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0/1946

  哪怕新城发展一日千里,无数的新事物涌现出来,各色各样的娱乐喧嚣足以让人目不暇接。
  可对于张信而言,他都没有放在眼里。
  在他眼里,那一颗颗的种子,渐渐的生根发芽,舒展开根茎,长出绿叶,最终滋生出果实,方才是世上最美妙的事。
  他的手稿,已经可以堆砌起几个屋子。
  越是研究农学,他越觉得这农学的浩瀚,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他的内心里,时刻有着对方继藩的感激。
  他不是一个有天份的人,甚至并不聪明,在所有人眼里,自己古怪,自己木讷,可是……是齐国公,带着自己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这个天地里,他是主宰者。
  因而,听闻齐国公传唤,他几乎是快马加鞭的赶来。
  只是进了方家,他却显得很拘谨。
  地上铺设了晶莹剔透的瓷砖,墙壁上,亦是古色古香,每一处的装饰,都是别具匠心。
  张信就出自大贵之家,并非是不识货之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自惭形秽,因为自己风尘仆仆,脚上,手指缝里,还沾着泥,这些泥垢,是长年累月生成的,无论如何清洗,都清洗不掉。
  他浑身都有着一股土腥气,虽然自己闻不出,可引着他来的门房,却似乎总是微微皱眉。
  所以,当女婢端来了茶盏,他不敢坐下,茶盏,也不敢抱起,只是拘谨的来回踱步。
  此时……
  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竟是一个美丽的妇人,抱着孩子亲自出来。
  张信见了妇人和孩子,一愣。
  他依稀认识这个妇人,妇人恬然,安详的样子,玉手轻轻的拍打着怀里不安分的孩子。
  “张信……”妇人开口。
  张信终于想起此人是谁了。
  这是公主殿下,自己曾经见过。
  张信顿时无措起来。
  显得很惶恐。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不该是女主人来招待自己的啊。
  张信忙是拜倒在地:“臣……见过公主殿下,公主万安,臣万死……”
  他的身子匍匐在瓷砖上,仿佛将这晶莹剔透的瓷砖都污染了。
  太康公主却是笑了,如沐春风:“夫君清早出去,有事,不过临别时,特别的交代,说是这几日,张信会回来,到时若是他不在,万万不可让他一人久等,你是自己人,张方两家不只是世交,夫君和你,更是情同父子一般,因此……叫本宫定要亲自来款待,来,不必多礼,快起来吧,先喝一口茶,你千里迢迢而来,定是辛苦了,喝喝茶,能解乏。天赐,你瞧瞧,你堂兄来了。”
  若是张懋在这里,听到方天赐成了张信的堂弟,且方继藩还和张信情同父子,非要抓着方继藩一巴掌拍死不可。
  可是……
  张信此刻,却突然眼眶红了。
  他的双肩,颤抖着,撑着身体的双臂,也在剧烈的抖动,他哽咽难言,只是抽泣。
  太康公主已是欠身坐下,将襁褓里的孩子,竖着抱在身前。
  孩子乌啾啾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张信,口水开始哗啦啦的自嘴角流出来。
  “来,扶他起来。”
  有人搀扶着张信起来,让他坐下。
  张信才勉强欠着身,看到了方天赐,笑中带泪道:“天赐出生的时候,我还在岭南,得知了消息,却不能亲眼看看他,实是遗憾。”
  “那你就抱抱他,他可一点都不认生。”太康公主要将方天赐传给身边的女婢,令女婢抱给张信。
  张信低头打量了满是土腥气的自己,忙是拨浪鼓似得摇头:“不可,不可,万万不可,能看看就很好了。”
  太康公主善解人意,心里猜测了什么,便微笑:“夫君说,将来啊,天赐长大了,要像你一样,为天下人所敬仰,造福苍生!”
  张信听了,心里一暖,又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红了。
  平日都在和作物打交道,早已疏于应酬说话了,因而,竟是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
  却在此时,外头传来脚步声,方继藩的声音道:“呀,张信回来了?我至亲至爱的张信啊……”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威震四海
  方继藩进了大堂,太康公主朱秀荣知道方继藩有事要与张信深谈,于是识趣的抱着孩子起身离座,自是回避了。
  张信忙要给方继藩行礼。
  见张信‘落魄’的样子,方继藩心里感慨,人人都知道吃饭最紧要,人饿了肚子便要死,可真正去学习农学,从事农务的人有几个?
  我方继藩和张信这样的人,真是世间少有啊。
  方继藩开门见山道:“此次让你回来,只有一件事要交代。听说你在西山,也开辟了一处稻田。”
  北方不适合种稻,主要是不似南方雨水充沛。
  当然,在西山,屯田所有不少的试验田。
  张信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言简意赅的道:“有数百亩。”
  方继藩唇边透着笑容,又问:“产量如何?”
  张信便道:“这些年精耕细作,产量已可至南方的规模,达到一年两熟,一熟四百斤的地步了。”
  四百斤……
  这想来已是当下稻米产量的极限了。
  想来绝大多数地方,亩产量能达到三百斤,就已算了不起。
  就这……还是屯田所不断的改育良种的结果。
  现在有了显微镜,屯田所已开始对杂交的水稻进行研究,研究的进展,还是有些缓慢。
  方继藩想了想,道:“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完了这个年,等开了春,便要开始播种,这些年,我命你们寻觅某些特殊的野稻种,不知现在有眉目了吗?”
  “寻了许多,什么样的都有。”
  方继藩满意的点头。
  和张信这样的人,没必要跟他说什么废话,才是最好的沟通,方继藩便道:“开春之后,你就留在京师,好好照料这些稻田,我们争取来试一试,看一看能否将产量突破至千斤。”
  千……千斤……
  张信不由一愣。
  这是足足翻一倍的产量啊。
  这……怎么可能。
  他错愕的看着方继藩。
  虽然大规模的玉米、红薯已经开始推广。
  勉强解决了当下粮食不足的问题。
  可这些作物,相较稻米而言,难以储存,因而,稻子和麦子,依旧是当下最主流的主食。
  可是千百年来,稻米和麦子虽是产量不断增加,可这种增加,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逐渐增加的。
  转眼之间,将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张信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农学,也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数十斤,不到百斤的产量而已。
  倘若当真如此,这岂不是……这大明的粮产,便可以足足提高一倍以上,这是何等恐怖的地步,自此之后,数不清的粮食,不但可以满足天下人所食,只怕这存粮,还可堆积如山了吧。
  在这个时代,官府一直将仓库中的存粮,当做最重要的政绩指标。
  人们描写盛世,往往用粮仓的粮食堆砌如山来形容。
  因为粮食乃是根本。
  哪怕当下工商开始发展,可任谁都明白,粮食才是当下的根本。
  张信为难的道:“这……只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0/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