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581

  王化贞此时都傻了,辽东经略走了。蓟辽总督也不再设置了,辽东说了算的就剩下督师孙承宗了,他这个巡抚还有什么办法啊!
  “部堂大人,你上书我也上书,一起辞官,朝廷如此有眼无珠,这个官做的也没意思!”
  “肖干,不要胡来!”
  王在晋低声吼道:“肖干,辽东谁都可以没有,唯独你不能走!”
  “我不过是巡抚而已,民政糊里糊涂,军务更是一窍不通,换了别人说不定更好!”
  “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张恪!”王在晋吐出了压在心头的两个字,他缓缓说道:“肖干,你和定辽侯关系密切,有你在就能周旋调和,若是你走了,谁能劝得住张恪。到时候文武相争,谁还有心思守卫辽东啊,难道你忍心看着大好的基业废了不成?”
  一番掏心掏肺的话,总算是把王化贞说动了。
  他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啪啪拍着脑门。
  “部堂大人,照孙阁老这么搞下去,只怕到时候我也没有本事劝住张恪了。”
  “作为臣子,无非是尽忠职守,致君尧舜而已。肖干,张永贞可为名将,也可为乱臣贼子,不光在他一念之间,也在朝廷一念之间,千万不能误国啊!”
  “咳咳咳!”王在晋激动之下,一阵咳嗽,脸涨得通红。
  就在此时,突然外面脚步声音响起,有人急促跑来。
  “启禀部堂大人,府衙外面有三十多位乡老找来,说是要见您。”
  王在晋脸色一沉,不悦地问道:“他们所为何来?”
  “卑职不知。”
  “哼,废物!”王在晋想了想,站起身说道:“肖干,跟着我一起去看看。”
  两个人到了外面,此时衙门外面已经挤满了人,何止几十个,几百个都不止。
  为首的是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们手里捧着一张按着鲜红掌印的文书,薄薄的一张纸,在他们手里宛如泰山一般。
  “天启元年四月初三,辽东巡抚衙门,广宁总兵衙门,与双山台甲三号田庄,一百二十五户百姓约定,每户田租一成,每年每户农闲出劳役两个月。永为定制,不经该田庄百姓准许,不得更改!”
  老者吼道:“官家文书在此,为何五天前朝廷又派人到我们庄子,征召民夫去修筑城堡,须知道此时乃是春耕,朝廷难道要违背承诺吗?”
  张恪自从建立田庄之后,就反复灌输规矩比天大的观念,谁也不能改变。老百姓质问起来,理直气壮。周围的百姓也跟着怒目而视。
  王在晋和王化贞对视一眼,都露出了苦涩的神情,正要开口,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道:“朝廷不会背信弃义,本爵言而有信!”
  声若洪钟,王化贞听在耳朵里,瞬间眼圈就红了。
第370章
大乱斗(三)
  张恪突然出现,对所有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福音,大家伙急忙围上来,更有人带头跪在地上,放声痛哭,凄凄惨惨。
  “侯爷,多亏了您,不然小的们早就饿死了,您赏了田,赏了庄子,可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千万不能不管我们啊!”
  “对啊,侯爷,狗官欺负我们,您给我们做主!”
  ……
  王在晋和王化贞看了一眼,忍不住苦笑起来,还是老百姓现实,直接把孙承宗骂成了狗官,可是殊不知找朝廷的眼中,张恪可远不及孙阁老可爱。
  “永贞,你可算是回来了!”
  王化贞笑着迎了过来,说道:“先进里面说吧。”他压低了声音,在张恪耳边说道:“部堂大人要辞官了。”
  “噢。”
  张恪并没有想象中的惊骇,实际上他早有准备,自从孙承宗来了,王在晋恐怕就坐不住了,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张恪眼珠转了转,心中有了定计,冲着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孙阁老是帝师,是圣上最信任的人,为官清廉,声名远播。大家或许有误会,本爵会找孙阁老谈谈,体恤民力,劝课农桑,不误农时,关系大家伙吃饭的大事,朝廷绝对不会胡来的。”
  说完几句话,张恪穿过人群,直接走进了经略衙门。
  到了大厅,张恪虽然晋封定辽侯,是超品的爵爷,可是他没有坐主位,而是老老实实坐在了王化贞的下首,就如同没有出征前一样。
  陈设一丝没变,几个月时间,三个人却天翻地覆,有的黯然收场。有的却一飞冲天!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沉默了半晌,王化贞打破了僵局。
  “永贞,衙门口那个情景,我还以为你会领着百姓直接找孙阁老说理去呢!”王化贞笑道:“不一样,当了侯爷就是不一样!”
  张恪微微一笑:“世伯,我又不是不懂规矩,孙阁老如今是圣上倚重的国之干城,我哪有什么本事找人家麻烦。”
  的确和帝师拼圣眷,纯粹是找死。顿时又沉默了下来。
  王在晋喝了一口茶,打量几眼张恪,心中不由得赞叹,这小子不像以往那么杀气腾腾,锋芒毕露,如同一把绝世宝剑,收入鞘中。坐在那里,稳如泰山,威风内敛。显然又提高了一个境界。
  “定辽侯!”
  “部堂,还是叫我永贞吧!”
  “嗯,好,那就叫永贞。老夫觉得你有些言不由衷啊!”王在晋笑道:“我们拿孙阁老没办法,你想要动手,只怕有十八般手段吧!”
  张恪心中一动,不知道是王在晋人老成精。看得通透,还是不满失败,想要挑动自己和孙承宗的矛盾!不管如何。张恪都不动声色。
  “部堂,我张永贞说句大话,辽东能有今天,我是出了力气,流过血的,不管什么人,想要败坏辽东大局,荼毒百姓,都不会有好下场!”
  张恪说着这话,统兵数万,征杀疆场的霸气肆虐,王在晋一阵愕然。其实老头并不喜欢这种猖狂的武将,可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王在晋拱拱手,笑道:“永贞,老夫一走,辽东百姓就要靠你了!”
  “我义不容辞!”
  ……
  王在晋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辽东。天启任命他出任南京兵部尚书,虽然品级不变,可是谁不知道南京是流放失败官员的地方,和当初的风光全然不同。
  王在晋一走,名义上辽东的大权都落在了督师孙承宗手里。老孙立刻甩开膀子,放手大干。
  他一口气要建造四十七座城堡,从大凌河修到西平堡,然后继续前进,一直修到三岔河,可以拓地四百里。
  除了城堡之外,还要修筑墩台,烽火台,甚至等到这些工程结束,连缀起来,修成一道二百里的边墙,则三岔河以西的土地就固若金汤。
  此时的孙阁老摇身一变,成了孙总工程师。雄心勃勃要想实现他的计划,首先要增加经费,他向天启建言,拨银两百万两,启动工程。
  另外还要大量的人手,他又准备从辽东征调三十万工匠民夫。
  向朝廷要银子,天启看在老师的面子上,咬咬牙,先拨了一百万两。拿到了银子的孙阁老蓦然回首,却发现他手下连一个民夫都找不到。
  派出无数官员,到各地去宣说命令,让老百姓前去服劳役。可是各地百姓根本不在乎,他只有一句话,想要征调他们也行,拿出巡抚衙门的命令,拿出张侯爷的命令!
  张恪和王化贞早就抱成了团,自从王在晋走了之后,他们一个忙着春耕,一个忙着向金州搬迁作坊,根本不理会孙承宗的命令。
  “张恪桀骜不驯,不服管束,难道王化贞也想有样学样吗?亏他还是两榜进士出身,修筑墩堡乃是军国大事,他竟然连人手都找不到吗?”
  坐在孙承宗下首,有个黑瘦的中年人,冷笑道:“阁老,人当然能找到,卑职听说了,四月王化贞征集八千民夫在大凌河上造桥,早些时候,张恪征调一万二千人到锦州造船。”
  “混账!”
  孙承宗一气之下,竟然扯掉了几根浓密的胡须,拍案而起。
  “老夫要征调人手,说是体恤民力,没有人手,他们用就不管民力!简直岂有此理,欺人太甚!”
  黑瘦的中年人冷笑着站起,说道:“阁老说的没错,依卑职之见,他们就是阳奉阴违,分明没有把阁老看在眼里。”
  “嗯,袁副使,你马上带着士兵,拿着老夫的命令,我看哪个敢拦着!”
  “遵命!”
  黑瘦的中年人转身下去,他就是在后世大名鼎鼎的督师袁崇焕!
  孙承宗非常赏识他,这个年轻人有闯劲,胆子大,能做事,是手上的一把利刃,派他出去,肯定无往而不利。
  孙阁老满怀信心,可是到了三天之后,袁崇焕领着三百多人垂头丧气,一个个衣衫不整,眼睛通红,好像是斗败的公鸡。
  刚刚进了城,这帮人就冲到了街边的茶馆铺子,抓起水壶就喝,好像一帮子渴死鬼投胎。广宁百姓从来没见过如此狼狈的一帮人,简直都吓傻了,不知道他们遭了什么罪!
  袁崇焕晃里晃荡到了督师府邸,见到了孙承宗,跪在地上,就痛哭流涕起来。
  他不得不哭,兴匆匆领着人马出城,可是离开了广宁之后,各地都是田庄,见到他们来了,所有庄子全都严防死守,把门关的严严实实。
  无论他们说什么,就是不让进去,更不听他们的命令。
  更有甚至,护庄的民兵用火铳打他们。袁崇焕只带了三百人,面对着严防死守的庄子,根本一点办法也没有。
  吃的没了,就连水都没有。有人从河里弄了点水,可是不出半天就有人拉肚子了,找来军医官检查一番,才弄清楚原来水源被投毒了。
  百姓们把他们当成了鞑子对待,袁崇焕咬牙撑了三天,他是真不想低头,可是底下的人撑不住了。又饥又饿,还拉稀,什么汉子能承受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