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校注本)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04

“傲世也因”一联──同气味:气味相投,义气相投,志同道合。
春风桃李:泛指世俗的荣华富贵。春风:“春风得意”的简称。原指科举及第的士子。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引申以指荣华富贵。
桃李:比喻争名逐利之徒。唐·李白《赠书侍御黄裳》诗其一:“桃李卖阳艳,路人行其迷……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这一联是诗作者与菊花相约:我们的友谊基于高洁的义气相投,因此既不留恋于荣华富贵,更不齿于争名逐利之徒。
史湘云的这首《供菊》诗,以菊花的朋友自许,也是曲折地反映了她对自己高尚品格的自信。​
“无赖诗魔”一联──无赖:指令人讨厌,引申为纠缠不休。南朝陈·徐陵《乌栖曲》其二:“帷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诗魔:指强烈的做诗欲望。唐·白居易《醉吟》诗其二:“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昏晓侵:一天到晚纠缠不休。
欹石:倚石,靠着石头。
沉音:即沉吟,思量,考虑。“音”为“吟”的通假字。这里指构思《咏菊》诗。
这一联是说诗作者被菊花所吸引,以至于魂牵梦绕,一天到晚都围着菊花转,就是想做《咏菊》诗。一开头便单刀直入,切入诗题。​
“毫端蕴秀”一联──毫端:笔端,笔尖,笔头。泛指书写工具。
毫:毛笔。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蕴秀:有双关之意:一则是指菊花本身饱含灵秀,再则是指菊花的灵秀使诗作者的诗笔更加灵秀。
蕴:包含,蕴藏。
临霜写:亦有双关之意:一则是指诗作者在秋霜中写《咏菊》诗,再则是指诗作者面对菊花写《咏菊》诗。这里的“霜”字既指秋霜,又指菊花。
噙香:也有双关之意:一则是指诗作者的香口,再则是指菊花使诗作者的香口更香。
噙:含。
这一联是说菊花的灵秀使诗作者的《咏菊》诗在深秋中从笔端流淌,菊花的清香使诗作者的《咏菊》诗在月光下从香口中涌出。​
“满纸自怜”一联──纸:指诗笺。
自怜:有双关之意:一则指菊花的自我怜惜,一则也暗指诗作者的自我怜惜。
素怨:指菊花的哀怨。因“素”即白色,秋天尚白,菊花为秋花,故称。
片言:指简短的语言或文字。晋·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借喻《咏菊》诗即使写得再好,容量毕竟有限。
谁解:无人能理解。
诉:诉说,倾诉。
秋心:有双关之意:一则用拟人化手法,指菊花(“秋”为菊花的代称)的心事;再则用拆字格,“秋”与“心”合之为“愁”。
这一联是说即使把诗笺写满也写不完菊花的哀怨,何况一首诗的几句话怎能写尽菊花的哀愁,世上又有谁能理解菊花之愁。形容菊花有无限哀愁,也是诗作者自况。​
“一从陶令”一联──
一从:自从。唐·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诗:“一从恩遣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陶令:即晋代诗人陶潜(字渊明),因他做过彭泽县令,故称。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平章:评论,品评。《魏书·李彪传》:“闻彪评章古今,商略人物”。这里是暗指陶渊明对菊花的品评,见其《和郭主簿》诗:“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名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这一联是说诗作者以为再写咏菊诗其实是多馀的,因为陶渊明已经写尽了菊花的高风亮节,所以后人的咏菊诗不过是学舌罢了。
林黛玉的这首《咏菊》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与菊花融为一体,使人难分究竟是咏菊还是自咏;又采用了曲折委婉的手法,几乎没有直接咏菊,而菊花的魅力却跃然纸上。末联尤为画龙点睛之笔,一箭三雕:既借陶诗称赞了菊花的高风亮节,又贬尽了千古的咏菊诗,更为自己不为菊花直接下评作了辩护。真可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相媲美,难怪被李纨评为十二首菊花诗之冠。而且此诗也显示了林黛玉灵慧过人,才情出众,不愧为群芳之冠。​
“诗馀戏笔”一联──诗馀:吟诗(指其已写了《忆菊》诗)之后。
戏笔:这里指随意再作《画菊》诗。
不知狂:谦词。不自量力,自不量力。
丹青:本义为红色(丹)和青色。因这两种颜色是中国画的主色,故以代指绘画或画工。这里指画工。三国魏·曹丕《与孟达书》:“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费较量:这里指费心思构思《画菊》诗。
这一联是诗作者的自谦之词:我已经写过一首《忆菊》诗,况且自己又不是画工,却自不量力,斗胆再写《画菊》诗,所以颇感吃力。开章以自谦切入诗题,为自己预留地步,可谓老谋深算。​
“聚叶泼成”一联──聚:指中国画画叶之法,即画叶要有疏有密。
泼:指中国画之“泼墨法”,就是用水墨涂抹,犹如把水墨泼在画面上似的。
攒:指中国画画花朵之法,即逐一勾勒出花瓣。
染:指中国画之“渲染法”,就是用水墨或淡彩色在画面上涂染,以烘托所画主体,增加艺术效果。这里是指往花瓣上涂颜色。
几痕:几朵。
霜:是指将菊花画成白色,也就是白菊花。
这一联是诗作者用专业术语虚拟画菊的步骤:先用聚叶法和泼墨法画好菊叶,然后再用攒花法和渲染法画出菊花。​
“淡浓神会”一联──神会:指画出菊花的精神,即中国画的最高标准“神似”。
风前影:形容要把菊花画得像风前影一般婀娜多姿才算做到了“神似”。
跳脱:有二义:一为灵活,二为手镯。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女饰》云:“饰于臂曰手镯……又曰臂钗、曰臂环、曰条脱、曰条达、曰跳脱者是也。”这里兼取二义:一则说明画者动作灵活自如,一则暗示画者为女子。
秋生腕底香:有双关之意:一则形容画上的菊花好像发出了香气,一则形容女画者手腕上发出了香气。
这一联是对菊画的要求:菊画不求逼真,只求“神似”,即不仅要画出菊花的浓淡,而且要使菊花婀娜多姿,又像菊花在散发香气。​
“莫认东篱”一联──莫认:不要认作,误认作。
东篱闲采掇:化用晋·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借指天然生长的菊花。
采掇:采摘。
粘屏:指把菊画贴在屏风上。
这一联是说作者想象中的画菊效果:由于菊花画得逼真,观画者可能误认作真正的菊花,其实只是一幅菊画,只能贴在屏风上,姑且应重阳之景罢了。
薛宝钗的这首《画菊》诗,表面谦虚,暗中炫耀:以“戏笔”开头,以“聊慰”收尾,而中间却极力卖弄绘画的专门术语、画菊的前后步骤、菊画的最高要求,以显示其多才多艺,无所不知。这恰好表现了薛宝钗表面上温柔敦厚,暗地里争强好胜的两面派性格。​
“欲讯秋情”一联──欲讯:想问,很想询问。
秋情:指有关菊花的一切。
喃喃:象声词。低语声。
负手:背着手。
扣:同“叩”。探询,发问,询问。
这一联是说诗作者很想探询有关菊花的一切,而众人却一无所知,只好自己背着手走到东边的篱笆旁,低声向菊花询问。开章单刀直入,切入诗题;且表明众人都不了解菊花,从而为下文所说菊花的“孤标傲世”预作了铺垫。​
“孤标傲世”二联──孤标:原指山、树等突出的顶端。北朝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东侧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引申以形容人品行高洁。《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粹孕灵岳之秀,精明泽列宿之光,尘外孤标,云间独步。”
一样开花:是指菊花与那些只在春天和夏天开花的花一样也开花。
为底:为何。
迟:指菊花很晚才开花。
蛩病:指蟋蟀将到尽头。
相思:想念。
这两联表面上是诗作者向菊花提出了四个问题,实际上是对菊花高洁品格的称赞及孤苦伶仃的感叹,答案就在不言之中。如果我们将这些答案揭示出来,就是:其一,因为菊花不同流合污,所以孤独无伴;其二,因为菊花不争名逐利,所以很晚才开花;其三,因为菊花不怕霜露而众花皆怕,所以只能寂寞;其四,大雁南飞是为了生存,蟋蟀短命是天生如此,所以不必想念。这实际上也就是诗作者的自赞与自叹:虽孤苦伶仃,而不畏霜露,不同流合污,不争名逐利。​
“莫言举世”一联──莫言:别说,不要说,不要以为。
解语:是指如果菊花能懂人言之意。
这一联是诗作者以菊花的知己自许:你(菊花)不要以为世上没有知己,我就是你的知己,我们何妨互相倾诉,互相安慰啊!
林黛玉的这首《问菊》诗,以问代答,紧扣诗题,含蓄蕴藉,惜墨如金;且将菊花与自己融为一体,令人几乎难以区分究竟是咏菊还是自咏,物情交融,天衣无缝。难怪被李纨评为十二首菊花诗之亚军。​
“瓶供篱栽”一联──瓶供:指将菊花插瓶以供欣赏。
篱栽:指将菊花种在篱笆之旁。
休认镜中妆:不要以为将菊花插(簪)在头上是一般的梳妆打扮。言外之意是为了庆贺重阳节。
这一联是说诗作者天天忙于将菊花插瓶和栽种,并将菊花插在头上,不是为了打扮自己,而是因为酷爱菊花。开章未用“簪菊”一词,却用“折来休认镜中妆”一句,巧妙地暗示了“簪菊”之意,从而切入了诗题,同时又为下文的两个著名的爱菊故事预作了铺垫。​
“长安公子”一联──长安公子因花癖:当指唐代诗人杜牧。杜牧为长安人,其祖父杜佑又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称之为“长安公子”可谓名副其实。杜牧更有名诗《九月齐山登高》,中有句曰:“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称之为“花癖”也很恰当。
彭泽先生是酒狂:指陶渊明,因他曾任彭泽县令而得名。陶渊明的耆酒更是名闻千古,在他现存一百二十馀首诗中,专门写饮酒的即达二十三首,其他诗中也随处提到饮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更记述了他的一桩耆酒趣事:有一次陶渊明酿酒已熟,尚未过滤,他因酒渴如狂,竟然“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称之为“酒狂”当不为过。​
“短鬓冷沾”一联──短鬓:指老头子(这里指陶渊明)的鬓毛。
三径露:带露水的菊花。参见本回《供菊》诗“‘隔坐分香’一联”注。
葛巾:葛布头巾。
九秋霜:带霜的菊花。
九秋:即深秋,因九月为秋天的最后一个月而得名。这里代指菊花。
这一联是说陶渊明因为爱菊成癖,常把带露水的菊花插在自己的鬓角和头上,以致葛巾上满是菊花的香味。​
“高情不入”一联──高情:高尚的情趣或情怀。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于乐事;茂林修竹,每协于高情。”
这一联是作者的判断,意谓陶渊明和杜牧酷爱菊花是一种高尚情操的表现,因此当时的俗人一定看不顺眼而嘲笑,但他们我行我素,不屑一顾。
贾探春的这首《簪菊》诗,主要通过杜牧之、陶渊明爱菊成癖,以致满头插菊的故事,以证明只有人品高洁的人才会爱菊,也才配爱菊。既紧扣《簪菊》的诗题,又赞美了菊花的高贵品格,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人品的高洁。​
“秋光叠叠”一联──秋光:指秋天日光下的菊影。
叠叠复重重:即重重叠叠。
潜度偷移:是指菊影的移动令人难以察觉。
三径:原指院中的三条小路。引申为庭院。参见第十七回“‘三径香风’对联”注。
这一联是描绘秋天日光下的菊影不但重重叠叠,而且在人们毫不察觉中随着日光的移动而移动。​
“窗隔疏灯”一联──窗隔疏灯:透过窗户射出的灯光。
描:指灯光照出的菊影。
远近:形容菊影很长。
篱筛破月:形容月光穿过篱笆,就像穿过多孔筛子,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锁玲珑:形容月光下美丽多姿的菊影一动不动。
锁:固定,不动。
玲珑:姿态美好貌。
这一联是描绘屋内的灯光透过窗户射向屋外,以平行光照向菊花,使菊影变得很长;而月光则穿过篱笆照入菊圃,由于月光被篱笆分割得支离破碎,因此菊影也就变得斑斑点点,绚丽多姿,而且一动不动。​
“寒芳留照”一联──寒芳:同“寒花”或“寒华”,指菊花。晋·张协的《杂诗》有“寒花发黄采”句,陶渊明的《九日闲居》诗有“寒华徒自荣”句。这里的“寒芳”即化用“寒花”或“寒华”。
留照、霜印:皆指菊影。
传神:指菊花表现出的精神。
梦也空:像梦一样空幻而易逝。
这一联是说菊影中包含着菊花的魂灵和精神,但像梦一样空幻而易逝,因而极其珍贵。​
“珍重暗香”一联──暗香:似化用宋·李清照《醉花阴》词:“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指菊花的幽香,这里引申为菊影。
凭谁:任凭是谁,不管是谁,任何人。
醉眼认矇眬:倒装句,即“醉眼矇眬认”,意谓即使是醉眼矇眬也要看清有无菊影再迈步。
这一联是诗作者规劝人们要珍重菊影,不要随意践踏,即使醉眼矇眬,也要仔细看清有无菊影再下脚。
史湘云这首诗的诗题为《菊影》,诗中却始终未出现“菊影”二字,而是用了许多代称或暗示,如“秋光”、“留照”、“霜印”、“暗香”、
“暗度偷移”、“寒芳留照”、“叠叠复重重”、
“疏灯描远近”、“破月锁玲珑”、“醉眼认矇眬”,从而既避免了直白浅露,形成了含蓄蕴藉的效果,又启人以无穷想象,更使难以捉摸的菊影跃然纸上,真可谓写生妙手。李纨使其落榜,实属失当。此诗同时也表现了史湘云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在娇憨豪爽之中,不失温柔细腻。​
“篱畔秋酣”一联──秋酣一觉:指菊花睡了香甜的一觉。
秋:菊花的代称。
清:是指酣睡中的事情记得很清楚,暗示做了个梦。
和云伴月:同云、月在一起。
和:偕。
不分明:形容梦境迷离恍惚,不清不楚。
这一联是说篱旁的菊花在酣睡中做了一梦,梦见自己飘然升天,与彩云、月亮结伴飞行。这也正是林黛玉的愿望。​
“登仙非慕”一联──登仙:古人以为通过修炼,可以飞升成仙。如战国楚·屈原《远游》(见《楚辞》):“贵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这里借指菊花梦中飞升。
庄生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庄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意思是庄周(即庄子)从前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非常高兴,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原来还是悠然自得的庄周。
陶令:陶渊明。以其曾任彭泽县令,故称。
盟:指朋友间的誓约。引申为朋友。
这一联是说菊花梦见自己飞升,并非效仿庄周梦中化蝶,而是思念故友,要去寻找好友陶渊明。这里曲折地表现了林黛玉渴望实现她与贾宝玉的“木石之缘”。​
“睡去依依”一联──依依:这里是形容梦境模糊不清,支离恍惚。
惊回:惊醒。
故故:一再,屡屡,常常。
蛩鸣:蟋蟀的鸣叫。
这一联是说正当菊花在梦中依稀跟随大雁飞翔之时,却猛然被蟋蟀的叫声惊破了好梦,因而对蟋蟀耿耿于怀,非常生气。这里反映了林黛玉生怕她与贾宝玉的爱情被人破坏的忧虑。​
“醒时幽怨”一联──这一联是说菊花梦醒后无人可以倾诉幽情,满目只有枯草炊烟,因而令它无限伤感。这也正是林黛玉自感环境恶劣,自己孤苦伶仃,前途未卜心情的曲折流露。
林黛玉的这首《菊梦》诗,同样是借题发挥,处处不离自己而又不露痕迹,可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能手,难怪被李纨评为十二首菊花诗中的第三。至此,林黛玉的三首菊花诗,竟占尽了前三名,难怪曹雪芹将回目冠以“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予以大书特书了。林黛玉也借此大展才华,得以一舒闷气。​
“露凝霜重”二联──露凝霜重:代指秋凉。
倾欹:形容枯萎的菊花东倒西歪的样子。
宴赏:指重阳节设宴赏菊,代指重阳节。
小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相当于阳历11月22日或23日,与重阳相距四十馀天,隔着霜降、立冬两个节气,已是初冬,可见这里只是形容时间飞逝。
金淡泊:指金黄的菊花已经凋谢。
翠离披:指翠绿的菊叶变成了枯萎纷乱的样子。
这两联描绘了残菊的凄惨景象:重阳一过,天气渐冷,菊花逐渐枯萎,转眼就到小雪时节,菊蒂虽带菊花馀香,菊花却已完全凋谢,就连菊叶也披离不整。​
“半床落月”一联──蛩声切:蟋蟀的哀鸣很急切。表示蟋蟀的生命将到尽头。
雁阵迟:最后的雁群。
这一联以晚秋的凄凉景象作为残菊的衬托:落月的斜光照在床上,蟋蟀发出急切的哀鸣,寒云匆匆而过,最后的雁群向南而飞。​
“明岁秋分”一联──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相当于阳历9月23日或24日,已届菊花的花期。
这一联是在凄凉之中作乐观之想:等到明年秋分时节,菊花还会再开,不必为暂时的分别而过分思念。
贾探春的这首《残菊》诗写得直白朴素,不事修饰,不用典故;且面对残菊的凄凉景象,却能表现出相当乐观,并不悲伤。这不但反映了探春朴实坚强的性格,而且隐寓了将来贾府虽然一败涂地,探春却能远走高飞,幸免于同归于尽。​
背面傅粉──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即在绘画之前,先在画纸或画绢的背面涂上白粉,以使绘画的画面更加显亮。引申以指艺术创作的烘托法。​
“持螯更喜”一联──泼醋擂姜:形容由于兴奋而动作较大,以致碰翻了醋碗姜盘,洒了出来。
这一联是贾宝玉自况吃蟹的兴致极大:身坐桂阴之下,手抓螃蟹,蘸了醋、姜大嚼,不防碰翻了醋碗姜盘,洒得到处都是。​
“饕餮(tāo
tiè滔帖)王孙”一联──饕餮:上古传说中的一种既贪吃又凶残的怪物。见《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又见汉·东方朔《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曰饕餮。”引申以形容人极为贪吃。
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饕餮王孙:贪吃的王孙公子。这里是贾宝玉自称。似暗用了明·徐渭《钱王孙饷蟹》诗意:“鲰生用字换霜螯,待诏将书易雪糕。并是老饕营口福,管教半李(半个李子)夺蛴螬(金龟子)。”(鲰生:小生。多用作自称谦词。这里是徐渭自称。待诏将书易雪糕:徐渭自注:“文待诏却唐王黄金数笏,而小人持一糕索字,内(纳)之。”雪糕:白米糕。(yǎn
眼):竹篾篓。老饕:“饕餮”的别称。典出宋·苏轼《老饕赋》:“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横行:因螃蟹横着行,故为螃蟹的代称。唐·皮日休《咏蟹》:“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公子无肠:即无肠公子。螃蟹的别称。晋·葛洪《抱扑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唐彦休《蟹》诗:“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横行公子竟无肠:是“横行”与“公子无肠”组成的重叠词,仍指螃蟹。语本金·元好问《送蟹与兄》诗“横行公子本无肠”句,仅换了一字。这里有双关之意:一则指被吃的螃蟹,再则也是贾宝玉形容自己因爱吃螃蟹而不知饥饱。
这一联是贾宝玉开玩笑自称为饕餮王孙,一边饮酒,一边大吃螃蟹。​
“脐间积冷”一联──脐间积冷:是指螃蟹肉性冷,人容易吃坏肚子。
这一联是说贾宝玉自己也知道螃蟹不可多吃,但因贪吃而忘了忌讳,甚至觉得拿过螃蟹的手指,即使洗过了还有馀香。​
“原为世人”一联──坡仙曾笑一生忙:指宋·苏轼(号坡仙)《初到黄州》诗:“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这一联是贾宝玉抬出苏轼以自我解嘲:螃蟹本来就是为满足人的口福而生,况且连大诗人苏轼都承认“平生为口忙”,我贾宝玉多吃点螃蟹何值得大惊小怪!
贾宝玉的这首螃蟹诗虽为游戏之作,却一味自嘲,并不针对任何人,这表现了贾宝玉纯朴忠厚的性格。​
“铁甲长戈”一联──铁甲:比喻蟹壳。
长戈:比喻蟹螯(夹子)和蟹脚。
死未忘:指螃蟹死后,其壳、夹、脚依然如生。
色相:佛教用语。指万物的形貌。这里指有点变红的熟蟹。
这一联是描绘熟蟹的形状:螃蟹虽被蒸熟,其蟹壳、蟹螯和蟹脚仍能保持原状,而且增添了可爱的红色,因而连林黛玉也有点嘴馋,禁不住要先尝一尝。​
“螯封嫩玉”一联──螯封:蟹螯里包着。
嫩玉:比喻蟹螯里的白色嫩肉。
双双:两对。
红脂:指蟹黄。以其颜色红黄且含油脂,故称。
这一联是描绘熟螯肉和蟹黄的诱人:四对蟹螯里包着的白肉又肥又嫩,凸起的蟹壳中的蟹黄则又油又香,令人馋涎欲滴。
按:首联中的“长戈”和次联中的“嫩玉”、“红脂”暗用了宋代诗人杨万里与尤袤的一段趣事,事见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尤杨雅谑》:“尤梁溪延之(即梁溪人尤袤,字延之),博洽工文,与杨诚斋(即杨万里,字廷秀,书斋名诚斋,世称诚斋先生或杨诚斋)为金石交。淳熙中,诚斋为秘书监,延之为太常卿,又同为青宫寮宷,无日不相从。二公皆善谑……诚斋戏呼延之为蝤蛑(螃蟹),延之戏呼诚斋为羊。一日,食羊白肠。延之曰:‘秘监锦心秀肠,亦为人所食乎?’诚斋笑吟曰:‘有肠可食何须恨,犹胜无肠可食人。’盖蝤蛑无肠也。一坐大笑。厥后闲居,书问往来……诚斋寄诗曰:‘文戈却日玉无价,宝气蟠胸金欲流。’亦以蝤蛑戏之也。”诗中的“文戈”指蟹螯,“玉”指螯肉,“金”指蟹黄,杨诚斋以此与尤延之开玩笑。林黛玉将“文戈”、“玉”、“金”分别换成了“长戈”、“嫩玉”、“红脂”,以比喻蟹螯、螯肉和蟹黄,似乎更为贴切而形象。​
“多肉更怜”一联──怜:可爱。
卿:对螃蟹的谑称。
助情:助兴。
谁劝:如有人劝饮。
觞:杯。
这一联是拿螃蟹开玩笑:你的可爱在于不但多肉,且有八只脚,如有人陪我饮酒,我能饮一千杯。​
“对兹佳品”一联──兹佳品:指螃蟹。
兹:此,这。
酬佳节:互相劝酒以庆贺重阳节。
桂拂清风:清风吹拂着桂树。
这一联是说当清风吹拂桂树、菊花挂满白霜的季节,朋友聚会,以吃螃蟹庆贺重阳佳节。这里顺便带出了挂霜的菊花,作为刚才菊花诗的馀绪。
林黛玉的这首螃蟹诗也是游戏之作,而另有特点:既不自嘲,也不针对任何人,只是客观描述,这说明林黛玉虽然锋芒毕露,却不轻易伤人,也是单纯而善良的。​
“桂霭桐阴”一联──桂霭:桂花的香气。
桐阴:梧桐树的树阴。古人认为梧桐为吉祥之树,可以招来凤凰。如《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故常以“桐阴”象征美景。
长安涎口:语本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麯车口流涎。”(朝天:朝拜天子。)“汝阳”指唐玄宗时汝阳郡王李琎,此人嗜酒如命,又住长安,故薛宝钗以“长安涎口”骂酒鬼。
这一联是薛宝钗借重阳节而骂人,骂的是酒囊饭袋之徒,说他们连“桂霭桐阴”般的美景也不知欣赏,重阳佳节也不知珍惜,一心只想海吃滥饮。​
“眼前道路”一联──无经纬:指螃蟹走路不管纵(经)横(纬),胡行乱闯。比喻人横行霸道。
皮里春秋:典出《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褚裒之字)有皮里春秋。’”
皮里:肚子里。
春秋:即“五经”之一的《春秋》,相传为孔子所撰,后人认为其字里行间皆隐寓褒贬之意。
“皮里春秋”即肚子里装着一部《春秋》,也就是表面上滴水不漏,心里却自有褒贬。晋人为避晋简文帝皇后之名春,改为“皮里阳秋”(“阳”与“春”义同)。二语遂同行于世,且多用于贬义,泛指阴险狡诈之徒。故薛宝钗借以骂人。
空黑黄:以螃蟹的黑色粪便和腹中的黄色汁液,比喻心黑手辣之人。
这一联是薛宝钗借螃蟹骂人,两句各骂一种人:上句骂的是横行霸道之徒,说他们像螃蟹般一味横行,旁若无人;下句骂的是阴险狡诈之徒,说他们像螃蟹般表里不一,深不可测,心黑手辣,令人生畏。​
“酒未涤腥”一联──酒未涤腥:以酒难以消除蟹腥比喻卑鄙龌龊之徒不可救药。
还用菊:以菊花的清香比喻正人君子应与卑鄙龌龊之徒划清界线。
积冷:以蟹肉性冷比喻冷酷无情之徒。
姜:比喻严厉手段(辣手)。
这一联还是薛宝钗借螃蟹骂人,也是两句各骂一种人:上句骂的当是卑鄙龌龊之徒,说他们像螃蟹般腥臭,且无可救药,正人君子只能与之划清界线;下句骂的是冷酷无情之徒,说人们要想避免受害,必须针锋相对,狠下生姜一般的辣手。​
“于今落釜”一联──釜:锅。
成何益:没有任何好处,任何好处都不会得到。
月浦空馀禾黍香:是说螃蟹喜欢呆的水边(浦),以及螃蟹喜欢在月光下偷吃的稻子(禾黍),却因螃蟹被消灭,前者得以清净,后者得以成熟,散发出清香。
这一联近于诅咒,说以上五种人的最终结局,只能像螃蟹被下锅煮熟一般凄惨,任何好处都不会得到,世人却因五害俱除而得益。
薛宝钗的这首螃蟹诗以开玩笑为幌子,从头到尾借螃蟹骂人,而且骂得非常刻毒,骂得不露痕迹。这无异于薛宝钗表面温柔敦厚,内心刻薄冷酷的自供;而且“皮里春秋空黑黄”一句,更无异于薛宝钗的自画像。可见曹雪芹正是用《春秋》笔法,与薛宝钗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第三十九回
村老老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话说众人见平儿来了,都说:“你们奶奶做什么呢,怎么不来了?”平儿笑道:“他那里得空儿来。因为说没得好生吃,又不得来,所以叫我来问还有没有,叫我再要几个,拿了家去吃罢。”湘云道:“有,多着呢。”忙命人拿盒子装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瞅着他笑道:“偏叫你坐。”因拉他身旁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边。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你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说着,又命嬷嬷们:“先送了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
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这个盒子里,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又向平儿道:“说了:使唤你来,你就贪住嘴不去了,叫你少喝锺儿罢。”平儿笑道:“多喝了,又把我怎么样?”一面说,一面只管喝,又吃螃蟹。
李纨揽着他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做奶奶、太太看?”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着,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这么摸的我怪痒痒的。”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是钥匙。”李氏道:“有什么要紧的东西怕人偷了去,这么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着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做什么?”平儿笑道:“奶奶吃了酒,又拿我来打趣着取笑儿了。”
宝钗笑道:
“这倒是真话。我们没事评论起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的,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李纨道:“大小都有个天理。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鸳鸯姑娘,如何使得?从太太起,那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他现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老太太的那些穿的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诳骗了多少去呢。况且他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上好话儿,还倒不倚势欺人的。”惜春笑道:“老太太昨日还说呢,他比我们还强呢。”平儿道:“那原是个好的,我们那里比得上他?”
宝玉道:“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探春道:“可不是老实,心里可有数儿呢。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后告诉太太。”
李纨道:“那也罢了。”指着宝玉道:“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个什么田地?凤丫头就是个楚霸王,也得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他不是这丫头,他就得这么周到了?”平儿道:“先时陪了四个丫头来,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儿了。”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是他们不如意,所以你大爷一没了,我趁着年轻都打发了。要是有一个好的守的住,我到底也有个膀臂了。”说着,不觉眼圈儿红了。
众人都道:“这又何必伤心?不如散了倒好。”说着,便都洗了手,大家约着往贾母、王夫人处问安。众婆子、丫头打扫亭子,收洗杯盘。
袭人便和平儿一同往前去,袭人因让平儿到屋里坐坐,再喝碗茶去。平儿回说:“不喝茶了,再来罢。”一面说,一面便要出去。袭人又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太太屋里还没放,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又见无人,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两天就放了。”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的你这个样儿?”平儿悄声告诉他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袭人笑道:“他难道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他这几年,只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又放出去,单他这体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哄的我们呆等着。”平儿道:“你又说没良心的话,你难道还少钱?”袭人道:“我虽不少,只是我也没处儿使去,就只预备我们那一个。”平儿道:“你倘若有紧要事用银钱使时,我那里还有几两银子,你先拿来使,明日我扣下你的就是了。”袭人道:“此时也用不着,怕一时要用起来不够了,我打发人去取就是了。”
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只见凤姐那边打发人来找平儿,说:“奶奶有事等你。”平儿道:“有什么事这么要紧?我叫大奶奶拉扯住说话儿,我又没逃了,这么连三接四的叫人来找。”那丫头说道:“这又不是我的主意,姑娘这话自己和奶奶说去。”平儿啐道:“好了,你们越发上脸了。”
说着走来,只见凤姐儿不在屋里。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刘老老和板儿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儿、倭瓜并些野菜。众人见他进来,都忙站起来。刘老老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分,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野菜儿,也算我们的穷心。”
平儿忙道:“多谢费心。”又让坐,自己坐了,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了,命小丫头子倒茶去。周瑞、张材两家的因笑道:“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平儿笑道:“可不是,我原不喝,大奶奶和姑娘们只是拉着死灌,不得已喝了两锺,脸就红了。”张材家的笑道:“我倒想着要喝呢,又没人让我。明日再有人请姑娘,可带了我去罢。”说着,大家都笑了。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称两个三个,这么两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周瑞家的又道:“要是上上下下,只怕还不够。”平儿道:“那里都吃,不过都是有名儿的吃两个子;那些散众儿的,也有摸着的,也有摸不着的。”刘老老道:“这些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平儿因问:“想是见过奶奶了?”刘老老道:“见过了,叫我们等着呢。”说着,又往窗外看天气,说道:“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周瑞家的道:“等着我替你瞧瞧去。”说着,一径去了。半日方来,笑道:“可是老老的福来了,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了。”平儿等问:“怎么样?”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诉二奶奶:‘刘老老要家去呢,怕晚了赶不出城去。’二奶奶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些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日再去。’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缘了吗?这也罢了,偏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老老是谁?’二奶奶就回明白了。老太太又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见。’这可不是想不到的投上缘了?”说着,催刘老老下来前去。
刘老老道:“我这生像儿,怎么见得呢?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些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带了刘老老往贾母这边来。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有两个又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平儿问道:“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着,等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得?”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量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日住儿去了,二爷偏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做了情了。你今日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平儿道:“明日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说奶奶的话,问他那剩的利钱,明日要还不交来,奶奶不要了,索性送他使罢。”那小厮欢天喜地答应去了。
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大观园中姐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刘老老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独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老老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拜了几拜,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也忙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老老忙起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个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老老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要也这么着,那些庄家活也没人做了。”贾母道:“眼睛、牙齿还好?”刘老老道:“还都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话,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刘老老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咧。”说的大家都笑了。
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我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结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地里的好吃。”刘老老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倒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贾母又道:“今日既认着了亲,别空空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也算是看亲戚一趟。”
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给我们老太太听听。”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屯里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说着,又命人去先抓果子给板儿吃。板儿见人多了,又不敢吃。贾母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玩去。刘老老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给贾母听,贾母越发得了趣味。正说着,凤姐儿便命人请刘老老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给刘老老吃。
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老老去洗了澡;自己去挑了两件随常的衣裳,叫给刘老老换上。那刘老老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
那刘老老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件贾母高兴,第二件这些哥儿、姐儿都爱听,便没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坐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像旧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屋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有人偷柴草来了。我扒着窗户眼儿一瞧,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火,抽些烤火,也是有的。”刘老老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打量是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极标致的个小姑娘儿,梳着溜油儿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子裙儿……”
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子马棚里走了水了,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时,只见那东南角上火光犹亮。贾母唬得口内念佛,又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回说:“已经救下去了,老太太请进去罢。”贾母足足的看着火光熄了,方领众人进来。
宝玉且忙问刘老老:“那女孩儿大雪地里做什么抽柴火?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火,惹出事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说别的罢。”宝玉听说,心内虽不乐,也只得罢了。
刘老老便又想了想,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么虔心,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儿似的。后起间,真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长得粉团儿似的,聪明伶俐的了不得呢。这些神佛是有的不是?”这一席话,暗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宝玉心中只惦记抽柴的事,因闷闷的心中筹画。探春因问他:“昨日扰了史大妹妹,咱们回去商议着邀一社,又还了席,也请老太太赏菊如何?”宝玉笑道:“老太太说了,还要摆酒还史妹妹的席,叫咱们做陪呢。等吃了老太太的,咱们再请不迟。”探春道:“越往前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兴。”宝玉道:“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不好吗?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黛玉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
一时散了,背地里宝玉到底拉了刘老老,细问那女孩儿是谁。刘老老只得编了告诉他:“那原是我们庄子北沿儿地埂子上,有个小祠堂儿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也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刘老老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字叫什么若玉,知书儿识字的,老爷、太太爱的像珍珠儿。可惜了儿的,这小姐儿长到十七岁了,一病就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老老道:“因为老爷、太太疼的心肝儿似的,盖了那祠堂,塑了个像儿,派了人烧香儿拨火的。如今年深日久了,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泥胎儿可就成了精咧。”
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不死的。”刘老老道:“阿弥陀佛!是这么着吗?不是哥儿说,我们还当他成了精了呢。他时常变了人出来闲逛,我才说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商量着还要拿榔头砸他呢。”宝玉忙道:“快别如此,要平了庙,罪过不小。”刘老老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明日回去,拦住他们就是了。”
宝玉道:“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就是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我明日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修盖,再装塑了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好不好?”刘老老道:“若这样时,我托那小姐的福,也有几个钱使了。”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老老便顺口诌了出来。
宝玉信以为真,回至房中,盘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出来给了焙茗几百钱,按着刘老老说的方向、地名,着焙茗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作主意。那焙茗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的热地里的蚰蜒似的。
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见焙茗兴兴头头的回来了。宝玉忙问:“可找着了?”焙茗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坐落,不像爷听的一样,所以找了一天。找到东北角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宝玉听说,喜的眉开眼笑,忙说道:“刘老老有年纪的人,一时错记了,也是有的。你且说你见的。”焙茗道:“那庙门却倒也朝南开,也是稀破的。我找的正没好气,一见这个,我说可好了,连忙进去。一看泥胎,唬的我又跑出来了,活像真的似的。”宝玉喜的笑道:“他能变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气。”焙茗拍手道:“那里是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宝玉听了,啐了一口,骂道:“真是个没用的杀材!这点子事也干不来。”焙茗道:“爷又不知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混账话,信真了,把这件没头脑的事派我去碰头,怎么说我没用呢?”宝玉见他急了,忙抚慰他道:“你别急,改日闲了,你再找去。要是他哄我们呢,自然没了;要竟是有的,你岂不也积了阴骘呢?我必重重的赏你。”说着,只见二门上的小厮来说:“老太太屋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口找二爷呢。”
不知何事,下回分解。
“有个唐僧”二句──事见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第十五回:唐玄奘奉诏赴西天取经,行至蛇盘山鹰愁涧,坐骑被涧中小龙所吃。后由孙行者请来南海观音,才知此龙乃西海龙王三太子,观音命其变成白马,驮唐僧取经。​
“刘智远”二句──事见明·无名氏《白兔记》传奇第十二出《看瓜》:刘智远发迹前,因贫困潦倒,妻兄欲将他害死,再为妹子另嫁。恰好其瓜园有瓜精,故命他夜晚看瓜,希望瓜精将他吃掉。不料刘智远因与瓜精打斗,倒意外地得到了一柄埋于瓜园中的千古宝刀,后来即凭此刀打遍天下,建立后汉王朝,南面称帝(即史称五代后汉高祖皇帝)。​
“凤丫头”二句──楚霸王:即项羽,名籍,战国末期楚将项燕之后,曾起兵与刘邦争霸天下,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兵败自杀。(见《史记·项羽本纪》)
举千斤鼎:亦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身“长八尺馀,力能扛鼎”。
两只膀子:两个肩膀。
这两句比喻再能干的人也需要别人帮助。​
打抽丰──打:索取。
抽丰:向有钱人分肥。
语出明·江盈科《雪涛谐史》:“一士人好打抽丰,其所厚友人巡案某处,逆其必来,阴属所司将银二百两,造杻一副、练绳一条,用药煮之如铁。其人至求见,辄怒曰:‘我巡案衙门是打抽丰的?可取杻、练来,解回原籍。’”或谓“打抽丰”或民间所谓“打秋风”皆为“打秋丰”之误,盖因“抽”与“秋”谐音、“丰”与“风”谐音而致误。见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懛子秋风》:“俗以干人云‘打秋风’,予累思不得其义。偶于友人处见米芾札有此二字,‘风’乃丰熟之‘丰’,然后知二字有理,而来历亦远。”撇开其来历,无论“打抽丰”、“打秋丰”还是“打秋风”,意思都是利用各种关系或假借各种名义向有钱人索取钱财。​
尖儿──最好的,拔尖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