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书(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13

  
  “娘,”谢清溪坐在旁边的凳子上轻轻叫了一声,在假寐中的萧氏勉强睁开眼睛,她冲着谢清溪淡淡了笑了下。
  萧氏有些心疼地说道:“娘不是说过,让你早些回去歇息的,不用在这里陪着我。”
  “我不要,”谢清溪说道,她起身指挥着旁边的秋水将萧氏扶了起来,自己赶紧将她枕着的枕头垫起来。待她放好枕头,秋水便慢慢扶着萧氏靠在后头。
  “这样还舒服吗?”谢清溪盯着萧氏的脸关切地问道。
  萧氏点了点头,脸色依旧苍白可面色却露出些许喜色,她道:“舒服,我的溪儿弄的自然舒服。”
  “药已经熬好了,该吃药了,”谢清溪先前叫醒她,便是想喂她吃药的。
  谢清溪端起药碗,小心地吹了吹还冒着热气的汤面,小口小口呼气的模样让萧氏看的既心酸又高兴。
  她的小清溪好像一天之间就长大了,她那日晕倒。原以为会将她吓得不轻,可谁知她不仅没哭,反而镇定地指挥婆子将萧氏扶到内室中,又派人去请了大夫过来。一直到谢清骏过来的时候,她都那么的镇定。
  “烫吗?”谢清溪小心翼翼地给萧氏喂了一口后,认真地问道。
  萧氏笑着摇头,说道:“一点都不烫,这些事情还是让丫鬟们来吧。你每日都要上学堂,别累了。”
  “我已经同成先生请假了,母亲生病了,我作为女儿自然也该随侍身边,”谢清溪认真地说道,接着又给萧氏喂了一口汤药。
  那日大夫来了,替萧氏把脉后也只是说道,夫人劳累过度又一时急怒攻心,这才会晕倒。可是谢清溪看着她娘躺在床上都养了好几日了,脸色倒是比先前好多了,只是人都还是乏力无劲。
  “好了,我不过是累了些,再躺几日便好了。你可不能耽误了功课,”萧氏一片慈母心,忍不住说道。
  谢清溪点头,却没有说话。
  自从谢明岚没回来后,因着爹爹发了那样的狠话,江姨娘不知是念着谢明芳还是真的怕了,如今也在院子里老实待着并不敢闹了。
  不过她还是请了自家的嫂子邱氏过来,让她赶紧去西鸣寺去,谢明岚就在附近的庵堂里住着。也不知邱氏去了没,反正她后头又进来一回后,江氏便再也不敢闹腾了。
  因着谢清骏给谢清溪请了一位成先生,所以谢清溪回来后,便再也没同其他姑娘一起上过学。如今白先生的学生就只有两位,谢明贞过来的时候,同谢清溪悄悄地说,如今就连明芳都老实了许多。
  萧氏虽不让谢清溪在她跟前伺候着,可是谢清溪却是个执拗的性子。如今萧氏的吃饭喝药,她是一点不假借旁人之手,通通都是自己来过。
  就连萧氏歇息了,她都要在旁边坐着陪她。
  这么几天下来,就连谢清溪自己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脸颊瘦了一圈。她从寺中回来当天,萧氏就说她消瘦了,如今又连着伺奉萧氏,那小脸尖的让人心疼。
  谢清骏当然也过来,不过他到底是男子,又这般大,即便是母亲的房中也不好久待。至于其他两个,别说是萧氏不允许,就连谢清骏都不许他们耽误了学业,除了下学后被允许过来陪会。
  萧氏因着谢树元的那句话,心头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她嫁入谢家这么多年,同他夫妻十七载,到头来终究是坏了夫妻情分。
  可是一看见谢清溪这日益消瘦的脸颊,萧氏自然是心疼万分。于是这药喝的下去,就连饭都比先前多吃了半碗,没过几日就能扶着丫鬟的手下床走几步了。
  “成先生,我大哥哥若是知道是你教我这法子,只怕要生你的气吧,”谢清溪托着腮帮子,看着成是非在书桌前挥毫泼墨的样子。
  成是非转头看了眼谢清溪,突然叹道:“果真是好人没好报,我听清骏说,令堂如今都已经能下床呢。可不是比前几日好多了。”
  “那还得先生出的好主意呢,”谢清溪呵呵地说道。
  “不用谢,我听说你手里有一盒江正所制的墨锭,拿两块给我就行,”成是非看了眼所写的字,有些不满意地摇头。
  谢清溪微微长大嘴,她那盒墨还是她爹给她的,到如今她自己可是一锭都没舍得用呢,一盒也就才六块。这位倒是好,张嘴就要两块呢。
  不过若无成是非教的法子,她娘估计这几日还躺在床上呢。女人啊,为母则强,果真是一点都不假。
  萧氏病倒,她虽表现坚强,没象往常那般哭哭啼啼,可到底还是难过的很。如今这年代,可不象她所在的时代,现在是劳累过度,万一积劳成疾。
  谢清溪想都不敢想这事,结果成是非就教她一招。你只管在你娘跟前死命尽孝,最好就是你娘没醒来你就在跟前守着,她喝药你亲自喂,她吃饭你也喂她,她要是吃不下你也难过地吃不下,最好能自己瘦的跟根豆芽菜一样。
  于是谢清溪还没瘦成豆芽菜呢,萧氏就已经能下床走动了。
  虽然这法子略有些不人道,不过为了她娘的身子,她自然是豁出去了。于是在她苦肉计兼真实情感的流露下,她娘迅速地恢复了。
  不过让她伤心的是,不管是谢清骏去说还是谢清溪去请,谢树元除了让人送了两支人参过来,就再也没来过萧氏院子中。这几日他独自住在前院的书房里头,摆出一副谁都不要来打扰我的架势。
  于是,谢家进入一个全所未有的冰冻时期。
  “林师傅最近也不知去哪里了,”谢清溪托着腮看着外面的天气,如今已经临近冬日了,转眼又要到年末了。
  成是非突然笑了一下,睨了她一眼问道:“可见远香近臭这话是一点都没错,如今我日日杵在这里,六姑娘可是一点都挂念成先生的好啊。”
  “好了,成先生,那两块墨我下午便让丫鬟送过来,”谢清溪说道。
  成是非突然放下手中的毛笔,笑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既然夫人这病已经大好,那今日咱们就来下两盘棋,让先生我看看,你这棋艺可有退步?”
  谢清溪:“……”
  
  萧氏身子还没完全,不过苏州府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文渊阁大学士杜均从京城致仕了,因他乃是苏州府人士,近日全家返回苏州了。
  这位杜均杜先生此人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涉猎广泛而且著作颇丰,在京城时更是当过诸位皇子的师傅,在当今也算是数得上的大家。若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就算是皇帝都舍不得他致仕。
  杜均曾担任过礼部尚书,主持过好几届春闱。要知道但凡参加过杜均主持过的会试的学子,只要是榜上有名的都要尊称杜均为一声座师。是以说杜均乃是桃李满天下真真是一点都没错。
  如今杜均回到苏州,这苏州学子莫不兴奋,甚至不少胆大拿着自己所作的文章上门求教。
  自古江南多灵秀,而江南考生中进士者也为天下之最。杜均素来是个爱才的,对于这些胆大求教的学子倒也没多为难,反而让家丁收了投递的文章。
  而头一位受到杜均接见的就是今科乡试的解元胡闵,这个胡闵不过二十弱龄便得了解元,本就是凤毛麟角的人物。本来人人称颂,偏偏后头传出一个消息,苏州布政使谢大人的长子以十六岁得了直隶解元。
  如果说一个天才最大的屈辱,那就是被另一个天才压下去了,而且那人不仅比你年轻,还比你有家世。
  不过谢清骏虽后到了苏州府,可他并未入读苏州的任何一间书院,而布政使大人府上又岂是这些寒门学子能随便出入的。
  所以这些书院的学子只闻过谢家大公子的名,却连人都没见过。这个胡闵便是想找人家文斗一番,却连人都见不着。
  如今杜均杜大学士不仅点评了胡闵的文章,还言之凿凿地说,以胡涤生之才可问鼎明年会试的三甲。杜均可不仅仅是学问好,他当官也不差,听说辞官回乡的时候,皇上那是再三挽留了。况且他可是当过数次会试的主考官的,对于这学子的才能学识看得可比一般老师清楚地很。
  连杜均都这么说,一时间胡闵的风头又是一时无两。
  按理说胡闵出风头,关谢家什么事啊。可偏偏文人相轻的毛病又出来,都说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便是这状元所做的文章都不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若真说那是他做的文章对了当时主考官的喜好,后头又得了皇上的青眼罢了。
  可偏偏就有好事者,又将谢清骏提了出来,说这位布政使家的大公子,比胡闵还小四岁呢,就连得直隶省的解元。关键是人家还有一个当阁老的爷爷,一个当侯爷的外公,人家在京城的人脉就不是你一个苏州学子能比的,所以好事者就说更看好谢清骏得三甲之位。
  这提的多了,自然就传到了胡闵的耳中。他本就不忿乡试之后被谢清骏抢了风头,如今杜大学士只看上了他的文章,可偏偏还有将谢清骏拖出来压他一头。
  于是谢清骏在胡闵眼中,简直就是远日有怨近日有仇的代表了。
  可问题又来了,谢清骏从来没在苏州的学子圈里交际过,大家也只听说过谢家大公子如今在苏州,却从没人真正见过。所以胡闵就算想找他文斗一番,也瞧不见人。
  可是找不到谢清骏,却能找到旁人啊。于是与胡闵等人同在白鹭书院读书的谢清懋就成了头号倒霉鬼,刚开始也只是同窗们在他身后指指点点而已。
  他这人最是端方,在书院之中,那真是板正地不行在板正了。就算是再好学的学生都有开小差的时候,可谢清懋就能从早上端坐到下学,而且不带一点走神的。
  所以他一直是班上考评的第一,从未被超越过,况且真算起来,他比同窗的年纪要小上两三岁。因此能有如今这份成绩更是难得,所以一些老师私下点评学生的时候,就说过这位谢家二公子只怕以后未必就能差与其兄长。
  毕竟教他的老师当中也有教过胡闵的,那胡闵在十四岁不论是读书的态度还是学识可都是比不上谢清懋的。所以说家学渊源这四个字,可不单单只是表面上的意思。
  谢清懋自幼便得谢树元亲自教导,即便如今他在书院读书,可谢树元还是会定期考校他,每隔几日便要点评他的文章。只怕这书院里头教书的先生们,就算学识有比谢树元渊博的,但是论科举上的前程却是谁都比不上他的。
  单单有谢树元这个亲爹的加持,谢清懋以后的科举前程自是不愁的。
  可这几日来,就连谢清懋这样板正的性子,都觉得同窗似乎都对自己颇有些微词,他还深刻反思过究竟是自己错在何处了呢。
  直到有一次,他去用膳时,无意听到两位同窗的谈话。两人刚开始便是在羡慕胡闵,说他能得了杜均杜大学士的青眼。
  “再得杜大学士青眼又能如何,我看他就是比不过布政使大人家的大公子,要不是那位大公子不在咱们白鹭学院读书,哪有他胡闵这般猖狂的时候,”这人显然是不服气胡闵的,张口就是贬低。
  人往往都是这般,明明自己比起旁人来差的很多,可偏偏在知道另外一人压过那人时,便总拿另外那人说事,说的多了,仿佛就是他自己能压过了一般。
  先前羡慕的那人却是轻笑一声,他说:“这样的话你可小心点说,要是让胡闵听到,他岂不是要气死。”
  “气死又能如何,才学比不上旁人,还不许咱们说了,”这人不在意地说道。
  语带羡慕的人又说:“不过虽说大公子不在咱们学院,咱们书院不是还有位二公子的。你不是和二公子是一个班的,我听说他不仅读书刻苦还很有些天赋,每回考评都是你们班上的第一。”
  “哼,那还不是先生看在他爹是布政使的面子上罢了,若论起真才实学来,我看他别说比不上他哥哥,只怕连胡闵都比不过呢,”这人显然是既看不上胡闵又看不上谢清懋,一出口满满的都瞧不上,只怕这全天下能勉强入他眼的便只有谢清骏了。
  谢清懋从来不是逞口舌之能的人,可是听到这样的话,却还是忍不住涨红了一张脸。旁边替他提着膳盒的小厮张全儿,早就气的捏紧了拳头,要不是谢清懋拦着他,他真是恨不得立即上前去揍他们一顿呢。
  就在这两人收拾了膳盒起身准备走的时候,突然从对面的内室里走出几人,那两人看见突然走出的人时,都惊了下,待看清人脸时,两人都面面相觑,一张脸更是又红又白。
  胡闵看着那两人,颇有些居高临下地说道:“看来两位师弟对胡某都有些不屑,看来胡某要向两位请教一番了。”
  先前那个愤青吓得腿都直哆嗦,还是旁边那人干笑着直说道:“都是咱们一时胡言乱语,还望师兄不要怪罪。”
  “咱们都是饱读圣贤书的人,这搬弄口舌乃是小人行径,我劝两位师弟与其有这些时间在这处胡言乱语,倒不如多看两本书,免得回回考校都排末位,着实是无颜见爹娘,”胡闵不仅学识厉害,就连嘴炮也不遑多让。
  而跟着他后头的几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于是在这几人的嘲笑声中,那两人提着自己的膳盒连忙告罪离开。
  因着他们走的是另一处并未碰见谢清懋,反倒是胡闵等人走过时,看见谢清懋带着他的小厮站在一旁。
  “没想到谢学弟也有这样的爱好,”胡闵见谢清懋站在此处,还以为他专门偷听呢,便开口挖苦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