家机关城的主要核心动力提供便是靠水流,通过无数齿轮将水流的力量传送入机关城,来维持各处机关的运转,这需要庞大的运算,光是设计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最终结果的失败,而且齿轮的材料也必须防水,对于齿轮的精细程度也有严格的要求。
  但若只是做一架水车,来借用水流做成一个能够为整个城寨提供一些必要的能力,比如自动推磨,定向传输物资的大机关却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再设计一些能够完成简单工作的装置。
  “先……先生,您……做……做的……这……这是……何物?”邓艾跑到刘毅身边坐下,看着这五天来被刘毅做出来的几箱锁扣,好奇的道。
  “敲门砖!”刘毅将做好的锁扣放到箱子里,微笑道。
  “敲……门砖?”邓艾茫然的看向刘毅,重复了一遍。
  “嗯。”刘毅肯定的点了点头,看着远处那潺潺的流水,朗声笑道:“向这天下递出的敲门砖。”
  也是向这个时代,证明自己来过的第一块敲门砖。
  “不懂。”刘三刀茫然的摇了摇头。
  邓艾在一旁也是一脸茫然,毕竟对于如今的他来说,理解刘毅的这句话有些困难,只是觉得此刻的刘毅,很有气势。
  “对了,大娃。”刘毅扭头,看向邓艾。
  “先……先生……有……有何……吩……吩咐。”邓艾看向刘毅。
  “你这口吃还是需要改一改,口吃也未必便是天生的,试试能否纠正。”刘毅说着,扭头看向一旁正在船舱里做饭的邓母道:“嫂嫂,大娃这口吃的毛病自小便有吗?”
  以前关系不算亲近,刘毅也不好多说,但如今双方也算是关系不错了,刘毅想改改,毕竟每天有个人在自己身边这么说话,时间长了,刘毅怕自己都得口吃了,况且,邓艾将来是要做大事的人,口吃这毛病对他未来是会有影响的。
  “唉~”邓母摇了摇头道:“并非自幼,只是亡夫早亡,当时我儿得了一场大病,之后便口吃了。”
  “既非先天,便是有办法解决的。”刘毅笑道。
  “先生还通医理?”邓母惊讶道。
  “此非药石能医。”刘毅摇了摇头,他哪懂什么医术?扭头看向邓艾道:“大娃,你先试着说句话。”
  “说……说何……何话?”邓艾略显紧张道。
  “莫要紧张,来,放松些,你便说,在下邓艾,南阳新野人士。”刘毅摆了摆手道。
  “在……在下……邓……”
  “停!”话未说到一半,便被刘毅止住,认真的看向邓艾道:“你这样说,在下,邓艾,南阳,新野,人士。”
  “在……在……”
  “来,深吸一口气,然后再说,像我这样,记住,同一个字,莫要再说第二次。”刘毅摇了摇头道。
  邓艾学着刘毅的样子,深吸了一口气道:“在下……邓艾,南阳……新野……人士。”
  邓母闻言,眼中闪过惊喜的目光看着有些懵懂的邓艾。
  “很好,连起来说一次。”刘毅满意的点点头:“越快越好。”
  “在下,邓艾,南阳,新……新野,人士。”
  “记住,不要说重复的字,以后无论说什么话,都这般两个字两个字的在一起说。”刘毅鼓励的看着邓艾,笑道。
  “是。”邓艾肯定的点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