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校注本)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04

蟠螭──盘曲的无角龙。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螭:上古传说中的无角龙,故又称“螭龙”。《吕氏春秋·举难》:“孔子曰:‘龙食乎清而游乎清,螭食乎清而游乎浊。’”《后汉书·张衡传》:“伏灵龟以负坻兮,亘螭龙之飞梁。”李贤注引《广雅》云:“无角曰螭龙。”这里借以形容梅枝盘曲状。​
“桃未芳菲”一联──芳菲:本指花的香气,引申为开花。
红:指红花。
冲寒:冒寒。
东风: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此联是说桃、杏尚未开花,梅花就冲寒冒雪,抢先开放,笑对春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庾岭:即大庾岭,五岭之一,位于广东、江西交界处。古名塞上、台岭,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在此筑城,故名“大庾岭”。因梅花遍岭,别称“梅岭”。宋·王巩《闻见近录》:“庾岭险绝,通渠流泉,涓涓不绝,红白梅夹道,仰视青天如一线然。”
此句是邢岫烟的拟想,意谓眼前这枝梅花的魂飞回其老家庾岭,因为那里天热,以至于辨不清如今是不是春天了。​
霞隔罗浮梦未通──霞:烟云,云雾。
罗浮梦:暗用隋朝人赵师雄于罗浮遇梅仙故事。事见《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旧题柳宗元撰,后人以为冒名):“隋开皇中,赵师雄遣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气袭人,言语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共饮。少顷,有一绿衣童子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此句紧接上句,仍然是邢岫烟的拟想,是说梅魂虽然回到老家庾岭,由于烟云的阻隔,却无法与罗浮的梅仙会面。​
绿萼添妆融宝炬──绿萼:梅花名。见宋·范成大《梅谱》:“绿萼梅:凡梅花附蒂皆绛紫色,唯此纯绿,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绿华。”仙女萼绿华的故事见于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篇》:“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东晋穆帝年号)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之中,辄六过来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并致火烷布手巾一枚,金、玉条脱各一枚。条脱似指环而大,异常精好。神女语权:‘君慎勿泄我,泄我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
添妆:梳妆打扮。
融宝炬:点着蜡烛。
此句比喻红梅花就像烛光下梳妆打扮的仙女萼绿华一般美丽。​
缟仙扶醉跨残虹──缟仙:想象中的白衣仙女。
此句是形容红梅的优美姿态:犹如一位微醉的白衣仙女在空中跨着五彩长虹飞行。​
“看来岂是”一联──浓淡:指梅花的颜色或浓或淡。
此联是说红梅花决非寻常之花可比,它可以在霜雪中自由开放,花色想浓就浓,想淡就淡。赞扬红梅具有不畏霜雪的品格。​
又──表示与前一首的诗题相同,故省略。这是我国组诗、组词的表达方式之一,即题目相同的诗或词,从第二首开始,题目都用“又”来代替。​
“白梅懒赋”一联──懒:不想,不愿意。
赋:吟诗或作诗。
逞艳:争艳,争奇斗艳,炫耀色彩艳丽。
迎:迎合,配合。
醉眼开:形容红梅花的花苞微微绽开。
此联是说作者本来不想作白梅诗而要作红梅诗,而红梅似乎迎合人意,好像醉眼微睁,花苞绽放。​
冻脸有痕皆是血──冰脸:比喻在冰雪之中开放的红梅。
痕:痕迹,痕印。
血:比喻梅花的红色。
此句化用了宋·苏轼《定风波·咏红梅》词:“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冻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以少女冻红的面颊比喻冰雪中开放的红梅花,十分形象而娇艳。​
酸心无恨亦成灰──酸心:语意双关:既指孕育酸梅的梅花花蕊,也指人的酸楚之心。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一·梅》:“梅,花开于冬而实熟于夏,得木之全气,故其味最酸。”
成灰:形容梅花因凋谢而消失。
此句或暗用了唐·李商隐《无题》诗:“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此句是说尽管红梅花很艳丽,也不像人一样有酸楚的忧恨,然而一旦结出酸梅,红梅花也就完全凋谢,像飞灰一般无影无踪了。似隐寓作者对少女年华短暂的感叹。​
误吞丹药移真骨──此句借用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梅花本来是白色,因为误吞了紫府(道家所说的天上仙境)的仙丹,才变为红色。此说见于宋·范成大《梅谱》引宋·方子通《咏红梅》诗:“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
此句是说红梅来历不凡。​
偷下瑶池脱旧胎──瑶池: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在昆仑山上,为女仙西王母居住的地方。《穆天子传》
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
脱旧胎:脱胎换骨。
此句又借用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红梅本来是瑶池(阿母池)仙女,因为偷下凡界,经过脱胎换骨,才变成了红梅。见宋·毛滂《红梅》诗:“何处曾离阿母池,浑将绛雪照寒枝。”
此句还是说红梅来历不凡。​
“江北江南”一联──江北江南:泛指长江一带地区。
此联由红梅而联想到百花,又由百花而联想到以花为生的蜜蜂和蝴蝶,从而告诫它们:你们不要因为长江一带百花盛开,就以为北方也已到了春天,因而急着北迁,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现在的北方还很寒冷,开放的只有梅花。​
“疏是枝条”一联──春妆女儿:即红妆女儿。比喻红梅花。
竞奢华:形容红梅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此联是说红梅的枝条并不很多,而红梅的花朵却很娇艳,而且竞相开放,犹如红妆少女争妍斗艳一般。​
“闲庭曲槛”一联──闲庭:安静的庭院。
曲槛:曲折的栏杆。
馀雪:代指白梅。
落霞:代指红梅。
此联是说无论是庭院槛旁,还是河边山野,白梅都无影无踪,红梅却无处不有。形容红梅比白梅更受人欢迎。​
“幽梦冷随”一联──幽梦:朦胧的梦境。
红袖:代指红梅。
绛河:即银河,天河。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对此作了解释:“河汉曰银河可也,而曰绛河。盖观天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于北极之南,故称之曰丹,曰绛,借南之色以为喻也。”所谓“南之色”即赤色,有三种说法:一见于《周礼·考工记·画缋》,直称“南方谓之赤”;二见于《周礼·春官·小宗伯》和《史记·天官书》,谓南方为五天帝之一的赤帝(亦称“赤熛怒”)主管的地方,故为赤色;三见于《淮南子·时则训》,谓南方为火神祝融(亦称“赤帝”)主管的地方,故为赤色。
槎:即“浮槎”,又称“星槎”。行驶于银河中的仙船。
“游仙香泛绛河槎”暗用了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中的一个故事:相传天河与大海相通,每年八月,必有浮槎从天河准时到达海边。有一人乘浮槎行驶了十馀日,有城郭俨然,遥望宫中有妇人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着牛在天河边饮水,此人便问这是什么地方,牵牛男子叫他回去后问蜀郡严君平。此人回来后,便去蜀郡问严君平,才知牵牛男子即牛郎,宫中织妇即牛郎之妻织女。
此联是作者拟想的情景:寒夜中的悠悠笛声,勾起了红梅的思乡之情,不知不觉进入梦乡,梦见自己仿佛坐着仙船,顺着天河回到了天上的故乡。设想奇特而优美。​
“前身定是”一联──瑶台:即西王母所住瑶池中的十二瑶台,代指瑶池。晋·王嘉《拾遗记》卷一○:“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色相:本为佛教用语,这里借指红梅的颜色和形态。
此联是作者希望世人对于红梅的来历不必胡乱猜疑,红梅确实是来自瑶池的仙种,它的颜色本来就是红色,并非由白梅变化而来。​
铜火箸──用以拨炉炭的铜火筷子。
击手炉──化用“击钵催诗”之典,典出《南史·王僧孺传》:“竟陵王(萧)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刻一寸,以此为率。(萧)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后即成为一种作诗游戏,多以击鼓(亦可击其他器物)限定作诗构思的时间,鼓声停止,尚未成诗,便要受罚。​
酒未开樽句未裁──樽:酒器。
裁:酌定,想好。
此句是说酒还没有饮一杯,诗句也尚未想好。​
寻春问腊到蓬莱──寻、问:皆为求取之意。
春、腊:均指梅花。“春”是花的代称,而“腊”指“腊梅”。
蓬莱:代指栊翠庵。因为蓬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而栊翠庵是尼姑居住的地方,皆为尘世之外,故以蓬莱比拟栊翠庵。
此句是说为了求取梅花而到栊翠庵。​
“不求大士”一联──大士:“观世音大士”的简称,也就是观世音菩萨。
瓶中露:观世音手中常持一净瓶,瓶中有甘露,上插杨枝,以杨枝洒甘露,可以解人间苦难。这里指洒甘露的杨枝。
孀娥:嫦娥的别称,以其住在广寒宫而得名。这里代指妙玉。
槛外:有双关之意:“槛外”即尘世之外,这里代指栊翠庵;妙玉自称“槛外人”,故也可指妙玉。
此联是说不敢奢望求得观世音菩萨净瓶中的杨枝,只是向妙玉求取栊翠庵中的一枝梅花。​
“入世冷挑”一联──入世:即尘世,红尘。这里是贾宝玉自称为红尘中人。
冷:指天冷。
挑红雪:指拿着或扛着红梅花。
离尘:即世外,这里指栊翠庵。
香:指红梅花之香味。
割紫云:指折下或剪下一枝红梅花。
此联是贾宝玉自称从栊翠庵求到了一枝红梅花,自己扛着(或拿着)回到了大观园的芦雪庭。​
“槎枒谁惜”一联──
槎枒:形容红梅七枝八杈。
诗肩瘦:暗用了宋·杨万里《梅》诗中“却来啮雪耸诗肩”的诗句。这里是贾宝玉自称肩膀瘦弱。
佛院苔:指栊翠庵的苔藓。
此联是贾宝玉诉苦说自己瘦弱的肩膀扛着槎枒的红梅十分难过,衣服上又沾满了栊翠庵的苔藓,抱怨众人对他求梅的辛苦无动于衷,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年疏——亦称“交年疏”。即僧尼道士在年节时送给施主的祈祷文,以谢一年来施主对寺观的布施,同时也会得到施主的报酬,所以凤姐才以贾母“躲债”逗乐。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岁时》引《京都风俗志》:“僧道作交年疏,异品素食,以送施主。”​
仇(qiú求)十洲──即明代画家仇英,字实父(一作实甫),别号十洲。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合称明代四大画家。山水、人物皆能,尤以士女工笔画闻名于世,神采飞扬,为明代之冠。至今故宫博物院仍藏有其画。贾母(实为曹雪芹)认为仇十洲的士女画都赶不上白雪红梅背景中的薛宝琴,足见其美。​
在止于至善──语出《四书》中的《大学》(原《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止于至善”是《大学》这篇文章的三大纲领之一,就是要求个人要达到最高的道德规范。这显然与谜语的“观音未有世家传”风马牛不相及,所以猜得不对。​
虽善无征──语出《四书》中的《中庸》(原《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不征不信,不信民弗从。”原意是说先王的礼制虽好,但因无从验证(征),故不能传世。而“观世音未有世家传”,则可以解释为虽然传说观世音到处行善,但无从验证,故不能传世,因此“虽善无征”就是谜底。​
蒲芦也──语出《中庸》:“夫政也者,蒲芦也。”“蒲芦”即生长于水池中的蒲草与芦苇,故为谜语“一池青草草何名”的谜底。​
水向石边流出冷──语出宋·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其一四:“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初参马祖作街坊,一日出门,见人舁丧,歌郎振铃云:‘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灵魂往那方,幕下孝子哭云哀哀哀。’师睹之忽然省悟,举似马祖。祖印可之:‘未审魂灵住那方,无栖泊处露堂堂。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山涛──西晋诗人,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司徒。从字面作解,“山涛”就是山洪,故为谜语“水向石边流出冷”的谜底。​
萤可不是草化的──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见《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湿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故“萤”字的谜底是花草的“花”字。​
史湘云的曲谜──《点绛唇》──这里是指北曲牌,是取同名词牌之半而成,五句五韵。南曲牌则与同名词牌相同。
溪壑:指山野。
此谜语是说有一物离开了山野的同类,来到人间游戏,既无趣味,又无名利,甚至连自己的尾巴都保不住。故谜底为耍把戏的猴子。​
薛宝钗的诗谜──镂檀镌梓:指用檀木和梓木雕刻而成。
梵铃:寺庙宝塔上悬挂的风铃,风一吹即响。至今北京香山仍有此铃,名为“响塔”。
此谜语是说这个谜所指的俗物外表像是用檀木和梓木雕刻成的多层宝塔,其实不是,因为即使刮风下雨,那上面也不会有风铃响。
书中始终没有揭出此谜之谜底。清·王希廉评《红楼梦》云:“宝钗灯谜似是树上松球。”而清·周春《阅红楼梦随笔》则认为是纸鸢。我以为前者正确。松球即松树的果实,学名“松果”,俗称“松塔”。前两句指其形状虽像雕刻的木塔,而实际上并非人工所造;换言之,即它是天然长成:这与松球完全吻合。后两句指它并不带风铃,所以刮风下雨也不会发出响声,这也与松球完全吻合。​
贾宝玉的诗谜──天上人间两渺茫:出自唐·曹唐《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诗:“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皇。”
琅玕:指竹子。
节:指竹节。
鸾音鹤信:出自唐·罗隐《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诗:“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仙境是谁知处所,人间空自造楼台。云侵朱槛应难到,虫(一作“尘”)网闲窗永不开。子(仔)细思量成底事?露凝风摆作尘埃。”这里借指天仙的音信。引申为传递给天仙的音信。
凝睇:注视,专注。
唏嘘:叹息,慨叹。表示生活不如意。
为了便于解释,我们先揭谜底。清·王希廉评《红楼梦》云:“宝玉灯谜似是风筝琴,俗名鹞鞭。”而清·周春《阅红楼梦随笔》则认为是带风筝的纸鸢。我以为前者完全错了而后者也不准确,准确的答案应是风筝。有明·陈沂《询蒭录》为证:“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业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呼风筝。”可见古代的风筝与纸鸢之别在于有无竹笛(竹哨)。如此则四句谜语就很好解释了。首句的意思就是天上人间很难互通音信,所以要借用风筝。次句的意思就是制作风筝的竹哨要当心,尤其竹节不可破坏,否则就做不成竹哨了。第三、四两句的意思就是放风筝时要十分专注,只有这样才能使风筝飞到天上,把人间的音信带给天仙。​
林黛玉的诗谜──(lù
ěr
录耳):亦作“耳”、“绿耳”等。良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见《竹书纪年》卷下、晋·郭璞《穆天子传》)。
缚紫绳:指用缰绳加以约束。
鳌背三山:“三山”应作“五山”。典出《列子·汤问》,略谓:渤海之东为无底深渊,其上悬浮着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仙山。仙人们生怕五山沉入无底深渊,上奏于玉帝,玉帝即命“巨鳌十五举首而载之”,每六万年换一次班,五山才岿然不动。民间元宵灯节之“鳌山”即由此而来。这里所指正是后者。
此谜语是说良马不必用缰绳约束,它自己就会越城跨沟,奋力狂奔,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它就会雷厉风行,在灯节的鳌山上大显威风。
书中也未揭开此谜之谜底。清·王希亷评《红楼梦》云:“黛玉灯谜似是走马灯。”清·周春《阅红楼梦随笔》的答案相同。我以为完全正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可以作为旁证:“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车驰马骤,团团不休”,与谜语的前两句完全吻合;“以烛嘘之”则狂转,又与“主人指示风云动”完全吻合;至于谜语的末句则显而易见,因为走马灯正是灯节中的主角。​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话说众人闻得宝琴将素昔所经过各省内古迹为题,做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
铜柱金城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锺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女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积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众人看了,都称奇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做两首为是。”黛玉忙拦着:“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那三岁的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李纨又道:“况且他原走到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便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身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有,古来有名望的人,那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今这两首诗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都有,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记》、《牡丹亭》的词曲,怕看了邪书了。这也无妨,只管留着。”宝钗听说,方罢了。大家猜了一会,皆不是的。
冬日天短,不觉又是吃晚饭时候,一齐往前头来吃晚饭。因有人回王夫人说:“袭人的哥哥花自芳在外头回进来说,他母亲病重了,想他女儿。他来求恩典,接袭人家去走走。”王夫人听了,便说:“人家母女一场,岂有不许他去的呢?”一面就叫了凤姐来告诉了,命他酌量办理。
凤姐儿答应了,回至屋里,便命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们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分头派四个有年纪的跟车。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又道:
“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要好好的,拿手炉也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到这里来我瞧。”周瑞家的答应去了。
半日,果见袭人穿戴了,两个丫头和周瑞家的拿着手炉和衣包。凤姐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也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的,赏了你倒是好的。但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袭人笑道:“太太就给了这件灰鼠的,还有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呢。”凤姐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风毛出的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罢,先给你穿去罢。等年下太太给你做的时节,我再改罢。只当你还我的一样。”
众人都笑道:“奶奶惯会说这话。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偏这会子又说这小气话取笑来了。”凤姐儿笑道:“太太那里想的到这些?究竟这又不是正经事。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体面。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儿也罢了。一个一个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说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了。”众人听了,都叹说:“谁似奶奶这么着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
一面说,一面只见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又看包袱,只得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的夹包袱,里面只见包着两件半旧绵袄合皮褂子。凤姐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呢包袱拿出来,又命包上一件雪褂子。
平儿走去拿了出来:一件是件旧大红猩猩毡的,一件是半旧大红羽缎的。袭人道:“一件就当不起了。”平儿笑道:“你拿这猩猩毡的。把这件顺手带出来,叫人给邢大姑娘送去。昨儿那么大雪,人人都穿着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只有他穿着那几件旧衣裳,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如今把这件给他罢。”
凤姐笑道:“我的东西,他私自就要给人。我一个还花不够,再添上你提着,更好了。”众人笑道:“这都是奶奶素日孝敬太太,疼爱下人;要是奶奶素日是小气的,收着东西为事的,不顾下人的,姑娘那里敢这么着?”凤姐笑道:“所以知道我的,也就是他还知三分罢了。”
说着,又嘱咐袭人道:“你妈要好了就罢,要不中用了,只得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他们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是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吩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要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又吩咐小厮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不在话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