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书(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13

  张全儿这会可忍不了了,谢清懋在谢府那可是没人敢说一句的主,那些下人谁瞧见自家主子那不是恭恭敬敬的。偏偏到了这书院,一个两个都当自家是泥塑的不成。
  “你算什么东西,敢同我家少爷这般说话,”张全儿开口斥责。
  谁知他一张口,就连胡闵在内的所有人都哄然大笑。这会胡闵大概是不屑和一个小厮,只听他身后的一人嘲笑道:“咱们这可是书院,都是读书的学子,若是想当公子只管回家去当便是了。”
  谢清懋一张白皙的小脸一下涨的通红。
  他冷眼看着那人说道:“师兄之言,学弟受教了。”
  大概是被谢清懋这冷眼看的,对面之人方想起,这位可跟先前那两人不一样啊。这位的爹可是苏州的布政使大人,只怕他们山长见了谢清懋说话都要带上几分小心呢。
  不过这些学子都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年少冲动的时候,这会笑完了也并未当回事。
  而胡闵更是自持身份,含笑着看着他说道:“既是如今看见谢学弟,不知学弟能否给令兄长带话呢。胡某自乡试之后,便时常听闻令兄的大名。不过胡某却未有幸见过谢大公子,不知大公子能否赏光一见,也好让胡某见见直隶解元的风采。”
  “就是,光听说人在苏州,怎么也不和咱们苏州学子交流一番,莫非是大公子自持京城贵人,瞧不上咱们这些苏州的乡野之人,”后面一人开口讥讽道。
  “非也,非也,只怕是大公子有难言之隐呢。”
  若是旁人说谢清懋,他倒还能忍受,如今这字里行间皆是在贬低谢清骏,他却是忍都无法忍的。
  于是他问道:“不知胡学长有何赐教呢?”
  “赐教倒是不敢,不过是想同大公子见面,相互讨教一番罢了。”
  “只怕你还不配,”谢清懋冷冷看着他,用一种蔑视的语气说道。
第五十三章
谢清懋在白鹭学院受人排挤了,当然碍于他的身份,这些人明面上并不敢如何,可私底下却是小动作频繁。
原本谢清懋与同窗的关系虽不热络,但至少和谐。可如今同窗们不仅连话极少同他说,就连路上碰见连点头之交都没了。先前谢清懋倒是未曾在意,他这样性子的,只专注自己在意的事情。
直到这天他去洗手回来,发现自己放在书桌上的砚台没了。这砚台是谢树元在他上学之初便送给他的,是谢树元当年上学时用的砚台,对于谢清懋来说意义格外重大。
他自己找了半晌都没找着,询问了坐在周围的同学,谁知竟是无一人告诉他。谢清懋性格本就方正,这样的事情立即便报告给了先生。
谢清懋本就是先生最喜欢的学生,如今一听就是父亲送给自己的砚台没了,先生岂敢不认真处理这事。
可先生过来问了之后,照旧没人说看见。
这么大一个砚台总不能平白无故地消失不见吧,可是学堂里就是没人说看见,虽有法不责众这种说法,可这会为了找砚台,先生也顾得了这么多。
于是罚了众人抄书,其中无辜受累的同学自是不愿,各个唉声载道。
先生严厉地环视了他们一眼说道:“若是不愿抄书,就赶紧说出来,究竟是谁拿了砚台,要不然真等我查出来,必是要禀告山长的。”
谢清懋也环视了众人一眼,先不说这砚台是父亲送给自己,未经允许拿了自己的砚台,那便是窃。一个窃贼如何能在书院里待下去。
大抵这样年纪的少年最是有逆反心理,先生越是说不要,他们却偏偏越要做。以至于到了这会,先生发这样的火,原本想要开口提醒的人,此时也缄默不言。
一直到下学的点到了,都没人说出究竟是谁拿了砚台。先生自是不放人离开,这冬日的白昼本就短,没过一会这外头的天色竟是渐渐晚了。
其实家境富裕的学生,等在外头来接自家小少爷的车夫和小厮,久等未见自己少爷出来,便赶紧进书院里头找。
没一会,竟是连山长都惊动了。
此时课堂里头早已经点起了白蜡炬,有些学生因家并不在苏州府,因此常年住在书院里头,晚上看书自然是需要蜡烛。为了帮助那些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的学生,学院在每处教室里头都摆上了白蜡烛。
象白鹭书院这种每科会试都会出进士的书院,自然少不了江南富商的资助。有些富商为了避免扣上为富不仁的帽子,对于资助书院,资助家境贫寒的学子那是异常上心。作为江南最好的书院之一,白鹭书院每年都能受到不少捐助。
因此书院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还有特别的关照,但凡家境贫寒者可每月得到书院补贴的三两银子。要知道大齐朝的八品官一年的俸禄也才四十两。
更别提书院里头还有各种名目的奖励,比如考试得了头名,可以得到笔墨纸砚各种不等的奖励,有些奖励是夏天发米,冬天发炭,反正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因此能在白鹭书院里读书,那可是多少江南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待山长来了后,不少学生都开始紧张起来。毕竟这会就是那些胆大的都有些忍不住,待山长从先生那里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只淡淡说了句:“今日且先放他们回去吧。”
待众人要欢呼时,便听山长又淡淡说道:“不过借了谢同学砚台的那人,明日便将砚台还给谢同学,若不然让我查出是何人拿的,我必将你逐出白鹭书院。”
众人齐齐起身,朗声道:“谨遵山长教诲。”
于是其他人赶紧收拾了书袋回去,而住在书院里的学生,也是三两成群的离开。只有谢清懋依旧住在书桌前,并不曾离去。
山长站在门口看着众人离开后,这才来到谢清懋书桌前,安慰道:“想来同学不过是同你开个玩笑,待明日这砚台必是能还给你的。你也早些回去休息,要不然家人该着急了。”
谢清懋抬头怔怔地看着山长说道:“未经允许拿了别人的东西,那便是窃。山长你是在包庇这窃贼。”
白鹭书院的山长姓文,今年不过五十出头,如今担任白鹭书院的山长也有十年之久。可以说白鹭书院便是在这位文山长手中打响名头的,其他书院的山长本着一般读书人的清贵,以与商户来往为耻。
可这位文山长却一点都没觉得商户有损他们读书人的清贵,相反他还竞相鼓励商户捐助书院。要知道以前的情况都是,商户捧着大把的银子上门,人家书院的人都瞧不上呢。如今有这么一位不仅不会瞧不起他们,反而对他们礼遇有加的山长,钱,这种就是小事啦。
于是白鹭书院很快成了江南最有钱的书院,但是文山长得了这些钱不仅给书院大量购入珍贵书籍,还给家境贫寒的学生发补贴,让学生在读书之际没有后顾之忧。要知道除了国子监这样国家扶持的书院外,可没别的书院会这般大方。
刚开始白鹭书院以及文山长都受到了极大的诟病,毕竟这商户和读书人搅和在一起,实在是有损读书人的清名。因此有些家境富裕的学生,不愿自己声名被书院连累,还转学去了其他书院。
不过好在很多寒门学子留了下来,这些学子后来就成了白鹭学院兴盛的中坚力量。
所以如今白鹭书院不仅是最有钱的书院,还是最有名望的书院,先前那些诟病只会显出这位文山长目光长远。在白鹭书院兴盛之后,不少书院都争相效仿白鹭书院的做法,当然江南最不缺的富商,只要这些书院愿意,多的是人给他们送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