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581

  “弟兄们,我要给大家道歉!”
  张恪说着,竟然站起身形,一躬到底。
  这下子可吓坏了所有人,上下尊卑,当家人就算是错了。那也是对的,怎么能轻易道歉。更何况大家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如今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道歉!
  大家伙一头雾水,大家面面相觑,最后都落在了乔福身上,谁让他和张恪关系最好呢!
  “恪哥。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和弟兄们说说吧!”
  “哎!”
  张恪长叹一声,坐在了椅子上面,道:“你们难道不知道吗,我们几乎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儿!”
  “原来大人说的是缺粮的事情啊!”于伟良笑道:“也不能怪大人,我们准备了一个月的粮食,谁知道海冰冻结的时间比往年长,加上朝廷送来得晚,不过洪大人不是把粮食送来了吗。您就不必自责了!”
  其他人一听,也都七嘴八舌头。劝解张恪,不要让他放在心上。
  “各位兄弟,你们还是没想明白啊,我们眼下的处境就如同当年的岳家军一般。是抗击外辱的一把利刃,也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眼下是既要用,又要限制,甚至打压!可笑我竟然后知后觉,冒冒失失带着大家伙到了长生岛,险些铸成大错,如今思来,都有些后怕啊!”
  张恪说着,一圈砸在了桌子上,红木的桌面硬生生砸出了一道裂纹。
  闷响在所有人的耳边回荡,大家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张恪说的全是肺腑之言,他本以为只要建奴不灭,他就是辽东的柱石,朝廷一定会重用他,支持他,哪怕是有些猜忌,可是也要暂时放在一边。
  正因为如此,张恪才毅然率兵,抢占长生岛,和鞑子拼命搏杀。
  当苦战一个多月之后,岛上粮食吃光,朝廷不送粮食,也不派援兵,坐视义州兵自生自灭,张恪才彻底惊醒。原来官场,政治,比他想象的还要肮脏。别指望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有多高的觉悟。
  或许在他们的眼中,一个握有重兵,屡战屡胜的将军,比起老奴更要可怕!在他们的字典里,安内永远都比攘外来的重要!
  想明白了这一点,张恪才惊觉他是多么荒唐。
  在辽西的土地上,一直到茫茫草原,张恪都有军工厂,都有完备的后勤补给,自成一系。可是唯独海上,他仅有的船只都是跑日本和朝鲜商路的。余下的船只数量不多,而且这次为了固守南北信口,好几百艘船又冻在海冰里,做了固定碉堡,结果全数损坏,无法再用。
  世界上有很多悲惨的事情,可是在张恪看来,挨饿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
  胃酸不停地折磨着神经,性命握在别人的手里,张恪是再也不想尝试,明廷的君臣或许还不知道,克扣军饷在他们眼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大大践踏了张恪的红线!
  让他抓狂,抓狂之后,就是疯狂……
  “弟兄们,我们必须把命运握在手里,哪怕是天王老子,也别想操纵我们的命运!”
  张恪的声音在帅帐里不停回荡,所有人都挺直了胸膛,仔细听着。
  “从今往后,我们对朝廷的提防,不能在建奴之下,尤其是粮食军火,必须自给自足。长生岛就是一块非常不错的屯垦区,孤悬海上,就是我们的天下。从今年开始,要在长生岛屯田,建立防御工事,修造码头,把这座小岛打造得铜帮铁底。然后以长生岛为基地,配合水师,袭击整个辽南。伺机从建奴手里把复州,金州都抢过来,如此一来,辽东半岛就都是我们的天下……”
  事实证明,不要轻易招惹疯子,尤其是张恪这种理智的疯子。
  一旦他抛开了对朝廷的那一丝微弱的忠心,做起事来,就一点不留情。偏偏他手下这帮人也是疯狂的家伙,唯一走过科甲正途的乔福对朝廷都没有丝毫敬畏之心,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
  张恪让杜擎把地图拿了过来,大家围着地图,仔细观察。
  辽东半岛比起整个辽西走廊还要广阔,物产也更多,田地也更肥沃。尤其是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金州卫(旅大),更是一个天然不冻港,只要抢占了,就不用担心海冰的问题,可以和鞑子放手一搏。
  除了盯着辽南之外,张恪把目光落到了更远的朝鲜。
  按照道理,毛文龙和李贵他们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把光海君赶下台,扶持一个傀儡上来。
  到时候在朝鲜弄一条后勤线,朝鲜不够,就去日本买。总之不用经过大明,朝廷也就别想限制老子。
  张恪痛定思痛,狠下一条心,一定要独立自主!
  辽西,长生岛,皮岛,张恪把这些点连缀起来,既是完美的封锁线,也是独立王国的雏形,义州兵未来的战略也就成型了……
  张恪酝酿着惊天大业,洪敷敎已经乘船到了天津,然后立刻骑马,前往京城报捷。
  “老酋死了!”
  “老酋在长生岛被大炮击毙!”
  “朝廷的心腹大患,建奴老酋,后金国主死了!”
  ……
  消息就像是惊雷,迅速炸开,虽然之前也听到一些风声,可是大家并不敢贸然相信,毕竟一国之主,岂会轻易死去。可是如今终于确定下来,压在胸中的一口气终于爆发出来。
  无数的百姓奔走相告,敲锣打鼓,欢庆着胜利。
  青年的士子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说的全是直捣黄龙,重塑天威的段子。
  就连茶馆戏园子西厢记一类的文戏全都被抛在一边,改演金戈铁马的三国戏,什么赵云截江,定军山,长坂坡。
  更有人应景,开始演张少保平辽的段子,可是怎么看戏里的张少保都有点薛仁贵的架势,其实就是换个名字,把薛仁贵跨海征东的故事重新编了一遍,偏偏百姓们看得如痴如醉,状若癫狂。
  就在洪敷敎入京的第五天,天启正式下旨意,册封张恪为定辽侯!
  沸腾的热锅,又加了一把柴火,顿时京城到了沸腾的顶点,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新鲜出炉的张侯爷。
  可是唯独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面对着张恪的奏疏,咬牙切齿,大眼瞪小眼……
第355章
平辽方略
  天启做了三年皇帝,虽然外面落一个木匠天子的诨号,可是毕竟是九五之尊,威严日甚一日。
  洪敷敎从辽东回来之后,立刻被宣到宫中。
  “微臣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大人快平身吧!”天启急切地问道:“长生岛可有消息,老酋是不是死了?”
  “启禀圣上,千真万确,老酋被炮灰击中,在撤退途中瘐毙军中。”洪敷敎响亮地说道。
  “列祖列宗保佑啊!”
  天启激动地眼圈通红,浑身颤抖,在地上一面走,一面攥拳头。
  “死了,总算是死了!”天启咬着牙说道:“洪大人,岛上战斗一定很惨烈吧?”
  就等这句话了!
  洪敷敎叹口气,缓缓说道:“圣上,岂止是惨烈,张少保带去总兵于伟良和副总兵乔福两部,外加亲卫兵丁,炮兵和水兵,总计一万五千出头,待到微臣去的时候,只剩下一万一千出头,其中有两千余人还是刘兴祚的降军。”
  “这么说张少保的部下竟然不到一万人了,折损三成还多?”天启吃惊地问道。
  他光知道张恪打仗厉害,可是对于损失倒是没怎么在意,现在突然听说,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陛下,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张少保面对着五倍敌军,克敌制胜,还击毙酋奴,看着风光无比,可是已经伤了元气。不光是别人,就连张恪他……”
  “张少保怎么了?”天启焦急地问道。
  “他受伤十余处,臣去的时候。还卧床不起——呜呜呜——”在官场混多了,洪老先生也迈入了演技派的行列,说哭就哭,一点不含糊。
  “那,张少保现在呢?朕马上派几个御医过去,给他诊治。”
  “臣代张恪多谢圣上美意,不过臣带去了上好的金疮药。张少保已经平安无事了。”
  “这就好啊!”
  天启点点头,随即又把眼睛瞪大了。
  “洪大人,岛上很缺少药材吗?”
  洪敷敎急忙说道:“岂止是药材。一个多月的大战,海冰封岛,什么都消耗光了,别说药物。士兵们只能吃马肉维持。臣。臣,要是晚去几天,只怕这些为国立功的将士就要饿死了!”
  洪敷敎说着哭拜在地上,泪水落在面前的金砖上。
  大殿霎时间变得安静异常,天启楞柯柯地坐着,一语不发。
  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顶着伤病。吃着僵硬的马肉,浴血搏杀。最终击毙老酋。渐渐地,身影变得模糊起来,很快又变成了一大片。
  岂止一人,壮士千万!
  想到这里,天启突然脸上发红,竟然有些羞惭。
  江山是他朱家的江山,有一群人在前方卖命,身为天子竟然猜忌他们,竟然坐视手下的官吏拖延军饷,险些酿成大祸!
  天启沉默半晌,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去把魏大伴叫过来!”
  ……
  天启对张恪心声愧疚,立刻让老魏派遣东厂调查清楚,究竟是谁扣押了将士的军饷,严加惩处。
  除此之外,天启毅然决定要重赏张恪,在御前会议上,天启甚至喊出了意兴封王的话,这下子可吓坏了所有人,常遇春徐达那样的开国功臣生前都没封过王爷,那是能轻易授予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